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1分)科学家在东北虎出没的山林安装了摄像机用来记录东北虎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

属于()

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文献法

2.(1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错误的是()

A.修改数据B.分析原因C.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

3.(1分)乐乐直接把手掌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视野却一片漆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手掌太脏B.手掌不透光

C.没有对好光D.手掌太大

4.(1分)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个镜头,①、②、③一端有螺纹,④、⑤一端

无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物像()

A.①和⑤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⑤

5.(1分)如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示意图,请按正确顺序进行排序(

6.(1分)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如图①一②)进

行观察。视野内的变化是()

口栽玻片

_/\U

①f②

A.视野变亮B.视野范围变小

C.细胞变小D.细胞数量增加

7.(1分)用低倍镜观察玻片上的符号,在视野里所见的图像是()

A.XB.\C./D.一

8.(1分)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目

的是()

A.给细胞染色B.使细胞失水

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杀死细胞

9.(1分)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A.视野较暗一一移动玻片

B.高倍物镜下一一粗准焦螺旋调焦

C.镜头污染一一纱布擦拭

D.变换高倍镜一一转动转换器

10.(1分)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构成麋鹿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1.(1分)如图所示过程表示的是()

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衰老

12.(1分)科学工作者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一只克隆羊“多莉”,出生后的多莉长

得()

重组

细胞-

丙羊

③-幽-子宫f爱莉

培养一定时间后

A.更像甲羊B.更像乙羊C.更像丙羊D.都不相像

13.(1分)桔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常吃对预防坏血病有很大帮助。桔子的皮、桔子

瓣上的“经络”、甜甜的桔肉分别属于()

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14.(1分)在植物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够促使根不断向下生长的最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15.(1分)用显微镜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B.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C.与②处相比,①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

D.叶脉只由具有支撑作用的机械组织构成

16.(1分)如图为测定黑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黑藻产生的气泡数无影响的因

素是()

橡皮塞

B.玻璃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光源与黑藻间的距离

17.(1分)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来源

B.可以阻挡风沙,净化环境

C.可降低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含量

D.可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

18.(1分)在温室大棚里种植农作物时,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A.适时适量浇水B.栽种作物密度适当

C.延长光照时间D.大量增加氧气浓度

19.(1分)一般情况下,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20.(1分)小刚的妈妈做了个小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

的是()

A.苹果B.鸡蛋C.饼干D.巧克力

21.(1分)膳食均衡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食物种类丰富多样

B.果汁营养丰富完全代替水

C.少吃油炸食品

D.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

22.(1分)以下器官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A.喉B.食道C.胃D.大肠

23.(1分)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肝脏无法产生胆汁

B.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降低

24.(1分)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下列哪种食物是相对安全的()

A.发芽的马铃薯B.新鲜的水果

C.过保质期的面包D.野外的蘑菇

25.(1分)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为寄生的是()

①猪肉绦虫

②菟丝子

③青霉

④跳蚤

⑤流感病毒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二、本部分共7题,共45分。

26.(5分)番茄水分充足、口感酸甜,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也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

(2)图丙中,对番茄的遗传变异起控制作用的结构是【]。我们吃

番茄时感受到酸甜的味道,与这些味道相关的物质主要贮存在【1中。

(3)与图甲中的细胞相比,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o

(4)观察发现构成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包括一番茄

植株。

27.(6分)在学校开展的“阳台种植,绿色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小林选择了在家中的阳

台种植生菜

(1)任务一:查阅资料

①生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小林查阅资料发现生菜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的

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②小林从5个方面对比了生菜无土栽培和土壤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如下表)

★代表得分:

栽培方式生长速度产量叶子洁净度口感抗病虫害

无土栽培★★★★★★★★★★★★★★★

土壤栽培★★★★★★★★★★

最终,小林选择了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请据表中信息推测其理由为

(2)任务二:实施规划小林在阳台进行生菜的无土栽培,其步骤如图所示。

①催芽:小林将生菜的种子置于湿纱布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萌发产生的幼根上有许

多毛茸茸的结构,其数量多,能够增大0

②定植:将萌发后的幼苗放入定植海绵中,以便于其在培养液中更好地生长。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小林将定植盘中的幼苗移入培养箱中,并向培养箱内添加适量的

营养液。据图可知,但在使用前需要将营养液进行,以防出现烧

苗。在小林精心照料下,大约30天左右,就收获了成熟的生菜。

>(单值f/O

y艰分(N+P13KK))

4fM<>60.0

SU(N)>20.0

«(PKX)>20.0

fr(KiO)>20.0

>用法尉量

1:400比例选什稀田.却♦、温

但*1:100.升周£・・・液.一

28.(7分)生物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绘制结构示意图(图1)。

(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上/中/下)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

换。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

示细胞中的【⑥】变成绿色,可见草履虫获得营养的方式为(自

养/异养)。

(3)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

培养液,并将两水滴连起来,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这说明草履

虫O

(4)可见,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可以独立完成等生命活

动。

29.(6分)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针对光合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下面是其中三位

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请据以下资料

实验一: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

灌一棵柳树苗,5年后发现,树苗增重了76.8千克

(1)根据实验结果,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水。结合你所学光合作用

知识分析o

实验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

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_透光密闭,

蜡烛熄灭-----.—的玻璃罩「鳌4

I蜡烛继续燃烧

(2)有学者尝试验证普利斯特利的结论,但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

结论中应补充的条件是。后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更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

实验三: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利用天竺葵做了如下实验:

abcde

(3)请对上述实验操作进行排序(用序号表示)。b步骤滴加碘液后,观

察到叶片A部分颜色的变化是。

(4)综合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说明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

30.(6分)水是影响干旱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壳寡糖(简称COS)对玉米的

抗旱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干旱地区选取了若干玉米幼苗并分成四组,测定其叶片相

对含水量和穗粒重,结果如图。

(

)决80-

*

£60-口i-

侬40-

箕20-

女oI"।।।"।

00.10.30.5

壳寡糖浓度(%)

图1图2

(1)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在适宜的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

成贮存化学能的。

(2)为排除其他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应选择的健康玉米幼苗进行

实验。

(3)据图1可知:在干旱地区,使用COS在叶面喷施,可提高玉米的保水能力

—%时效果最为显著。

(4)比较图1和图2,可见玉米穗粒重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

可见,使用一定浓度的COS进行叶面喷施,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保水能力(促

进/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提高干旱地区的玉米产量。

31.(8分)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取营养,研究者常采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揭开“人体

消化与吸收”的奥秘。

(1)为研究淀粉能否直接被吸收,研究小组在玻璃管下方绑缚半透膜后装入淀粉液。置

于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

液体滴加碘液

半透膜内变蓝

烧杯内不变蓝

①装置中半透膜模拟的是细胞结构中的。

②烧杯内加入碘液后不变蓝的原因是,说明淀粉不能直接被吸收。

(2)为探究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对土豆淀粉的消化作用,将土豆研磨成泥加清水制成稀土

豆液,完成以下实验。

①1、2号试管构成对照实验,除了是否滴加了唾液,其他条件应o

②将两支试管置于37℃水浴是为了模拟,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未被

(口腔)(大肠)

(3)如图中所示A〜E表示人体消化管的部分器官,甲、乙、丙三条曲线代表人体对不

同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图中可表示人体消化淀粉的曲线是,能彻底将其消化

的部位在【1o

清水-

半进膜淀粉液

注:半进膜只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

32.(7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小肠作为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呢?这与组成

小肠的多种组织密不可分。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裳,皱裳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一一小肠绒毛。小肠绒毛表

面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有的上皮细胞可分泌含多种消

化酶的消化液。有的上皮细胞表面具有一些特殊的分化,即微绒毛,一个柱状上皮细胞

约有3000根微绒毛

小肠壁内存在着平滑肌,它的收缩和舒张能使小肠内的食糜与消化液混合并充分接触,

此外,可以引起小肠绒毛的伸缩运动和摆动,进而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小肠绒毛内部及小肠其他部位还分布着神经组织和血液等结缔组织。组成神经组织的神

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可以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例如,分布在小肠壁的神经末梢可以感

受食物的到来,调节消化活动。消化完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至小肠绒毛内部丰富的毛

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

正是小肠内的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协调配合,从而实现了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的功能。

(1)构成小肠的组织包括,因此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小肠属

于O

(2)如图表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的是。

(3)有些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分泌含多种酶的消化液,此外,小肠

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助于小肠内食物的消化。

(4)请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利于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o

(5)如图为小肠各组织协调配合实现功能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1分)科学家在东北虎出没的山林安装了摄像机用来记录东北虎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

属于()

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文献法

【答案】A

【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客观事物进行

系统的感知,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故选:Ao

2.(1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错误的是()

A.修改数据B.分析原因C.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

【答案】A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包括选择材料。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再分析所得

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但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不能修改实验数

据。

故选:Ao

3.(1分)乐乐直接把手掌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视野却一片漆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手掌太脏B.手掌不透光

C.没有对好光D.手掌太大

【答案】B

【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因此显

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发现视野一片漆黑。

故选:B»

4.(1分)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个镜头,①、②、③一端有螺纹,④、⑤一端

无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物像()

①②③④⑤

A.①和⑤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⑤

【答案】C

【解答】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小,数量少,应该选择放大倍

数最大的一组组合,物镜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②。

故选:Co

5.(1分)如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示意图,请按正确顺序进行排序(

①②③④⑤

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⑤①③②D.⑤②③①④

【答案】B

【解答】解: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②在载玻片

上滴一滴生理盐水一漱口一⑤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一④将牙签在

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一③盖盖玻片一①染色,故图中正确的顺序是②⑤④③①。

故选:B»

6.(1分)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如图①一②)进

行观察。视野内的变化是()

①f②

A.视野变亮B.视野范围变小

C.细胞变小D.细胞数量增加

【答案】B

【解答】解:在观察的时,低倍物镜距离玻片就远,看到的细胞数目就多,近视野就窄。

因此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范围变小,数量减少。

故选:Bo

7.(1分)用低倍镜观察玻片上的符号,在视野里所见的图像是()

A.XB.\C./D.一

【答案】C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画一个符号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在载

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

故选:Co

8.(1分)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目

的是()

A.给细胞染色B.使细胞失水

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杀死细胞

【答案】C

【解答】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形态。

故选:Co

9.(1分)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A.视野较暗一一移动玻片

B.高倍物镜下一一粗准焦螺旋调焦

C.镜头污染一一纱布擦拭

D.变换高倍镜一一转动转换器

【答案】D

【解答】解:A、光圈越大,视野越亮,反射的光线强,可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或转动

反光镜至凹面镜。

B、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故高倍物镜下应使用细准焦螺旋。

C、镜头污染,C错误。

D、物镜有螺纹,故变换高倍镜应转动转换器。

故选:Do

10.(1分)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构成麋鹿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答案】A

【解答】解: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麋鹿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Ao

11.(1分)如图所示过程表示的是()

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衰老

【答案】C

【解答】解: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

织。

故选:Co

12.(1分)科学工作者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一只克隆羊“多莉”,出生后的多莉长

培养一定时间后

A.更像甲羊B.更像乙羊C.更像丙羊D.都不相像

【答案】A

【解答】解: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与甲、乙、丙三只母羊有关,乙提供去核卵细胞,

因此“多莉”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羊。所以“多莉”长得像甲羊。

故选:Ao

13.(1分)桔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常吃对预防坏血病有很大帮助。桔子的皮、桔子

瓣上的“经络”、甜甜的桔肉分别属于()

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答案】B

【解答】解:桔子的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属于输导组织,属于营养组织。

故选:Bo

14.(1分)在植物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够促使根不断向下生长的最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答案】B

【解答】解:A、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并且开始分化。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

部位。

B、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上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洁白而光滑。

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核大,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C不符合题意。

D、根冠位于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1分)用显微镜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叶脉

一下表皮

A.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B.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C.与②处相比,①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

D.叶脉只由具有支撑作用的机械组织构成

【答案】D

【解答】解:A、叶片由表皮。A正确。

B、叶片的上,具有保护作用。

C、与②海绵组织相比,所以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深。

D、叶脉除具有支撑作用外。所以。D错误。

故选:D。

16.(1分)如图为测定黑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黑藻产生的气泡数无影响的因

素是()

A.黑藻的数量B.玻璃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光源与黑藻间的距离

【答案】B

【解答】解:A、黑藻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也

就越多,A不符合题意。

B、玻璃管的体积是植物所处的环境空间,因此玻璃管体积对一定时间内黑藻产生的气泡

数没有影响试管体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光合作用影响。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光在此过程中起到动力的作用,光合作用越旺盛。而光源与黑

藻间的距离与光照强度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1分)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来源

B.可以阻挡风沙,净化环境

C.可降低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含量

D.可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

【答案】C

【解答】解:A、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释放氧气,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A正确。

B、绿色植物能够阻挡风沙,例如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

增产20%左右等。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

相对平衡,D正确。

故选:Co

18.(1分)在温室大棚里种植农作物时,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A.适时适量浇水B.栽种作物密度适当

C.延长光照时间D.大量增加氧气浓度

【答案】D

【解答】解:A、水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A不符合题意。

B、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充分地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B不符合题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C不符合题意。

D、提高氧气浓度会促进呼吸作用,降低农作物产量。

故选:Do

19.(1分)一般情况下,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答案】C

【解答】解:A、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A错误。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B错误。

C、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C正确。

D、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D错误。

故选:Co

20.(1分)小刚的妈妈做了个小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

的是()

A.苹果B.鸡蛋C.饼干D.巧克力

【答案】B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止匕外,为人体的生

理活动提供能量,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可见B符合

题意。

故选:Bo

21.(1分)膳食均衡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食物种类丰富多样

B.果汁营养丰富完全代替水

C.少吃油炸食品

D.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

【答案】B

【解答】解:A、食物应多样化,科学安排一日三餐,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

B、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可见水的作用很大,不能用饮料代替补充水分等。

C、油炸食品脂肪含量较多,有利于身体健康。

D、鱼、禽、蛋和瘦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常吃■些蛋白质有益于身体健康。

故选:B»

22.(1分)以下器官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A.喉B.食道C.胃D.大肠

【答案】A

【解答】解:食道、胃、大肠都属于消化道,而喉属于呼吸系统。

故选:Ao

23.(1分)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肝脏无法产生胆汁

B.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降低

【答案】C

【解答】解: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暂时由胆囊储存。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利用脂肪的

消化,胆汁不能通过总胆管流入小肠,即消化脂肪的功能降低。

故选:Co

24.(1分)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下列哪种食物是相对安全的()

A.发芽的马铃薯B.新鲜的水果

C.过保质期的面包D.野外的蘑菇

【答案】B

【解答】解:A、土豆块茎一般含有少量的龙葵素,但当土豆发芽,在这些部分龙葵素的

含量就大大增加。

B、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C、由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过保质

期的面包不可食用。

D、野外的蘑菇有的有毒,不可随便食用。

故选:Bo

25.(1分)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为寄生的是()

①猪肉绦虫

②菟丝子

③青霉

④跳蚤

⑤流感病毒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答】解:①猪肉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属于寄生。

②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属于寄生。

③青霉是真菌,营腐生生活。

④跳蚤寄生在人体的体表,属于寄生。

⑤流感病毒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内,属于寄生。

故选:Ao

二、本部分共7题,共45分。

26.(5分)番茄水分充足、口感酸甜,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也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

甲乙丙

Cl)图甲中的细胞取材自图乙中的果肉部分。

(2)图丙中,对番茄的遗传变异起控制作用的结构是【③】细胞核。我们吃番

茄时感受到酸甜的味道,与这些味道相关的物质主要贮存在【⑤】液泡中。

(3)与图甲中的细胞相比,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4)观察发现构成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它器官

一番茄植株。

【答案】(1)果肉

(2)③细胞核;⑤液泡

(3)叶绿体

(4)细胞一组织一器官

【解答】解:(1)番茄果肉细胞的形态近似圆球形,液泡大。

(2)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图丙中。液泡内具有细胞液,

因此我们吃番茄时感受到酸甜的味道。

(3)植物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叶绿体,故与图甲中的番茄果肉细胞相比。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因此观察发现构成番茄植株的

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包括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番茄植株。

故答案为:(1)果肉

(2)③细胞核;⑤液泡

(3)叶绿体

(4)细胞一组织一器官。

27.(6分)在学校开展的“阳台种植,绿色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小林选择了在家中的阳

台种植生菜

(1)任务一:查阅资料

①生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小林查阅资料发现生菜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的植物

邀一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②小林从5个方面对比了生菜无土栽培和土壤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如下表)

★代表得分:

栽培方式生长速度产量叶子洁净度口感抗病虫害

无土栽培★★★★★★★★★★★★★★★

I土壤栽培★★★★★★★★★★

最终,小林选择了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请据表中信息推测其理由为与土壤栽培的方

式相比,无土栽培的方式使生菜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叶子更洁净、抗病虫害能力

更强,并且口感也无差异。

(2)任务二:实施规划小林在阳台进行生菜的无土栽培,其步骤如图所示。

**穴★支住

①催芽:小林将生菜的种子置于湿纱布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萌发产生的幼根上有许

多毛茸茸的结构根毛,其数量多,能够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②定植:将萌发后的幼苗放入定植海绵中,以便于其在培养液中更好地生长。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小林将定植盘中的幼苗移入培养箱中,并向培养箱内添加适量的

营养液。据图可知无机盐,但在使用前需要将营养液进行稀释,以防出现烧苗。

在小林精心照料下,大约30天左右,就收获了成熟的生菜。

O

♦♦俺上分“用电

>(隼位⑷

尊誉.*分

>600

,4(N)>200

«(PAX)>20.0

fr(KjO)>20.0

>国法团量

1:400比例遗什”华.“、温

但*1:100.・周.一

【答案】(1)①植物激素

②与土壤栽培的方式相比,无土栽培的方式使生菜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叶子更洁

净、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并且口感也无差异

(2)①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③无机盐;稀释

【解答】解:(1)①生菜属于植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植物激素的影响、赤霉素、

脱落酸。

②分析表格可知,与土壤栽培的方式相比、产量更高、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因此小林会

选择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

(2)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并且开始分化,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主要部位,■段时间后,这些结构是根毛,能够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③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营养液中富含

生菜所需要的无机盐,以防出现烧苗,根细胞会失水。

故答案为:

(1)①植物激素

②与土壤栽培的方式相比,无土栽培的方式使生菜生长速度更快、叶子更洁净,并且口

感也无差异

(2)①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③无机盐;稀释

28.(7分)生物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绘制结构示意图(图1)。

(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上(上/中/下)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

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②】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

示细胞中的【⑥】食物泡变成绿色,可见草履虫获得营养的方式为异养(自养

/异养)。

(3)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

培养液,并将两水滴连起来,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侧草履虫游到B侧,这说

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草履虫能躲避有害刺激)。

(4)可见,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可以独立完成运动、摄食、消化等

生命活动。

【答案】(1)上;②表膜。

(2)食物泡;异养。

(3)A侧草履虫游到B侧;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能躲避有害刺激)。

(4)运动、摄食、消化

【解答】解:(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要从培养液的表(上)层吸一滴培养液,草

履虫大多聚集在这里。

(2)水中的食物由⑤口沟进入细胞内形成⑥食物泡,所以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

菠菜汁,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中的⑥食物泡的变成绿色,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

(3)载玻片的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发现A

侧草履虫游到B侧。

(4)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排泄、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

动,能独立运动,呼吸。

故答案为:(1)上;②表膜。

(2)食物泡;异养。

(3)A侧草履虫游到B侧;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能躲避有害刺激)。

(4)运动、摄食

29.(6分)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针对光合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下面是其中三位

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请据以下资料

实验一: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

灌一棵柳树苗,5年后发现,树苗增重了76.8千克

(1)根据实验结果,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水。结合你所学光合作用

知识分析二氧化碳。

实验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

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s'7

/透光密闭」!

蜡烛熄灭-----JP的玻璃罩一卷4

A」蜡烛继续燃烧

(2)有学者尝试验证普利斯特利的结论,但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

结论中应补充的条件是光照。后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更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实验三: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利用天竺葵做了如下实验:

(3)请对上述实验操作进行排序ecdab(用序号表示)。b步骤滴加碘液后,观察到

叶片A部分颜色的变化是变蓝。

(4)综合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说明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答案】(1)二氧化碳

(2)光照;氧气

(3)ecdab;变蓝

(4)氧气和淀粉

【解答】解:(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

有机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水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会使重量减轻,进行光合作用,积

累在柳树的体内。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

久就熄灭了,蜡烛则不容易熄灭。有学者尝试验证普利斯特利的结论,有时失败,因此

普利斯特利的结论中应补充的条件是植物在光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

为氧气。

(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方法步骤:e暗处理一c部分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

片fd酒精脱色一a漂洗一b滴加碘液一漂洗后观察叶色。故正确顺序是ecdab,能进行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叶片B部不见光,遇碘液不变蓝。

(4)实验二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实验三说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淀粉、三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

(2)光照;氧气

(3)ecdab;变蓝

(4)氧气和淀粉

30.(6分)水是影响干旱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壳寡糖(简称COS)对玉米的

抗旱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干旱地区选取了若干玉米幼苗并分成四组,测定其叶片相

对含水量和穗粒重,结果如图。

(

5

W

#

(1)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在适宜的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

成贮存化学能的有机物。

(2)为排除其他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应选择等量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

苗进行实验。

(3)据图1可知:在干旱地区,使用COS在叶面喷施,可提高玉米的保水能力0.3%

时效果最为显著。

(4)比较图1和图2,可见玉米穗粒重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可

见,使用一定浓度的COS进行叶面喷施,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保水能力促进(促进/

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提高干旱地区的玉米产量。

【答案】(1)原料;有机物

(2)等量生长状况一致

(3)0.3

(4)相同;促进。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故水是绿

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贮存化学能的有机物。

(2)对照实验需控制单一变量,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故为排除其他无关变量对结果

的影响。

(3)由图可知,COS浓度为0.3%时效果最为显著、穗翔最重。

(4)比较图3和图2,可见玉米穗粒重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可见,

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保水能力,利于提高干旱地区的玉米产量。

故答案为:

(1)原料;有机物

(2)等量生长状况一致

(3)0.8

(4)相同;促进。

31.(8分)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取营养,研究者常采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揭开“人体

消化与吸收”的奥秘。

(1)为研究淀粉能否直接被吸收,研究小组在玻璃管下方绑缚半透膜后装入淀粉液。置

于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

液体滴加碘液

半透膜内变蓝

烧杯内不变蓝

①装置中半透膜模拟的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

②烧杯内加入碘液后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说明淀粉不能直接被吸

收。

(2)为探究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对土豆淀粉的消化作用,将土豆研磨成泥加清水制成稀土

豆液,完成以下实验。

-

=

*^

碘*

液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