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_第1页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_第2页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_第3页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_第4页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义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感染,包含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体腔感染(腹膜炎、脓胸);器官与组织不足感染(脓肿);以及与创伤、手术等相关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页感染分类外科感染能够分成非特异性感染与特异性感染外科感染多数是非特异性感染(no-specificinfection)即化脓性感染,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特异性感染(specificinfection)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特殊细菌引发,病程演变和治疗处置上与化脓性感染不一样,能够引发较为独特病变。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页按病程区分

1.急性感染

病变以急性炎症为主,进展较抉,普通在发病3周以内。2.慢性感染

病变连续达2个月或更久感染。一部分急性感染迁延日久,炎症转为慢性,但在某种条件下又可急性发作。

3.亚急性感染

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一部分由急性感染迁延形成;另一部分是因为病菌毒力虽稍弱,但有相当耐药性,或宿主抵抗力较低所致。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页外科感染发生原因外科感染发生与致病微生物数量与毒力相关。病菌致病关键原因是病菌毒素,包含外毒素、内毒素和胞外酶。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页机体抗感染免疫机体抗感染免疫可分为天然免疫和取得性免疫,分别由不一样效应细胞和因子参加,是同一抗感染过程中不一样时期免疫反应。免疫应答不妥可引发机体损伤。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页局部及全身原因局部病变、异物、引流不畅、血供障碍创伤、烧伤、手术以及全身抗感染能力降低是感染发生主要条件。致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和(或)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是全身性外科感染主要病因。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页感染演变感染演变取决于病原菌毒性、机体抵抗力以及治疗办法可能出现以下几个情况炎症好转:药品治疗有效,免疫系统能较快去除细菌。局部化脓:人体抵抗力占优势感染局限化,形成脓肿。炎症扩展:病菌毒性大、数量多或(和)宿主抵抗力显著不足,引发菌血症和脓毒血症。转为慢性炎症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页感染诊疗外科感染经典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效障碍及发烧可基本确诊。感染侵及某一脏器时可出现该脏器或系统功效异常。影像学,试验室检验常含有确诊意义。脓液或病灶渗液涂片染色检验、细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能明确病因。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8页外科感染治疗

局部炎症病灶手术处理是治疗外科感染关键。全身抗菌药品使用和改进患者全身情况对严重感染患者非常主要。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9页预防外科感染严格清创规范化和手术中无菌操作;改进患者全身情况;慢性疾病治疗;预防性抗菌药品合理使用;特异性免疫疗法及时使用是预防外科感染重点。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0页常见体表感染疖(毛囊炎)与疖病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1页常见体表感染脓肿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2页常见体表感染脐炎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3页急性乳腺炎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4页干性坏死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5页外科感染腹内严重感染腹部外伤,胰腺损伤,行胰十二指肠手术后吻合口瘘,造成腹内严重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6页切口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7页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8页造口旁感染造口旁感染脓肿形成与皮肤坏死造口旁感染破溃后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19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脓毒症(sepsis)是指因感染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显著改变;菌血症(bacteremia)是脓毒症一个且多指临床上有显著感染症状菌血症。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0页SIRS

临床表现(clinicalpresentation)

体温(bodytemprature)>38℃或<36℃:心率(heartrate)>90次/min;呼吸率(respirataryrate)>20次/minPaC02<4.3kPa;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10%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1页脓毒综合征脓毒综合征(septicsyndrome)血培养可阳性

临床有脓毒症依据

合并器官灌注不足任一表现低氧血症

血乳酸水平超出正常上限少尿,尿量<25ml/h精神、神志情况改变等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2页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临床诊疗为脓毒综合征同时出现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较正常降低40mmHg以上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3页炎症介质与炎症反应细胞因子PGs,LT,PAF其它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4页引发脓毒症危险原因①人体抵抗力减弱,如营养不良、代谢疾病、癌肿、艾滋病,以及老年、幼儿等;②长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等造成机体免疫功效低下;③局部病灶处理不妥,脓肿未及时引流,清创不彻底,伤口存有异物、死腔、引流不畅等;④长久留置静脉导管等,有利于病原菌繁殖与直接侵入血液,激发全身炎症反应。⑤使用广谱抗生素改变了原有共生菌状态,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转为致病菌引发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5页全身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主要毒性在于内毒素,引发脓毒症普通较严重,易发生感染性休克。革兰阳性球菌:易从血液播散,形成体内转移性脓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常被忽略,约2/3同时合并需氧菌感染,两类细菌协同作用易形成脓肿。真菌:属条件感染,多与长久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以及慢性疾病致免疫力下降相关。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6页

全身性感染综合治疗

原发感染灶处理:及时、彻底原发病灶处理是关键。抗菌药品应用:采取及早、联合、足量标准。依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支持疗法,加强重症监护。对症疗法。抗炎症介质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7页预后调查(死亡率)SIRS7%脓毒症(sepsis)16%脓毒综合征(septicsyndrome)20%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46%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8页真菌感染

FungalInfection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29页真菌感染(fungalinfection)真菌引发条件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在外科患者中发生率日趋增加

依据真菌致病性,可分为病原性真菌与条件致病菌。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0页真菌感染危险原因广谱抗生素轻易造成人体常驻菌群改变,增加念珠菌致病机会。接收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存在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糖尿病、艾滋病;接收放化疗;或是烧伤、大手术、脏器移植;以及长时间血管置管、静脉营养等情况,条件致病菌能够引发菌血症、腹内感染、尿路感染以及导管相关真菌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1页口腔真菌感染

AIDS患者条件感染并发症,口腔真菌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2页真菌感染治疗针对病因因抗生素应用引发菌群失调,需停用或调整抗生素;导管相关真菌感染,应拔除导管;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者,应减量或停用。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3页抗真菌药品

对控制真菌感染起主要作用

制真菌素适适用于消化道念珠菌病,剂量每日200万~400万u口服,疗程一周。该药对深部真菌无效。两性霉素B对深部真菌感染有效,

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适用有协同作用,后者剂量为150mg~200mg/kg·d,适适用于病情严重者。氟康唑抗真菌谱较广,半衰期长,毒副作用较轻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4页外科感染预防外科患者真菌感染是能够预防。对基础疾病重、免疫功效低下者,应重视抗生素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一周以上或长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5页有芽胞厌氧菌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6页破伤风(tetanus)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发阵发性肌肉痉挛一个特异性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7页破伤风杆菌生物学特征破伤风杆菌是革兰染色阳性梭状芽胞杆菌,芽胞位于菌体一侧呈杵状专性厌氧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8页

破伤风(tetanus)破伤风杆菌无法侵入正常皮肤与黏膜,所以,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破伤风杆菌滋生、繁殖需要无氧环境。破伤风孢子必需在低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才能生长。创伤组织缺血坏死,合并其它细菌感染使得组织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降低时,为破伤风杆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破伤风杆菌仅停留在伤口局部繁殖,外毒素有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毒素两种,生成外毒素是引发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原因。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39页临床表现“苦笑”面容。颈项部肌肉收缩,出现颈项强直,头向后仰。“角弓反张”胸腹背部肌肉强直性收缩,因为背部肌群力量较强,使得腰部前凸,头足后屈,形如背弓。四肢肌收缩痉挛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0页经典症状张口困难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1页经典症状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头向后仰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2页角弓反张(opisthotonos)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3页临床表现轻微刺激,如声、光、触碰,或是咳嗽、吞咽、膀胱充盈等均可诱发强烈阵发性痉挛、抽搐。少数患者表现为局限型发作,以受伤部位或邻近肌肉连续性强直痉挛为主,可连续数周后消退,但亦可发展为全身型破伤风。病程通常在3~4周左右,重症在6周以上。自第二周起痉挛发作频度下降,症状逐步减轻。但在痊愈后一段时间内,一些肌群仍有肌担心与反射亢进现象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4页破伤风毒素作用机制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5页常见并发症破伤风最常见并发症是呼吸系统病变。喉头痉挛、呼吸道分泌物淤积、误吸可造成肺炎、肺不张;连续呼吸肌与膈肌痉挛可造成窒息,是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6页判别诊疗

脑膜炎

狂犬病

有犬、猫咬伤史,以吞咽肌痉挛为主。“恐水”,大量流涎。闻水声或看见水,即出现咽肌痉挛;士宁中毒

症状与破伤风相同。但抽搐间歇期肌肉松弛,而破伤风痉挛发作间期肌担心仍连续。

颞颌关节炎、癔症、子痫、低钙性抽搐等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7页治疗标准

破伤风是极为严重疾病,一经确诊,应送入监护病房。采取主动综合办法,包含:清创消除毒素起源;给予免疫制剂中和游离毒素;控制与解除痉挛;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等。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8页伤口处理伤口处理

战伤、污染严重伤口应彻底清创,去除坏死无生机组织,去除异物、打开死腔;必要时敞开伤口,以3%过氧化氢液或1

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敷料覆盖,并经常更换。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49页免疫治疗主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到达免疫目标。小儿中宜实施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注射。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0页中和游离毒素被动免疫

适合用于未接收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严重、清创不妥以及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如颅脑伤、烧伤、开放性骨折等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惯用剂量是1500U,肌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自人体血浆免疫球蛋白中提纯制备,无过敏反应,预防剂量为250~500U,肌内注射。治疗剂量为3000~10000U,一次肌内注射。

尽早使用TAT或TIG,因为破伤风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结合,则抗毒血清已无中和作用。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1页其它处理破伤风患者若能有效控制痉挛发作,多数可显著降低并发症而获治愈。保持呼吸道通畅

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甲硝唑对破伤风杆菌最为有效,对其它感染预防亦有作用。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2页气性坏疽(gasgangrene)

梭状芽胞杆菌引发急性特异性感染。致病菌产生外毒素可引发严重毒血症及肌肉组织广泛坏死。常发生在肌肉组织广泛损伤或伴血管损伤以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良伤员。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3页临床表现

潜伏期普通1~4天,常在伤后3日发病,亦可短至6~8小时。早期出现患肢沉重感,伤口剧痛、呈胀裂感。伤口周围肿胀、皮肤苍白,担心且发亮。伤口有稀薄、浆液样渗出液,可带恶臭。轻触伤口周围能够感到捻发音,压迫时有气体与棕色渗液同时从伤口溢出。伤口暴露肌肉失去弹性与收缩力,切割时不出血;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4页气性坏疽局部表现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5页全身症状

患者神志清醒,可出现不安、冷淡及恐惧感。体温可突然升高,达40℃。呼吸急促、心率增速。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等。常有进行性贫血,病情进展,全身症状快速恶化。晚期有严重中毒症状,可出现溶血性黄疸、外周循环衰竭、多器官功效衰竭。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6页诊疗

伤口、伤肢猛烈疼痛,局部肿胀及皮肤张力增高区超出皮肤红斑范围,而周围淋巴结无显著肿大;病情进展快速,出现心动过速、神志改变、全身中毒症状。伤口周围皮肤捻发音;X平片或是CT检验伤口肌群中有气体存在;伤口分泌物涂片检验有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粗短杆菌而白细胞极少等是诊疗主要依据。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7页诊疗CT检验伤口肌群中有气体存在;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8页诊疗伤口分泌物涂片或组织活检有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粗短杆菌而白细胞极少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59页

气性坏疽治疗手术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并行筋膜切开减压。伤口敞开,用氧化剂冲洗或湿敷。

抗生素治疗大剂量青霉素钠,静脉滴注,每日1000万U;甲硝唑对厌氧菌有效;高压氧治疗可抑制气性坏疽杆菌生长、降低毒素生成。支持治疗少许输血,静脉补液。营养支持,采取必要止痛、镇静、退热等对症处置,改进患者情况。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0页艾滋病

AIDS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1页艾滋病AIDS取得性免疫缺点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是由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发以细胞免疫缺点为主临床综合征,常并发条件感染及继发性恶性肿瘤。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2页HIV病毒HIV是一个反转录病毒,可分为关键与外壳两部分。病毒关键含RNA、反转录酶及核蛋白。外壳上糖蛋白能与T淋巴细胞CD4受体结合,经过内噬进入细胞,引发感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3页HIV感染基本特征是CD4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亚群耗竭,与T细胞、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γ-干扰素等生成降低,B淋巴细胞正常功效亦减退。机体免疫能力严重缺点,极易引发机会感染,助长了一些恶性肿瘤生长。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4页HIV感染后患者病毒负荷抗体水平与T细胞计数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5页传输路径HIV可经过下述路径传输:同性或异性之间性接触;静脉注射成瘾药品者共用注射器传输HIV污染全血或血液制品传输;母婴间传输,感染HIV母亲在妊娠、分娩或哺乳过程中传输。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6页HIV感染临床表现

AIDS多见于青壮年,潜伏期较长。感染HIV后,80%人无临床症状,成为病毒携带者。自HIV感染至发生AIDS而死亡,长者达20年,短者仅1~2年。最初出现前驱症状有体重减轻、间歇或连续发烧、乏力以及淋巴结肿大。HIV感染发展为AIDS时,在免疫缺点加重基础上,可出现由病毒、真菌、结核菌等引发机会感染症状;以及Kaposi’s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侵袭机体引发症状。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7页HIV感染诊疗HIV感染能够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测定。免疫功效测定主要有CD4+淋巴细胞计数、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CD4+/CD8+)比值降低。HIV抗体阳性,合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即可诊疗为AIDS。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8页AIDS预防

AIDS预防需要社会性综合办法1.识别HIV感染高危人群:①与AIDS患者亲密接触者;②长久不明原因发烧、消瘦、淋巴结肿大患者,且有CD4+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患者;③少见真菌、病毒、条件致病菌感染,以及卡波济肉瘤患者。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69页医务人员防范办法

患者血液、体液都有潜在传输HIV可能。①预防皮肤、黏膜与患者体液、血液直接接触,医务人员应常规戴手套、口罩、眼镜与围裙;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组织标本体表必须彻底冲洗;③手术操作中,预防锐器引发损伤;④有皮肤损伤或皮炎时应防止直接接触患者。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0页治疗

包含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抗HIV感染:惯用抗反转录病毒药品有AZT、ddI、ddC等,蛋白酶抑制剂,以及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VP等。当前主张将没有重迭毒性作用,且有抗反转录病毒协同作用药品联合治疗,以取得最正确效果。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1页条件感染治疗AIDS患者条件感染并发症除了必需以外科处理之外,应针对致病原采取抗感染办法。致病微生物检测可经过培养、血清学检验、组织活检等方法明确。真菌感染可采取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治疗;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结核病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等治疗;肠道菌为主多菌种感染可用氨苄西林、甲硝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治疗。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2页Non-Hodgkin’sLymphoma&ascitesinAIDSpatientAIDS患者中Kaposi肉瘤与淋巴瘤AIDS患者继发卡波济肉瘤(Kaposi’ssarcoma)、淋巴瘤可采取放疗或化疗办法,鳞癌等不足肿瘤可手术切除或放疗。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3页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应针对发烧、消瘦、乏力、贫血等采取对应治疗办法。可使用颗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IL-2、γ-干扰素等改进机体免疫情况。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4页抗菌药品合理应用熟悉抗菌药品药理性能、适应证、选药与给药合理方案,才能发挥抗感染良好作用,预防不良反应。抗菌药品不能替换外科治疗基本标准。严格无菌术、彻底清创、感染灶去除及脓肿引流,以及增加机体抵抗力仍是抗感染必要办法。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品,增加了致病菌耐药性,可造成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还会引发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5页抗菌药品作用原理

妨碍细菌细胞壁合成

妨碍细菌内蛋白质合成

损伤细菌细胞膜功效

改变核酸代谢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6页预防用药主要适应证①严重创伤,有严重污染及软组织破坏损伤②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③大面积烧伤,预防全身性感染发生。④急症患者身体其它部位有化脓性感染。⑤患者防御机制受损,如营养不良、老年、糖尿病、粒细胞降低,接收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癌药品治疗患者需要手术时。⑥人造物留置手术,如关节、血管、心脏瓣膜置换。⑧施行器官移植手术。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7页治疗外科感染

未局限化外科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早期抗菌药品治疗,感染常可痊愈。结合手术治疗外科感染,如急性腹膜炎、肝脓肿、化脓性胆管炎、气性坏疽等,使用抗生素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治愈率。轻微感染能够口服抗生素门诊治疗,严重感染则通常需静脉给药。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8页抗菌药品选择应依据抗菌谱选择有效抗菌药品,同时应考虑抗菌药品临床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特点。

在治疗最初阶段,通常缺乏感染病原菌详细资料,抗菌药选取是经验性。依据诊疗来选择抗菌药品,主要依据各种致病菌引发感染普通规律、临床表现、脓液性状等预计致病菌种,选择适当抗菌药品。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79页不一样部位感染与病原菌痈、急性骨髓炎主要是葡萄球菌感染;丹毒、蜂窝织炎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引发;腹内外科感染常是需氧、厌氧菌混合感染;植入物引发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引发。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80页依据可能致病菌选择尽可能获取渗出液或脓液,涂片作革兰染色检验确定有没有致病菌,致病菌为阳性菌还是阴性菌,是球菌还是杆菌,能够针对性选择药品依据细菌学检验及药敏更换有效药品,或据此选取毒性较小或价格更为合理药品。细菌敏感度测定虽是体外试验,但实践表明离体与体内抗菌作用相符率超出70%。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81页抗菌药品在血清中可产生高于MIC数倍以上浓度,能满足通常治疗要求。剂量不足则缺乏疗效,且易使细菌耐药;剂量过大,不但浪费,且增加毒副作用。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82页联合使用抗菌药品产生协同作用以提升抗菌效能,降低个别药品剂量、降低毒性反应,预防及延迟细菌耐药性。主要用于:①各种细菌混合感染;②单一抗菌药品不能控制感染;③原因不明严重感染或脓毒症;④降低个别药品剂量,降低毒性反应;⑤预防较长用药细菌产生耐药情况。⑥出现二重感染;⑦加入易透入一些组织药品,更加好地控制感染,如中枢感染时可加用氯霉素、磺胺,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83页外科感染惯用抗菌药品1.青霉素类Penicillins广义地讲可将青霉素分成耐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与不耐酶二大类。青霉素类药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制成混合制剂,可保留广谱抗革兰阴性菌活性,而且对耐药葡萄球菌以及能产生β-内酰胺酶而耐青霉素厌氧、需氧、兼性需氧菌有很好作用。外科感染吴文溪外科学第版配套第84页外科感染惯用抗菌药品2.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最惯用广谱抗生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等)对革兰阳性球菌包含耐药葡萄球菌作用强,对肠球菌无作用。第二、三代头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