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B/wKhkFmYgLbqAFCmLAAJ9Ox3IKJk702.jpg)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B/wKhkFmYgLbqAFCmLAAJ9Ox3IKJk7022.jpg)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B/wKhkFmYgLbqAFCmLAAJ9Ox3IKJk7023.jpg)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B/wKhkFmYgLbqAFCmLAAJ9Ox3IKJk7024.jpg)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B/wKhkFmYgLbqAFCmLAAJ9Ox3IKJk7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7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五年中考真题
鼠J
【1-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练习攻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雍熙三年,大兵
北征.代①北苦寒,士卒多服毡阈②,业但挟纺③,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④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
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与我俱死无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
不肯去.
业既没,太宗闻之痛惜甚,曰:“求之古人,何以加此!”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代:地方名.②毡阈(jl)毛织品.③纱(kuhng):丝绵絮.④殆:儿乎.
13.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西1处)
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
15.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太宗为何评价杨业“求之古人,何以加此”.(答出两点即可)
【2-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①,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忠之,晏婴乃荐穰苴②.景公召穰苴,与语兵
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托③国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以监军,
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日:“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④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
已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威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⑤,入,行军勒兵,申明
约束⑥.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日:“何后期为?”贾谢日:“不佞⑦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
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日:“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
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来及反,斩庄贾以徇⑧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删改)
[注]①阿、甄:齐国的东阿、甄城.②穰苴:即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③杆(h∏n):
抵抗,抵御.④立表下漏: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⑤仆表决漏:放倒木表,摔破漏壶.⑥申明约束:
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⑦不佞:对自己的廉称.⑧徇:巡行示众.
10.下列加点实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景公期之故患有所不辟也
B.贾谢曰长跪而谢之曰
C.粤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上使外号兵
D.何谓相送乎太守自谓也
11.下列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日中而贾不至学而不思则罔
B.夕时庄贾乃至“不知有汉
C.临军约束则忘其亲基真无马邪
D.于是递斩庄贾以徇三军蒙辞以军中多务
12.翻译句子.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教.
13.阅读链接材料,说说穰直与周亚夫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点.
[链接材料]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
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人.……壁们士吏谓认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3-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着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基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
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索,哭者不衰.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
子也。”S:“子今非丧之所吗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
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
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②,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
于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孔子曰:“小于识之!斯足为戒
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丧之所:举行丧礼的地方.②遂:成功,实现.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适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
B.于何人也子:表敬的第二人称代词.
C.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孩子,兼指儿子和女儿。
D.小于识之小子:对人的蔑称.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路闻哭者之声陈涉考,阳城人也,字涉(司马迁《陈涉世家》)
B.孔子谓其仆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
C.然非丧者之哀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D.追而问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2)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17.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4-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道光千寅鸦片衅捉.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就行.其戚友尼②之
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
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感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
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
(选文有删改)
【注】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尼:阻止.③趣:促.④勖(Xu):勉励.⑤置:停。
20.用IT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⑴性刚果.
(2)及东炮台陷.
(3)弹丸感集于西炮台.
(4)曾不少都。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
(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
23.选文中的钱金玉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
【5-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多谈吏事
张芸叟T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为多,唯欧阳公
多谈更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②,今先生多教人更事,所未
谕也.”公曰:“不然.吾子③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④.吾昔
贬官夷陵,彼非人境也.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
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⑤,不可胜数。且夷陵荒远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矣.当时仰天誓心
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迨⑥令三十余年,出入中外⑦.忝尘三事⑧,以此自将⑨.今日以人望我,必为
翰墨致身:以我自观,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⑩.”是时,老苏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其后子瞻亦以吏能
自任吗或问之,则答曰:“我于欧阳公处学来.
(选自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张芸叟官至吏部侍郎,是欧阳修的晚辈.②“莫不”句没有不把道德文章作为最想听的。③吾子:
对别人的一“种尊称.④及物:造福社会.⑤枉直乖错:冤屈错误⑥迨(dfti)至,到.⑦出入中外:指在
朝廷和地方担任官职.⑧忝(tian)尘三事:很惭愧位列三公。⑨以此自将:拿这句誓言自勉.⑩亮是当
年一言之报也:亮,通“谅”,确实.报,回应,应合.⑪任:担任,胜任.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免有请()⑵所未谕也()⑶尝闻此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之见先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B.无以遣日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我于欧阳公处学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D.或问之,则答曰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
11.下列属于“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中“一言”所指代的一项是()
A.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
B.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
C.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D.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12.作者在文末写“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有什么用意?
【6-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超山梅花
林纾
夏容伯同声,嗜古士也,隐于栖溪.余与陈吉士、高啸桐买舟访之.约寻梅于超山.
由溪上易小舟,循浅漱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遵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
水次;古干诘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余树,容伯言皆明产也.景物凄
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容伯导余过唐玉潜祠下,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武①高下,沿梅得径.
远馥林麓,近偃陂陀②;丛芬积编,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瀚上矣.
是晚,仍归栖溪.
迟明,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野水古木,渺激滞翳,小径岐出为八九道,抵梅而尽.至
乾元观,容伯饭我观中.余举觞叹息,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霁后,花
益奇丽,过于西溪叟”
(有删改)
【注】①步武;指很短的距高、②陂陀(POtuð):不平坦.③西溪:杭州探梅胜地.
11.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寻梅于超山”与“花益多于山北”中“于”的用法和意义相同.
B.“容伯饭我观中”的“饭”用作动词,是请客吃饭的意思.
C.过(超过,胜过)于西溪;静坐常思己过(过失),闲谈莫论人非。
D.先写“索然”,后写“叹息”,文章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有丰富的寓意,它是王安石笔下“凌寒独自开”的孤勇者;是王冕笔下“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
万里春”的追光者;是辛弃疾笔下“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的逆行者.
B.夏容伯同声,姓夏,名同声,字容伯.用字称之,以示尊重.
C.“举觞叹息”中的“觞”是酒器.“觥筹交错”中的“觥”也是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
D.“祠”是纪念伟人名士的场所,“观”是佛教活动的场所,“庙”为道教的建筑.
13.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三处梅花的特点.
(1)宋梅、明梅:
(2)山北:______________
⑶山南:______________
14.结尾句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感受.
17-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8.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摘①其失.年未
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②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
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搪:挑,挑出.②阙:帝王所居之处,朝廷.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数献颂阙下
②及寤,援笔成篇
(2)王勃有奇才,文中有哪些体现?
【8-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一钱太守》,完成下面小题.
一钱太守
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间
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
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
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舌辛,遂各选一钱受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③赍(jI):携带,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
1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朝廷征为将作大匠(2)宠不能鄢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
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16.刘宠上任前,当地官吏如何对待百姓?(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7.从选文看,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
【9-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三)古代诗文阅读
竹赋①
(宋代)王炎
晦叔读书南斋之上。路折西南,万竹苍然.
其偃蹇②挫折者,如忠臣节士赴患难而不辞.其婵娟萧爽者,如慈孙孝子侍父祖而不违.其挺拔雄劲者,
气毅色严,又如侠客与勇夫.其孤高介特③者,格清貌古,又如骚人与跳④儒.
予虽朝夕吟啸于其下,曾无以名其美而状其奇.
之中然泛观宇宙,万物均函育于一气,而有刚柔坚脆之不齐:荣者必悴,盛者必衰,实繁者易剥⑤,色
丽者早萎.惟松柏之有心及竹箭之有筠⑥,足以阅寒暑而贯四时.春日载阳,竹于是时清而不腴;冬日祁⑦
寒,竹于是时秀而不癖。今而后见其含德之有常,特操之不移.
【注释】①选自《双溪类稿》,有删节。赋:古代的一种文体.王炎,南宋人,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
溪.文中“晦叔”指作者自己.②偃蹇jifin:弯曲的样子.③介特:孤高,不随流俗.④Hiq"同“癖”,
清瘦。⑤剥:脱落.⑥筠yun:竹子的青皮.⑦祁:盛,大.
15.下列选项均为选文所写内容,其中用来与竹子对比的一项是()
A.挫折者萧爽者雄劲者介特者
B.忠臣节士慈孙孝子
C.侠客勇夫骚人H儒
D.荣者盛者实繁者色丽者
16.文章先写竹子多样的外形,后写竹子不变的内质,请摘录文中最能概括竹子精神品质的两个短语。
17.下列与“晦叔读书南斋之上”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B.辍耕之至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C.久之,目似眼,意暇甚蒲松龄《狼》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二则》
[10-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14分)
王舆,合溯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
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日:“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
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
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址,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
“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
起耳至老不戳亦无瘢痍"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
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
唐皇帝李昇(biɑn).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
痍(b∏nyI):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7.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断句,文博拿不准,请你用标出来。(限三处)
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喷亦无瘢痍
8.文中有三个词语,文栋不理解,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只写出词义)
文中
方法指引字词解释
语句
【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惮:Ldmn①畏难,害怕.②敬,尔惮惮:⑴
敬畏.③通“瘴”,劳苦.2.dG④惊惧.往耶
【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中“渔逐排遂:(2)
人甚异之”的“异”,可理解为“对……感到惊异”的意思.栅入
不暇
【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趋暇:(3)
为他
之若鹫”中的“趋”推断为“奔向,奔赴”的意思.
谋
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文雅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10.文栋认为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你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
[11-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
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
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
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②其环琪③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岁:收成.②彻;除,摘下.③环琪(tia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
4.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彻其环填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书未发②无从致书以观
B.①使者不说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①臣奉使使威后②使内外异法也
D.①何以壬齐国②陈涉乃立为壬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昌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作为一
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
B.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分明的政治文化见解.
C.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
充分提升了文势.
D.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以“无
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
【12-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17分)
蔬食
(清)李渔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①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
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是犹作羲皇②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
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
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矣.
论蔬食之美者,日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
之鲜。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
有其乐.
(选自《闲情偶寄》,有制改)
[注]①脍:细切的肉.②羲皇:指伏羲.后文中的“唐虞”指唐尧与虞舜,都是上古时候的贤王.
17.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
B.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
C.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
D.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丝不如竹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
B.草衣木食各隐卷底木褶中
C.一以崇俭俭以养德
D.得以有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1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用“声音之道”来类比“饮食之道”,提出饮食上崇尚追求自然的观点.
B.作者认为跟肥腻远离,以蔬菜为主食,甘于吃蔬菜,是与崇尚古玩差不多的雅事.
C.作者编《饮馔》,既有崇尚节俭,恢复古风的原因,也有珍惜生命不愿杀生的缘故.
D.作者说蔬食的好处很多,如清、洁、芳香、松脆等,但能称为至美,是在于“鲜”.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13-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
《鲁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国③,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十之生干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
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
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
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
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征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
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
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
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
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
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全集校注》,有删节)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③上国:中原地区的
诸侯国,此指鲁国.④倍征:超过数倍。
7.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一丝不苟”,可推知“学者益以苟简”中“苟”意义为“苟且”“马虎”.
B.古汉语有字同义不同的现象,“皆手自书”与“而书益多”中两个“书”字同义不同。
C.回顾课文“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可推知“而书固自如也”中“固”意义为“固执”.
D.查字典,“遗”有“遗留”“赠送”等义项,“将以遗来者”中“遗”应选择“赠送”。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B.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C.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D.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圣人的学问都始于认真读书,他们的学问与道德修养都不是后人所能赶上的.
B.近年来可读之书多而易得,但科举士子却将书束之高阁,致使他们谈吐没有根底.
C.李公择藏书丰富,读书精深,闻名当世:他藏书于僧房供后人阅读,有仁者之心.
D.苏轼想读完公择藏书,他主动作记是希望后人知前人读书不易从而更加努力读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2)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帮帮你:指:①手指;②指向:③指责;④意思,意图;⑤指称.
——《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4-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尺牍之致
与袁六休①
[明]汤显祖②
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吴如何而
治?瞿洞观③相过,应与深谭.
(选自《玉茗堂尺牍》)
与汤义仍书
[明]袁宏道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④,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
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
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
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⑤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
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
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
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
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⑥,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已教我!
(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体.②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③
瞿洞观:人名.④仙令:对县令的雅称.⑤漆园:指庄周.⑥固分:本来如此.
文字•推知
10.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查阅词典法:①延伸,延及.②扩展,扩大.③同
应与深厚(1)___________
“谈”,谈论.
长林丰草课内迁移法(2)___________
又何厌焉语境推断法(3)___________
文章•推新
11.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休》一文加以分
析.
文学•推想
12.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阐述理由。
文化•推求
13.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汤义仍问11AIL-",
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
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3___________》
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_QL______________》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尺牍多而
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上)_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语总结).
【15-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13分)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
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人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
“臣颜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
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
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
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人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
遂其初志,闻者异之.
(选自《明史•孝义》)
[注]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⑵屡讽王人贡()
(3)则耳阴有赤痣()(4)闻者异之()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
13.翻译句子.
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
14.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
【16-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答人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鎏,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
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
国之情.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游褥,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宁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酹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美秀而繁阴,
及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它.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接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漠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湖、山看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就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云归而岩穴限暝()
(2)野芳发而幽香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4.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7-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晏七岁,明惠①若神,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②,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明惠:聪明,“惠”通“慧”.②画地令方: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
2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
25.对曹操将何晏送回家,恰当的解释是()
A.何晏不想更改姓氏,曹操明白了他的心意.
B.何晏提出要一栋房子,曹操认为他太贪心.
C.何晏不愿给曹操做儿子,曹操为此很生气.
D.何晏聪明过人,曹操觉得他日后不好驾驭.
【18-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阅读(19分)
为进一步了解范仲淹。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舟中
【宋】范仲淹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弦吗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乙
宝元初,元昊②叛,时延安新被围,朝廷襟帅,皆畏不行.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
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③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贼闻之,第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
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大范老子”谓范雍也.又城青涧,开营田,招属羌,及请戒
诸路养兵蓄锐,以据贼冲.
(张唐英《范仲淹传》)
丙
会盗起淮南,知高邮军④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具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贼悦,
径去。事闻,富粥⑤时在枢府,议欲诛伸约,以正军法.仲去欲宥之.粥日:“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又
不能守,而使民醵钱⑥遗之,法所当诛也.”仲淹日:“今高邮无兵无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
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仁宗丛之,仲约由此免死.
(王耦《范仲淹传》
【注】①扣弦:手击船边,用作歌吟节拍.②元昊:人名,即李元昊.③俾(bτ):使.④知高邮军:掌
管高邮军.⑤富弼:洛阳人,时任枢密使.⑥醵(ju)钱:筹钱.
14.阅读《舟中》一诗,完成(1)(2)题.
(1)同样写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月影比作玉璧,本诗将月比作“
(2)“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意境幽美,请加以赏析.
1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宥.有四个义项(下图),丙文中“仲淹欲宥之”“宥”的意思是
(填序号).
岩加①∙w7∙.<naf∙∙
ric>)-*a⅜.,-κ."(■他・复
⅜v.)ɑ*■6∙iw.Φ4∙<⅜∙.耽
Λ9⅞.(JWK*ΦW∙K4Φ>>alA∙.I
Ξ-,于•,
*>.--¥?∙.∙-W*
©1*«.<HλVK∙l**.vA
♦♦♦-a.ι⅝u<ι力■.ut⅝力!
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嘉而从之虽有嘉肴B.具牛酒百废具兴
C.贼悦,径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仁宗丛之战则请丛
17.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乙文中“贼闻之”的“之”指哪件事?
(2)丙文中,富弼为何提议诛杀晁仲约?
18.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
【19-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阅读
司马光邵佰温
荆公①欲变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②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
参知政事,用温公为枢密副使,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帝必欲用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帝谓监察御史里行程颖曰:“朕召司马光,卿度光来
否?”颠对曰:“隆下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其言,如光者常在
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乞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修《资治通鉴》.帝与左丞蒲宗孟论人才,
及温公,帝曰:“如司马光未论别事,只辞枢密一节,朕自即位以来,惟见此一人.”帝之眷礼于公不衰
如此.
(节选自邵伯温《那氏闻见前录》)
注释:①荆公:指王安石,②温公:指司马光.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B.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C.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D.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
20.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想改革祖宗的法律制度,实行新法,司马光没把它当回事.
B.皇帝已经猜测到司马光不会上殿朝见,可见并非真心要任用司马光.
C.皇帝想任命司马光为许州知州,司马光因为修撰《资治通鉴》拒绝了.
D.皇帝直看重且礼遇司马光,认为如果他常伴身边,自己可以无过失.
【20-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陈继儒漫游潇溪(今竦州下王镇小溪村)所作《胜游记》,
完成后面小题.
胜游记
[明1陈继儒
余癖于山水之趣。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前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清妙
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漂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辆川,徘徊久之,
不忍离去,方眺踽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①之民也.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居虎
豹,偃虬龙,佳哉胜地.忽一童子把竿垂钓,余私计曰:“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②.”童
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瞿①,宰鸡款予.丰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衮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觌④其貌,
皆亢麟⑤矍银;味其语,正大光明;论世则议切事务,谈道则奥彻玄微.猗欤休哉⑥!真世不易觑⑦者也.
尔时夜分就寝,余思良士不寐,爰⑧成四韵以纪胜概®,云: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云山
纵意权⑩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⑪阴。
韵成东白,主复妈余就席,载续四韵:风尘鞅掌⑫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梦醒北窗书千卷,兴饶东郭酒
三巡。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话别,束装就道.
主君谓谁?徐君以圣也.童子谓谁?其孙佩元也.良辰难得,胜地不再,乃记之以志不忘.
【注释】①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他的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②
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语出《晋书•王衍传》,“宁馨儿”后为小孩的美称.③爵、¾i6:古代酒器.
④觌见;⑤航麟k<ιngznng:刚直,不屈不挠.⑥猗yι欤休哉:多么快乐啊.⑦觑gbu:见,看见.
⑧爰yuan:于是.⑨胜概:优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⑩权:姑且,暂且,⑪五柳:陶渊明尝著《五柳先
生传》以自况.⑫鞅掌:繁忙,劳累.
4.根据语境推敲加点词的意思.
①方眺览间()
②诚葛天民之民也()
③忽一童子把竿垂钓()
④主复装余就席()
5.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
6.阅读文章,完成鉴赏。
磨“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一句,让我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1)“①
______",还有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②,______________:
使这些联想到的诗文,可以帮助我们读出陈继儒这两句诗的意境特点:(2)
W作者用词也很精妙,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如“茅屋疏篱一径深”的“深”.
。作者说“爰成四韵以纪胜概”,可见这四韵是对前文潇溪游的记录.所以鉴赏这个“深”
字、除联系诗句外,还可结合前文的相关描写.我来鉴赏“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板材产品代理合同范本
- 2024年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合同
- 施工安全合同
- 新教师转正培训心得体会的课程设计
-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合作合同
- 绿色环保工程项目投资开发合同
- 2025年中国压电器件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硫酸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三本影视作品制作合同版权与分成比例解析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农机推广与应用技术服务合同3篇
-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方案
- 商业综合体投资计划书
- 2024妊娠期糖尿病指南课件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练习题(含答案)
- 急诊酒精中毒护理查房
- 施耐德低压电器选型
- 2023城镇给水排水管道原位固化法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 碳纤维加固定额B013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语言和语言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