地理词典:太湖_第1页
地理词典:太湖_第2页
地理词典:太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湖地理位置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南部与浙江省相连。太湖横跨苏州市、无锡市的滨湖区、常州市的武进区以及宜兴市。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历史上,该湖水域基本属苏州所辖,现在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大部分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太湖地貌规模关于太湖的形成,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其中主要有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和陨石冲击坑说等。其中最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距今5000万年前,有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侧方向撞击地球表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千米的陨石坑,就是现在的太湖。2009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谢志东及钱汉东三名教授找到了太湖陨石冲击坑说的关键性证据,确认得出太湖是陨石冲击形成的结论。太湖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则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湖岸线总长约405千米。太湖的湖泊面积约2427.8平方千米(以湖岸计算),太湖中现共有51个岛屿,总面积达89.7平方千米,因此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千米。太湖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形态呈浅碟形,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而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超过180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共同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景观特色太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鼋头、鼋头渚、涵虚亭、蠡湖、蠡园等景点。太湖风光以雄浑清秀见长,四季风景不同,晨暮意境迥然。鼋头渚是观赏太湖风光最佳的地方,位于太湖之滨的充山西端,由于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因此被称为鼋头渚。登上鼋头,绕过灯塔,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矗立于绿树丛之中。石上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晚清秦敦世所写。巨石反面“鼋渚春涛”四字为清末唐陀手笔。站在此处,面向太湖,即可望见似神龟漂游的3个小岛,即“三山”。三山又称笔架山,由西鸭、大矶以及小矶3个湖岛组成。山上植松、竹、枫、樟和批把、红橘等。还散养了猴群,更增添了野趣。离开“鼋渚春涛”巨石,即可见不远处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下的崖石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的字样。鹿顶山最高处的光明顶俗称“海龟之背”,山顶舒天阁巍峨耸峙,登阁远望,可鸟瞰整个太湖山水。此处还有“鹿顶朝晖”的奇景: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天空中彩霞万道,给群山披上了金色,又给湖水撒下一片金点,十分壮观。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蠡园则位于蠡湖畔,园中一部分以太湖石堆放的假山为主,另一部分以湖边的千步长廊和沿湖长堤为主,千步长廊的一侧紧靠碧波荡漾的蠡湖,另一侧是砌有不同图案的89扇花窗的长墙,墙上还嵌着一些珍贵的石刻。蠡湖和蠡园都因著名历史人物范蠡而得名。据传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曾和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后人为了纪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为蠡湖。鼋头渚涵虚亭地位评价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1982年,太湖以江苏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