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扬州当地考古发掘中,产自北方邢窑等地的白瓷等都集中出现在扬州,这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疏浚密切相关,北方地区的物产可以很方便地运到扬州。这说明陷朝大运河()A.加强了南北政治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D.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2.隋末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反映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A.国家分裂战乱B.持续的自然灾害C.外族大规模入侵D.统治者的暴政3.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选项可与史料相匹配的是()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A.开凿运河,营建东都B.知人善任,虚心纳谏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D.开元盛世,唐朝鼎盛4.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都以此来命名。以下采用这一命名方式的有()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等杰出的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之处是()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任用贤才④统一南北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棉纺织技术7.“世上疮痰,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该对联描写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8.历史史实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B.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传衰D.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9.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这反映了安史之乱的()A.背景B.经过C.特点D.影响10.《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D.解决官僚机构膨胀问题11.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12.某学者说:“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耕获图》B.《送子天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13.郭靖和杨康都是金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时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14.诗歌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历史,下列诗句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15.“广州市舶司……(宋)祖宗时谓之市舶使,福建路泉州,两浙路明州、杭州,皆傍海,亦有市舶司。”“市舶司”是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它管理的是()A.海外贸易B.造船业C.城市经济D.农业16.岳飞的英雄事迹一直被民众传颂,以下材料可以直接用于研究这一历史人物的是()①岳飞手书原作《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②电影《满江红》③《宋史·岳飞传》④岳飞塑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17.下列内容与忽必烈有关的是()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8.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D.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19.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回族B.女真族C.畏兀尔族D.藏族20.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A.乡村文化繁荣B.夜市已经出现C.海外贸易活跃D.水陆交通发达二、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会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3)鲜卑族建立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4)宋代海外贸易,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22题16分,23题14分,共30分)22.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经济的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任答两点)(4分)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治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请举出一例来进行证明。(4分)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任答两点)(2分)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故有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简述出现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任答两点)(6分)2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在和与战中不断碰撞不断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1)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一反映的和议的名称。结合材料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甸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胡虏”“匈奴”指的是哪少数民族?其中“靖康耻”对应的史实是什么?(4分)材料三“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摘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元朝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治理,请你列举两例。(4分)(4)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2分)四、探究题(22分)24.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盛世气象新】材料一:两幅图片(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4分)材料二:唐朝鼎盛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2)材料二中唐朝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当时的国情和诗歌的繁荣的关系?(6分)【和同为一家】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材料三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6分)【海内存知己】材料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唐朝贞观初年,我国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高僧。从他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4分)(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2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B C D B C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D C A D D A A B二、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21.(1)【×】改正:“会子”改为“交子”(2)【√】(3)【×】改正:“鲜卑族”改为“蒙古族”(4)【×】改正:“地中海”改为“非洲东海岸”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22题16分,23题14分,共30分)22.(1)隋文帝(杨坚)(2分)。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任答两点2分)。(2)贞观之治(2分);日本遣唐使来华(2分)。(3)出现著名的商业大都市;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出现交子。(任答两点2分)(4)经济重心南移(2分);南宋(2分);原因: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④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任答两点2分)23.(1)澶渊之盟(2分);保持和平局面(2分)。(2)女真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