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插图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新插图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新插图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新插图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新插图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课力口、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

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

题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

本课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后,弄清楚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分析

1.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并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

学习性上升到理性。

目标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重占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难点理解“逆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口算利用简单的加、

25+75=12×4=减法的计算引

18+22=16+4+23=学生口答入,为学习加、

35+25=60-24=减法的意义及各

25×4×2=100-25-10=部分间的关系打

好基础。

讲授新课1.学习例1(1)

课件出示题目: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

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

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培养学生分析问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题的能力,以及

预设: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运用知识解决问

萨的铁路长1142km,题的能力。

要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提问:想一想怎样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度呢?学生思考,并

预设: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是西宁到拉萨铁路长说一说怎样求

的第一部分,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是西宁到拉萨西宁到拉萨的

铁路长的第二部分,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把这铁路长度。

两部分加起来。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培养学生的动手

课件演示线段图。表示题意。操作能力,通过

814km1142km画图更好地理解

,<~*ʌ*~~v------ʌ---------、

Ii1题意。

西宁格尔木拉环

、____________________√

V

?km

提问: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列式解

预设:814+1142-1956(千米)

答。

答: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千米。

提问:在这个算式中,这几个数分别表示什么呢?

学生适时回

预设:相加的两个数叫作加数,814和1142是加数,

答。

加得的数叫作和,1956是和。

课件出示:

814+1142»1956

加数加数和

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2.学习例1(2)(3)

课件出示题目: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

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学生画线段图

多少千米?表示题意。

课件演示:

8I4km?km

zʌ∙~'V------人-----、

「i1

西宁格尔木拉伊

JV*J

1956Iun

学生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解

1956-814=1142(千米)

答。

答: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千米。

学生自主完成例1(3)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

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km1142km学生自主完培养学生独立解

成。决问题的能力。

西宁格尔木W

*___________________/

V

1956km

1956-1142=814(千米)

答: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814千米。

3.分析例I(I)和(2)(3)的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铁

路长、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求全长;第(2)

题已知全长和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求格尔木到

拉萨的铁路长;第(3)题是已知全长和格尔木到

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学生思考,尝

提问:如果抛开题目中讲的具体事例,这些题目各

试说一说。

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预设: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

第(2)(3)题是已知和和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

数。

小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

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作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

作减数,另一个加数叫作差。

课件出示:

1956-1142=814

被减数就数差

发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与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1.填写表格

学生做练习,

巩固知识。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

式。

3.计算下面各题,并进行验算。

4.妈妈用IOO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毛衣,又给她

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

54元6元

5.列式计算

IP・

14S«±214BKW»O?I3".M..去2ι-7rβrβm溺w■I多ar∕少ι.1'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当点拨、

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还知道了加、减法各部引导,学生归纳

分间的关系。结论,培养学生

初步的归纳、推

理能力,学会科

学探究的基本思

想和方法。

板书

g丁口泗明美系

l∙⅜l<ttM

Jm二IUm可

M≡≡IO-R→lBβ

I_______________J、∙⅜ga⅜ff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

课题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

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

本课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后,弄清楚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分析

1.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能正确地读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

学习中各部分的名称。

目标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有关O的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占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认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联系。

难点思考有关。的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口算下面各题利用简单的乘、

7X5=()9X6=()()×4=32除法的计算引

35÷5=()54÷6=()32÷()=8学生口算入,为学习乘、

35÷7=()54÷9=()()÷4=8除法的意义及各

部分间的关系打

好基础。

讲授新课L学习例2(1)

课件出示题目: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

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知培养学生分析问

预设: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要求的问题是4个道了哪些数学题的能力,以及

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

提问:怎样理解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呢?题的能力。

预设:就是求4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用自己喜培养学生的创新

学生汇报欢的方法计思维和创新能

生1:用加法算:3+3+3+3=12(枝)算。力。

生2:用乘法算:3×4=12(枝)

教师介绍乘法的意义:

相乘的两个数叫作因数,3和4都是因数,乘得的

数叫作积,12是积。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3x4>12

IIi

因数因数根

2.学习例2(2)(3)

课件出示题目: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

插几瓶?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主解答

12÷3=4(瓶)

并汇报。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

枝?

12÷4=3(枝)

3.分析例2(1)和(2)(3)的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是已知两个因数,求它

们的积;第(2)(3)题是已知积和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

小结: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12÷4≡3

被除数除数商

发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与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生说一说乘培养学生的语言

育二”或隐数

蛤救」匐除tt∙商法和除法各部表达能力和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分间的关系。总结能力。

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3÷4=3-1

•・・♦•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总结:商=(被除数一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一余数)÷商

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

5.有关O的运算

提问:你知道有关O的哪些运算?

生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

差是0。

学生思考并回

生2: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

答有关0的运

乘,仍得0。

算。

提问:5÷0的结果是多少?

生: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所以,5÷0

不可能得到商,

师:O÷O的结果是多少?

生:任何数同O相乘都得0,所以,O÷0不可能

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小结:O不能作除数。

课堂练习1.填空

(1)如果a为不是O的自然数,那么0+a=(),

a-0=(),a×0=(),0÷a=()。学生做练习,

(2)36X8表示(),是()巩固知识。

个()相加的简便运算。

(3)根据1445+17=85可得出,()÷()

=()或()X()=()

2.根据第一个算式,再写出两个算式。

1526÷14=109

_______________I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403()-256=45

()÷25=32444÷()=12

65+()=13842×()=966

4.解决问题

K

5.小红要看一本420页的故事书,己经看了180页,

剩下的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几页?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当点拨、

学习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还知道了乘、除法各部引导,学生归纳

分间的关系。结论,培养学生

初步的归纳、推

理能力,学会科

学探究的基本思

想和方法。

板书

JR.⑻专的意文汨告*号的美率

胴=Cm,凶tt

ffl≡∙RtR→ββ

J-JJU除网=IHR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

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乘、除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分析

1.会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

必要性。

学习

目标2.经历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⅞^£.八占、、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计算下面各题通过计算训练,

72-28+32使学生对计算有

810÷3×15学生计算一个很好的热身

37+42X5过程,方便后面

的学习。

讲授新课1.出示伊J题

96÷12+4×2

先说一说L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汇报运算

预设:%二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顺序。

教师边法F解边演示课件

96+12(7∣4×2

oO❷

T加法

→L____/

学生计算。

总结计第[顺序,•并计算。

预设:先:算乘、余,后算加、减,从左往右依次计

算。

96÷12+4×2

=8+8

=16

2.深入学习

提问:计算上述算式用到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那么如果将这个算式加上小括号,运算顺序是怎样

的呢?

课件出示:96÷(12+4)X2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课件演示运算顺序

96+(12+4)χ2

IWW

❷O

展示计算过程:96÷(12+4)×2

=96÷16X2

=6×2

=12

师生共同总结运算顺序: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的。

学生尝试总结

3.学习中括号

运算顺序。

出示:96÷[(12+4)×2]

提问:“[]”是什么括号?

学生认识中括

预设:这是中括号。

号。

教师讲解中括号:它的作用与小括号一样,也是改

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当一个算式用了小括号

后,还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使用中括号。

学生讨论运算顺序,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运算

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顺序。

课件演示运算顺序。

96+((12♦4)χ2]

❸❶❷

I"铅号里的jf中括号叫]|括号外面的I

学生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96÷[(12+4)X2]

=96÷[16×2]

将例题分别进行

=96÷32

变化,以便很好

=3

的将小括号和中

师生共同总结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

括号的内容引入

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

学生尝试总结到本节的教学重

面的。

运算顺序。点中来,让学生

在自己的努力中

认识到括号的用

处和计算时运用

的方法及顺序。

课堂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540÷(3+6X2)180÷(36÷12+6)

学生做练习,

巩固知识。

2.在O里填上或“=”。

90÷6÷3∈)90÷(6÷3)

80-4χ2O80+(4x2)

60χ2+30O6OX(2+3)

60-40÷5O<60-40)+5

3.森林医生

4.买4件上衣的钱可以买多少条裤子?

40π3玩

4.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长6500米的马路。已经修

了7天,每天修700米。剩下的路要用2天修完,

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5.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6人,合唱组有48人,

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是美

术组的几倍?

6.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每分钟行200米,15分钟

到校,到校后发现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他马上以每

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的速度返回家,他几分钟后

到家?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当点拨、

①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引导,学生归纳

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结论,培养学生

②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初步的归纳、推

算小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最后算括号外面的。理能力,学会科

学探究的基本思

想和方法。

板书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

96+(12♦4)χ296÷I(12+4)χ21

>96÷16X2a96÷[16»2]

=6*2=96+32

■12-3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__________解决问题__________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

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的基础上,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分析

1.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2.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准确找到应用题的可用条件。

目标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⅞八占、、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计算通过计算训练,

6×5+12÷4×535+25X3÷5使学生对计算有

学生计算一个很好的热身

过程,方便后面

的学习。

讲授新课1.出示例题:

师生共有32人租船游玩,大船限乘6人,租金30

元,小船限乘4人,租金24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2.理解题意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数

预设:我知道了一共有32人,大船限乘6人,每学信息。

艘30元,小船限乘4人,每艘24元,要求的问题

是怎样租船最省钱。

3.尝试解答

方案一:多租大船全班交流。

32÷6=5(条).............2(人),租5条

大船,剩下的2人可以租1条小船。

30×5+24×1=174(元)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课件:

32÷6=5(条)T(人)

5财IB1条小船

30*5♦24KI=174(元)

答:一共需要”4元.

方案二:多租小船

32÷4=8(条),租8条小船。24X8=192

(元)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课件:

(…方案二EJEB

32+4=8(条)

8条小船

24X8≡192(元)

答:一共需要192元.

思考:方案一租5条大船,1条小船,共用去174

元,方案二租8条小船,共用去192元,方案一比

方案二省钱,但是,方案一有1条船只坐了2人,

学生思考。

没有坐满。如果坐满,会不会更省钱?

教师引导:把小船上的2人和1条大船上的6人都

安排坐2条小船,这样每条船都坐满,没有空位。

课件演示:

32+6=S(⅜)-2(A)

5条木β1条小船

4条与186A2人

2条小船

方案三:尽量把船租满

4条大船:30×4=120(元)

2条小船:24X2=48(元)

120+48=168(元)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课件:

(⅛m≡EΣ≡>

f⅝⅜mM∣.ι

M∙2∙4*Ot)8∣WβΛ>∙,Λ⅛.⅜W⅛⅛

120∙4B>168(ft)

V«4«枉2*∙J<4R∙βn.MB168n.

4.总结

提问:比较一下这三种方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方案一有1条小船只坐2人,没有坐满。方

案二租8条小船,但不省钱。方案三每条船都坐满,

没有空位。

师总结:先假设各种情况,再调整方案,最终选择学生说一说发从现实的问题情

最佳方案。现了什么。境中抽象概括出

解决问题的方

法,便于学生理

解和应用,便于

学生依托己有的

经验,分析比较

不同的解决问题

的方法。

课堂练习1.脱式计算

540÷3+6×2180÷(36÷12)+6

学生做练习,

2.光明小学五年级230人去参观博物馆。怎样租车巩固知识。

最合算?

大害车眼索SO人.由天900元

小客车闺乘为人,每天660元

3.有52名同学去游湖,怎样租船最省钱?

梗限来10人,防/小时

/JMIB限乘4人.12元/小时

4.学校组织师生外出参观一天,旅游公司给出的两

种客车的报价如下:

大客车:限电SS人,国天期R500元

小*隼:RJMSΛ,

(1)如果师生共165人,怎样租车最省钱,租金

是多少元?

(2)如果师生共210人,怎样租车最省钱,租金

是多少元?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当点拨、

(1)可以先假设,再调整,最后比较,从而找出引导,学生归纳

最优方案。结论,培养学生

(2)要把的几种方案都列出来,根据具体的计算初步的归纳、推

得出结论。理能力,学会科

学探究的基本思

想和方法。

板书解决问题

《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课题观察物体(1)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

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分析

L知道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

学习

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目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

学会欣赏数学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活动,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和简单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用3个瓶子摆出如图所示的形状。

A

学生从上前、通过让学生站在

后、左、右四不同的位置观

/------------■■、个面进行观察,进一步理解

UB.««■RV察,汇报所观从不同位置观察

察的图形是什同一物体,所观

么形状,并连察到的形状可能

、前面右面后面左面)线。不同。

师:刚才大家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我们不难发现同

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观察到的形状可能

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一观察物

体。(教师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1.出示例题: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学生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用小正方体摆出例题中的图形。

从前面、上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是这个图形的上面、前面、

左面看一看,

左面吗?

分别看到什么

学生指出图形的上面、前面、左面。

样的图形。

通过对例题中图

形的展示以及让

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很容易理解

学习内容,达到

很好的效果。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

2.巩固知识

变化图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师:现在图形发生了变化,看看这个图形从前面、

上面、左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连一连。

从前面■从上面看从左面■学生自主完

成,教师巡视

教师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指导。

课堂练习1

学生做练习,

巩固知识。

2.

由S个小正方体拈成的立体Ig比.从烟面看方附即膨程rfl~∣

从五3i∙fd的■形是E0.这个立体■形是().

⅛Æ⅛

ABC

3.

4通・葬的.C□∕h∙*M(JiMn

目JNllSM(

W*)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