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一(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一(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一(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一(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一(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千古浩叹《满江红》

李来锋孙宇来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部电影《满江

红》,让不同的观众从中得到不同的体验、启示和思考。

②千年之前的宋朝,是一个令人爱恨交织的时代,一方面它创造了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个经

济繁荣、文化灿烂、科技发达的高峰;另一方面却在军事上一败再败、丧权辱国。先是北宋败

于女真族的锋镐,承受了“靖康之耻”这个中国历史上无比惨痛的事件;后是南宋亡于蒙古族

的铁蹄,崖山一役,10万军民赴义,一个朝代以君死臣辱的惨烈结局落下了历史的帷幕。

③明朝“开国第一文臣''、主持修撰《元史》的宋濂曾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历史学

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

学者李约瑟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

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宋朝历史中,我们既要学习经济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更

要反思和汲取军事上屡战屡败的惨痛教训。

④我们常说,落后就会挨打。宋朝的经济、科技、文化并没有落后为什么也会挨打?是宋

朝的军力不行吗?赵匡胤刚立国时军队20万,到宋真宗时已达到90多万,宋仁宗后更是扩至

120余万,军队数量远超对手。是宋军的武器不行吗?宋朝冶铁技术发达,极大提高了兵器的

锋利和坚固程度,还开创了人类史上最早使用热兵器的新纪元。是宋军的将领不行吗?两宋名

将数次力挽国运,比如,“宋良将第一”的曹彬、戍边御敌“先忧后乐”的儒将范仲淹、“中兴武功

第一''的韩世忠,更不用说还有令人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飞了。

⑤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客观地说,北宋开国之初,就面临着强敌环伺的局

面,辽、西夏、金等虎视眈眈,觊觎中原的富庶、江南的繁华。宋朝不但没有幽云十六州的战

略纵深,没有万里长城的北方屏障,自身的国防资源也十分稀缺。正如学者钱穆所说:“对付

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

在西北。……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

在中国手里。”

⑥“和议终非中国计,强兵才是帝王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作保

障,就相当于把自己养肥了任人宰割。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宋朝的多数皇帝和官员们没

有想着重振国威、建强军队,而是一次次割地纳款、俯首称臣,一次次乞求和平、卖辱求荣。尤

其是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后,“众将莫敢言战”。曾是四大抗金名将之一的张俊竟协助秦

桧推行乞和路线。“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从皇帝到王公贵族偏安于半壁江山,

埋首于风花雪月,目睹着这艘大船沉没而无所作为。

⑦富国不强兵,繁华成烟云。宋朝积弱300余年,从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宋朝的繁荣和虚弱,一

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重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赵匡胤开国初期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

剥夺中央及各地节度使的兵权,鼓励将领“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在尚文轻武的政策导向下,社会上习文之风日盛,尚武之风日衰,军人的地位开始降低,军队的

纪律松弛、战斗力低下。“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语就是宋时流行起来的。

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今天的中国人不会忘记宋朝的“靖康之耻”,依然能感受到宗泽连喊三声"过河而死的无限悲愤,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念兹在兹,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报国壮志。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历史反复证明,军事这一手弱了,国家安全就没有保障;没有

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

(摘自《解放军报》)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的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科技发达让后人热爱自豪,但其军事上的一败再败、丧权辱

国又令后人痛恨耻辱。

B.宋朝的应用科学和纯粹科学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均处于主焦点,说明其军事落后的主要原

因与科技水平关系不大。

C.宋朝的皇帝和官员们不思强国,以割地纳款、俯首称臣的方式乞求和平,这种卖辱求荣的

做法最终导致国家颠覆。

D.宋朝尚文轻武的基本国策证明,没有强大的军事和军队,就不可能有国家安全保障,也不

可能有强大的祖国。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和第⑧段均引用了《满江红》中的词句,都论证了“强军强国”这一主观点。

B.文章第④段连发四问并一一作答,指出了宋朝军事落后的根本原因,有引人深思的效果。

C.文章既围绕“强军强国”这一观点进行了集中的分析论证,又旁征博引,增强了可读性。

D.文章以宋史作为教科书和清醒剂,不仅停留在论述历史的层面,更具备启示今人的意义。

3.(3分)下列陈述不能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习近平主席询问海军173编队应急处置准备情况,叮嘱他们在海上过一个战斗的春节,守

护好祖国海疆。

B.习近平主席询问反恐部队武警猎鹰突击队特战技能的训练情况,叮嘱大家苦练过硬本领,

当好忠诚卫士。

C.习近平主席询问空军航空兵某旅值班分队日常防空战备情况,要求他们枕戈待旦,

维护好我国空防安全。

D.习近平主席询问医护病患发热门诊接诊、重症救治、药品配备和患者康复情况,

要求确保群众安度新春。

【答案】1.C2.D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宋朝的皇帝和官员们不思强国”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宋朝的

多数皇帝和官员们没有想着重振国威……”,选项丢掉了“多数”一词,扩大了范围。

蝇Co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都论证了,强军强国,这一主观点”说法错误,第①段引用词句是为了由电影《满江红》引出

下文的论述,没有论证“强军强国”这一主观点;

B“并一一作答,指出了宋朝军事落后的根本原因”说法错误,第④段并未对第一个问题做出回

答,也未指出宋朝军事落后的根本原因;

撩进行了集中的分析论证”说法错误,文章并未围绕“强军强国”这一观点集中分析论证,而是

逐层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故选Do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原文的论点是论证“强军强国'’的重要性。

ABC中均为习近平主席询问有关军队的情况,叮嘱他们守护好国家安全,体现了对“强军强国”

的重视。

D.体现的是习近平主席对百姓健康情况的关注,与“强军强国”无关。

蝇Do

(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医学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精准医学的提出和发展,大大增强了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

效果,进一步为人类消除病痛、健康生活带来更有力更好的保证。精准医学是一种生物医学医

疗保健战略,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诊断、医疗决策、药物治疗及预后,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精准

医学,又称为“个性化医疗”,是一种医疗模式,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

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

小化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摘编自雷仕湛、陈刚《光学与精准医学》)

材料二:

精准医学何以现在成为可能?这是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在各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首先是由于基因组测序以及DNA、RNA和蛋白质分析技术的进展。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进

展,伴随着费用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变异,其费用往往与做一次基因检测一

样。费用迅速降低的全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工具,但其临床效用尚未得到证明,

除了少数非常特殊的情况以外。采用这种有力的新技术的规模和步伐应该由临床需要、临床证

据以及将病人置于医疗卫生政策中心的承诺来驱动。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被每一次技术发展

不可避免伴随的大肆宣传所绑架,例如几年前被营利赚钱行为驱动的像流行病一样盛行的“干

细胞治疗”乱象,而应该采取深思熟虑的路径,要求必须获得清晰的安全和有效的证据,将病人

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药物基因组学的进展。药物基因组学主要关注造成个体间药物

反应异质性的基因变异,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安全间的关系,具有预测个体不良药物反应的潜

力,其出发点是增进我们对在某一人群内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对特定药物反应的理解。虽然将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转化到临床很缓慢,但将诊断与治疗结合起来的干预使肿瘤病人获益良多。

可是研发这些定制的治疗的经济费用很可能是巨大的,需要考虑其满足更广泛的医疗卫生需要

方面的价值。再其次,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的进展,使得成功操纵基因精确性大为改进,在

治疗癌症及一系列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临床用途,但也引起了有关人类胚胎操纵以

及生殖系基因治疗的科学与伦理学的争论。最后,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数据分享。许多国家目

前已经建立了因疾病和人群而异的生物样本数据库,将收集到的组织、基因组数据和临床信息

提供给研究人员,得到公共、慈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这种高通量的测序数据和电子健康记录

相结合,能创造更好地理解基因在决定疾病和健康结局中作用的机会,也为深入研究重大疾病

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服务。人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数据分享在增加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

理解以及促进从研究的早期和晚期转化为临床实践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邱仁宗、翟晓梅《精准医学:对伦理和管理的挑战》)

材料三:

精准医学是把遗传密码研究开展以来出现的新信息用到医学中,特别是应用到临床医学中。

从长远看,精准医疗对人类医学的发展是有益的,是医学发展的路标,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樊代明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人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要微观地看到他的局部,更要具

有宏观的整体观念,只有将精准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标,将基础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可在临

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和药物的转化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径,将尊重科学证据的循证医学

作为整合医学的路沿,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实现医学“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摘编自杨振宇等《人类基因组项目与精准医疗的再思考》)

4.(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精准医学的增强,疾病预防、诊断保证一人类消除病痛、

提出和发展和治疗的效果健康生活的机会

基因组测序带来医疗费用大幅度促进一新技术被采用的

技术的发展下降研究与发展

基因编辑技改进成功操纵基因的引发精准医学带来的

术的发展精准性伦理问的讨论

生物样本数提供重大疾病研究的利于人们对人类基因

据库资源和机会------------A组的总体理解

5.(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医学模式从对“症”下药改变为对“人”下药,贯穿于疾病预防、分析、诊断、治疗的各

个阶段。

B.精准医学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把遗传密码研究开展以来出现的新信息用到医学中

的定制医疗模式。

C.如果不能将病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可能导致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被营利赚钱

驱动乱象的出现。

D.精准医学只有与转化医学、循证医学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实现医学

“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6.(6分)材料三指出,精准医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4.D5.D6.①精准医疗定制治疗的经济费用巨大,尚不能满足更广泛医疗卫

生的需要;②精准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研究,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医学的安全和

有效的证据尚未得到充分证明;③精准医疗带给科学和社会积极意义的同时,因之带来的科

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争论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生物样本数据库”“利于”“人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理解”错误,材料二“数据分享在增加我们

对人类基因组的总体理解……”可见是“数据分享”,不是“数据库”,选项张冠李戴。

古姆Do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精准医学只有与转化医学、循证医学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错误,材料

三“只有将精准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标,将基础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

论、技术和药物的转化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路径,将尊重科学证据的循证医学作为整合医学的

路沿,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不是说如何发挥医学路标的作用,而是发挥整体作用。

故选Do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二“可是研发这些定制的治疗的经济费用很可能是巨大的,需要考虑其满足更广泛的

医疗卫生需要方面的价值“可知,精准医疗定制治疗的经济费用巨大,尚不能满足更广泛医疗

卫生的需要;

结合材料二“费用迅速降低的全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工具,但其临床效用尚未得到

证明'。药物基因组学主要关注造成个体间药物反应异质性的基因变异,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安

全间的关系,具有预测个体不良药物反应的潜力”可知,精准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研

究,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医学的安全和有效的证据尚未得到充分证明;

结合材料二”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的进展,使得成功操纵基因精确性大为改进,在治疗癌症

及一系列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临床用途,但也引起了有关人类胚胎操纵以及生殖系

基因治疗的科学与伦理学的争论”可知,精准医疗带给科学和社会积极意义的同时.,因之带来

的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争论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偶遇

解高岩

起初女人向他走来时,他并没有在意,直到女人站住,迟疑着问:“你是……林振明

吗?”

他才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是啊。”

女人说:“我是刘霞。”刘霞!这个名字让他一激灵,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在这儿遇见她。

这是个简陋的车站候车室,空气中弥漫着烟味、汗味和方便面的味道。林振明坐在靠近角

落的位置,旁边是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一个手提袋放在他俩之间的地面上。

刘霞在林振明旁边坐下,问:“你怎么来这儿了?出差?”

林振明点点头:“你呢?”

“我有个亲戚在这儿,住了几天。”

她看了看旁边的男人,问:“一起的?”

“一起的。”中年男人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刘霞看着林振明:“咱们有十年没见了吧?”

“有了。”

“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见你。”

“是啊,世界真小。”

刘霞和林振明是一个村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同学。刘霞的爸爸是村支书,家境

比较富裕。而林振明家穷,守寡多年的老娘含辛茹苦把林振明拉扯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上学时林振明成绩好,刘霞成绩差,林振明总帮她,情愫在两人心中滋生。初中毕业后,林振明

考上了县一中,刘霞没考上。第二年,刘霞家里给她订了门亲,是副乡长的儿子。刘霞死活不

同意,她爸连打带骂,硬逼着她上了接亲的汽车。车队开走的那一刻,林振明躲在家里哭出了

声。

高三那年,林振明母亲得病死了,林振明退学了。那年冬天他报名参军。去乡里报到那天,

他特意拐了个弯儿,从刘霞家门前经过。院子里静悄悄的,走出老远,林振明一回头,看见有个

人影在门口一闪……

刘霞说:“十年了,你没变。”

林振明笑了一下:“怎么可能?!十年时间,变化很大。”

两人太长时间没见,好多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过了一会儿,刘霞问:“你孩子多大了?”

“我还没结婚。”“没结婚?”刘霞有些吃惊。

“嗯,谈过几个,没合适的,就拖下来了。”

刘霞停顿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林振明问她:“你怎么样?过得好吗?”

没想到这句话却让刘霞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摇摇头:“不好,他爱喝酒,喝完就打我、打

孩子……”

这回换成林振明不知如何回答了。

过了一会儿,刘霞又问:“参军以后,你怎么再也没回村里呢?村里人都惦记你呢,都说

你去大城市当干部了。”

林振明呼了一口气:“娘没了,回去看谁啊!”

刘霞低下头:“是,没值得你看的人了……有时候,我真恨我爹和我哥。都怨他们,毁了

我一辈子。”

林振明抬起头,什么也没说。刘霞说:“要不咱们出去走走吧。”

"不行!''林振明脱口而出。

“为什么?”刘霞有些惊异地看着他。

林振明咳嗽了几声。“因为……”他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我们俩得在一起。“没等刘霞说话,

保洁大妈拎着省帚走过来,掏椅子底下一个烟头,不小心带倒了地上的手提袋,里面的物品散

落出来,其中一个锂亮的手铐格外扎眼。

刘霞惊讶地看着林振明和男人把东西捡进手提袋重新放好,低声问:“你……是干什么的?

怎么有这东西?”

没等林振明说话,中年男人转过头来问道:“林警官,几点了?”

林振明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说:“三点四十。”

中年男人,,嗯,,了一声,转过头去。

“林警官?!”刘霞吃惊地看着林振明,“你是警察?!曜,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复杂地笑了

笑。刘霞兴奋地说:“回去我告诉村里人,他们肯定替你娘高兴。”说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压

低声音问:“你是在执行任务吧?”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是。”

刘霞恍然大悟,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悄悄地问:“他……是罪犯?”

“嗯。”

“他干什么了?”

“骗了别人8万块钱。”

刘霞“哦”了一声。

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

刘霞突然有些紧张,低声说:“你怎么不铐上他?万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会

的,放心吧,他已经悔悟了。”

中年男人没有看他俩,也不知道听到谈话了没有。

刘霞有些伤感,幽幽地说:“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是干大事的人。”她叹了口气,又说道:

“也不能全怪我爹和我哥,是我自己太软弱。”

一个车站值班员从他们身边走过,走到检票口旁的小黑板前,拿起一截粉笔,咔咔写下几

个字,然后扯着嗓子喊了一声:“1227次开始检票啦!”候车室里一阵骚动,很多人站起来,把

行李背在身上或扛在肩上,向检票口走去。刘霞掏出手机,对林振明说:“留个号码吧,好联

系。”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真不巧,我的手机刚丢了。”刘霞有些失望地缩回手,随即从兜里

掏出一支笔,从旁边座位的旧报纸上撕下一条空白边,在上面飞快地写下一串数字,递给林振

明说:’这是我的手机号,记得给我打电话。”林振明接过纸条说:“好的。”刘霞站起身,背上小

包,拉着行李箱,说:“再见。'’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男人,对林振明说:“注意安全。”林振明点

点头:“好,一路顺风!’’

看着刘霞的身影消失在检票口通道里,林振明低下头,把手里的纸条慢慢地揉成一团,然

后抬起头,对旁边的中年男人说:“谢谢你,陈警官。”

7.(3分)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陋嘈杂的车站候车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景,使两个人的偶遇耐人寻味。

B.小说中人物对话简短朴实,不时伴随着沉默,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情感,真实感人。

C.小说并未具体交代林振明十年间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塑造了林振明、刘霞两位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

8.(6分)有人说陈警官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6分)小说的结尾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7.D8.①陈警官将手铐放在手提袋中,而不是戴在林振明手上,可以看出他对林

振明的信任,这对林振明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真诚悔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陈警官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拆穿事情的真相,主动而自然地配合

林振明,既尊重并感化了林振明,又保护了一位纯真的女性对美好人生的想象与希望,体现了

人性之美,使文章的主题更深刻。9.①真正的罪犯是林振明,旁边的“罪犯”是真正的警官,

这出乎读者的意料。

②“人难免会犯糊涂”,林振明交代了自己成为罪犯的主观原因,合乎情理。

③前文的故事情节有大量的伏笔、铺垫,如林振明拒绝和刘霞出去走走;当刘霞称赞他是警

察时,林振明表情复杂;称自己“丢失手机”,这些都暗示他并不是真正的警官,这使故事的结

尾合乎逻辑、合情合理。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错误,无外貌描写。

故选Do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林振明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旁边是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一个手提袋放在他俩之间的地

面上。陈警官将手铐放在手提袋中,而不是戴在林振明手上,可以看出他对林振明的信任;刘

霞突然有些紧张,低声说:“你怎么不铐上他?万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会的,

放心吧,他已经悔悟了。”由此可见林振明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能真诚悔过,陈警官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没等林振明说话,中年男人转过头来问道:“林警官,几点了?''林振明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

看墙上的挂钟说:“三点四十。”中年男人“嗯”了一声,转过头去。陈警官不拆穿事情的真相,

主动而自然地配合林振明,既尊重并感化了林振明,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林警官?!“刘霞吃惊地看着林振明,“你是警察?!曜,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复杂地笑了

笑。刘霞兴奋地说:“回去我告诉村里人,他们肯定替你娘高兴。”陈警官不拆穿事情的真相,

保护了一位纯真的女性对美好人生的想象与希望,体现了人性之美,使文章的主题更深刻。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林振明低下头,把手里的纸条慢慢地揉成一团,然后抬起头,对旁边的中年男人说:“谢谢你,

陈警官。“原来真正的罪犯是林振明,旁边的“罪犯”是真正的警官,这出乎读者的意料。

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林振明交代了自己成为罪犯的主观原因是“人难免会犯

糊涂”,可见林振明已经自我悔过,合乎情理。

刘霞说:“要不咱们出去走走吧。卬不行!”林振明脱口而出。“为什么?”刘霞有些惊异地看着他。

林振明咳嗽了几声。“因为……”他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我们俩得在一起。”“林振明表情复杂

地笑了笑。“刘霞掏出手机,对林振明说:“留个号码吧,好联系。”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真

不巧,我的手机刚丢了。''林振明拒绝和刘霞出去走走,当刘霞称赞他是警察时,林振明表情

复杂,称自己“丢失手机”,前文的这些故事情节的伏笔、铺垫,都暗示他并不是真正的警官,

这使故事的结尾合乎逻辑、合情合理。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

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幄

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鲫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

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9市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

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日:“长于

臣。恸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

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巧市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

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

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

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shub)目项王,举所佩玉

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悌。”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0.(3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

C.沛公军霸上军:军队D.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

11.(3分)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侯”中的“侯”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鲫生”古代用以骂人的话,意谓短小愚陋的小人亦可做谦辞,称自己。

C.古代宴会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待者座,《鸿门宴》

的“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

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体现项羽的自高自大。

D.《史记》由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后来

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

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范增头脑清醒:通过刘邦前后做事的变化,他判断出刘邦志向高远,何况刘邦手握十万

军队,实力不容小觑,因此劝项羽赶紧攻打刘邦。

C.张良善于周旋:项伯让他逃走时,他说替韩王送沛公,不能离去;当刘邦问怎么和项伯

有交情时,详细解释消除刘邦的疑虑。

D.刘邦善于收买人心:当他得知项伯前来告密时,先是亲自迎接,与之兄弟相称;后又与之

约为儿女亲家,让项伯死心踏地地为他办事。

13.(10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10,C11.D12.D13.①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

救了他(或“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来等待将军(的到来)。派遣官兵去把守

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句意:刘邦在霸上驻军。

栅Co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错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D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先是亲自迎接”错误,根据原文“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可知,刘邦是叫张良替他把项伯

请进来,而不是“亲自迎接

故选Do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游”,交游、交往;“活”,活用作使动,使……活下来;“故”,因此;“幸”,幸亏。

(2)“籍”,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户口;“所以”,……的原因;“出入”,进入;“非常”,意外的

变故(情况)。

参考译文: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

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

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

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原,说:

“对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力隹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

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

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

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

张良说:“请让我亲自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

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

“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随即进来见

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

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

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日

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

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

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

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

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

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

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

的。不是这样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项羽、项伯而向东坐;

亚父面向南坐一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

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

项庄,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狠心。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

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

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请让我用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

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用

身体掩护刘邦,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

雪堂五间。②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③毂纹:水面上的

水波细纹。

14.(3分)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

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

时酒醉的情态。

C.上阕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

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阕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

了劳苦奔波。

15.(6分)清代王夫之有云“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也”,请结合下阕“夜阑风静毂纹平”一句

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14.C15.下阕中“夜阑风静毂纹平”一句,既是写夜深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

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得到解脱的愿

望的一种表达。

【解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C.“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

此处恰恰表现的是词人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

故选Co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找出写景句,然后分析景中寓含的情感。

下片中,“夜阑风静毂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

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

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

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

心声。

16.(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

祀之事,他说“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

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甫、焉、沂、零、咏。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汉语(特指书面语)最大的特点就是①,用它写作诗歌和散文,可以达到回味无穷

的境界。同样是写风雪夜归,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弗罗斯特的《

雪夜林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虽然它们都达到了卓越的艺术境界,但是谁更精致更上

口,②-音韵和谐、音节齐整的唐诗宋词作为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

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③。但是古代汉语也有明显的短板,它不太适合严密的逻辑论证,在

科学原理的表述方面,也有些④。例如“圆,一中同长也方,柱隅四IS也”,刚刚启蒙的

孩子很难理解“中”指圆心,“长”指半径的长度;也很难理解“柱隅”就是直角,“四IF就是相匝的

意思。民间当然不会用这样的交际工具,它不仅会抑制理论科学的发展,也会叫三百六十行的师

傅们无法授徒,他们得用各自时期的白话一要知道,中国古代理论科学无法与古希腊罗马相比,

但在各种工艺上,却长期领先。这仿

佛是一种悖论,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白两种语言环境作用的结果。

17.(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4分)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

19.(3分)下列句子中的“仿佛”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仿佛”,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从印画上,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

B.他停住脚回过头来,看见一个和他年岁仿佛的男子,正从一辆崭新的雪佛兰车里走出来。

C.赋文只叙述文姬在匈奴时情况的一些仿佛而止,没有叙述到她归汉途中或归汉后的经历。

D.他的想法仿佛有道理,但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答案】17.①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②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③密不可分

④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8.唐诗宋词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

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或:唐诗宋词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

汉语之花”的美誉。)19.D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弗罗斯特的《雪夜林

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谁更精致更上口“,可知,①处意在强调古代汉语具有简明

扼要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