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张桂梅
名字的波折
回忆是一种重逢。
我们就用长焦距镜头去追寻你的背影,与你生命的起点和轨迹相逢吧。
你的出生地在牡丹江市郊一个美丽的屯子里。在那片辽阔的平原上,到处盛开着野玫瑰,
花的芳香弥漫在黑土地上。祖先称此地为“赤玫火笼”,大意是野玫瑰花开得像火一样艳丽
和旺盛。
你并非生来就卓尔不群,更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书香的遗传基因。你出生在一个农耕
世家,四个姐姐你一口米汤、我一口苞谷饼地喂你,你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你那时细细的
脖子,大大的脑袋,整天嘛着小嘴巴,活脱脱一个“小萝卜头”。
该起个名字报户口了。爸爸在院子里望着田野上盛开的玫瑰说;“就叫玫瑰吧。"姐姐
去报户口,管户籍的同志竟不会写“玫瑰”两个字,便说:“改叫‘桂梅’行不?这两个字
我会写。”
死而复生
昏迷n天后,睁开眼睛,喊出口的第一声就是“疼”。一个月后,生命的活力才逐渐
恢复。你想下床走走,当姐姐把你扶下床时,你的腿不听使唤,软软的,站不起来。你又躺
回床上,心生怨恨和恐惧;声嘶大竭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救我这个废人啊?”
原来腰部穿刺的那个针眼不仅发炎,还生了蛆,难怪你总觉得腰部又疼又痒。医生看后
说:"得把蛆挑出来。忍耐一下吧,听说你还是一个小江姐呢!"医生的这种激励还真管用,
在往外挑蛆和清洗上药的过程中,你没哼一声。
这场大病,使你开始思索你的一生该怎么度过,你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完全依赖
别人。同学们来家看你,你们笑作一团,唱作一团。他们走后,你便下地锻炼走路。第一次
下炕,你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等爸爸回来才把你抱回炕上……
老师的责任
你的责任心是从一位美丽女老师身上学到的。
有一次学校组织夏游,大家正吃着东西,忽然听到一声尖叫,一条蛇钻进了一个女同学
的裤腿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位美丽的老师,伸手就把蛇拽了出来,用力甩出很远很
远。蛇甩出去了,她却被吓昏了过去。几位男老师把她背下了山,送进了医院。
你想,一个美丽的柔弱的老师,她怕蛇,但为了她的学生,竟然表现出如此的勇敢精神,
这与母爱有什么区别?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时胆小如鼠,看见毛毛虫都会被吓晕。在医
院,有人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只是淡淡地说:“这是老师的责任。”
一个人一生会学懂很多词语,“责任”二字,在那时候便播入你的心田。
死神又来敲门
1997年12月,你腹痛难忍,去医院复查,被告知肿瘤复发。诊断书也是一份死亡通知
书。你忽然觉得活着好累好累。你不是超人,不是伟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孤独的女人。你
在这个世界上已无牵挂,你不想再坚持了。
你回到家从包里找出一个本子,摸出笔,开始疯狂地书写。从幼年、少年、青年,到遇
到丈夫,到拥有的那些幸福日子,到丈夫丢下你让你孤独地生活,到你全身心地对学生的付
出,到华坪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你的关心。你边哭边写,像在写一篇无限长的遗书。哭了一晚
上,写了一晚上,
迎着旭日,身心俱疲的你终于放松了下来。
你“审判”了自己!
你的思绪回归现实:你学生的学习成绩刚有起色,难道你就要离开他们吗?你舍不得那
些来自贫困山区、与你朝夕相处并有了超越血缘之情的孩子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如果不能
考出去,她们只能重返大山,重复他们父辈的宿命。
你要用自己生命最后的烛光,照亮他们精彩的明天。你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
你的“特效药”
你是华坪县中医院最不守规则的病人。如果有课,你拔下针头就跑回学校;没有课时,
你才回医院打针。这样跑来跑去,控制不住肿瘤的生长。为了不浪费国家的钱,你干脆放弃
了治疗。
你的学生们哭了。孩子们说:“是我们把老师累病的!听老师讲第一节课时,老师是那
么年轻,可现在变成这本释子了……”你说:“同学们,老师不会死的,也决不会离开你们,
请相信老师。”
可爱的孩子们唤回了你的信心,她们是你的“特效药”。你决心在有生之年,加倍地爱
护他们。
放假不回家的学生没有水喝,你便自己掏钱去附近的一家饭店买开水。一暖水瓶收1
元钱。当饭店的老板知道你每天买水是给学生喝,就降到5角钱一瓶,最后干脆不收钱了。
学习方面,你从不看重分数多少,只要她们尽力学就行。课间播放音乐,讲课前唱一首
歌,提倡讲普通话,让她们多读多写,引导她们带着感情放声朗读,把自己的情感糅进课文
描绘的画面之中。
一个苗族学生,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就盯着她吃饭,盯着她喝水,盯着她睡觉,劝她:
孩子,要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失去了健康就什么也学不成了。
“老师,有你做榜样。我精力充沛得很。”
考试结束,全县1000多名考生,她考了第二名。
你身带疾病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们崇拜的“旗帜”,你的每一堂课,都是学生们励志
的军号声。
(摘编自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词讲究,开篇先用“重逢”,然后用“相逢”,一词之差,是因为针对的对
象不属,“重逢”的对象是作者,“相逢”的对象是张桂梅。
B.张桂梅虽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依旧被父亲寄予厚望,赋予她象征旺盛的“玫
瑰”之名,可惜最后被管户籍的同志改成了“桂梅”。
C.文章取材注重典型性,不仅有典型事例,也有典型细节,后者如张桂梅自费给学生
们买水喝,同时还通过饭店老板反衬了张桂梅的奉献。
D.作者手执“摄像机”带着读者穿越时空,见证子张桂梅的生活中亲人、老师以及困
苦、疾病如何一步步造就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关于文中第四节“死神又来敲门”的部分,不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桂梅忍受着病痛之苦,接受了种种磨难,她也曾孤独软弱想要放弃,最终她通过
“审判”自己走出困境,这都是文学性的体现。
B.张桂梅是时代楷模,而在作者笔下,她首先是个普通人,有笑有泪、有爱有恨,刻
画没有拔高没有夸张,这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C.这部分生动刻画了一个鲜活而丰满的张桂梅形象,凸显了她思想感情的升华,这奠
定了她跨越生死、以生命办学的思想基础。
D.“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一句表现了张桂梅的斗志,这与后文“老师不会
死的,也决不会离开你们”形成了巧妙的呼应。
8."桂兮梅兮,国之芬芳。”这是作者为《张桂梅》这部报告文学写的题记,请结合
选文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9.这篇报告文学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6
分)
答案
6.D(A项,“‘重逢’的对象是作者,'相逢’的对象是张桂梅”错误。“重逢”针
对对象是张桂梅,“相逢”针对对象是张桂梅与读者。B项,"被父亲寄予厚望"无中生有,
父亲为她起名很随意,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见到玫瑰,随口而起,玫瑰也不仅仅象征旺盛。
C项,“张桂梅自费给学生们买水喝”是典型事例,不是细节;另外,“反衬”也错,饭店
老板由开水1元到5角到免费,是以周围人态度的变化侧面烘托张桂梅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
7.A(“都起文学性的体现”错误。既有真实性的体现,也有文学性的体现。)
8.①“兮”字有咏叹意味,以“兮”字置于主人公名字之后,增强抒情性,表现对张
桂梅的赞扬之情。②将主人公名字拆开,各缀一“兮”字,突出张桂梅的两大品质:对学生
和教育的无比热爱,面对疾病和磨难的坚韧顽强。③梅花桂花,芬芳无比,象征(比喻)张
桂梅用生命办学、爱教育爱学生的美好情怀;用“国”修饰“芬芳”,高度评价张桂梅的精
神是值得我们举国盛赞的。④凝练而形象地概括了主人公的精神品格,突出了报告文学的主
题。(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通篇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有强烈的对话性和抒情性。用“你”显得更加
亲切,感人,同时有助于走进人物内心(有助于与人物进行一种精神的对话),容易产生情
感共鸣。②叙述中时时插入直接抒情。如“你不是超人,不是伟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孤独
的女人。”强烈的敬佩、感动之情喷涌而出,深深打动读者。(比喻。如把张桂梅比喻为学
生们崇拜的“旗帜”、把张桂梅的课堂比喻成“学生们励志的军号声”,表达了对张桂梅个
人魅力的赞美。)③选择典型事例(细节、语言)来抒发情感。如张桂梅锻炼走路时“你倒
在地上,爬不起来,等爸爸回来才把你抱回炕上……”的细节饱含作者的怜惜之情。如孩子
们说:“是我们把老师累病的!听老师讲第一节课时,老师是那么年轻,可现在变成这个样
子了……”表达了对张桂梅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
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护荣光
王宏甲
我怎么介绍毕节这条“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公路”呢?
贵州高原之巅有两座山峰: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贵州最高峰;大韭菜坪,主
峰海拔2777米。这条“挂壁公路”尽头的石板河村,就在大韭菜坪的山脚下,海拔超过2000
米,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
那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①全村416户2080人,42%是苗族人,有386户人还住在
茅草房里。村支书王连科把村民组织起来,历经艰辛凿通了这条出山的路。
“村支书呢?“我问。
“修这条路,积劳成疾,累死了。”白果街道办主任周遵龙说。
接着我听到了另一个名字:殷开举。
“打开山门,造福子孙!”是退役军人殷开举说的。
拜访挂壁公路,我对这个风俗纯朴、人穷志坚的村民叫悬崖绝壁让路的事迹有了深入的
了解。最难忘的是筑路英雄殷开举之妻一一史洪琴那总是带着微笑的沧桑的面容,以及全村
人对她的尊敬。
史洪琴的娘家在山外的独山村,虽也是普通的村子,但隔着这道悬崖,和石板河村就是
两个世界。她20岁嫁过来,②“当初嫁到这里,送亲的人都说再不敢来了”。
90年代,村里中青年多外出打工,老年人病重,妇女难产,谁来帮忙抬出去?村支书
王连科站出来说:“不能等死,要开一条出山的路!”
那晚的事情史洪琴记忆犹新。大伙讨论着,她就想,丈夫要回来了。
果然,她的丈夫第一个回来了。她高兴啊!丈夫在浙江打工,接到村支书的电话就回来
了。这个被悬崖挡在后面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都无电无路无医疗室的村庄,在50年代
就有了小学。殷开举读完小学后去西藏当兵,在部队入党。丈夫协助村支书一个寨子一个寨
子地做动员,史洪琴记得丈夫在马灯卞给村民开会说的话:“大家不要怕,修好了路给下一
代人造福。”
殷开举退伍后去浙江打工,有人说,你这么能干,把老婆带出来,不用回那山沟多好。
他不。他把挣的钱拿回来要盖村里最好的房子。他说“要给村里人做榜样”。
“开举在部队锻炼过,把群众组织起来,他发挥了很大作用。”村主任唐仁文说。就在
1999年11月,公路开工了。我小心置翼问起开举遇难的事。村主任说,“每次进场施工,
开举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这是修路的第七天。大伙几不让更洪琴去看丈夫血肉模糊的遗体,
但是没人能拦得住她。③她哭得几乎没有声音,所有人都被她那山涧细流般的哭泣震撼。更
让大家震撼的是,第二天她出现在工地上一一她是来参加修路的。
村支书很惊讶!这不是在村里种地,这是用粗麻绳系着腰从悬崖顶上放下来,悬挂在崖
壁上施工……可是她说,她要把丈夫没修完的修完。
她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7岁。家里还养着猪。“不行!”村支书和村主任
都不同意她来修路。可是,没人能阻止她。开这条路,村里是把任务分到户的。殷开举去世,
村里把他家的任务取消了,可是史洪琴不让。“我还在。”她反复说的是,“我要完成开举
的心愿。”
看着她沧桑的笑容,我想:也许,接替开举做他没做完的事,是她唯一抵抗痛苦的方式;
也许,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在那个人不在时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看着前方悬崖上那条挂壁公路,在村干部的讲述中,我看到了她的征程,每天天蒙蒙亮
地就起床,给孩子做好饭,备好猪食,嘱咐哥哥带弟弟去上学、放学回来要喂猪。做完这些,
她带上自己的午饭去工地。傍晚,她一个人走回家,去时用一个半小时,回来再用一个半小
时。我无法想象那日复一日在晨光暮霭中独行于荒山野岭的一个女子的长征。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周遵龙主任说。史洪琴成了村里妇女们的榜样。在修路中先
后有一百多人受伤,男人受伤了女人顶上,没有一家落下自己的修路任务。
从1999年n月到2002年端午节后,历经900多天。史洪琴修完了殷开举名下的任务,
又参加最后路段的集体攻关,直到整个工程完工。
这条出山的公路全长7公里,挂壁路段470米。这个两千多人的村子,有七百多人参加
修路。
④如今全村有小汽车69辆,摩托车56辆,电动车5辆,还有2辆挖掘机。
故事至此该讲完了吧,可是史洪琴对孩子说:“你俩的爸爸决心盖这房,房盖还没打,
就走了。我们再苦也要把房盖好。”两个儿子完成义务教育后,史洪琴就带他们去浙江打工
了。过了第五个年,她郑重地对两个孩子说:“你们长大了,要记住,你们的爸爸是光荣的。”
她说她要先回去,“把你们爸爸的碑立起来。你们兄弟继续在外面辛苦挣钱,回来建房”。
临别时她再次对儿子说:“记住爸爸,要有志气。”
她独自回来了,看到建到一半的房子在深深的荒草里,她坐在房前痛哭了一阵,开始除
草。开春,她把承包的5亩地全种上了,还养了9头猪,最多时养了11头猪。她只有一个
信念:一定要把丈夫想建的房建好,给村里人做榜样。
这个夏天,我看着史洪琴沧桑的笑容,不知该如何表达我对这位乡村女子的崇敬。她让
我感到一个村庄也是有史诗的,这条挂壁公路就是这个村庄的史诗。她让我看到,她的丈夫
是有理想有人生目标的,是为修路而牺牲的,而史洪琴是以妻子的身份,用半生的坚韧和辛
劳,守护着丈夫的光荣。她让我想到,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都需要守护自己先
人的光荣。一个不知爱惜、不知守护、不会捍卫先辈光荣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
这个夏天,我去拜谒了殷开举的墓。殷开举去世后,史洪琴将镇里给的安葬费留给孩子
读书,史洪琴挣钱回来后郑重地给丈夫地立了碑,那天,我看到史洪琴站立在丈夫碑前那沧
桑的微笑,⑤我确信我在她的沧桑中看到了光芒。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我怎么介绍毕节这条‘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公路'”引出公路的地理位
置、修路原因和修路的艰难等内容。
B.文章对石板河村村支书王连科着墨不多,但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体恤村民疾苦、甘于
奉献、有领导力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C.文章后半部分叙写建房这一情节主义表达了史洪琴一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也
包含了对殷开举的缅怀之情。
D.史洪琴“沧桑的笑容”既表现了她生活的艰辛,也彰显了她用半生的坚韧和辛劳守
护丈夫的荣光的崇高品质。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④列举村中人口及经济等数据,是为了追求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文章
更真实。
B.句子②借史洪琴转述送亲人的感受侧面突出山峻路险、进村的艰难,为后文修路做
铺垫。
C.句子③中史洪琴“山涧细流般的哭泣”震撼了村民,“几乎没有声音”显示出人物
内心的极度悲伤。
D.句子⑤“光芒”内涵丰富,既有她完成丈夫遗志的坚韧和欣慰,又有她修路造福后
人的成就感。
8.为什么说“这条挂壁公路就是这个村庄的史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是如何实现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统一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6.C7.A
8.①这条挂壁公路的修建见证了村庄生活的变迁,具有“史”的意义;
②修建挂壁公路展现了建设新农村时,基层干部与普通村民的精神面貌,可歌可泣的、
不怕牺牲的、坚持信念的可贵品质,具有“诗”的一面。
9.①本文的文学性以真实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为基础。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新闻要素都是真实的;作者实地采访,运用大量数据,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②本文用文学的语言和手法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运用多
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塑造史洪琴的形象,富有文学性;
灵活丰富的文学表达,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达方
式,增强本文的文学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表达了史洪琴一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错误,叙写盖房子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表达对
丈夫的缅怀,让丈夫的精神得以延续。
故选C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A.“是为了追求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当,数据在文中的作用是凸显环境造成的生
活艰苦以及公路修好后生活的改善。
故选A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
修路前,“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村416户2080人,42%是苗族人,有386户人还住
在茅草房里”,修路后,”如今全村有小汽车69辆,摩托车56辆,电动车5辆,还有2
辆挖掘机”,这条挂壁公路的修建见证了村庄生活的变迁,具有“史”的意义;
结合“村支书……'修这条路,积劳成疾,累死了。’……丈夫协助村支书一个寨子一
个寨子地做动员……她哭得几乎没有声音,所有人都被她那山涧细流般的哭泣震撼。更让大
家震撼的是,第二天她出现在工地上一一她是来参加修路的……傍晚,她一个人走回家,去
时用一个半小时,回来再用一个半小时……在修路中先后有一百多人受伤,男人受伤了女人
顶上,没有一家落下自己的修路任务”分析可知,修建挂壁公路展现了建设新农村时,基层
干部与普通村民的精神面貌,可歌可泣的、不怕牺牲的、坚持信念的可贵品质,具有“诗”
的一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体文章体材特征的能力。
本文是报告文学,文章的文学性以真实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为基础。“贵州高原之巅
有两座山峰……这条’挂壁公路'尽头的石板河村,就在大韭菜坪的山脚下,海拔超过2000
米,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那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村416户2080人,42%
是苗族人,有386户人还住在茅草房里。村支书王连科”“从1999年11月到2002年端午
节后,历经900多天。史洪琴修完了殷开举名下的任务……如今全村有小汽车69辆,摩托
车56辆,电动车5辆,还有2辆挖掘机……她把承包的5亩地全种上了,还养了9头猪,
最多时养了11头猪”,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都是真实的;作者实地
采访,运用大量数据,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我还在。’她反复说的是,'我要完成开举的心愿“每天天蒙蒙亮地就起床,
给孩子做好饭,备好猪食,嘱咐哥哥带弟弟去上学、放学回来要喂猪。做完这些,她带上自
己的午饭去工地”“她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丈夫想建的房建好,给村里人做榜样”,
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塑造史洪琴的形象,富
有文学性,本文用文学的语言和手法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贵州高原之巅有两座山峰: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贵州最高峰;大韭菜坪,
主峰海拔2777米。这条……”为记叙,“建到一半的房子在深深的荒草里”为描写,“一
个不知爱惜、不知守护、不会捍卫先辈光荣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为议论,“她的丈
夫第一个回来了。她高兴啊”为抒情,“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贵州最高峰;大韭
菜坪,主峰海拔2777米”为说明。文章灵活丰富的文学表达,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
情和说明等多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增强本文的文学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962年冬天,正是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就是在这样的关
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
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
枯草在寒风中抖动。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
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信念来的。
第二天,他就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没有调查就没有
发言权”。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
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
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
道。”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
1963年秋季,兰考县一连下了13天雨,雨量达250毫米。大片大片的庄稼汪在洼窝里,
渍死了。全县有11万亩秋粮绝收,22万亩受灾。焦裕禄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愚
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劲,和县委的同志们全力投入了紧急的生产救灾。
那时候,他的肝痛常常发作,有时疼得厉害,他就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农家里,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逼迫上吊
自杀了。他从小逃过荒,给地主放过牛,扛过活,还被日本鬼子抓到东北挖过煤。自从参加
革命一直到当县委书记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1964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
病也越来越重了。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
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
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
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
是从来不在意的。
县委的同志们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
你了。”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
不开!”
地委给他请来一位有名的中医诊断病情,开了药方,因为药费很贵,他不肯买。他说:
“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县委的同志背着他去买来三剂,
强他服下,但他执意不再服第四剂。
那天,县委办公室的干部张思义和他一同骑自行车到三义寨公社去。走到半路,焦裕禄
的肝痛发作,疼得蹬不动车,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刚到公社,大家看他气色不好,
就猜出是他又发病了。
公社的同志说:“休息一下吧。”他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公社
的同志一边汇报情况,一边看着焦裕禄强按着肝区在作笔记。显然,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
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汇报的同志看到这情形,忍住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他,
看来还是神情自若的样子,说:“说,往下说吧。”
1964年的3月,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
头。躺在病床上,他的心潮汹涌澎湃,奔向那正在被改造着的大地。他满腔激情地坐到桌前,
想动手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但是,文章只开了个
头,病魔就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县委决定送他到医院治病去了。
临行那一天,由于肝痛得厉害,他是弯着腰走向车站的。他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兰考啊!
一年多来,全县一百四十九个大队,他已经跑遍了一百二十多个。他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
兰考的群众,兰考的斗争。正像一位指挥员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离开炮火纷飞的前沿阵地
一样,他从心底感到痛苦、内疚和不安。他不时深情地回顾着兰考城内的一切,他多么希望
能很快地治好肝病,带着旺盛的精力回来和群众一块战斗啊!他几次向送行的同志们说,不
久他就会回来的。在火车开动前的几分钟,他还郑重地布置了最后一项工作,要县委的同志
好好准备材料,等他回来时,向他详细汇报抗灾斗争的战果。
那是个多么令人悲恸的日子呵!医生们开出了最后的诊断书,上面写道:“肝癌后期,
皮下扩散。”医生怀着沉重的心情,低声说:“焦裕禄同志最多还有二十天时间。”
“医生,我求求你,我恳求你,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是个灾区,俺全县人离不开他,
离不开他呀!”在场的人都含着泪。
焦裕禄病危的消息传到兰考后,县上不少同志去郑州看望他。县上有人来看他,他总是
不谈自己的病。先问县里的工作情况,他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问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
有?问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怎样?问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五月初,焦裕禄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县委的一位副书记匆匆赶到郑州
探望他。当焦裕禄用干瘦的手握着他的手,两只失神的眼睛深情地望着他时,这位副书记的
泪珠禁不住一颗颗滚了下来。
焦裕禄问道:“听说豫东下了大雨,雨多大?淹了没有?”
“是没有淹!排涝工程起作用了。”副书记一面回答,一面强忍着悲痛给他讲了一些兰
考人民抗灾斗争胜利的情况,安慰他安心养病。
副书记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的悲痛,他望着焦裕禄,鼻子一酸,几乎哭出声来。他带着泪
匆匆地告别了自己的战友……
谁也没有料到,这就是焦裕禄同兰考县人民,同兰考县党组织的最后一别。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
(节选自《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5年12月穆青和新华社记者冯健来到中原,得知焦裕禄的事迹,在采
访中被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故事深深震撼,先后七易其稿,确认真实准确,写下这篇通讯。
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新华社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
焦裕禄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国各地,震撼了千千万万颗心灵。
6.下列对文本第二段中画波浪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白茫茫的盐碱地”突出兰考自然
环境的恶劣。
B.“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运用拟人手法,既形象地表现天气的寒冷,也凸显兰考环
境的荒凉。
C.通过具体描写兰考自然环境,照应第一段内涝、风沙、盐碱是兰考县遭遇的最严重
的“三害”。
D.通过写兰考严重的灾荒景象,揭示焦裕禄工作的艰难,也暗示了焦裕禄得肝病的直
接原因。
7.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焦裕禄病情的发展过程贯穿全篇,具体展现了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面貌的舍
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B.文章通过具体数据,如“13天雨”“达250毫米”“11万亩”等,突出兰考受灾
严重,增强了说服力。
C.焦裕禄离开兰考去治病时“心底感到痛苦”,是因为肝痛得厉害,长期的病魔折磨
已使他感到生命的艰难。
D.文章最后一段具体交代焦裕禄去世的时间和年龄,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意和对
他去世的叹惋之情。
8.你认为是什么让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请结合文本简
要概括。(4分)
9.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读了这篇通讯,你感到好的通讯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
文章内容进行分析。(6分)
答案
6.(3分)D(“暗示了焦裕禄得肝病的直接原因”文中无据。)
7.(3分)C(应是对未能继续带领兰考人民治好“三害”完成自己的工作而痛苦。)
8.(4分)①党的信任;②毛泽东思想的指引;③自身痛苦的经历养成劳动人民的本色;
④改变兰考面貌的坚定信念。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9.(6分)①客观真实性,文中所写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面貌深入调研、关心人民生
活、与病魔作斗争都是经过采访调查而客观真实存在的事;②较强的时效性,通讯写于焦
裕禄去世后的第二年,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和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具有极
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有着较强的时效性;③描写的形象性,本文对兰考恶劣的自然环境、
焦裕禄如何与病魔作斗争等进行了具体描写,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王效英
梁衡
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
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只要一
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敲门进来,坐在沙发上。你已50岁,皮肤黛黑,手
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
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坐在沙发上,等我先问话。窗
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又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还是一个十八岁
的姑娘。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南疆的农场里,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夏日沙
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
满戈壁。
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
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睡在工棚厨房的大锅台上。白天你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
冬天,没膝的深雪将鞋子、裤脚冻成一个冰壳;春天.风沙开始在你秀气的脸上冲磨皱纹;
夏天,烈日开始将你嫩白的皮肤晒红、晒黑。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当地没有合适的绿化树种,你横跨半个中国,到东北深山里去寻找。白天打树籽,晚
上在招待所里搓籽皮。树籽还湿,你带在火车上,走一站,风干一点,搓一点,两只手搓红
了,搓肿了。籽皮、英壳从列车窗口飘出,一路撒去。有这样的出差者吗?啊,难怪你有这
双青筋暴突的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需要人去培育。现在这个戈壁新城已拥有200
多种树种、154万株树,城外还有30公里长的林带,生命之绿已战胜了荒漠的死寂。但是,
你的青春年华已无可奈何地悄悄退去。不过,她不是消失在灯红酒绿中,不是消失在大城市
的菜市场上,不是消失在小家庭的热炕头上。你挺立在戈壁滩上,将青春的信息,融进雨,
抛向风,化作了一座绿城。窗外柳丝织帘、白杨遮阴。
你在沙发上坐着,明眸中闪着火花,浑身披满风尘,好一座坚毅的塑像。不知为什么自
从我离开西北之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见到绿色,就想起了你,想起那天见面的情景,
想起那天你说的话。我在想,绿色,难怪人们用她来表示生命。
大凡有生命之物,总会有什么东西要来对她进行一点折磨。要成长,就有压制;要生存,
就有毁灭。只有战胜了这些,才会有生命。正当你用红肿的手从兴安岭采回的树籽,靠瘦
小的腰身从天山上扛来的树苗,在这戈壁滩上发芽、生根,漾出一片绿云时,“文革”开始
To极左者认为栽树是为了打扮城市,爱打扮就是资产阶级。这些树也在“革”之列。好
可怜的树苗啊,她们像刚断奶的孩子,身子骨还弱,胳膊腿还细。平日里还要靠你起早贪黑
地遮风挡雪。可现在,几天内便一起惨死在斧锯之下。她们没有一点抵抗力啊,任人砍剁,
根露枝弃。你躲在家里不忍看这个场面。
一天晚上,一个好心的老园林工给你送来一车树枝:“队长,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树都
给人家砍光了。我给你送把烧火柴吧。"你冲出门外一头扑在车上,哭成个泪人。你不让卸
车,你不忍心烧这些青枝绿叶,你半天爬不起来。孩子过来拉你,问你:“妈妈,何必这
样伤心。"你说:“你哪里知道,这树和你一样,都是妈心头的肉。”昨天,我采访时听人
给我讲你的这段故事,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泪珠滴在采访本里。这以后,有人说你疯了,像
祥林嫂那样到处奔走,见人就说:“还我的苗圃,还我的小树。”林业队解散了,你被调到
工厂,调到副业队,但你的心没有走,你还是见人就说:“还我的苗圃,我要回去。”满城
人都同情你啊,你那一下子就瘦了一圈的脸庞,那颤抖的声音,那青筋暴突的手背,那已流
不出泪的眼睛。
但你终于挺过来了。生命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苗圃终于要回来了,林业
队恢复了,一切从头开始。你又挺起胸到天山上去挖树,到兴安岭去采种。那天我到苗圃
参观时,放眼又是一片绿茵。新绿啊,满园关不住的新绿。但有一棵樟子松很特殊,很高,
孤立着,树皮糙裂,枝挺如盖,已有几分苍色。阴差阳错,它是那次“革命”中唯一的幸
免者。它是你1960年从东北带回的第一批树种。我在树下站了很久,你也站了很久。我
不再问什么,你也不再说什么。这树下的沉默,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此后,无论走到
哪里,只要一见到绿树,不管是路边的青杨,或村前古槐,或河边翠柳,我都会想起这棵松
树,和站在松下的你。我想,一棵树的生命难道只是叶,是枝?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血,是肉?
树和人一样,也有希望,有信念,有意志。
从那以后,我每见到绿色,不由就想起了你,想你是怎样用泪水、汗水,深情地去调制
这深深的绿,用绿色泅染千里黄沙戈壁。
天涯何处无绿色,每一片绿叶里都有你。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过半百的王效英明眸中依然闪着火花,是因为她将青春献给了她最爱的绿化事业,
献给最爱的理想,青春并未真的消失。
B.“文革”中极左者认为栽树是为了打扮城市,爱打扮就是资产阶级,这显然是不懂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不懂生态学。
C.来到石河子后,冬天深雪将鞋子、裤脚冻成冰壳;夏天烈日将皮肤晒红、晒黑,体现
了王效英植绿过程中环境的恶劣。
D.经历了“毁绿事件”后,王效英深受打击,一度精神有些恍惚,变得像祥林嫂一样不
分对象地倾诉,被众人消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心里一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表明作者在见到王效英之后,对她沧桑
的形象有些失望、采访兴致受到些许影响。
B.“一个好心的老园林工给你送来一车树枝”,这位好心的老林工人送树枝出于好心,
然而好心办“坏事”,让王效英更为心痛。
C.“我不再问什么,你也不再说什么。"我们在树下站立,不言不语,但却胜过千言万
语,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革命”中唯一的幸免者一一那棵很特殊,很高,孤立着,树皮糙裂,枝挺如盖的樟
子松已然成为王效英生命的象征。
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记人通讯,属于新闻范畴,但它却采用散文的形式,不落俗套,给读者以
耳目一新之感。
B.文章在写到王效英像祥林嫂时,神态描写中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王效英在树苗被
毁后几近崩溃的状态。
C.文章主标题化用《看见胡杨就想起了你》的歌名,简洁明快,副标题交代通讯人物、
身份,对主标题起补充作用。
D.文章撷取几个典型事例,描述了主人公不畏艰辛,用绿色泅染千里黄沙戈壁的感人事
迹,以真为本、以情取胜。
4.为何“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5.“细节让通讯鲜活”,文本中有哪些典型细节,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1.D【解析】D项中“被众人消遣”错误。根据文本“满城人都同情你啊”可知,王效
英并非像祥林嫂一样成为众人谈资,被众人消遣。大家对王效英有的是同情、哀怜。
2.A【解析】A项中“有些失望、采访兴致受到些许影响”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
见到王效英后,发现和自己所设想的不同,心里有些吃惊,并非是失望,更没有因此而采访
兴致受到影响。
3.B【解析】B项中“神态描写”错误,是动作、语言描写:见人就说“还我的苗圃,
还我的小树”;还是见人就说“还我的苗圃,我要回去”。
4.(4分)①王效英播撒新绿、深受毁绿打击、创造满城绿色。
②王效英的青春化作了满城绿色。
③王效英的生命已然和绿色融为一体。
(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5.(6分)①“背上青筋突起”“红肿的手”“瘦了一圈的脸庞”“那颤抖的声音”等细
节,刻画王效英形象,凸显人物性格,有助于直接塑造王效英为植树全心付出的形象。
②“树下的沉默”的细节有助于以小见大,突出主旨,表达对全心付出的劳动楷模的由
衷歌颂、赞美。
③“泪珠滴在采访本里”这个细节,情感渲染,引发读者共鸣,侧面衬托了王效英感人
的形象、可贵的品质。(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赣南、湘西、四川嘉陵江、河南何家冲出发的4支红色大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
原。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虽然,这支队伍当时还
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作为
一部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一一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
(一)
一条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
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到长
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途中。张震将军回忆湘江之战时
说,仅他们一个团,就顶住了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鲜血,染红了湘江,染红了一
座又一座山头。突破包括湘江在内的四道封锁线后,在不到50天时间内,出发时8.6万人
的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人。
“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回忆说
,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这红色
理想,就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共产党人创建的红色政
权,点燃了像唐进新一样的劳苦大众心中的理想之火,也激发了他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雪山草地,是许多老红军难以忘怀的地方。多少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勇敢生命,倒在
了川西水草地上。老红军李中权回忆说:“饿得摇摇晃晃,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可一旦
爬起来,就向前走,向着党中央的方向走!”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能量空前迸发:粉碎了3倍、5倍
乃至10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惊人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
脉18座,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
(二)
一条湍急的河流横亘在红军北上的道路上。这,就是大渡河。
杨得志率领的红1团,从数百里之外突然出现在安顺场渡口。17勇士从浪尖上突向对
岸。船少人多,大队人马无法迅速渡河。杨成武指挥的红4团以昼夜行军240里的神速,奔
袭到泸定桥,在敌人未来得及毁掉桥时,22名突击队员冒死爬上了摇摇晃晃的铁索:一个
战士中弹跌入河中……其余的人仍奋力前进。红军冲到了对岸。
历史的昭示在于,在濒临生死绝境的关头,成立14年的共产党人痛定思痛后,行使了
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权力。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的共产
党人,将中国革命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长征,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
全局上的指导地位。面对兵力对比悬殊局面,毛泽东以一系列军事史上罕见的手笔,指挥
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
出了敌人包围圈,实现了遵义会议确定的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
长征,检验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党的领
袖与普通的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红军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在彝族聚居的大凉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欹血为盟,不仅使红军通
过了这方多少年来没有一支汉族军队通过的地方,而且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长征道路上,
红军先后经过了瑶、苗、回、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成千上万的民族兄弟加入了队
伍。红军的模范行动,使沿途2亿群众耳目一新,认识到红军是完全不同于任何旧军队的人
民军队。
㈢
在奠基陕北的第3年,史沫特莱来到延安。是时,由长征大军改编的八路军正浴血奋战
在抗日战场上。这位美国女记者在她《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长征虽已结束,红军仍在
创造历史。
经过长征考验,红军的意志、毅力,都发生了飞跃。正是这些人,成为民族独立的中
流砥柱。抗战爆发后,参加过长征的炊事员、卫生员都能到敌后发动起一片群众。中国
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都参加过长征。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的9位,10位大
将中的8位,以及90%以上的上将、中将和少将,经历过长征的考验。
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
神……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于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
事实上,从长征结束的那天起,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就开始超越国度。美国总统罗斯
福看过斯诺的《西行漫记》后,曾3次约见这位年轻人。今天,在长征路上,仍有众多外国
人,沿着红军足迹一路追寻。在他们眼中,跨越中国西部的长征和横穿中国北部的长城一样,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新中国成立后做了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指挥那场
战斗的聂荣臻,成了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开拓者。长征胜利35周年时,聂帅亲自选址,
把卫星发射场建在了大凉山。当一枚枚火箭从这方千百年来只有火把的地方直射云霄时,全
世界都看到了尾翼上两团鲜明的标记:长征。
长征,已经留在了人类的史册上。长征精神,将继续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奋斗进程中。
(摘编自贾永《长征启示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军长征困难重重,损失巨大,革命力量锐减,但磨砺了战士的意志,激发了英雄
气概。
B.长征所过处自然环境恶劣,如雪山草地,红军因此造成的牺牲比与敌人交战的牺牲
严重。
C.通过长征,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全局范围内的指导价值得到检验与
公认。
D.长征的胜利为开展抗日战争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长征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
价值。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指挥红军在川黔滇四渡赤水、湘江之战、巧渡金沙江……实现了遵义会议确
定的渡江北上方针。
B.长征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方针政策指引、将士团结、军民同心、百姓
拥护等是分不开的。
C.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与
长征精神密切相关。
D.长征胜利35周年时,聂荣臻选址把卫星发射场建在大凉山,这里是当年刘伯承与小
叶丹会盟的地方。
3.毛泽东写了不少长征题材的革命诗词。下列诗词内容,与长征无关的一项是(3分)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C.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这句话是这则通讯的写作中心。请结合
文本内容,提炼三个关键词,分别进行简要阐述。(4分)
5.这则通讯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写作特点。(6分)
答案
1.B(原文是“多少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勇敢生命,倒在了川西水草地上。”)
2.A(“湘江之战”不对)
3.C(《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离开故乡韶山途经长沙所作。)
4.①理想:支撑红军将士坚定向前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即便面对死亡也不停止前进步伐。
②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坚定了革命方向,牢牢
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命运。③精神:“长征精神”铸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推动中华民
族不断创造新篇章。(三个关键词合理1分。结合内容分别阐述完整,言之有理,各1分。)
5.①真实性。以具体数据、鲜活事例材料,客观反映长征时期的具体情况,揭示其意义;
引用长征将士的回忆语,给读者直观感受。②文学性。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
中融入抒情、描写;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情感充沛。(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亦可)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墙
何伟
在穿过省界前的最后一个村子里,我把车停了下来。这个地方叫作宁鲁堡,这一带很多
城镇的名字均含有“堡垒”的“堡”字,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明代的卫戍要地。在宁鲁的中
心位置,依旧矗立着一座古代堡垒,村子周围是一段段夯土墙。村子里仅有一百二十口人,
在古代军事要塞的映衬下,现代村民简陋的住房显得十分矮小。
在有文物古迹的村子里停留时,我总会问有没有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在宁鲁,村子广场
上一群上了年纪的人立马接过话头。“找老陈说说看。"一个人回答说,另一个人则蹒跚着
去找他。五分钟后,老陈来了。
老陈五十三岁,常年的日晒给他留下满脸皱纹,头上留着剪得极短的花白头发。身上穿
着一条深色的警裤,草绿色的衬衫上钉着几颗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外面套一件军人常穿
的蓝色制服,肩部缀着肩章带,袖口绣了几道条纹。
老陈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向他作了自我介绍。我说我从北京来,对长城感兴趣,我问他
对这个村子的历史是否了解。老陈听得很认真,过了一会,他清了清嗓子。“跟我来吧,”
他说,“我这儿有些资料。”
我跟着他走过一段土路,来到一排土坯房前。在最大的一幢房子前,老陈打开了大门,
砖石搭建的北方传统土炕占了屋子里一多半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炕的下面烧柴禾可以取
暖。不过,当时宁鲁还是秋天,老陈还舍不得用柴火取暖。房间里很冷,他给我倒了一杯茶,
正好用来暖手。他打开柜子的一个抽屉,取出用薄薄的宣纸订成的一个薄子。带着些许自豪,
他把这个薄子递到我的手里。簿子的封面是手写的标题:
宁鲁堡年鉴
研究形成于1992年1月22日
我翻到第一页,上面是老陈工整的笔迹:“城墙建于嘉靖22年(公元1543年),窑制土砖
铺贴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随后我把整部书大致翻了翻,有几十个页码,几百个表
示日期的数据。里面有地图,其中一页的标题是“长城”,蓝色的粗线条和蓝色的圆圈交织
在一起。
“这一带有三十三个烽火台,”老陈指着这些圆圈解释道,“这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明
代的城墙沿着内蒙古的边界修建。从这里经过的,也有其他朝代修建的城墙。”
他打开另外一个抽屉,拿出一些灰色的陶器残片。他递给我的时候,我的手心里感觉到
那硬硬的陶器残片凉丝丝的。“你觉得这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他问道。
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他的脸上有点失望。
“哎,如果你还回来,也许可以带个考古学家来,”他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找
到很多这样的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
所谓研究,其实是他的业余爱好一一他曾是个农民,过去当过党支部书记。现在他退休
在家,不过种了两亩地,种植土豆。他还养了五头羊。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涤剂的课程设计
- 家居建材行业销售员培训心得
-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的设计计划
-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
- 农业行业话务员工作心得
- 化工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4年牛郎织女教案 (一)
- 2025届武威市高三语文(上)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建筑设计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骶尾部藏毛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幽门螺旋杆菌
- 智慧农业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 制冷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 初中历史考试试题答题卡模版
- 《草图大师建模》授课计划+教案
-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