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4页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1.本文概述腧穴热敏化是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人体腧穴区域对热刺激的敏感性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与腧穴的功能调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系统探讨腧穴热敏化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腧穴热敏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接着,深入分析了腧穴热敏化的生物学机制,探讨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影响腧穴热敏化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体差异、疾病状态、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在临床应用方面,文章重点介绍了腧穴热敏化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和实验研究,本文阐述了腧穴热敏化在提高针灸治疗效果、指导穴位选择和评估治疗效果中的作用。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腧穴热敏化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前景。2.腧穴热敏化的理论基础腧穴热敏化,作为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深植于中医的整体观和动态平衡观。本节将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探讨腧穴热敏化的理论基础,包括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现代科学研究对其机制的解释。经络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这些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联系脏腑肢体的网络。腧穴作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血汇聚和转输的关键点。热敏化腧穴指的是在病理状态下,某些腧穴对外界刺激(如温度)特别敏感,表现出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与经络的通畅与否密切相关,是经络功能状态的一种反映。气血理论是中医用以解释和指导临床实践的基本理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的生成、运行和输布依赖于经络系统的正常功能。当气血运行不畅时,会导致各种疾病。腧穴热敏化正是气血运行障碍的一种表现,通过刺激这些热敏化腧穴,可以调节气血,恢复其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为腧穴热敏化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和机制解释。研究发现,热敏化腧穴处通常伴随着局部微循环的改变、神经末梢的聚集以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这些生物学变化可能是热敏化现象的生理基础。现代研究还发现,刺激热敏化腧穴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进而产生治疗效果。腧穴热敏化的理论基础既包含了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刻内涵,也融合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这一理论不仅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们深入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3.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腧穴热敏化现象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节将探讨腧穴热敏化在临床应用中的几个主要方面。疼痛管理是腧穴热敏化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研究发现,通过刺激热敏化腧穴,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慢性疼痛、术后疼痛和神经性疼痛等。例如,对于慢性腰痛患者,刺激腰部的热敏化腧穴,可以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热敏化腧穴刺激也被用于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减少对止痛药物的依赖。热敏化腧穴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显示出潜力。例如,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通过刺激热敏化腧穴,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运动和感觉障碍。热敏化腧穴刺激还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系统疾病是热敏化腧穴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例如,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刺激热敏化腧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饱胀感等。热敏化腧穴刺激还被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减轻症状。热敏化腧穴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刺激热敏化腧穴可以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热敏化腧穴刺激还被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除了上述应用外,热敏化腧穴还在其他多个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美容领域,通过刺激热敏化腧穴,可以改善皮肤状况,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在康复领域,热敏化腧穴刺激被用于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总结而言,腧穴热敏化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通过深入研究其机制,优化刺激方法,腧穴热敏化有望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腧穴热敏化的应用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4.腧穴热敏化的诊断与评估1历史回顾:患者病史,特别是与腧穴热敏化相关症状的发展过程。2临床检查:通过触诊、观察等方法评估腧穴区域的温度、颜色、硬度等。3辅助检查:如红外热成像技术、超声等,用于更精确地评估腧穴热敏化状态。2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其他疼痛评估工具。1疗效评估:通过热敏化腧穴的诊断和评估,指导针灸等治疗方法的选取和调整。3预后评估:预测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3个性化治疗:根据热敏化腧穴的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个大纲为撰写“腧穴热敏化的诊断与评估”段落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框架,涵盖了从诊断方法到临床意义的各个方面。根据这个大纲,可以撰写出一个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的段落。5.腧穴热敏化的治疗技术腧穴热敏化治疗技术是基于中医理论中关于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与现代热疗技术的结合。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腧穴上施加适宜的热量,来刺激腧穴,从而产生治疗效果。腧穴热敏化治疗技术的核心在于准确地识别热敏化腧穴,并通过控制热量的强度和时间,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腧穴热敏化的第一步是准确识别热敏化腧穴。热敏化腧穴通常在病理状态下表现出对热的敏感性增加。这种敏感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检测,包括临床触诊、红外热成像技术等。准确的识别不仅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结合现代检测技术,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在识别热敏化腧穴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应用热疗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艾灸、激光灸、电热疗、微波热疗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操作方法。例如,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热疗方法,通过燃烧艾条在腧穴上方产生热量,而现代激光灸则使用激光设备来精确控制热量的深度和强度。治疗过程中,对热疗效果的实时评估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监测患者的反应、热量的分布和强度,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热疗方案,以优化治疗效果。腧穴热敏化治疗技术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治疗慢性疼痛、关节炎、肌肉骨骼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尽管腧穴热敏化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提高热敏化腧穴识别的准确性、优化热疗设备和技术、以及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结合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将进一步揭示腧穴热敏化的深层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指导。6.腧穴热敏化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对腧穴热敏化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腧穴热敏化治疗在多种疾病中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例如,在慢性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通过热敏化腧穴,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在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热敏化腧穴的应用也能够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除了显著的疗效外,腧穴热敏化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由于热敏化腧穴是通过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来达到治疗效果的,因此其副作用相对较小。在临床实践中,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操作规程,就能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尽管腧穴热敏化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其作用机制仍尚未完全明确。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腧穴热敏化的生理和病理基础,以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热敏化腧穴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以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中医治疗方法,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相信腧穴热敏化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7.腧穴热敏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腧穴热敏化作为针灸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腧穴特性的认识,而且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节将概述腧穴热敏化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临床应用。腧穴热敏化的研究起始于对传统针灸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腧穴热敏化的现象描述和机制探索。研究发现,腧穴热敏化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些腧穴区域对外界刺激(如针灸)产生热反应的现象。这种热反应与传统的针灸疗效密切相关,被认为是针灸起效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腧穴热敏化的研究逐渐深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等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揭示了腧穴热敏化与大脑功能活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腧穴热敏化能够调节大脑内的神经网络活动,影响疼痛、情绪等生理心理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也为理解腧穴热敏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特定基因的表达与腧穴热敏化现象有关,这为从基因层面探讨腧穴特性提供了可能性。尽管腧穴热敏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腧穴热敏化的机制研究:进一步探索腧穴热敏化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包括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验证腧穴热敏化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疼痛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潜力。腧穴热敏化的个体差异:研究不同个体间腧穴热敏化的差异,探讨个体差异对针灸疗效的影响,为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腧穴热敏化的标准化:建立腧穴热敏化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包括腧穴热敏化的检测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以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和临床应用的准确性。跨学科研究: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跨学科研究,以更全面地理解腧穴热敏化的本质和作用。腧穴热敏化作为针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通过深入探讨其机制和临床应用,有望为针灸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针灸学的发展。8.结论腧穴热敏化作为中医针灸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研究对于深化我们对于针灸治疗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明确了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存在,并对其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腧穴热敏化现象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观察,其特征包括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改善和痛阈提高等。这些现象与中医理论中关于气血运行的描述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本研究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揭示了腧穴热敏化的生物学基础。发现特定腧穴的刺激能够引起局部神经、血管和肌肉的反应,这些反应与腧穴热敏化的现象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腧穴热敏化的机制提供了科学解释,也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学依据。腧穴热敏化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调节等方面,腧穴热敏化针灸疗法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这些临床应用不仅验证了腧穴热敏化理论的实用性,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腧穴热敏化是中医针灸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其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深化对腧穴热敏化的理解,探索其在更多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促进中医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个结论段落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发现,并强调了腧穴热敏化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资料:腧穴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腧穴的应用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常用腧穴的临床发挥,包括其定位、主治、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耳聋、面瘫等。操作方法为直刺5~1寸,可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5寸,可灸。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主治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等五官病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5寸,可灸。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胁痛、口苦、呕吐、黄疸等肝胆病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5寸,可灸。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心悸等心肾不交证。操作方法为直刺5~1寸,可灸。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开窍的功效。在临床上,合谷穴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鼻衄等症。如头痛取合谷配太冲称为“开四关”,有镇惊止痉的作用;目赤肿痛取合谷配太阳称为“开关灵”,有疏风解表止痛的作用;治疗鼻衄时,可针刺合谷配太冲、上星称为“开关七冲”法,有调和气血,促使止血的作用。合谷穴还可用于治疗发热无汗等症。如感冒发热无汗时,针刺合谷配风府称为“开关夺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若麻疹透发不畅时,针刺合谷配曲池称为“开关宣毒”,有透发麻疹的作用。孕妇慎用合谷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足三里穴常用于治疗胃肠病证,如胃痛、呕吐、呃逆等。如胃痛时针刺足三里配内关称为“健胃止痛”法;呕吐时针刺足三里配内关称为“和胃降逆”法;呃逆时针刺足三里配内关称为“降逆止呃”法。足三里穴还可用于治疗虚劳证候,如气虚乏力时针刺足三里配气海称为“补气固脱”法;血虚面色无华时针刺足三里配膈俞称为“补血养心”法;阴虚火旺时针刺足三里配肾俞称为“滋阴降火”法;阳虚畏寒时针刺足三里配肾俞称为“温阳固脱”法。孕妇慎用足三里穴。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曲池穴常用于治疗五官病证,如咽喉肿痛、目赤痛等。如咽喉肿痛时针刺曲池配天突称为“开关利咽”法;目赤痛时针刺曲池配太阳称为“开关利瞳”法;面瘫时针刺曲池配颊车称为“开关牵正”法。曲池穴还可用于治疗热病和半身不遂等症。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腧(shù,第四声)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又称孔穴、穴位等。腧穴学是研究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结合腧穴的形态结构和针灸效应等进行研究,使腧穴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腧,古作俞,音恕shu。乃古今字,即俞→腧。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俞,《说文·舟部》:“空中木为舟也。”段玉裁注:“《淮南·范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同俞。”愿意是挖空树木做的小船,音yu于,引申为中空之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按:皆中空之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太素卷第三·阴阳》作“输”,杨上善注:“输者,各系于藏。”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案:‘俞’即输字省文,《素问》作‘俞’者,《太素》皆作‘输’。《灵枢》有本输篇,《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扁鹊针灸经》共作‘输’,并可以徵矣。《医心方》又引华他(佗)《针灸经》作‘窬’。‘窬’即输之去车从穴者,而经穴所注之处,故从穴。与‘窬门’字,字源自别。其音宜从《玉篇》‘式朱反。’皇国古来为音俞,非是。盖以俞穴字,分输泄字也。《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傍书云‘乙俞’,即‘音俞’之略假字。是古来为音俞之徵也。……《玉篇》:‘腧,式注切。五藏腧也。’本篇音释:‘俞,音庶。’”《灵枢·背俞》:“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俞,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作“输”,萧延平云:“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灵枢·本输》马莳注云:“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本篇‘输’字,是言推本各经之有腧穴也。”孙国中按:“‘腧’,古文作‘输’,乃通假字。”⑶纵观《内经》全书,其“俞”字,音恕shu,或俞、或腧、或输而有四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各经皆有俞穴。此非井、荥、俞、原、经、合之俞,凡一身之穴,皆可曰俞。”及水俞、热俞等。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五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藏之腧……腧音恕。本经腧、输、俞,三字俱通用。……背俞,即五藏之俞,以其在足太阳之经而出于背,故总称为背俞。”《素问·血气形志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是谓五藏之俞。”吴昆《素问吴注》:“此取五脏俞法,与《甲乙经》不合,盖古人别为一家者也。”《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按:肝俞、脾俞、肾俞,以此法折量,乃与前《背俞》篇及《甲乙经》、《铜人》等书皆不相合,其中未必无误,或古时亦有此别一家法也。仍当以前《背俞》篇及《甲乙经》等书者为是。”《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胆俞在背,足太阳之穴也。”③指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井(木)、荥(火)、输(土)、(原)、经(金)、合(水)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藏者,心、肝、脾、肺、肾也,每藏有井、荥、腧、经、合之五腧,则五五二十五腧也。六府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每府有井、荥、腧、原、经、合之六腧,则六六三十六腧。……言五腧而不言‘原’穴者,以阴经有‘腧’而无‘原’,而阳经之‘原’以‘腧’并之也。”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五腧,即各经井荥腧经合穴,皆谓之腧。六府复多一原穴,故各有六腧。”又如《灵枢·五输》:“五输之所留。”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输者,即每经之井、荥、输、经、合也。……凡经脉之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荥,所注者为输,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注云:“如下文井、荥、腧、经、合,各有所留止也。”再如《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王冰注云:“藏,谓五藏,肝心脾肺肾,非兼四形藏也。俞,谓井、荥、俞、经、合,非背俞也……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则二十五俞,以左右脉俱言之,则五十穴。……府,谓六府,非兼九形府也。俞,亦谓井、荥、俞、原、经、合,非背俞也。”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与《灵枢·本输篇》大同。此言五脏经、荥、俞、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五十穴。……此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七十二穴。”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七》注云:“府俞七十二穴。府,六府也。藏俞惟五,府俞有六,曰井、荥、俞、原、经、合也。六府之俞,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从此而注,则为腧穴。腧者,注此而运输之也,如肺经太渊之类。”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注,灌注也。腧,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分布于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3类:①经穴。又称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②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③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用以治疗的。腧穴虽有分类,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了腧穴体系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各种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手指比量法是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作为取穴的尺寸。如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3寸,称一夫法。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干金冀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情况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穴位名称择要分类说明如下: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既根据腧穴所在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等。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等。4.参照动植物命名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等。5.借助建筑物命名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即根据腑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肝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①近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和最基本的特点。②远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③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临床上腧穴有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显出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相应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相邻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以下是具体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瘦身作用: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与压力。饭前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清爽头脑,还能控制饮食用量,从而改善体质,减少脂肪的摄入。位置:沿着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你就会发现一处是凹陷的,这个位置就是颊车穴。而天突穴位于锁骨的凹陷处。瘦身作用:由于压力和熬夜等各种原因,有时候我们会出现两腮浮肿,脸部轮廓不明显的情况,这时只要我们按摩颊车穴15分钟,再用冰水敷脸,脸部的浮肿就会消失。假如你是天生的babyface,也不用失望。按摩天突穴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环速度和脸部肌肉的运动速度,长期坚持按摩,脸不知不知就变小了。瘦身作用:反复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使肠胃的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所以,假如你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可以选择按摩胃点穴15分钟来促进消化。值得一提的是,睡前按摩胃点穴可以避免第二天的脸部和眼部浮肿。瘦身作用: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有效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迅速排走,从而摆脱浮肿。瘦身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脸部的浮肿。MM们可以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用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来轻轻旋转。其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①无定位阶段。最初,人们用砭石割刺痈疽肿疡,排脓放血,解除病痛。后逐渐发觉有显著痛感和压痛处,砭刺效果更好,这就是“以痛为腧”的规律。“以痛为腧”常随着患者疼痛反应不同,而在不同部位显出压痛点,因此此阶段无固定位置。②定位定名阶段。经过反复实践,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体表的某些部位,对相应的某些疾病和症状有治疗作用;刺激某些部位,不仅对相应病症有效,而且对其他病症也有效,日积月累,逐渐发觉了某些部位和某些病症具有相关性的规律。战国晚期,秦汉时代,以《内经》等为代表,确定这些部位的取法和治疗作用,并加以命名,就成为腧穴。③系统分类阶段。又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人们发觉各个腧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在治疗作用上既有共性,又有相对的特异性。在魏晋唐宋时期,以《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代表,使经络、部位、穴位逐渐结合起来研究,成为系统分类的基础。尤其是在十四经脉上,腧穴治疗作用的相关性更为突出,于是腧穴有了系统分类。④国际标准化阶段。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曾派出安瑞中岛医师考察中国关于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情况。1981年5月在东京、1982年12月西太区在马尼拉、1985年7月在香港相继召开了三次针灸穴位名标准化会议。1987年出版了《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部分专家编写了《经穴部位》、《经穴部位文献考与解剖》,并绘制了标准化穴位图。后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从1991年元月1日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在全国实施,1991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腧穴标准化方案推广会。全国大学本科针灸教材(第二版)将其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这时的特点是名称统一,定位统一,解剖内容统一,主要主治内容基本统一,刺灸法相对统一。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在临床上,医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疾病发生时,相应的腧穴往往可显出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等各种反应。腧穴上所显出的不同病理反应是疾病过程中脏腑经络气血失调的结果。利用腧穴的病理反应特点可以帮助诊断疾病,如今常用的方法有:①扪穴诊断法,如同时压迫足三里,左穴敏感者属胃病,右穴敏感者属十二指肠病。②望穴诊断法,如望舌下静脉(金津、玉液)对人体内瘀血有意义。③耳穴望诊法,察看耳部皮肤的变色、变形、变性等。④仪器测定法,多利用穴位的导电特性诊断疾病。腧穴的主治作用有:近治作用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凡是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疾病。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特殊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刺激腧穴治疗疾病的作用不仅对局部脏腑、器官病症有效,而且对相应经脉循行路线上与该穴相距较远的脏腑、器官病症也有效果。这是腧穴的近治和远治作用。腧穴的远治作用,在十四经穴上反映尤其突出。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此经主要病候为:胸肺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小便频数或黄赤、缺盆及手臂内侧痛、手掌发热、肩背痛或冷痛、外感风发热。穴位: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距任脉6寸。取穴:仰卧,先定云门,后定本穴。即任脉华盖穴旁开6寸处。主治:咳嗽喘息、胸肋痛、肩背痛。针灸:针3~5分,灸3~7壮,不宜深刺。穴名浅解:本穴原名“府中俞”“膺中俞”,后简称“中府”。手太阴经起于中焦,肺脏处于胸中,为吐纳内外气的府库;且此穴为本经的募穴,募者集也,是本经经气聚集较多之处,故名为中府。备考:本穴是手足太阴两经之交会处。《百证赋》:“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穴位: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取穴:仰卧,在中府上1寸,与任脉璇玑穴相平,外开6寸处。穴名浅解: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出天气。”肺脏是脏腑之华盖,象天。肺经之气聚于中府,从云门穴发出温煦濡润,如云之出天气也,故名云门。一说:肺居上焦,象天,病邪侵及肺脏,则上焦阴滞之气盛,好似阴云布敷。若对云门穴或针或灸,则有疏散阴郁之功,故在临床上常用治疗肺气壅滞,喘闷不畅的证候。备考:患痨瘵者,常在中府、云门穴有压痛。穴位:腋下3寸内廉赤白肉际。取穴:手掌向前、垂臂,当腋横纹前端与尺泽穴成直线,适当乳头相平处取之。穴名浅解:肺居脏腑之上,故名之以天;府者聚也。肺经经气出于云门,布入上肢,在天府穴小集。故名天府。备考:《百症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穴位:天府穴下1寸。取穴:从尺泽穴直上5寸取之(也要参考天府穴位)。穴名浅解:“侠”,古医籍中与“挟”字通用。肺色白,两臂下垂,此穴适值肺脏的两旁,故名侠白。备考:《寿世保元》治赤白汗斑。穴名浅解:按骨度折量寸法,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折量为一尺。尺泽穴恰值肘横纹之赤白肉际,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合象水之归,水之所归,大则为江海,小则为湖泽,况肺经合穴,在五行属水,故以尺泽命名。本穴为合属水,又以“泽”名,故针刺用补法则益阴,用泻法则息热。备考:《通玄指要赋》:“尺泽去肘疼筋紧。”穴位:前臂拇指侧,去腕7寸。取穴:伸臂仰掌,从太渊穴直上7寸处取之。主治:头痛、咳嗽吐血、痔痛、肘臂厥痛、热病汗不出。针灸:针3~7分,灸3~7壮。穴名浅解:孔最,为肺经的郄穴,“郄”者隙也。“孔”指孔窍,“最”当甚字解,两字联用,义为大孔窍;同时也含蓄着本穴有开瘀通窍的作用:故名。本穴为郄,郄穴多主急症,如咳血、咽痛、痔痛等症均可选用。备考穴位:手大指端内侧。取穴:大指内侧去爪甲角约一分许,赤白肉际取之。穴名浅解:手太阴肺经属金,在音为商,在时为秋。《秦问·六元正纪大论》以“太”和“少”来分别五音的阳和阴。肺经属太阴,故以少商名之。本穴为肺经的井穴,属木,救急常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备考:商(商、伤也),其气肃杀,故为通瘀解热的要穴。《百证赋》:“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40个腧穴。此经主要病候为:喉痹、齿痛、鼻流清涕或衄血、肩以下本经流注部位疼痛,邢气盛则经脉所过处热肿,虚则憎寒怕冷。穴位:手食指端的内侧。取穴:食指挠侧去爪甲角约1分许,当赤白肉际。穴名浅解:大肠经与肺经均属金,其音为商,于时为秋,具有清肃之气。但由肺经少商穴交传而来,是从阴经转入阳经,故名为商阳。本穴为大肠经的井穴,属金,主治“心下满”。备考:《百证赋》:“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穴位: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取穴:屈指,当食指本节前横纹头陷中,赤白肉际。穴名浅解:“间”,当隔字解。本穴适当次指内侧,甲后第二节后(第二间隔),故名二间。本穴为大肠经的荥穴,属水,为本经的子穴,凡本经实证,宜用泻法。备考:《通玄指要赋》:“目昏不见,二间宜取。”主治:喉痹、下齿痛、手指痛。针灸:针3~7分,灸3~5壮。五指尽痛,可针入1寸5分,名为透掌针。穴名浅解:本穴适当次指内侧,甲后第三节后,故名为三间。本穴是大肠经的俞穴,属木。凡木旺火盛,灼烁金经的疾患,均用泻法。本穴一名小谷,二间穴一名间谷,均可为合谷穴的辅助穴。备考:《百证赋》:“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穴位: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取穴:拇、食两指伸张,当第二掌骨之间取之。主治:头痛、口眼斜、鼻衄、齿痛、喉痛、多汗。针灸:针3~5分,灸3壮。孕妇忌用。穴名浅解:穴在拇、食指两歧骨间凹陷中,因以两山间的谷地喻之,名为合谷。合谷穴稍外方赤白肉际,名为虎口(非合谷穴处),因而一般也常以虎口名代之。合谷穴为大肠经的原穴,为经气聚集最深之点,《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两合谷穴与两太冲穴,名为四关,为开泻热闭、气郁、血瘀的名穴。备考:《百证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穴位:腕关节拇指侧两筋间。取穴:手掌侧置,拇指翘起,当第一掌骨后,伸拇长、短肌、肌腱之间,深陷处取之。穴名浅解:“”与“溪”字通,义指山间的水沟。凡经气循行到筋骨凹陷处,在腧穴多以溪、池、渊、海、泉、谷名之。本穴位于合谷后的凹陷中,又隶属于手阳明经,故名为阳溪。本穴为大肠经的经穴,属火,火盛者宜泻之。常为合谷穴的辅助穴。备考:《百证赋》:“肩阳溪,消瘾风之热极。”穴名浅解:“偏”在此处其义为斜向,“历”义为经过。此穴为大肠经的络穴,经气循行到此处分出一支,斜向肺经流动,故名偏历。备考:《标幽赋》:“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之水蛊。”穴位:阳溪穴后5寸。取穴:屈肘横肱立拳(用力握紧),适当臂前肌肉隆起如蛇头形之下端取之。主治:头痛、面肿、肠鸣腹痛、肩臂痛。针灸:针3~5分,灸3~7壮。本穴为大肠经的郄穴,经气流动到此穴处,温煦深聚,故称温溜。凡寒湿凝滞之证,本穴有温通散寒祛湿的作用。用力握拳,本穴适当臂前肌肉隆起形似蛇头处,故一名为蛇头。备考:《百证赋》:“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穴位:曲池穴下4寸。取穴:屈肘横肱立拳,在曲池与温溜穴成直线处取之。穴名浅解:“廉”当“隅”字,也当“棱”字解。穴在曲池下4寸。当屈肘握拳,肌内棱起,形似菱角,穴在其下端,因名下廉。备考:《甲乙经》:主溺劳、眼痛。主治:头风、半身不遂、肠鸣腹痛等。针灸:针5~8分,灸3~7壮。穴名浅解:穴在曲池下3寸。屈肘握拳,肌肉棱起,形似菱角,穴在其上端,故名为上廉。备考:上下廉两穴,均可作手三里的辅助穴。主治:齿痛、手臂麻木不仁、吐泻等。针灸:针5~7分,灸3~7壮。穴名浅解:《太素·五节刺》:“天容无过一里而止。”杨上善注:一里一寸也。看来“里”字在此不是用以计算里程之“里”,而应以杨上善注积为依据。手三里穴的定位,医籍多谓在曲池穴下2寸,今以“三里”命名,似有未合。若于肘穴向下量之,恰为3寸,从而可以试想,对此穴命名时,其量穴的起点,是有差异的。一说:“里”与“”通,手三里与足三里与体内上、中、下三焦有关,故以“三里”标志之。备考:手足阳明经的三里穴,古代针灸家常在临床时上下配合应用,如《席弘赋》:“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百证赋》:“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手三里”。主治:半身不遂、月经不通、瘰疬、瘾疹等。针灸:针8~15寸,灸3~7壮。穴名浅解:穴在肘骨曲角内缘横纹端,为大肠经的合穴。经气循行到此,聚集深入,以水喻气,故名为曲池。此穴属土,为本经的母穴,凡本经虚证宜补之。备考:《玉龙赋》:“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穴名浅解:“”与“”,一般以为两字通用,究其实两字读音相同而字义相异。“”当深空解,“”其义为髋。《甲乙经》原作“肘”,按穴名的竟义,应以《甲乙经》为是。备考:肩、肘两穴,其窍颇深,易受寒邪侵犯,但也是治疗肩肘痛痹的要穴。穴名浅解:一里为一寸,穴在天府下5寸(《素问·气穴论》:“天府下五寸”),故名为五里。一说:“里”通“”,五里穴与五脏之气相通,故古人常列为禁针,如《灵枢·玉版第六十》:“通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五脏之气尽矣。”备考:《百证赋》:“五里臂,生疬疮而能治。”应以灸治为主。穴位:曲池穴上7寸。取穴:屈肘横肱,于曲池穴与肩髃穴线上肉端取之。穴名浅解:腕至肘称臂,肘上肩下称肱。肱与臂俗统称为臂。臑,《礼记·少仪》:“太牢以牛丸肩,臂臑折九个。”注:“臂臑谓肩脚也。”一说:肩峰下之肉嫩软,称臑。穴置肩下肉端,故以臂臑称之。此穴为手足太阳、阳维的会穴,凡由太阳经传来的阴寒之邪,导致肩臂疼痛者,针之良效。备考:《百证赋》:“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穴位:肩端两骨间陷中。取穴:举臂时肩部显出前后两个凹陷,于前一凹陷中取之。主治:半身不遂。瘾疹、肩臂痛。针灸:针6分至1寸5分,灸7~77壮。穴名浅解:《医学入门》:“髃,音禺,肩头骨也。”穴在肩上髃骨凹陷处,故名为肩髃。此穴为手阳明、阳的会穴。备考:《玉龙赋》:“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主治:瘿气、瘰疬、肩臂不得屈伸。针灸:针4~7分,灸7~15壮。穴名浅解:锁骨,古称巨骨。穴在锁骨肩端与肩胛岗两大骨接头的凹陷处,以骨名代用为穴名。此穴为手阳明、脉的会穴。备考:《甲乙经》:血瘀肩中痛不能动摇、巨骨主之。穴位:扶突穴下1寸。取穴:结喉旁开1寸5分为人迎穴,人迎穴后1寸5分为扶突穴,天鼎穴就在扶突穴下1寸取之。穴名浅解:鼎为古人的食器,其形上有两耳,下有三足,与人之头颈形状相似。该穴适在颈部(头颈在人体属于天部),言鼎以象形,故以天鼎名之。备考:《百证赋》:“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穴名浅解:《礼记》投壶注:“铺四指曰扶”,扶即如今的四横指,约当同身寸的3寸。该穴在结喉突起旁3寸,故名扶突。备考:《甲乙经》:咽喉鸣喝喘息,扶突主之。穴名浅解:“髎”,应改用,义为深空。禾,在秦汉以前皆指而粱言。人的鼻孔可以嗅谷气,口咽能够食五谷,该穴适当鼻孔下、口唇上,故以禾髎名之。备考:《灵光赋》:“两鼻衄针禾髎。”迎香穴名浅解:迎接两字为常用语,香,指气味。此穴属大肠经,与肺经为表里。穴在鼻翼之旁,鼻司嗅,为肺窍,故以迎香名之。此穴为手,足阳明两经的会穴,凡鼻不闻香臭之症,用之良效。备考:《玉龙赋》:“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席弘赋》:“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足阳明胃经,左右共90穴。此经主要病候为:腹胀、腹中雷鸣、水肿。胃热则多食善饥,小便黄;胃寒则食少而胀。邪盛热高则发狂,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鼻衄、口喎、唇疹、颈肿、喉痹、胸膺及下肢经脉循行疼痛。穴名浅解:无声垂泪渭之泣。该穴适当泪滴承受之处,故名为承泣,俗称泪窝,与任脉承浆穴的命名意义相同。此穴为足阳明、阳屩、任脉之会。备考:《甲乙经》:目不明泪出,远视。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动。针灸:针2~3分,针尖向颧骨孔处,不宜深刺和灸。穴名浅解:“四”,指上下左右;“白”,当明字解。该穴能消散目翳,疗目赤痛痒,使眼目向上下左右视物,皆光明白洁,故名为四白。备考:《铜人》:治眼生白翳、目动不息。穴名浅解:“髎”应改作窌,义为深空。巨者大也。该穴适在颜面颧骨突起的斜下方,故名为巨窌。备考:《百证赋》:“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窌宜征。”主治:口眼喎斜、流涎。针灸:针3~7分(针尖斜向颊车穴),灸3~7壮。穴名浅解:“仓”,《说文》:“谷藏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该穴适在口角旁,因名为地仓。此穴为手、足阳阴、阳屩之会。备考:《玉龙歌》:“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百征赋》:“颊车地仓穴,正喎于片时。”穴位:曲颊前1寸3分。取穴:鼓起两腮,在下颌骨边缘显出一沟形,按之有动脉应手处是穴(取时避开动脉)。穴名浅解:“迎”,有合的含义,逆而就之,也谓之迎。《灵枢·热病篇》:“臂阳明有入遍齿者,名曰大迎。”臂阳明,指的是手阳明经,而大迎穴属于足阳明经。足阳明经在此穴处,迎手阳明经会而合之,故称为大迎。备考:《百证赋》:“目兮,颧窌大迎。”穴位:耳下曲颊端陷中。取穴:以指按曲颊稍前上方陷中取之。如将牙齿用力咬紧,则按处立即弹起,压之深部有痠感。主治:口眼喎斜、牙痛、口噤。针灸:针4分(斜尖斜向地仓穴),灸~7壮。穴名浅解:下牙床骨负载着牙齿,咬切咀嚼食物,其所以能张能合,一松一紧的动作,有赖下颌关节可以上下左右滑动,该部位古人称之为车。由于该部位为两颊肌肉包拢,故以颊车名之。备考:《玉龙赋》:“颊车地仓疗口。穴名浅解:穴在颧骨弓下,《甲乙经》谓此穴“合口有孔,张口即闭”,为腭骨运动、牙齿开阖的机关,故称为下关。此穴是足阳阴经与少阳经之会。备考:《铜人》:疗聤耳,耳有脓汁出,牙车脱臼。穴名浅解:《素问·阴阳类论》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二阳,指阳明。此穴位于头部,为足阳明脉气所发,故名为头维。一说:《广雅·释言》谓“维,隅也。”隅,可当“角”字解。此穴在头部左右隅角,故以为名。本穴为足阳明、足少阳、阳维之会。备考:《玉龙赋》:“攒竹头雄,治目疼头痛。”穴位:结喉旁。取穴:结喉旁1寸5分,有颈动脉搏动,避开动脉取之。穴名浅解:《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本穴位于结喉旁,为咽喉要地,是人赖以生存、迎送吞吐天气、地气(五谷之气)的部位,故名为人迎,又名天五会。此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备考:《天星秘诀》:耳鸣腰痛,先此后耳门及三里。穴名浅解:水,指水谷:突,在此有突出冲动的含义。人当进饮食、水谷下咽时,此穴的部位向上冲动,故名为水突,又名水门(水谷之门)。对于水饮上呛,用之有效。备考:《甲乙经》谓:咳逆上气,咽喉痈肿,水突主之足太阴脾经左右共42穴。此经主要病候为:胃脘痛、腹胀、饮食不化、舌根强痛、呕吐、噫气、心下急痛、心烦、便溏、下痢、黄疸、小便不利、身重肢痠、膝股内侧浮肿。穴名浅解:“隐”可当蔽避解。白为金色。本穴为脾经的井穴属木。脾土生金,又承受厉兑之金,经气从本穴开始上升(从足走腹),而金气潜隐居下,故名为隐白。凡暴泄、癫狂、呕吐、衄血、尸厥等急促狂乱之症,宜激动此蕴育金气之穴,加以镇摄。备考:《铜人》:隐白,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穴位:足大趾本节前陷中。取穴:足大趾内侧,趾蹠关节前赤白肉际取之。穴名浅解:“都”在此义为丰盈。本穴在大趾内侧本节前,该处肌肉丰盈,故以大都名之。本穴为脾经荥穴,属火,“荥主身热”。备考:《百证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穴名浅解:金星别名太白星,又神名,《淮南·坠形》:“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本穴在五俞穴中为俞,属土;但以太白星为名,已示意本穴在功用上对于土虚金弱,或金病累土之症,均可选用,因名为太白。备考:《通玄指要赋》:“太白宣导于气冲。”穴名浅解:土居正中为公,旁支为络为孙。本穴是脾经沟通胃经的络穴,盖以脾土居中央在形位上为公,可以濡养四末,在功用上为孙(可治多种病症),故名为公孙。备考:《标幽赋》:“脾冷胃寒,泻公孙而立愈。”穴位:内踝下微前陷中。取穴:当足内踝的前下方陷中(在中封、照海之间)取之。穴名浅解:本穴在足内踝前,“丘”在此处形容踝骨突起,好似丘陵。“商”于声为金。本穴为脾经的经穴,属金,故以商丘之名以标志之。本穴是脾经的子穴,凡本经实证,可泻之。备考:《玉龙赋》:“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失眠、脾胃虚弱。针灸:针5~8分,灸5~10壮。孕妇禁针。穴名浅解:本穴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的交会穴,固名为三阴交。凡属脾肝肾三经的证候与血分有关的,均可选用。但宜用补法,忌用泻法,盖阴血宜补不宜泻的缘故。备考:《百证赋》:“针三阴与气海,专司白浊与遗精。本经左右共18穴。本经病候:心痛、嗌干、口渴欲饮、目黄,实则喜笑不休,虚则悲泣惊恐。胁痛、手臂内侧痛,掌心发热。穴名浅解:“极”当高字解。“泉”为水之源。本穴居心经最高之位,其经好似从高而深的部位流出,故名为极泉。备考:《铜人》:极泉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咽干烦渴,臂肘厥寒……。穴名浅解:本穴属于手少阴经,少犹青也,具生发之气;心为君主之官,通窍而藏灵,因以青灵名之。观本穴主治多为虚症,便可印证穴名的意义。备考:《铜人》:青灵治肩臂不举,头痛振寒,目黄胁痛。穴位:肘内侧横纹头。取穴:仰卧,手掌按后头,于肘窝横纹头处取之。穴名浅解:“少”在此处有代表手少阴经的含义,“海”为泉水所归。本穴为该经的合穴(其经气象百川汇合入海),属水,故以少海名之。备考:《席弘赋》:“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覔阴市。”穴位:掌后1寸5分。取穴:仰掌,从掌后横纹神门穴向上量1寸5分取之。穴名浅解:“道”在此义为道路。本穴属心经,心主血,属阴,阴之精曰灵,故以灵道名之(通灵之道)。本穴为该经的经穴,属金,凡火盛尅金,喘咳之症,宜补此穴,益水以御火。备考:《千金》:灵道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主治:热痛心烦,心悸怔忡、头痛、暴瘖、目眩。针灸:针3分,灸3壮。穴名浅解:本穴为心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阳小肠经,为表里经相通之穴,故名通里。“里”在此有二义,一为通理表里二经,一为通心经之里。备考:《玉龙赋》:“通里疗心惊而即瘥。”穴名浅解:“郄”义为隙,指孔窍。本穴属手少阴经,又是本经的郄穴,故名以阴郄。郄穴多用于急症。备考:《百证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本经左右共38穴,主要病候:耳聋、目疾、颔肿、咽喉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穴名浅解:本穴为小肠经井穴,属金,金能生水。本经为火经,金水之穴,承本经之阳火尅制,化为阴柔之水,故以少泽名之。备考:《百证赋》:“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玉龙赋》:“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穴位:手小指外侧本节前。取穴:握拳,于本节前骨边赤白肉际陷中取之。穴名浅解:本穴位于小指外侧本节前凹陷处,故以前谷名之。本穴为该经的荥穴,属水,凡本经热症如喉痹、热病汗不出者宜补此穴,以溢水制火。备考:《图翼》:主治妇人产后无乳。穴位:手小指外侧本节后。取穴:握拳,于小指尺侧本节后赤白肉际取之。穴名浅解:本穴位于小指外侧本节后凹陷处,承少泽、前谷之波泽,流经此处成溪,故以后溪名之。本穴为该经的俞穴,属木,为本经的母穴,凡本经虚症,宜补此穴。备考:《百证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腰眼和关元穴是男人很重要的壮阳穴位,正确按摩这两个穴位,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古方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所以,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腰眼穴位置: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5寸的凹陷中。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艾条灸关元,每次10分钟左右,有很好的强壮作用。对于男科保健,有一个首要的穴位要知道,那就是关元。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关元穴位置:脐下四指处。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肚脐之下3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作用。这里的寸是同身寸,每个人手掌四指并拢的宽度,就相当于同身寸的3寸,所以,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你知道吗?气温降低对于肌肤也有很不好的影响哦。要想在低温的冬天拥有温润光泽的好肌肤,你需要熟知肌肤的“温暖穴位”,提供按摩穴位提升肌肤的温度。低温引发保养的问题即使室内暖气已开足马力,可屋外那0度以下的低温,沾上一点,就是彻头彻尾的冰凉。娇嫩的肌肤已然支撑不住,按照表皮温度每上升1℃,肌肤吸收速度会增加10倍的护肤法则,此时的气温,简直可绝缘所有保养品能量,还不算温度骤变诱发的大量黑色素。赶快调集“供暖”穴位,让肌肤的血气供应运转正常,肌肤才能从乌青的冰封状态中复苏,恢复粉嫩健康的温润光泽。四白穴和巨篌穴同属胃经。胃经,顾名思义,是管理胃肠功能的。胃肠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如果它畅通无阻,不但能让人睡得香,胃口好,脸色也会更加红润、有光泽。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腧(shù,第四声)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又称孔穴、穴位等。腧穴学是研究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结合腧穴的形态结构和针灸效应等进行研究,使腧穴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腧,古作俞,音恕shu。乃古今字,即俞→腧。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俞,《说文·舟部》:“空中木为舟也。”段玉裁注:“《淮南·范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同俞。”愿意是挖空树木做的小船,音yu于,引申为中空之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按:皆中空之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太素卷第三·阴阳》作“输”,杨上善注:“输者,各系于藏。”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案:‘俞’即输字省文,《素问》作‘俞’者,《太素》皆作‘输’。《灵枢》有本输篇,《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扁鹊针灸经》共作‘输’,并可以徵矣。《医心方》又引华他(佗)《针灸经》作‘窬’。‘窬’即输之去车从穴者,而经穴所注之处,故从穴。与‘窬门’字,字源自别。其音宜从《玉篇》‘式朱反。’皇国古来为音俞,非是。盖以俞穴字,分输泄字也。《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傍书云‘乙俞’,即‘音俞’之略假字。是古来为音俞之徵也。……《玉篇》:‘腧,式注切。五藏腧也。’本篇音释:‘俞,音庶。’”《灵枢·背俞》:“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俞,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作“输”,萧延平云:“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灵枢·本输》马莳注云:“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本篇‘输’字,是言推本各经之有腧穴也。”孙国中按:“‘腧’,古文作‘输’,乃通假字。”⑶纵观《内经》全书,其“俞”字,音恕shu,或俞、或腧、或输而有四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各经皆有俞穴。此非井、荥、俞、原、经、合之俞,凡一身之穴,皆可曰俞。”及水俞、热俞等。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五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藏之腧……腧音恕。本经腧、输、俞,三字俱通用。……背俞,即五藏之俞,以其在足太阳之经而出于背,故总称为背俞。”《素问·血气形志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是谓五藏之俞。”吴昆《素问吴注》:“此取五脏俞法,与《甲乙经》不合,盖古人别为一家者也。”《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按:肝俞、脾俞、肾俞,以此法折量,乃与前《背俞》篇及《甲乙经》、《铜人》等书皆不相合,其中未必无误,或古时亦有此别一家法也。仍当以前《背俞》篇及《甲乙经》等书者为是。”《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胆俞在背,足太阳之穴也。”③指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井(木)、荥(火)、输(土)、(原)、经(金)、合(水)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藏者,心、肝、脾、肺、肾也,每藏有井、荥、腧、经、合之五腧,则五五二十五腧也。六府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每府有井、荥、腧、原、经、合之六腧,则六六三十六腧。……言五腧而不言‘原’穴者,以阴经有‘腧’而无‘原’,而阳经之‘原’以‘腧’并之也。”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五腧,即各经井荥腧经合穴,皆谓之腧。六府复多一原穴,故各有六腧。”又如《灵枢·五输》:“五输之所留。”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输者,即每经之井、荥、输、经、合也。……凡经脉之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荥,所注者为输,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注云:“如下文井、荥、腧、经、合,各有所留止也。”再如《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王冰注云:“藏,谓五藏,肝心脾肺肾,非兼四形藏也。俞,谓井、荥、俞、经、合,非背俞也……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则二十五俞,以左右脉俱言之,则五十穴。……府,谓六府,非兼九形府也。俞,亦谓井、荥、俞、原、经、合,非背俞也。”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与《灵枢·本输篇》大同。此言五脏经、荥、俞、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五十穴。……此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七十二穴。”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七》注云:“府俞七十二穴。府,六府也。藏俞惟五,府俞有六,曰井、荥、俞、原、经、合也。六府之俞,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从此而注,则为腧穴。腧者,注此而运输之也,如肺经太渊之类。”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注,灌注也。腧,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分布于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3类:①经穴。又称十四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②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③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用以治疗的。腧穴虽有分类,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了腧穴体系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各种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手指比量法是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作为取穴的尺寸。如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3寸,称一夫法。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干金冀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情况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穴位名称择要分类说明如下: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既根据腧穴所在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等。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等。4.参照动植物命名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等。5.借助建筑物命名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即根据腑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肝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①近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和最基本的特点。②远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③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临床上腧穴有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显出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相应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相邻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以下是具体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瘦身作用: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与压力。饭前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清爽头脑,还能控制饮食用量,从而改善体质,减少脂肪的摄入。位置:沿着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你就会发现一处是凹陷的,这个位置就是颊车穴。而天突穴位于锁骨的凹陷处。瘦身作用:由于压力和熬夜等各种原因,有时候我们会出现两腮浮肿,脸部轮廓不明显的情况,这时只要我们按摩颊车穴15分钟,再用冰水敷脸,脸部的浮肿就会消失。假如你是天生的babyface,也不用失望。按摩天突穴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环速度和脸部肌肉的运动速度,长期坚持按摩,脸不知不知就变小了。瘦身作用:反复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使肠胃的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所以,假如你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可以选择按摩胃点穴15分钟来促进消化。值得一提的是,睡前按摩胃点穴可以避免第二天的脸部和眼部浮肿。瘦身作用: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有效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迅速排走,从而摆脱浮肿。瘦身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脸部的浮肿。MM们可以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用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来轻轻旋转。其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①无定位阶段。最初,人们用砭石割刺痈疽肿疡,排脓放血,解除病痛。后逐渐发觉有显著痛感和压痛处,砭刺效果更好,这就是“以痛为腧”的规律。“以痛为腧”常随着患者疼痛反应不同,而在不同部位显出压痛点,因此此阶段无固定位置。②定位定名阶段。经过反复实践,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体表的某些部位,对相应的某些疾病和症状有治疗作用;刺激某些部位,不仅对相应病症有效,而且对其他病症也有效,日积月累,逐渐发觉了某些部位和某些病症具有相关性的规律。战国晚期,秦汉时代,以《内经》等为代表,确定这些部位的取法和治疗作用,并加以命名,就成为腧穴。③系统分类阶段。又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人们发觉各个腧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在治疗作用上既有共性,又有相对的特异性。在魏晋唐宋时期,以《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代表,使经络、部位、穴位逐渐结合起来研究,成为系统分类的基础。尤其是在十四经脉上,腧穴治疗作用的相关性更为突出,于是腧穴有了系统分类。④国际标准化阶段。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曾派出安瑞中岛医师考察中国关于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情况。1981年5月在东京、1982年12月西太区在马尼拉、1985年7月在香港相继召开了三次针灸穴位名标准化会议。1987年出版了《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部分专家编写了《经穴部位》、《经穴部位文献考与解剖》,并绘制了标准化穴位图。后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从1991年元月1日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在全国实施,1991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腧穴标准化方案推广会。全国大学本科针灸教材(第二版)将其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这时的特点是名称统一,定位统一,解剖内容统一,主要主治内容基本统一,刺灸法相对统一。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在临床上,医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疾病发生时,相应的腧穴往往可显出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等各种反应。腧穴上所显出的不同病理反应是疾病过程中脏腑经络气血失调的结果。利用腧穴的病理反应特点可以帮助诊断疾病,如今常用的方法有:①扪穴诊断法,如同时压迫足三里,左穴敏感者属胃病,右穴敏感者属十二指肠病。②望穴诊断法,如望舌下静脉(金津、玉液)对人体内瘀血有意义。③耳穴望诊法,察看耳部皮肤的变色、变形、变性等。④仪器测定法,多利用穴位的导电特性诊断疾病。腧穴的主治作用有:近治作用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凡是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疾病。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特殊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刺激腧穴治疗疾病的作用不仅对局部脏腑、器官病症有效,而且对相应经脉循行路线上与该穴相距较远的脏腑、器官病症也有效果。这是腧穴的近治和远治作用。腧穴的远治作用,在十四经穴上反映尤其突出。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专治某病,如至阴穴可矫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此经主要病候为:胸肺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小便频数或黄赤、缺盆及手臂内侧痛、手掌发热、肩背痛或冷痛、外感风发热。穴位: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距任脉6寸。取穴:仰卧,先定云门,后定本穴。即任脉华盖穴旁开6寸处。主治:咳嗽喘息、胸肋痛、肩背痛。针灸:针3~5分,灸3~7壮,不宜深刺。穴名浅解:本穴原名“府中俞”“膺中俞”,后简称“中府”。手太阴经起于中焦,肺脏处于胸中,为吐纳内外气的府库;且此穴为本经的募穴,募者集也,是本经经气聚集较多之处,故名为中府。备考:本穴是手足太阴两经之交会处。《百证赋》:“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穴位: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取穴:仰卧,在中府上1寸,与任脉璇玑穴相平,外开6寸处。穴名浅解: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出天气。”肺脏是脏腑之华盖,象天。肺经之气聚于中府,从云门穴发出温煦濡润,如云之出天气也,故名云门。一说:肺居上焦,象天,病邪侵及肺脏,则上焦阴滞之气盛,好似阴云布敷。若对云门穴或针或灸,则有疏散阴郁之功,故在临床上常用治疗肺气壅滞,喘闷不畅的证候。备考:患痨瘵者,常在中府、云门穴有压痛。穴位:腋下3寸内廉赤白肉际。取穴:手掌向前、垂臂,当腋横纹前端与尺泽穴成直线,适当乳头相平处取之。穴名浅解:肺居脏腑之上,故名之以天;府者聚也。肺经经气出于云门,布入上肢,在天府穴小集。故名天府。备考:《百症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穴位:天府穴下1寸。取穴:从尺泽穴直上5寸取之(也要参考天府穴位)。穴名浅解:“侠”,古医籍中与“挟”字通用。肺色白,两臂下垂,此穴适值肺脏的两旁,故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