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1页
设计心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2页
设计心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心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设计心理学B&O产品极简的诗意美学语言是()在1960~1990年代塑造的。

A:雅各布·詹森B:伊姆斯C:约恩·伍重D:阿尔瓦·阿尔托答案:雅各布·詹森卡萨帝自由嵌入式冰箱,斩获了2019()设计大奖。

A:iFB:红点C:红星D:GoodDesign答案:iF“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是()对设计的理解。

A:柳宗理B:诺曼C:原研哉D:深泽直人答案:原研哉产品易学性的度量单位是()。

A:学习效率B:学习成本C:学习时间答案:学习时间人们会习惯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判断和感知当前事物,这种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的特性,我们称之为()。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理解性答案:知觉的理解性情感化设计是属于()层面的设计。

A:愉悦性B:可依赖性C:功能性D:可用性答案:愉悦性我国秦代兵器的标准化设计属于()的兼容。

A:行为流程B:使用环境或使用平台C:使用方式D:尺度答案:使用方式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的反对。

A:格式塔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行为主义心理学“设计的本质,其实不是创意,而是()”。

A:可用B:沟通C:功能D:体验答案:沟通有人认为()的《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A:泰勒B:弗洛伊德C:冯特D:亚里斯多德答案:亚里斯多德感受器所能感觉的刺激具有一定的范围,我们称之为()。

A:“适宜刺激”B:“兴奋刺激”C:“有效刺激”D:“合适刺激”答案:“适宜刺激”当知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距离、光线、视点、环境背景等的变化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所谓的()。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答案:知觉的恒常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被称为()。

A:映射B:投射C:反映D:反馈答案:投射使用户减少对产品的认知负担,尽量使产品传达的信息与用户的知识背景有更多的交集,使用户看得懂,这是指的()。

A:简少学习成本B:易操作C:易传达D:易理解答案:易理解人耳对()的声音最敏感。

A:800HzB:1000HzC:1500HzD:1200Hz答案:1000Hz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产生于()年。

A:1913B:1914C:1911D:1912答案:1913墨迹测验是心理学家罗夏于()年创立的。

A:1923B:1921C:1920D:1931答案:1921认知上的倾听是指()。

A:共同建构新的认识B:将信息迅速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理解和同化C:与对方进行平等交流D:与对方进行对话答案:与对方进行对话;与对方进行平等交流;共同建构新的认识;将信息迅速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理解和同化进行访谈前,要注意()。

A:具备正确的预备知识B:具备细致的洞察力C:熟悉访谈的内容和范围,并有一定见解D:了解访谈者的基本状况答案:具备正确的预备知识###具备细致的洞察力###熟悉访谈的内容和范围,并有一定见解###了解访谈者的基本状况下列关于日本的“感性工学”的描述正确的有()。

A:通过收集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评价建立感性数据库,以辅助设计师设计或帮助顾客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B:通过相机、摄像机、计算机、机器人等装置记录和实验,描述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感性的艺术品欣赏变成了测量的、数字化的结果C:是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D:使感性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可测量的理性结果答案:是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通过收集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评价建立感性数据库,以辅助设计师设计或帮助顾客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通过相机、摄像机、计算机、机器人等装置记录和实验,描述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感性的艺术品欣赏变成了测量的、数字化的结果;使感性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可测量的理性结果提高产品易学性的具体做法包括()。

A:增加向导,减少学习B:帮助用户记忆和习得某种技能C:学习和运用适当的训练方式D:减少认知负荷答案:学习和运用适当的训练方式###增加向导,减少学习###减少认知负荷投射测试的特点()。

A:受测者的反映比较自由B:测试材料模棱两可C:内容具有封闭性D:测试目的的隐蔽性答案:受测者的反映比较自由###测试材料模棱两可###测试目的的隐蔽性下列属于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有()。

A:访谈法B:实验法C:观察法D:问卷法答案: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常用的投射法包括()。

A:词语联想法B:故事完型法C:绘图法D:照片归类法答案:词语联想法;故事完型法;绘图法;照片归类法在问卷调查中,为避免受测者有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注意()。

A:一定要使用专业词汇以明确说明B:不要有太多术语C:要回避受测者所在文化背景下的禁忌D:题目中要避免使用有损受测者感情的贬词答案:题目中要避免使用有损受测者感情的贬词###要回避受测者所在文化背景下的禁忌###不要有太多术语操作的空间知觉是通过人对操作对象的()等空间特性进行采集,经过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加之经验及其相互联系后所形成的知觉。

A:大小B:方位C:形状D:距离答案:大小###方位###距离###形状学习设计心理学能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加深对于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能力,从更深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

A:对B:错答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而主张研究行为。()

A:错B:对答案:对错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扭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A:错B:对答案:错所谓意象,是指由外界的某种刺激,包括声音、色彩、图形、物象、动态、各种符号等,在人们心理引发的形象、概念或场景。它是色彩、造型、材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心理表现。()

A:错B:对答案:对格式塔心理学派1912年诞生于英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A:错B:对答案:错问卷法是以书面形式向被研究者提出问题,并要求被研究者以书面形式回答问题。()

A:对B:错答案:错工业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就是指设计出能为特殊人群所使用的产品或空间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障碍。()

A:错B:对答案:错情感化设计可以化解用户的负面情绪。()

A:对B:错答案:对当今社会是文化与科技相互渗透,人们不仅追求产品的使用价值,还追求产品的审美价值、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它们也是产品设计附加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A:错B:对答案:对在简化设计中,可视化的展示远比文字更有“魅力”。()

A:错B:对答案:对问卷法在问卷用词上,或者是提问的方式上,可以有引导性地表达。()

A:对B:错答案:错设计可以引导消费,消费也是可以引导的。()

A:错B:对答案:对法国设计师亨利·格雷夫斯在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一书。()

A:错B:对答案:错注视是指眼睛静止不动的对准某一物体。()

A:对B:错答案:错进行可用性测试时,选取的“有代表性的用户”越多,发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

A:对B:错答案:错实验室研究一定是定量研究。()

A:错B:对答案:错早期的心理学研究属于哲学的范畴,称为哲学心理学。()

A:错B:对答案:对中国古代没有设计心理学的专著,但有丰富的设计心理学思想。()

A:错B:对答案:对控制观察观察到的情形一般比较真实。()

A:对B:错答案:错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A:错B:对答案:对

是()中最著名的一个实验。

A:访谈法B:观察法C:投射法D:问卷法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B:观察法。\n\n题目中给出的图片是一个实验场景,图片中的人物正在进行观察,因此可以推断这个实验属于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常通过观察来了解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正确答案为B。其他选项中的访谈法、投射法和问卷法都不是图片中实验所采用的方法。'

差错率是()。

A:10%B:6%C:0%D:11%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C:0%。\n\n根据题目中的图片,该选项表示差错率为0%,所以答案为C。其他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