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_第1页
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_第2页
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_第3页
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溶栓疗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应用股动脉插管法行灌注治疗,术后配合股动脉穿刺灌注治疗及抗凝等综合治疗结果56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随访1年,痊愈51例,5例遗留有活动后下肢肿胀。无复发病例。痊愈率91.07%,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疗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可有下肢肿胀及行动困难,局部有烧灼感、涨满感、沉重感和深部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后,由于激活血液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产生血栓自溶、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如血栓不能被及时清除,刺激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可在此基础上再次形成血栓。随病变发展,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均会造成静脉管腔的狭窄。血栓形成后部分可自己再通,如果闭塞的血管不能在短时间内再通,则血栓机化使血管永久性闭塞[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如不进行抗凝治疗,最终将有1/3的患者发展成肺栓塞[2],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灌注溶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4岁,平均54.5岁。左下肢静脉血栓43例,右下肢静脉血栓8例,双下肢静脉血栓5例。介入治疗时间:发病后72h内5例,1~2周者28例,>2周23例。

1.2治疗方法

1.2.1采用Seldinger方法常规穿刺健侧股动脉,插入泰尔茂产6F动脉鞘组,经鞘管插入超滑导丝及泰儿茂产5F或6FRH血管造影导管或超滑导管至患侧股动脉内造影。通过造影明确病变情况,经导管给予动脉内灌注溶栓、抗凝治疗(常规应用尿激酶、肝素钠),视病变情况给予灌注抗炎药物。灌注治疗后拔除鞘管,加压包扎。

1.2.2术后:经患侧足背静脉继续给予溶栓、抗凝、抗炎及对症等综合治疗,同时配合患侧股动脉灌注治疗,给予相应的康复知识指导。

1.2.3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一旦出现凝血机制异常等情况,调整或停用溶栓、抗凝药物。

1.3疗效评判

术前测量并记录患肢踝部、小腿中部、膝关节、大腿中部及大腿根部周径,介入治疗术后监测上述位置周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活动有无受限,下肢烧灼及疼痛感是否消失等。彩超或造影复查闭塞静脉通畅情况。疗效评价根据患肢周径、临床症状、血管造影及彩超复查等综合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血管完全再通、患肢周径与健侧相同为显效;血管部分再通,患肢周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为有效;血管无明显变化,患肢直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2、结果

根据介入治疗疗效判定标准,56例下肢DVT患者症状均缓解,经介入综合治疗术后随访1年,显效51例,5例遗留有活动后下肢肿胀。无复发病例。此组病例中,显效率91.07%,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死亡。

3、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长期卧床者。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血流滞缓、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三方面。下肢静脉血栓的常规处理:A、周围静脉途径抗凝、溶栓:通常采用全身抗凝溶栓药物保守治疗或患侧足背静脉注射抗凝溶栓药物治疗[3];B、外科手术取栓。C、溶栓导管经健侧或同侧股静脉行溶栓、抗凝治疗。

我们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术中经动脉导管一次性灌注溶栓药物,不必保留动脉导管,保留动脉导管易导致穿刺口渗血和血肿形成,留置导管还易成为致热源,引起患者发热。术中给予尿激酶80~120万U,同时给予肝素钠抗凝治疗。尿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以直接裂解纤溶酶原的Arg(560)-Val(561)肽键,使无活性的单链纤溶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双链纤维酶。纤溶酶可裂解凝血块表面上的纤维蛋白,也可裂解游离于血液的纤维蛋白原,使血栓溶解和凝血功能障碍。同时通过微循环系统,可有效溶解微小静脉内的血栓及控制其血栓形成[4]。

介入治疗术后,经患侧足背静脉继续给予溶栓、抗凝、抗炎及对症等综合治疗,同时配合患侧股动脉灌注治疗有效的维持疗效。

下肢静脉血栓易脱落导致其他器官栓塞,尤其是肺动脉栓塞,可导致患者死亡。通常预防血栓脱落的方法是在下腔静脉内植入腔静脉滤嚣。但植入滤器有一定的并发症,应严格遵守应用指征[5]。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未给予植入腔静脉滤器。术后观察及随访,未发生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