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7 分子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地区专用)_第1页
考向17 分子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地区专用)_第2页
考向17 分子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地区专用)_第3页
考向17 分子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地区专用)_第4页
考向17 分子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地区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向17分子结构与性质

[2022•浙江卷6月】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原因是o

(2)金属氢化物是应用广泛的还原剂。KH的还原性比NaH的强,原因是。

【答案】(1)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比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少,分子间作用力小

(2)Na+半径小于K+,Na+与H—的离子键作用强,H—更难失电子,还原性更弱

【解析】(1)乙醇和水均可形成分子晶体,且其均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但是,水分子中的2个H均可参与形

成氢键,而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1个H可以参与形成氢键,故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较多,水分子

间的作用力较大,水的沸点较高而乙醉的沸点较低。因此,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的原因是:乙静分子间

形成氢键的数量比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少,分子间作用力小。

(2)KH和NaH均可形成离子晶体,Na+半径小于K+,故NaH的晶格能较大,Na+与H—的离子键作用较强,

其中的H更难失电子、还原性更弱,因此,KH的还原性比NaH的强的原因是:Na+半径小于K+,Na+与

H一的离子键作用强,H—更难失电子,还原性更弱。

[体莉蕾)

仆咦:仟睨J•之网形成共用电:对,JE特祉.为共仃饱和性和万问件

5键:电子云“头碰头”面叠形成

类型F键:电子云“心并肩”而段形成

他定件:三键不牢固.易断裂:“键牢固,不易断裂

共价键键能:气态基态原「形成1m3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依

键参数键K:形成共价健的两个原广之间的核间即共价健的键长越短,往往健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键角:在原广数超过2的分广中.两个共价锹之间的夹角键角是描述分广立体结构的禾要参数

11’:原子总数相同且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即等电子体)具彳1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也是相近的

,一1排斥力:孤电广对-孤电: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对〉成键电f时-成键电f•对

价房也厂对"J卜理气分子的立体构型:主要采取电子对相H排斥作用力最小的那种结构

杂化:类型不同而能量相近的轨道混杂•西新组合成一组能量相等且成分相同的新轨道

子杂化轨道: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后形成的新的能址相同的一组原子轨直~一

结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过程:基态f激发态一杂化态

类澳:中杂化、'州杂化、泞、杂化

构;杂化轨道的作用:用于形或B键或容纳未成键的孤电干对

性质:•类特殊的共价—

性(特点:共用的电一对由其中一个原广推方面提供

配位键和产邂-形成:中心原子或离心•行能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的配体.组成配体的原子必须能提供配对的孤对电子

配合物—【表示方法:用“A-tr表示

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犍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皿物一(构成:由中心原f和配体构成

极性键:不同种元索原f•形成.即X-Y型

键的世坦(非极性健:同种元素原子形成,即'-八二、型

z.一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仁心不巫:合

分子的分广的极性(非极性分子:正,负I薪而心正合

立体结构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作用力

他德华力影响: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

.规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

形成: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健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广之间的作用力

分子的依键存:在:已经与NZ、F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外的N、()、F等电负性很大的阴F之间

性质

形成分子问氧键的物质.其熔、沸点较高

4tH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较低

屈,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

,「相似相'介'、"{极性溶K二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邈%气键的影响:溶剂和溶质之间存住乳键,溶解能力增大

JC他因索: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度的是压强和温度

r•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对分子,如同左手和6r••样?为镜像,在•:维空间里

不能正筏.瓦称手件异构体

0M手性分子:含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

.无机含乳酸的腐性:无机含与酸可表示为(H0)50..若R相同,〃值越大.悔性越强

,看漏7b缺)

知识点一共价键

i.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与特征

亘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特征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⑵共价键的类型

分类依据类型

形成共价键2键电子云“头碰头”重叠

的原子轨道

21键电子云“肩并肩”重叠

重叠方式

形成共价键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的电子对是

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否偏移

原了间共用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

电子对的数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

目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

[名师点拨](1)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判断共价键的种类和数目;共价单键全为。键,共价双

()

II

键中有1个。键和1个n键,共价三键中有1个。键和2个“键,如乙酸(('%一('-()H)中有7个

。键1个n键。

(2)由成键轨道类型可判断共价键的类型,与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是。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

键全部是。键。

(3)键参数

①概念

|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程放的最低能量

I

铤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I

W]——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②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

a.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能—I浜宝

键性I分子的稳定性一I*把

参——键长W也艺怜与分子的性质

数仔』分子的立体构型,

1"键角一1

b.键参数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

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名师点拨](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可以都是非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如A1与

CLBe与C1等。

(2)并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如s-s。键没有方向性。

(3)共价分子中原子间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的稳定性越强。如稳定性:HF>HCl>HBr>HI。

2.配位键

(1)孤电子对

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

(2)配位键

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一”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j可表示为

H

t

-NT+

L1

11在NH: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

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3.等电子体

(1)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即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如CO和N2.

(2)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①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如SO?和的原子数目和价电子总数都相

等,二者互为等电子体,中心原子都是sd杂化,都是V形结构。

②确定等电子体的方法(举例)

[771把。换成前一个厚子.Nr—zn

回少了1个电子,再得1个电子⑼J

把N换成前一个原子C.国

少了1个电子,再得1个电'子&J

[~777|把C换成后一个原子N多1个电子rr-|

也叫把0换成前一个原子N一少讣电子眼

(3)常见的等电子体归纳

微粒通式价电子总数立体构型

CO?、SCN,NO0、N;16e-直线形

AX2

cor>Nor>so

3AX321(<平面三角形

SO2、O3、NO2AX218e-V形

so『、porAXI32e-正四面体形

POt>$0r、C107

AX326e三角锥形

CO、N2AX10e-直线形

CHKNH:AXi8e-正四面体形

[名师点拨]寻找等电子体的三种方法

变换过程中注意电荷变化,并伴有元素种类的改变

序号方法示例

竖换:把同族元素(同族原子价电子数相C02与CS2

1

同)上下交换,即可得到相应的等电子体O3与so2

横换:换相邻主族元素,这时候价电子发

2生变化,再通过得失电子使价电子总数相N2与co

与NOT

可以将分子变换为离子,也可以将离子变

3C乩与NH:

换为分子

C0与CN-

知识点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理论要点

①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②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2)判断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三步骤”

第一步:确定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一|。键电子对数|->一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价层

电子对|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y(a-.r6)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人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

子数。如NI%的中心原子为N,a=5,6=1,x=3,所以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3—x6)=gx(5—3X1)

第二步: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

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它们尽可能地相互远离,这样已知价层电子对的数目,就可

以确定它们的立体构型。

第三步:分子立体构型的确定

价层电子对有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分,价层电子对的总数减去成键电子对数得孤电子对数。根据

成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可以确定相应的较稳定的分子立体构型。

(3)实用实例

价层电。键电孤电子价层电子对分子立

实例

子对数子对数对数立体构型体构型

220直线形直线形C02

30平面三角形BF3

3平面三角形

21V形S02

40正四面体形Ch

43

1四面体形三角锥形NH3

22V形H2O

2.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轨道理论概述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

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2)杂化轨道三种类型

展忌薪金石亟&遁而2逊血云应而最4江,

[sp杂化一

轨道间夹角为180。,呈直线形,如BeC12

sp2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而成,杂化'

卜1,杂化

轨道间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如BF3

一♦—应而展赢一•3石嬴――晟,茄仁

Sp3杂化一

轨道间夹角为109°28,,呈正四面体形,如CI》

(3)由杂化轨道数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用来形成。键和容纳孤电子对,所以有公式: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十中心原

子的。键个数.

[名师点拨](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

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①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②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如中心原子采取sd杂化的,其价层电子对模型为四

面体形,其分子构型可以为正四面体形(如CHJ,也可以为三角锥形(如NHJ或V形(如H2)。

(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不一定相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时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

小。

3.配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⑵形成条件

中性分子,如HQ、NK和CO等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

离子,如F,Cl\CV等

中心原子或离子有空轨道,如Fe"、Cu2\Zn2\Ag+等

⑶组成

内界外界

C

1

-

[名师点拨]1mol[Ti(H20)5Cl]Cl2-H20的配合物只能电离出2molCl

知识点三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性质

1.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分类: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范德华力和氢键。

(3)强弱: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

(4)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硬

度越大。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大。

(5)氢键

①形成: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壬(该氢原子几乎为裸露的质子)与另一个电负性

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氢键。

②表示方法:A—H…B

③特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④分类: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种。

⑤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对电离和溶解性等产生影响。

(6)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

①影响物质的熔、沸分子间氢键的存在,

①影响分子的稳定

对物质点、溶解性等物理性使物质的熔、沸点升

性;②共价键键能越

性质的质;②组成和结构相高,在水中的溶解度

大,分子的稳定性

影响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增大,如熔、沸点:

越强

手质量的增大,物质II20>H2S,HF>IIC1,

的熔、沸点升高。如

NH3>PH3

熔、沸点:

F2<Cl2<Br2<I2,

CFKCCIKCBn

[名师点拨](1)表示方法(A—H…B)中的A、B为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一般为N、0、F三种元素的原子,

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IIIH|

II—N-H—()H—NH…H

III

(2)NH3・HQ分子中NH:;与HQ分子间的氢键为HII,而不是II。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极性

①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的判断

双原子分子单质正负电荷中心重合非极性分子结构对称多原子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极性分子一化合物

[名师点拨]对于AB“型分子,一般情况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

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②键的极性、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类型实例键的极性空间构型分子极性

x2山、N2非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XYHC1>NO极性键直线形极性分子

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CO2、CS2

XY2

S02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

(X2Y)

H2O、H2S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

BF3极性键平面正三角形非极性分子

XY3

极性键三角锥形极性分子

NH3

XY4CHHCCI4极性键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

(2)物质的溶解性

①“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能形

成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C2H50H和压0中的羟基相近),而戊醇在

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名师点拨]“相似相溶”规律可用于解释一些物质溶解现象,如HC1(极性分子)易溶于比0(极性溶

剂),可做喷泉实验;苯(非极性溶剂)可萃取水(极性溶剂)中的澳(非极性分子)。

(3)分子的手性

①手性异构(对映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

却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的现象。

②手性分子: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

③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4个不同基团或原子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

子,如CLCHOHMOOH。

(4)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对于同一种元素的无机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如果把含氧酸的通

式写成(HO).RO〃,R相同时,〃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R—0—H中的氧原子的电子就会越向R偏移,在水

分子的作用下,就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也就越强。如HzS。;可写成(HO)zSO,n=l;HSO,可写成(HO)2s(k〃

=2。所以酸性:H2S0.,>H2S03O同理,酸性:HNO3>HNO2.HCIO.1>HCIO3>HCIO2>HCIO„

1.某物质A的实验式为CoCL•4NH*1molA中加入足量的AgNO-溶液中能生成1mol白色沉淀,以强

碱处理并没有NH;,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只与NFG形成配位键

B.配合物配位数为3

C.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D.此配合物可写成[Co(NH:、),Cl21Cl

2.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1“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L,与足量AgNOs溶液完

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1VA族

B.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在ECL,中,E与C1之间形成共价键

D.E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EOz

3.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岫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

C.HF、HCE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同比更容易与也反应

4.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N、0、F原子,分子间就存在氢键

B.因为氢键的缘故,H(Y^CH()比熔沸点高

C.NH:,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可燃冰”一一甲烷水合物(8C%•46HQ)中CH,与H20之间存在氢键

5.香蕉产于南方,到北方之前是未成熟的,但顾客买到的却是成熟的香蕉,这是因为喷洒了催熟剂的

缘故。其中乙烯就是一种常用的催熟剂,下列对于乙烯中化学键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乙烯分子中有一个。键、一个n键

B.乙烯在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的是碳原子间的。键

C.乙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烯,在该过程断裂的是C—H”键

D.乙烯分子中的。键关于镜面对称

1.(2022・湖北•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已知:SiCI.可发生水解反应,机理如下:

含s、p、d轨道的杂化

下列有关C、Si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和Si同为IVA族,可推断CC14也能发生与SiCl4类似的水解反应

B.由轨道杂化理论,推测中间体siCL(Hq)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3

c.C的电负性比Si的大,可推断CO,为分子晶体,SiO?为共价晶体

D.Si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推断Si原子之间难形成P-P7T

2.(2022•湖北•高三开学考试)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

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像冰灯中装进一个电灯泡一

样,发出耀眼的白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由非极性分子构成

B.该实验说明了干冰易升华的特性

C.干冰存在共价健、氢健等化学键

D.该实验说明镁粉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3.(2022•江苏南京•高三阶段练习)氯仿(CHCb)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b),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CHCb、COCL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COCL、CCh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氯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s23P5

D.VIIA族元素氢化物的晶体类型相同,沸点:HF>HC1

4.(2022•云南•昆明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化合物M是一种新型超分子晶体材料,由X、18-冠-6、HC1O」以

CH3COCH,为溶剂反应制得(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M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B.M由X的高氯酸盐与18-冠-6通过氢键结合生成

C.M中碳、氮、氯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均为sp'

D.M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5.(2022・云南・昆明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唐代杜牧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描写了迷离

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的景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光照射烟雾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B.寒水中存在多个水分子结合形成的(Hq)“

高温

c.用沙制备硅单质的反应为:sio2+c^^=si+co2T

D.用粮食酿酒的物质转化主要为:淀粉一葡萄糖一乙醇

j真题练

1.(2022辽宁)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N、离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r+

・N・=N=N、/zN-N-•N•

N-N"NZ^N-N-N

••••

A.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B.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

C.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D.常温下不稳定

2.(2021广东)很多含疏基(-SH)的有机化合物是重金属元素汞的解毒剂。例如,解毒剂化合物I可与氧

化汞生成化合物IIo

O

CH-SHCH2-SXCH-SH

1/HgH

S

CH-S/CH—SH

C*H—SHH

1O

CH,—OHCHj-OHCH—SO5Na

Inin【V

(4)化合物HI也是一种汞解毒剂。化合物IV是一种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中S原子采取sp3杂化

B.在H中S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c.在in中c-c-c键角是180°

D.在ni中存在离子键与共价键

E.在W中硫氧键的键能均相等

3.(2020•全国I卷)磷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其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杂化轨

道类型为。

4.(2020•全国HI卷)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

(1)NH3BH3分子中,N—B化学键称为键,其电子对由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剂

O

I

B

\

O

B

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3NH,BH,+6H2O=3NH^+B,OZ+9H2,B3O,的结构为L。00J。

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变为。

(2)与NH3BH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写分子式),其熔点比NH3BH3(填

"高''或"低”),原因是在NH3BH3分子之间,存在,也称“双氢键

5.(2020江苏)以铁、硫酸、柠檬酸、双氧水、氨水等为原料可制备柠檬酸铁钱[(NHSFe(C6H5。7)2]。

(1)Fe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LFe(H2O)才+中与Fe?+配位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

(2)NE分子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与NH1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

cii2coon

HO—c—COOH

I

CH2—COOH

(4)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如图。1mol柠檬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键的数目为molo

基础练

1.【答案】D

【解析】实验式为CoCL「4NH:‘的物质,1molA中加入足量的AgNOs溶液中能生成1mol白色沉淀,说

明A中含有1个C1,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放出,说明不存在游离的氨分子,则该物质的配位化学式为

[CO(NH3),CL]C1O由分析可知,Cl\NH3分子均与C03+形成配位键,A错误;配合物中心原子的电荷数为3,

配位数为6,B错误;该配合物应是八面体结构,Co与6个配体成键,C错误。

2.【答案】C

【解析】ECL的熔沸点较低,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E与C1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C正确;由氯原子

守恒有0.即〃=2,则ECL,可能为BeCL,则E可能是金属元素,为HA族,A、B均错误:

E的氯化物为ECL,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E0,D错误。

3.【答案】B

【解析】由于N?分子中存在N三N,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很大的能量,所以岫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A不符合题意;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B符合题意;卤族元素从F到1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C不符合题意;由于H—F

的键能大于H—0,所以更容易生成HF,D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分子中含有N、0、F原子,分子间不一定存在氢键,还与分子结构有关,A错误;对羟基苯甲

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故前者的熔、沸点高于后者,B正确;NH:,的稳定性与N-H

键有关,与分子间氢键无关,C错误;甲烷水合物中,HQ分子之间形成氢键,C1L与1即分子之间不存在氢

键,D错误。

5.【答案】C

【解析】在乙烯分子中存在4个C—H。键和1个C-C。键,同时还含有1个C-Cn键,A错误;

由于。键要比n键稳定,故乙烯在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的是C—CJT键,B错误;由乙烯制得氯乙烯可看

作是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故断裂的是C-H。键,C正确;。键是轴对称,D错误。

携升练

1.【答案】D

【详解】A.C原子最外层为L层,没有d轨道接受水分子中的孤电子对,不能发生类似的水解反应,A错

误;

B.中间体SiCIMHzO)可看做硅的一个空d轨道和水分子中氧原子的孤电子时形成配位键,为sp3d杂化,B

错误;

C.C的电负性比Si的大,与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共价晶体没有关系,C错误;

D.Si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Si原子之间难以形成p-pm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极性共价键构成的直线形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A正确;

B.干冰易升华,与镁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分子间和分子内均不存在氢键,C错误:

D.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镁粉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详解】A.在CHC13中H己通知核外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

错误;

B.COCb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但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因此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B错

误;

C.C1是17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氯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5,3s23P5为基态氯原

子核外电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c错误;

D.F、C1都是VHA族元素,HF、HC1结构相似,都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晶体,分子间作

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气化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由于HF分子之

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物质的熔沸点比HC1的高,故沸点:HF>HC1,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答案】A

【详解】A.周期表里的第13-18歹U,即IHA-VI1A和零族属于p区,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组成M的元

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A正确:

B.由图知,M是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则M由X的高氯酸盐与18-冠-6通过离子键结合生成,B

错误;

C.M中苯环上的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C错误;

D.M为离子化合物,其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详解】A.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轻烟为胶体存在丁达尔效应,用光照射烟雾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A正

确;

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寒水中存在多个水分子结合形成的(HQ1,B正确;

高温

C.用沙制备硅单质的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不是二氧化碳:SiO2+2C^^=Si+2COT,C错误;

D.用粮食酿酒的物质转化主要为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淀粉一葡萄糖一乙醇,D正确;

故选Co

真题练

1.【答案】B

【详解】

A.由NA的结构式可知,所有N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

B.中心N原子为sp3杂化,与中心N原子直接相连的N原子为sd杂化,与端位N原子直接相连的N原子

为sp杂化,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