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宁重点中学2023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发展到19世纪的中叶,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复的热流终于慢慢地冷却下来。面对大革
命所带来的令人沮丧的社会现实,人们开始了冷静的思考。到了1848年革命以后,在冷静地考察社会现实的
基础上,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悄悄地登上了文学舞台,这就是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强勃生命力的现实主义文学。关
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
学则是“生活就是如此二
现实主义文学是对那种全然无视现实、任情感流露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拨。在它们叙述的故事里,浪漫主
义的幻想和温情常常是主人公不幸的主观根源,而金钱和权力是构成不幸的社会根源。但如果把现实主义文学
说成是“向社会举起的一面镜子”,那是不确切的。文学不仅是对现实消极的反映,而且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一个追逐各种时髦思潮和表层热点的作家,不过是浅薄的鹦鹉。他们的学舌作品将随着潮流的东逝而消失得无
影无踪。他们不是现实主义,而是伪现实主义。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不屈服于社会的庸俗的流行观念和被权威保
护的现实。他们同这样的现实角力,而弹精竭虑地探索社会表层之下那些最隐蔽因而也是最强有力的因素。这
种力量是相对稳定、模糊不清的,它一旦被作家、艺术家揭示出来,就能在人的内心唤醒一股如雄狮般的力量,
引起社会性的“轰动效应这种力量,在人的内心深处、深不可测的渊底躁动着,当天才的闪电照亮深渊的
时候,它就会欢腾起来,使读者感到一种淋漓酣畅、如瀑布宣泄般的快感。
(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材料二:
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使小说走上了一条艰涩、困难的道路。阅读和讲述这些小说也同样成为一个困难
的事情。但这也许恰恰说明20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遇本身更困难,更复杂,更难以索解和把握。小说的复杂
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的。也正是日渐复杂的现代小说才真正传达了20世纪的困境,传达了这个世纪人类经
脸的内在与外在图景。我们理解与阐释现代小说的重心也开始转移,一方面我们想看到小说家表达的世界究竟
是怎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更想了解小说家是怎样表达世界的。这就是20世纪小说研究的一个根本转变。研究
的重心从内容偏向了形式。
20世纪小说形式的复杂化可以说根源于小说家世界观的变化。与19世纪以前的自然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
小说对比可以发现20世纪小说观的根本性改变。人们把19世纪以前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现称为反映论,
这种反映论认为小说可以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甚至反映本质真实。读者在小说中最终看到的正是生活和现实世
界本身的所谓波澜壮阔的图景。反映论有一种自明的哲学依据,就是认为生活背后有一种本质和规律,而伟大
的小说恰恰反映和揭示了这种本质和规律。而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观则不同,小说家大都认为生活是无序的,
没有本质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甚至是荒诞的。小说不再是对生活、现实和历史某种本质的反映,它只是小
说家的想象和虚构,按符号学大师罗兰•巴尔特的说法即是“弄虚作假”。他说,“我愿把这种弄虚作假称作文
学”,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弄虚作假和对语言弄虚作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兰•巴尔特认为文学的基本功
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功能”,而他给现代主义下的定义就是“语言的乌托邦”。现代主义小说观把小说看成一种
虚构,一种人工制作,是小说家人为的想象和叙述的产物。
20世纪现代小说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人性。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小说创作彼此之间越来越缺少通
约性,小说越来越成为小说家个人精神的漫游与形式的冒险。现代资本主义在无限扩展了人类外部世界的同时,
1
却在人类自我与世界之间挖掘了一道鸿沟。这道鸿沟意味着人的自我与世界分裂了,人与世界不再和谐,不再
具有一体性。卢卡奇认为这种分裂在荷马史诗时代是不存在的,史诗时代的特征是自我与世界的“总体性”,
没有分裂。荷马史诗其实不仅是荷马一个人的歌唱,而是整个希腊时代一个大写的“人”的整体性的合唱。而
现代人不同,总体性丧失,个人是被整个世界放逐的人,是存在主义式的异化的人,在世界中感到陌生,对一
切都不信任,对一切都有疏离感。
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基本的悖论。一方面,小说家面对的是一个分裂的世界,一个中
心离散的、经验破碎的世界。叶芝有一句著名的诗:“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
片混乱。”因此,现代小说家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正是支离破碎的经验世界本身,一个只有漂泊没有归宿的世界。
而另一方面,小说家又总是在幻想小说能够呈现出某种整体的世界图式,追求某种深度模式和对世界的整合把
握,甚至在小说中追求个体与人类的拯救,同时正是这种整合的向往构成了小说的基本叙事冲动和主导创作动
机。这种内在的矛盾和悖论,使现代主义小说在形式上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摘编自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一一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浪漫主义文学重在表现生活的应然状态,现实主义文学则认为作品应反映真实的生活。
B.文学反抗社会现实的重要表现和手段,是探索和揭示生活表层之下隐蔽的本质和规律。
C.现代主义小说艰涩难懂的特质,折射出20世纪人类生存和境遇的困难以及复杂性。
D.在20世纪,随着小说观的改变,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式微,现代主义小说独领风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家对小说形式的大胆实验,是20世纪小说研究重心从内容偏向形式的重要原因。
B.现代主义小说出自于小说家的想象与虚构,它无法反映生活、现实和历史的某种本质。
C.罗兰•巴尔特批评现代主义小说“弄虚作假”,由此可见,他更认可现实主义小说观。
D.相比现代主义小说,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更具有通约性,作家的个人风格不明显。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于经典名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更斯通过叙述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童工的经历,展现19世纪英国底层社会的风貌,揭示世间的
美与恶,为研究现实主义反映论小说观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范本。
B.《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关大门发出的“砰的一响”,形同给当时欧洲保守而又伪善的社会道德一记响
亮的耳光,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淋漓酣畅、如瀑布宣泄般的快感”。
C.《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萨姆沙变形为甲虫之后,他与家人乃至整个社会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这个虚
构故事反映了现代人自我与世界分裂、总体性丧失的生存状态。
D.《百年孤独》讲述“马孔多”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有着奇特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充满奇思妙想,语言也
摇曳多姿。小说呈现了马尔克斯个人精神的漫游,而非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图景。
4.材料二结尾画线部分“内在的矛盾和悖论”指什么?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分)
5.很多同学对阅读文学经典不够重视,甚至会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看待文学阅读,为此语文课上将举行“为什么
要阅读文学经典”主题讨论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2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木雏
林斤澜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圆湖村里“蹲点”,树立一天等于20年,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典型,很招
人参观。春天,来了十来个大学生,一个老师带着。这老师是刚毕业的留校学生,顶多是个助教吧。但农民分
不清大学里的职称。反正助教也是老师,便戳着脊梁嘀咕道:怎么有这么个老师?还是大学老师?
他比他带的学生大个三两岁吧。可是按农民说,①要“木”十岁。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
招呼。又说要“雏”十岁。雏是幼稚。
一天早上,我那房东在院子里浇水,巴掌大一块地上,正有新绿钻出来,不到两寸高,几个学生有的说是
葱,有说是蒜苗,有的要打赌。房东觉着好玩,说:“想必大学里也修行,忌吃五辣,不知道葱叶儿是圆的,
蒜叶儿是扁的。"没想到那位老师正经摸出小本子,往上写字,嘴里咕咕着:“葱,圆的。蒜,扁的。
房东撑不住笑起来,那几个学生因为老师的''迂腐”感觉不好意思,转头跑了。老师只管写着,全不知觉。
我探过头去瞅瞅,不懂,看样子是英文。
我可怜这个知识分子,小声跟房东说,人家会英语。②可是房东不清楚英语是什么,更加笑开了,说:“还
划洋码呀。”
过了两天,房东家里发鸡瘟,十来只鸡死了一多半,房东心疼得吃不下饭,那位老师走来问病鸡和好鸡,
怎么认?
房东蹲在那里没好气,说:“认屎呗。”
老师不懂眼色,追问好鸡的屎什么样?房东没奈何,又说:“海屎。”“澹?屎?”
老师傻着眼,可又摸出小本子来了。房东扭过脸去,六岁的小儿子咧着嘴,唱儿歌一般说道:“一堆儿,
一堆儿。带尖儿,带尖儿。下边黑黄黑黄,是红海,尖儿白花白花,是白澹。”
老师往本上写,房东站起来往屋里走,嘀咕道:“一个鸡屎,也划洋码。”他觉着晦气。老师却一边写,
一边往地上张望,小儿子指着一堆叫道:“这就是,尝尝不?”
老师只管端详着,随口嘀咕道:“不尝,不尝。”
小儿子大笑。屋里他娘叫了声“哎哟”,一会儿,打发小儿子到红医站给拿膏药,说是笑岔了气。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收入论千,从不死鸡,鸡瘟进不了他家的门儿。我顺便去看看,
就是那房东家,不过老房东两口子都去世了。当年的小儿子现是当家人,当年种葱蒜的那块地,现在拉上篱笆,
养着上百的来亨鸡,血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一个个神气活现。正想说几句什么,听见脚步响,那青年当家
人扔下我,奔向院门口,迎着一位中年胖子。细一看,奇了,可不就是那位老师吗?他见老了,眼泡鼓鼓的,
腮帮套拉奔拉的。他不往院里走,定定地望着院外的杏树。正是早春,杏花灰白灰白好像烟雾,青年当家人说:
“怕是大年哩,杏花要'旧',桃花要'喧
老师摸出小本子,我看见他写着字,可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不光是“雏”了,还透着“傻”
来。我心里一动,走过来提起20年前,他望望我,想不起来,我又说起他带的学生,好像想起来了。为什么
说是‘'好像",因为没有这种时候常有的欢叫,只是嘴里咕咕地:“哦,哦……”③不光是“木”了,还透着“僵”
来。我还要叙旧,但当家人打断我的话,直跟老师解释,什么“旧”呀“喧”呀,都是方言土语,不知道科学
不科学。琢磨着怕跟风啦雨啦有联系,杏花开得早,是起风的时候,桃花在清明前后,清明时节雨纷纷……他
只怕解释不细、不全、不当,不留点空子让我说话。我只好探过头去,看看老师写什么,写的汉字不像汉字。
这回,我断定是日文。
老师写着写着,挪步往杏树那边走了。当家人回过头来,只管去轰他的鸡。我只好跟过去,想想问道:“这
3
老师,现在,是个干什么的?”青年当家人头也不回,说:“一个老专家,不是说空话的人。”
我噎了一下。不过这些年也添了些涵养了,不动声色地还问道:“什么专家呢?”
“化学。”
“化学....”
我知道化学里边还分好些专业呢,可又一时使不上嘴。那当家人说:“我这儿没死过鸡,仗着'长效避
瘟散',就是他配的方。”④“我当他……他……他老了呢,都张着嘴流口水……”
青年当家人直往屋里走,嘀咕着:“有病。让造反学生扇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简单几句话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大学老师在农村的生活故事的展
开作铺垫。
B.老师随身携带的小本上,认真记录着葱和蒜的区别、病鸡和好鸡如何辨认等,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了人
物的形象。
C.作者将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的无知与专业知识上的精钻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师既迂腐可笑又让人敬重和爱
戴的形象。
D.小说的结尾突转,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样写让人体会到文中笼罩的痛楚和伤痕,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尤使人感慨。
7.下列对文中面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解释了“木”和“雏”的含义,既照应了标题,又形象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特点。
B.句子②中“还划洋码呀”一句,人物语言中透露出文中的老师与农村的老百姓之间有点格格不入。
C.句子③中的“僵”字,传神地刻画出二十年不见老师的我再见他时,老师的变化之大带给我的震动。
D.句子④中三处省略号的含义相同,都是表明语意未尽,目的是要照应上文我这些年增添的“涵养”。
8.有评论指出,林斤澜的小说在叙事上常给读者以“奇崛”的审美情趣。试以本文为例,简要分析。(4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执着•怪异•时代;乙组提出了一
个关键同:伤痛。请任选其中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同写出你的短评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鱼①生于战国之世,长于兵戎之间,然独步先王之道,讲习不倦。季则谓子鱼目:“丈夫不生则已,生
则有云为于世者也。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子鱼
曰:''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进取,文者可以守成。今天下将扰扰焉,终必有所定。子脩武以助之取,吾脩
文以助之守,不亦可乎?”
秦始皇东并,子鱼谓其徒叔孙通曰:“子之学可矣!盍仕乎?”对曰:“臣所学于先生者,不用于今,不可
仕也。"子鱼目:“子之材能见时变,今为不用之学,殆非子情也。”叔孙通遂辞去,以法仕秦。
(节选自《孔丛子•独治》)
材料二: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
4
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
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
汉五年,已并天下。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
益厌之也,说上目:“夫儒者难与世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
叔孙通日:“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目:
“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为不
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汗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有有为
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藁②野外习之。月余,叔孙通日:“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竟朝置酒,无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
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注]①子鱼:孔船(前264年?一前208年),字子鱼,鲁国曲阜人。秦末儒生,孔子八世孙。②绵藁:
拉起绳子表示施礼的处所,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群臣因饮酒间争功目醉赳或妄呼回拔剑目击柱©高帝同患之
II.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指以……为乐,”渔人甚异之”的“异”表示以……为异,两者用法相同。
B.易,指容易,与《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易”词义不同。
C.进取,文中指进攻、夺取,与现在所说的“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意思不一样。
D.左右,指皇帝的侍从,他们在叔孙通的指导下在郊外协同进行了新礼仪的演练.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则认为子鱼修习于世无用的学业对自己、对百姓都无益,子鱼却认为天下最终会趋于安定,自己修习文事
可以稳固前人所取得的功业。
B.叔孙通不推荐跟随自己的儒生弟子,却推荐那些旧时的盗贼壮士,这让他的弟子很不满,在叔孙通的劝说下,
他们最终理解了叔孙通。
C.叔孙通知道皇帝越来越讨厌朝廷上群臣的放诞无礼,准备帮助皇帝制定朝廷上的一些礼仪,但部分儒生认为
叔孙通办事方式不合古法。
D.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参加十月大典时,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汉高帝
对此很满意,赏赐了叔孙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14.叔孙通哪些方面体现了孔丛子对他“能见时变”的评价?(3分)
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①。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吞舌头,不屈而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一片孤忠无处可诉,只好凭借天地来明鉴。
B.颔联运用苏武牧羊张巡捐躯的典故,抒写自己的愤恨之情,含蓄深刻耐嚼。
C.颈联中的景物描写,详尽且形象,语言朴素,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极其丰富。
D.本诗采用了起承转合之法,自然流畅,寓情于景,艺术特色鲜明。
16.“愤”是陆游诗中常见的情感。本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愤”有何相同内容?请结合两诗简要
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儒家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强调既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又要以他人的过失为鉴,正如《〈论语〉十二章》中
孔子说的“,
(2)《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代诗歌中常有以“汉”代“唐”的委婉
避讳方式,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上门喂宠、上门代厨、上门理发、上门美容、上门按摩等服务模式日渐流行,“上门经济”甲。“上
门经济”在提供便利的同时,A除了标准化服务品类,有许多都是非标服务品类,存在标准制定难、
监管难、维权难等诸多“成长的烦恼:要推动“上门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要Bo
首先是安全门槛。“上门服务后,家里丢了财物”“对服务不满意也不敢说,担心被报复”……社交平台上
的负面评价,让不少想尝试的消耨者乙,从业者同样心存忐忑,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服务平台
应该在此环节建立安全准入门槛。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审核上门人员资质,对信息真伪进行
审核认证;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让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开展互评。此外,平台需有足够醒
目的入户风险提示,C。
其次是质量门槛。服务品质缺乏保障是目前上门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主要矛盾。一些服务人员未经
专业培训,不具备相关资质,业务能力丙。对此,相关部门要积极介入,制定更为明确的法规和标准,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8.请在文中甲、乙、丙三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6
甲:乙:丙: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之歌》通过实地走访,使现实与历史在故事发生地“相遇”。“现场实
景+白描动画”的手法,不仅体现了视听语言的创新,更体现了对大运河活态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认识,真正
实现了创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欣欣向荣的今日运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年级下册艺术欣赏活动计划
- 2025年苏教版二年级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计划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堂教学计划
- 离职保密协议书六篇
- 2025年全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必刷】
- 2025年公司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
- 2025年饲料营养型添加剂合作协议书
- 墙面石材干挂施工工艺流程的创新技术应用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真题汇编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培训讲课
- 病历书写与管理基本规范-麻醉科考核试题及答案
-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
- 第二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北京交通大学一队全国决赛作品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 ABB变频器ACS510说明书
-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
- 全国青年教师观摩大赛数学赛课一等奖作品教学设计模板(三)
- 汽车4S店维修结算清单
- TSXDZ 052-2020 煤矿矿图管理办法
- YY/T 1778.1-2021医疗应用中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