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中高一年级上册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中高一年级上册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中高一年级上册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中高一年级上册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中高一年级上册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中高一上学

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热播剧《功勋》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艺术化

的拍摄手法与震憾人心的功勋故事相得益彰,共同诠释了功勋人物崇高的人生

境界,令无数观众热泪盈眶。功勋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行业翘楚,也是可爱

可敬的榜样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尊崇功勋的氛围,不断培育国人的爱国之

情和强国之志,必能让中华大地群英荟粹,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

量。

(1)依次给语段中加划线的字注音。

翘楚()氛围()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应改为()()应改为()

(3)下面词语中的“盈”与语段中“热泪盈眶”的“盈”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B.自负盈亏C.盈盈秋水D.盈盈顾盼

二、选择题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是要把孩子们的视线从电子屏、作业堆里解放出来。

②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孩子们的身体从教室里解放出来。

③让他们有时间畅快思考,有时间奇思妙想。

④就是要把孩子们的大脑从刷题、机械操练中解放出来。

⑤“双减”的根本目的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⑥让他们多到户外运动场、大自然中去强健体魄和感受世界。

⑦让他们有时间仰望星空,有时间去看一看花草的芳姿。

A.(OTWWS)B.(5W0XZW

c.(gxgxiwmD.

三、情景默写

3.古诗文默写。

古典诗词中,运用色彩更能增强表现力。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用“,"描绘出红白映衬、色彩鲜明的边塞雪天美景;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浓重的胭脂色和紫

色渲染出凝重的氛围,烘托出战地的悲壮;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用墨色点染风云,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

情;白居易《卖炭翁》中“,"用“白”和“黑”两

种鲜明的色彩表现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四、名著阅读

4.阅读社举办“绽放在名著中的青春故事”系列阅读活动,活动海报会根据每

期名著人物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底色。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

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他(她)的海报底色应采用哪种颜色。

备选人物:简•爱(《简・爱》)

鲁迅(《朝花夕拾》)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祥子的海报底色应采用灰色。十八岁的祥子来到北平成了一名人力车

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却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屡次

受挫。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完全破灭,最终堕落为麻木、自暴自

弃的行尸走肉。灰色与祥子悲惨的命运更契合。

五、语言文字运用1

5.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班级开展以“规律睡眠,健康未来”为主题的活

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2021年3月1日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显示,我国有95.5%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时,平均为8.7小时;有90.8%

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平均为7.6小时;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

足8小时,平均为7.2小时。

材料二2021年4月,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生在校内基本

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

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此外要确保每日

22:00至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⑵在“什么动了孩子的睡眠”研讨环节,假如你是主持人,想用下面两幅图中

的一幅引出这一话题,你认为用哪一幅效果更好?请结合选图简述理由。要求:

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SA**4S«M

i<

£■*5s

2AR.s<不

*+■M4i

&,M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爱的面前柔软

①公交车来了,人们纷纷赶去。我看到远处路口有一对母子也正急匆匆赶来,

儿子六七岁,跑在母亲前面,母亲三十多岁,行动有些迟缓。不一会儿,孩子

上了车,他并没有急匆匆地找寻座位,而是站在司机旁边。“叔叔,我妈妈还

在后边,您能等一会儿再开车吗?"

②司机看看孩子,点了点头。车上一片安静,人们都静静地等候发车。可是,

一分钟过去了,车子还未开动,人们便躁动起来。我旁边的一位女乘客分明听

见了孩子说的话,她大声斥责起来:“你妈没上来就赶紧下车,别耽误我们大

家的时间。”

③车上抱怨的乘客越来越多,司机准备发动车。这时,孩子更急了,对司机

说:“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妈妈马上就赶到了。"然后,他走向车门,

焦急地望向车外,招手,呼喊,然后又跑向司机,“叔叔,我妈妈就要来了。”

④母亲终于赶来了。一上车,她就感觉到车上异样的气氛,脸上满是尴尬和

歉意。那位女乘客又开口了:"公交车又不是为你一人开的,凭什么让我们一

车的人都等你?”

⑤孩子突然大哭起来。这一哭,反倒让车上的乘客安静了下来。母亲心有所

感,紧紧地搂住孩子,不住地安慰。刷了卡之后,她向里走去。面向那位女士,

母亲说了声“抱歉”,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的腿。

⑥我在旁边,看得分明,她的腿有残疾。我立即起身让母亲和孩子坐下。那

位女乘客在母亲眼神的示意下,也注意到了她的腿疾,于是神情不自然地望向

窗外,不再作声。女士安静了下来,汽车发动,其他的乘客也安分了下来。倒

是孩子的哭声愈见增大,伴着车子的唯当声,令人不安地响起。

⑦母亲不断地安抚着孩子。“妈,我怕你被丢下了……”“孩子不哭……你看,

妈不是好好儿地在这里吗?……”听着母子的对话,我心底突然有种被痛击的感

觉。车里的气氛很沉闷,人们的神情也变得不安起来。车子开了一路,孩子也

在母亲的怀里哭了一路。几站后,他俩要下车了,乘客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

们身上。尽管母子俩都在极力掩饰,但是,大家都察觉到了母亲的腿疾。

⑧许多乘客纷纷站起。先前那位咄咄逼人的女士竟迅速起身,伸手欲扶母亲。

可是,母亲却微微一笑,摆摆手,儿子抢着说:“我妈妈能行!”泪痕未干的

脸上写满坚定和骄傲。

⑨下了车,孩子已经不哭,母子俩有说有笑,孩子挽着母亲的手,欢快地走

着;母亲则一如既往地在人群中努力从容,努力前行,不让人看出异样。车子

久久未开,人们竟然没有一声抱怨,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直至他们消失在视

野里。

⑩我终于知道,不论世间有多大的厌与恨,在另一种东西面前,我们都会被

它软化、暖化,最终变得像它一样温暖,像它一样明媚,像它一样坚强。我想,

这就是所谓的“爱”吧。

(作者罗伟。有删改)

6.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请分析本文标题“在爱的面前柔软”的内涵在文中

有哪些具体表现。

7.朗读要把握人物情感,注意语气、重音等方面的处理。请对文中画线句进行

朗读设计。

(1)叔叔,我妈妈还在后边,您能等一会儿再开车吗?

(2)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妈妈马上就赶到了。

8.文中提到的女乘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9.有人认为第⑩段应该删去,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阐述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说风度

①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

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说是指人好的举止、姿态。可是,生活中,很多人

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

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就是风度。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

亵渎。而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及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它包括学识、

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等。

②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风度,自己说了不算,还得看你的举止和内涵。

③活在世上,难免与人发生矛盾,每每这时,你是宽恕别人,还是睚眦必报,

这就看你有没有风度了。有风度的人总会选择前者。当年,傅斯年在国民参政

会上,因为中医问题跟孔度争执起来,孔庚辩不过他,就开始骂他,傅斯年听

了之后很生气,于是对孔庚说道:“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

可是,当他面对瘦弱、苍老的孔庚时,却说道:“你这样老,这样弱,我不和

你斗了,让你骂吧。”这样的人,心宽肚大,里面有海、有洋,能撑船呢。

④显而易见,容人是风度,卑己,更是风度。有一次,托马斯•杰斐逊在华盛

顿的一个朴素公寓里醒来,穿好衣服,去参加他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典礼结

束后,他来到餐厅就餐,发现餐厅里每个座位都有人坐,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把

座位让给这位刚刚就职的总统,只有参议员约翰・布朗夫人提出把她的座位让出

来,托马斯・杰斐逊彬彬有礼地谢绝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来先就餐”的规

定。可是,很多官员、富人之流,往往仗着自己的权力和财富,高高在上甚至

为所欲为、不可一世。这是十足的俗,当然,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风度了。其

实,人们如果除掉外在的一切光环,都是一个个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

们的内涵。有风度的人,不会拿着这些东西去耀武扬威,相反,他们会把自己

放低,跟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⑤卑己归卑己,人照样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脸上贴金,顺

其自然,本色生活,这也是一种风度。文史学家王利器就是这样的人。他著作

等身,有人曾问他:“您怎么还不是国家古籍小组成员和顾问呢?"他淡淡一笑,

说道:“欲传后世,原不待此。”后来,在他80岁寿辰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为他编辑出版纪念集,他却婉言谢绝:“欲传后世,原不

待此。”《伊索寓言》里有则“鼓和香草”的故事:鼓对花瓶里的香草说:

“我能发出洪亮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面对鼓的扬扬得意,香草只默默发

出阵阵清香。有自信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东西来“炒作”自己。他自己就是

一株自信的香草,那浮动的暗香就是他的风度。生活中像王老这样的人很多,

他们用自信的力量告诉我们:真正的风度,不是你说出来的,而是你做出来的。

⑥容人、卑己、自信,这是风度者的标签,同时也说明:他们的心里装着别

人和自己。这正如诗人席勒所言:“美的风度的第一条法则是:请尊重别人的

自由;第二条法则是:请表现自己的自由。”而容人、卑己就是对别人最好的

尊重,不对外物心存依赖;自信则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风度。

(作者:韩青。有删改)

【文本二】

①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胃口很大,从来不给同桌的人留任何食物。有一次,

当一条大鱼被端到桌上后,哲学家芝诺拿走了它,并装出一个人栗把它吃掉的

样子。那个人死死地盯着他,芝诺对他说:“如果我的贪吃让你难以忍受,那

么,你不妨想想那些与你一同吃饭的人每天都在承受着什么。”由此可见,我

们要懂得换位思考,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对方的感受或需求,这样更能

显出我们的风度和境界。

②人都有一定的劣根性,比如,看到别人身陷困境,你却幸灾乐祸。所以,

要想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就必须将这些见不得人的东西除掉。顾城

说:“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就像灯一样,自己发光,

才能照亮这个世界;自己漆黑一团,怎么给世界带来光明?所以说,只有让自

己变得更好,才是正道,因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足够善良了,才能对别人好,

进而也能为别人着想。

③叶圣陶讲过一件事,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没

想到,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对他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

人家接到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过来,如果没有

笔帽,还会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

着人家。”可见,站在对方的角度,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角度,让别人感觉舒

服,才是真正的温暖之举。

④佛说:“有人听闻我守道,修行大仁慈,因此反而骂我。我默然不语,等

这人骂完后,问他:‘你以礼待人,但他人不纳你所行之礼,礼是否归还于你

自己?’这人回答说:’是归于自己啊!‘我说:’那么今天你骂我,我今天不接

受;这是你自己持有的祸患,祸患就归于你自己身上了!’这就像发出声响必有

回音一样,最终是没有免离祸患的。”别人怎样是他自己的事,不仅不影响我

们的正直、高尚等,相反,还能衬出我们的璀璨。

(节选《站在对方角度,你会更有风度》)

10.两个文本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1.文本一第⑤段和文本二第③段都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

简要分析其作用。

12.文本一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尝学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

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干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景濂四持文衡,得人为多,接引后学,雅恐弗及。色温气和,近之

者如大寒之加重裘,盛暑之濯清风也。天下之能文者,多经先生指授,朝廷英

俊,感以先生为法。四方士得一见先生,套于人以为幸,承一言之赐者,

人辄改观视之,不敢与齿。

(节选自《玉堂丛语》)

【注】①文衡:指科举制度下的主考官,掌握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②

齿:并列。

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趋百里外”中的“趋”,根据其偏旁“走”,可推测其意与“走、

跑”等动作相关。

B.“卒获有所闻”中的“卒”,以成语“无名小卒”来印证,可知其指身份

低微,在这里是作者的自谦之语。

C.“咸以先生为法”中的“咸”,通过勾连“咸来问讯”中的“咸”,可理

解为“全,都”。

D.“夸于人以为幸”中的“夸”,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夸耀”。

14.把甲文段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5.老师围绕上面两个文段向同学们发出提问,请你帮忙补全对话。

老师:两个文段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很有特色,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小语:(1)甲文段巧妙运用①的手法凸显宋濂对学习的虚心执着;

乙文段善用②和③相结合的方法凸显宋濂的人格

魅力。

老师:说得不错。读完文段,同学们有怎样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