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A.羁绊(jī)

载途(zǎi)

吹角连营(jiǎo)

B.狩猎(shòu)

龟裂(jūn)

戛然而止(jiá)

C.陨石(yǔn)

脑畔(bàn)

草长莺飞(zhǎng)

D.追溯(shù)

冗杂(rǒng)

黄发垂髫(tiá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燎原

岛屿链

豁然开琅大彻大悟B.潮夕

罗汉豆

翠羽流苏

天衣无缝C.踊跃

白羊肚

销声匿迹脱贫攻坚

D.家眷

颁奖辞

衰草连天

雕栏相望

3、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②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③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④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全面的了解。⑤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A.⑤③④②①

B.⑤①③④②

C.③⑤④①②

D.③②⑤④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海洋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中华白海豚在福建近海出现次数越来越高。B.中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从来都不曾屈服,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C.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包括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D.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5、请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共8分)(1)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2)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为乎泥中?(《式微》)(3)春草年年绿,——————”。(王维《送别》)(4)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

“—————,————”一句巧妙化用典故,另翻新意——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

(6)《蒹葭》一诗中通过“——————,—————。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艰辛。(7)《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快乐的句子是“——————,—————”;描写色彩绚丽的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6、名著阅读填空。(4分)

班级开展以介绍“中国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活动,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篇目,说说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7、综合性学习活动。(共8分)我校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根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诗的内容和意境,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为恰当的一项为其配乐吟诵(

)(2分)A.《平沙落雁》——宁静抒怀B.《十面埋伏》——壮丽雄伟C.《胡笳十八拍》——委婉幽怨D.《高山流水》——清新明快(2)【入情入境品古诗】许多诗歌都可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请仿照示例再选择另外两种艺术形式来品诗歌。(2分)示例:谱曲唱古诗

(3)得意之时,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现神采飞扬;悲伤之时,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凸显愁情……初二下期,学业压力骤增,你的好朋友李明一次次考差,萎靡不振,请你对他说一段话,并在其中引用诗歌来鼓励他。(要求:引用诗歌应为上下两句,且符合情境)(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3分)水乡寻梦申琳①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眼前是一卷水墨,耳边是摇橹咿呀,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点恍惚,自己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吗?这不正是梦里水乡的美丽图景吗?②随着春风吹绿杨柳,同里、木渎……江南的水乡古镇总是游客盈门,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我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踏入水乡的画框,我知道,自己和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样,是来寻梦。③可是,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课本里的这两句古诗,让多少人梦到这样的水乡:小楼、深巷、杏花、春雨……这是美,这是一个清秀的、风姿绰约的江南。自从读到这美好的诗句,水乡的杏花春雨,便时时打湿少年斑斓的梦。⑤水乡的诗意,在水乡深处的粉墙黛瓦间,在高高的马头墙上,在一处处隔出来的幽静空间里。一树桂花,几株老梅,数块湖石……庭院也罢,天井也罢,水乡人家的院落无论大小,多有几处寄情自然的所在,抬眼处便有几许生机。至于其中寄寓的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⑥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木渎古镇的虹饮山房,一墙之隔就是游人如织的山塘街,跨入院内,那纷杂的市声仿佛一下子被过滤掉了,连推开一扇窗户的“吱呀”声都听得格外分明。习惯了市井喧嚣的都市人,一脚跨进水乡小院,心头会突然一静,有一种回到少年时的故乡老屋,趴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做作业的沉静。白天,一束阳光明亮地射进门里;晚上,一盏煤油灯照亮眼前的方桌,门外是白云悠悠,月光如水。在水乡的梦里,有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身影,有多少人夜深思念的故乡……⑦小河蜿蜒,一条青砖铺地的小街,就傍在河边,小吃店、文具店、杂货店沿街依次排开。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在清晨的薄雾中醒来,一块块门板拆下来,烧饼、馄饨的香味飘开去,街上开始晃动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太阳一点点升高,街上行人多起来,人们走走停停,向熟人打个招呼,在店前驻足观看。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⑧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上学的路,是那爬满青草的乡间小路,是那洒落一串自行车铃声的林荫道;放学后,是小伙伴一路追逐着奔跑过的田野,是远远看到的村庄林梢飘起的袅袅炊烟,是一路有着各种色彩、香味、声响的长长的街道。那是遥远而温馨的记忆。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从容地看看身边的风景,陪孩子慢慢长大,伴父母慢慢变老。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常人为何要来水乡寻梦……(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8、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9、第④段引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有何作用?10、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11、为什么这么多寻常人要来水乡寻梦?请结合全文分析。(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共15分)亚马孙不是地球的肺袁越①亚马孙森林大火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媒体说这是地球的肺被点着了,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说亚马孙为地球提供了20%的氧气。著名美国气象学家斯考特·丹宁教授在Livescience网站撰文指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们呼吸到的氧气并不是来自森林,而是来自海洋。②要想明白这一点,首先必须意识到地球上的所有元素都一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停地循环着,氧原子自然也不例外。氧气最初肯定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陆地光合作用的三分之一发生在热带雨林,亚马孙则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所以亚马孙每年生产的氧气确实很多。但是植物死后留下的残枝烂叶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等量的氧气,因此绝大部分陆地上光合作用生产的氧气到头来都会被尽数消耗干净,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③既然如此,怎样才能让氧气有结余呢?④答案就是把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从氧循环中移除出去,不让它们被分解。地球上有一个地方提供了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深海。海洋表面生活着大量海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很多有机物,其中大部分被鱼类吃掉了,但有一小部分没被吃掉的有机物沉入了海底,那里严重缺氧,微生物无法生存,所以有机物被保存下来,躲开了氧循环。⑤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大量有机物被移出氧循环的结果。有机物通常用碳来表示,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碳汇(CarbonSink),这可比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高多了。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即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被一把火烧光了,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仅仅会减少1%而已。也就是说,无论再爆发多少场森林大火,地球上的氧气也够我们再呼吸个几百万年的。⑥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亚马孙大火无关紧要。先不说别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大量物种只在这里生活,一场大火很可能会让很多人类尚未发现的物种就此灭绝,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⑦接下来的问题是,沉在海底的有机物最终去了哪里呢?答案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开发化石能源,本质上就是把过去几百几千万年积攒下来的碳汇重新纳入氧循环之中。由此造成的氧气减少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氧气减少的副产品——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其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球的表面温度,全球变暖这件事就是这么来的。⑧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陆地上也有类似深海那样的环境,这就是泥炭沼泽。这东西通常位于寒带,枯枝落叶被缺氧的河水淹没,还没被微生物分解就沉到了水底,并被封存在那里。北极冻土带到处都是这样的泥炭沼泽,其中含有大量碳。今年夏天北极地区也在燃烧,这件事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远比亚马孙大火要大得多,却被公众忽视了。12、文章第①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因此绝大部分陆地上光合作用生产的氧气到头来都会被尽数消耗干净,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14、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要加上“夏季北极地区燃烧”的例子,可以删除吗?请说出理由。(3分)15、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选文的第⑦段并结合链接知识,站在企业的角度提出两条减少环境污染的合理化建议。(2分)16、文章以“亚马孙不是地球的肺”为题好在哪里?(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0分)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①,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上跻②必奇境,遂趋石磴道。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铄铄烁烁,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中道有亭,西来为仙游道,东即余所行。(选自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有删改)【注释】①磴:石阶。

②跻:登上。17、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2分)(1)斗折蛇行(

)(2)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19、从【甲】文⑤段可见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人,为什么第④段还要说“寂寥无人”?

(3分)20、【甲】、【乙】两文作者同为寻访美景,但寻访美景的心理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运用起兴手法,雎鸠和鸣,有雌雄求偶之意,渲染了和谐优美的氛围。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这首诗的统领句,引出了下文的内容。C.诗句“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的“流”“采”“芼”三个动词充满动感,形象写出少女采摘荇菜时的忙碌情景和优美姿态,突出了少女的勤劳能干,烘托出主人公对少女的爱慕之情。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实写,设想了女子答应了男子的请求,二人相处时和谐愉快的情景。22、请从情感表达的角度简要赏析诗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2分)四、作文。(50分)23、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班名、人名。(1)阅读下面一则伊索寓言——《两只口袋》,然后按要求作文。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个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用装自己的缺点。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每个人的胸前,另一只则挂在每个人的背后。谁知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自己的缺点却总看不见。读了上面的寓言故事,你有何感触?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及合适的角度,写一篇读后感。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感受力求深入;③书写工整,书面整洁,600字左右;(2)窗,是屏障,更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推开窗,美景如风,亲情如风,理想如风,文化如风……一缕缕清风,徐徐吹来,丰盈我们心灵,激励我们成长。请以“推窗风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少于600字。(注:此为初稿,使用时请注意核对)参考答案一、1、B2、C

3、C

4、B

5(1)心有灵犀一点通(2)微君之躬(3)王孙归不归

(4)白露未晞

(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6、示例1:《〈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示例2:《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示例3:《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7((1)C(2)示例一:绘画现古诗

示例二:情景剧演古诗(3)示例:李明同学,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能理解你的伤心与不甘。你知道霍金的故事吗?小时候他也是默默无闻的,可是他最终成为了物理界大师。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乐观自信,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看好你!二(一)8.第③段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对水乡美丽图景的描绘,引出下文水乡寻梦的主要内容,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9.这两句古诗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引发了人们对水乡的想象与憧憬,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10.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闲暇时人们在河边发呆、入神的情态,表现了人们此时闲适的心情和对水乡慢生活的喜爱。11.水乡的美景,能令人如痴如醉;水乡的诗意,能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生机与情致;水乡的宁静,能过滤市井的喧嚣,令人内心沉静;水乡的慢节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亲切与悠然;徜徉水乡会勾起遥远而温馨的记忆,让人思考生活。(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