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2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_第1页
20191202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_第2页
20191202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_第3页
20191202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_第4页
20191202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页(共11页)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唐开元年间对于小额的商品交易,可以使用绢布绫罗丝绵为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对于大额(市价至一千以上),可以“钱物兼用”,并且如果有触犯者,就要给予定罪,说明在出现“开元盛世”之下,政府仍然限制货币的使用,这种做法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题目中提及在开元二十二年之前的商品交易规范,并且题干仅是涉及政府用“诏令”形式维护物物交换,排除A项;限制商品经济活动与抑制土地兼并没有因果关系,排除B项:题干中政府的诏令规定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趋势,排除D项。【答案】C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考点】宋明理学【解析】结合题干中朱熹把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三礼”,这有利于在生活中渗透“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可知题干所述现象的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故选D项;题干中朱熹将婚礼中的“六礼”简化为“三礼”,其目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便于实行,以此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而不是推广儒家礼仪,并且“推广儒家礼仪”属于现象,排除A项;朱熹将婚姻“六礼”简化为“三礼”,在生活中便于实行,这是朱熹巩固儒学地位的表现,即“实现儒学生活化”是现象,排除B项;题干中朱熹仅是将婚姻“六礼”简化为“三礼”,以便于在生活中实行,而不是“重塑”,排除C项。【答案】D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役”本意是指为官府服兵役,后演化为为官府服劳役,乾隆元年将《赋役志》改为《田赋志》,将《户役》为《户口》,这种变化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反映出老百姓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故选D项;题干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方面,与政治方面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从整体上来讲,统治者对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弱化,排除B项;题干内容涉及的是经济方面,与文化方面无关,排除C项。【答案】D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表1内容出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朝田亩制度》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洪秀全《幼学诗》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太平天国政权在分田上主张男女平等,根据表格中《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所记述的现象——“不少的女子……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但也要看到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一直处于巩固天京的战争状态,该项主张并没有真正实现,排除A项;通过题干中洪秀全的“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排除B项;通过题干中洪秀全的“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以推知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并没有打破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排除D项。【答案】C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1902年,在安徽武备军中,“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1905年,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A项;维新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发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参与人员并未涉及广大的知识分子阶层,其群众基础并不深厚,除此之外,维新变法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其余的骨干分子大都被杀害,这与题干的时间也不相符,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在20世纪初,近代中国军队中出现了新的现象,即有许多举人、廪贡、秀才等参与到军队中来,而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清末新政中才被废除,说明,这些人仍参加过科举考试,其主导思想仍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不是军队近代化的表现,排除C项;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才被废除的,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根据题干“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可知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器物,然后是制度,再结合题干“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可知在1919年所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使得中国人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知得知,在20世纪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之下,在20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极度失望,故选A项;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全面西化,不会出现题干中“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现象,排除C项;在五四运动后期,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才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排除D项。【答案】A7.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发动护法运动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创立黄埔军校【考点】辛亥革命【解析】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题干中提及的时间点——20世纪20年代以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选C项;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使孙中山在苦闷与彷徨中看到了希望,此时,共产国际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孙中山主动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排除A项;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发动的两次“护法运动”,其结果是失败了,这与题干中“(孙中山)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相矛盾,排除B项;黄埔军校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为培养军官所创办的一所军校,这与“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的说法不符,排除D项。【答案】C8.影响表2中1927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表2党员总数(万人)工人党员比例(%)农民党员比例(%)1927年5.850.818.71928年6月13.010.976.61949年底448.82.559.61956年1250.48.852.4A.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B.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1927年到1928年6月期间,工人党员所占比重下降,而农民党员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变化主要是因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1949年底到1956年,工人党员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而农民党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变化主要是因为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据以上两点可知,在1927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故选C项;题干表格仅是反映了在1927年至1928年、1949年到1956年两个时间段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与农民构成比例的变化情况,不能推出工农联盟的变化情况,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出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始终是反帝反封建,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答案】C9.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河北定县在1952年、1955年、1958年这三个时间点,发生了如下变化:由“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到“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再到“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两个:1952年到1955年的变化是因为在建国初期,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1955年到1958年的变化是因为党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原因都涉及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故选C项;在建国初期,农村的生产力并不是十分发达,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3年到1956年的“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心是工业化,而不是农业,排除B项;在1956年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排除D项。【答案】C10.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ABCD【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美国继续敌视中国,第二,中苏关系严重恶化,针对此种情况,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采取了“争取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任务,即争取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争取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这种情况比较符合第二个扇形图,故选B项:第一个扇形图中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只有4个,这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第三个扇形图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了14个,说明该时期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排除C项:第四个扇形图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遍地开花”,说明该时期是改革开放之后,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排除D项。【答案】B11.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公民是指享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未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具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公民有权在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即题干中“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的所述现象,而外邦人是没有权力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权力,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故选B项;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雅典公民的自由,而不是全体雅典人的自由,排除A项;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是看其是否为雅典城邦的成年男子,而不是雅典演说自由,排除C项;题干主要述及古代雅典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没有涉及政治家,排除D项。【答案】B12.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析】根据题干“它是破坏现存秩序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可知宗教改革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可知宗教改革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可知宗教改革的缺陷是个人主义的泛滥,据此可知,这场运动是宗教改革,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而不是教会所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这与题干中“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不一致,排除A项;启蒙运动具有反封建和反宗教信仰的作用,与题干中“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无关,排除C项;科学革命与题干中的“破坏现存秩序”、“人性”无关,排除D项。【答案】B13.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考点】巴黎公社【解析】题干中“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说明凡尔赛当局强调巴黎公社的战士们是在孤军奋战,没有任何外援,“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说明凡尔赛当局认为巴黎公社的战士已经不再纯洁,据此可知,凡尔赛当局的用意在于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故选D项;题干“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是凡尔赛当局的一种误导宣传,与挑起巴黎公社内部矛盾无关,排除A项;在巴黎公社期间,并没有形成工农联盟,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尝试,普鲁士军队不会支持该政权,排除C项。【答案】D14.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解析】根据题干“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一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可知女主人公在二战之后,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她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足,但是其内心比较空虚,“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说明二战给女主人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据此可知,《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这部电影的目的在于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所述影片的内容可知,其所反映的现实不是“冷战”,而是“战争”,排除A项;题干中女主人公“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这是其内心空虚和心灵遭受创伤的表现,而不是女主人公的道德危机,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所述影片的内容可知,其所反映的主题是“战争”,而不是“民族分裂”,排除D项。【答案】B15.表3是1969年欧美四个国家在亚非拉的国外子公司数量及分布比例表。其中,乙国是表3国家数量(个)分布比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甲24528.418.872.8乙224940.031.528.5丙81566.69.324.1丁51921.828.349.9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美国【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在二战之前,英国就是一流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二战之后,虽然英国遭受到了创伤,但是由于在战前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再加上其在二战反法西斯同盟中的作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体现在表格中就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有其国外的子公司,故选A项;法国在二战中所受损失巨大,其经济实力大减,据此可以推知其主要的对外投资对象应该是距离其比较近的非洲,而不是世界各个地区比较均衡,排除B项;联邦德国在二战中是战败国,其主要的力量应该是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其他地区进行投资,排除C项;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从国外子公司的数量来考虑,其数量应该是最多的,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16.(10分)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4分)(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6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态度,据材料一“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可知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据材料一“立君而尊贤,……其乱甚于无君”可知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第二小问相同之处,从二者对“贤”态度的出发点来看,他们都是为君主的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据材料二“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以及“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知二者都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他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而该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答案】(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2分);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分)。(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2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2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2分)。17.(12分)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1图2(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图3——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政治统治【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图一可知,在汉高祖时期,侯国类型有功臣侯、外戚侯、恩泽侯三种,但通过其数量对比,可以得知其侯国类型以功臣侯为主。第二小问政治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楚汉战争中,为打败项羽,曾分封了几个异姓诸侯王,在西汉建立之后,为巩固政权,刘邦又分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2)根据图1可知,在汉高祖时期,侯国类型以功臣侯为主。根据图2可知,汉在景帝晚期到汉武帝晚期,功臣侯数量明显减少,而归义侯(汉朝时期,政府赐予少数民族君长的封爵。)数量明显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这一时期西汉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的结果。(3)根据图3可知,在汉武帝晚期到汉哀帝晚期,外戚侯和恩泽侯的数量比以前增加迅速,结合所学可知,在汉武帝晚期到汉哀帝晚期,汉朝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答案】(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2分);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分)(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2分);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2分)。(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2分),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2分)18.(10分)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今咪唎口坚国夷人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叮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叮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6分)(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4分)【考点】(1)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解析】(1)据材料“当知天朝法度尊严”、“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等信息,再结合材料中所提及的时间点——道光元年(1821年),可知该时期的清政府坚守“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在对外交往中有以下特点:第一,有天朝上国心态,第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据材料“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可知其地位交往的特点是司法自主。(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42年所签订的《中英条约》中,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据此可知,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其处理结果应该是——涉案外国人会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答案】(1)有天朝上国心态(2分);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分)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分)。(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2分);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2分)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毋)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考点】中国现代化【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1933年,《申报月刊》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展开了深刻讨论;其所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项:第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第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据此我们可以把论题定位为以下题目,如“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和困难”、“中国现代化的紧迫性”、“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实行有节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化”等等;在进行具体评述时,我们要结合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1933年,即20世纪30年代;在论述中国现代化的困难时,第一,我们要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遭受列强的欺凌以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极度缓慢”进行适度阐释,第二,我们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进行适当阐释,即在政治方面,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紧逼,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逐渐加深,而国民党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主要力量用于围剿工农红军;在经济方面,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此时期有所发展,但是其力量相对西方而言,极其弱小;第三,就国际环境而言,在1929年到1933年间,西方爆发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为摆脱危机,西方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以邻为壑”政策,世界潜伏着战争的危险;除此之外,苏联从1928年起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实行高度集中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申报月刊》所收到的“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中,出现了很多种方法和途径,如“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主张非资本主义”、“主张计划经济”、“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等等。在评述的结尾之处,我们要做一小结,语言要简练,其目的在于照应论题,以使评述结构完整。【答案】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分)。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境况(2分);②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示例:观点:1933年《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应予以理性分析。(2分)评析: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贫穷落后,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分)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占了东三省,又对华北地区展开进攻,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而国民党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主要精力用于围剿工农红军;虽然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举措,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方相比,力量仍极其弱小,现代化步伐步履蹒跚。(3分)同一时期,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全球危机,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为挽救危机,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以邻为壑”政策。世界政局动荡,欧亚战争策源地相继形成,世界潜伏着战争的危险。而这一时期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施“一五计划”,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实力迅速上增长。(4分)综上,《申报月刊》所收集的关于“现代化”讨论的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提出了很多种实现现代化的方法和途径,目的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各种现代化探索的总结与反思,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20.(11分)表4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年)。阅读材料,回答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