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有盘锦市盘锦市大洼区第一初级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_第1页
辽宁省有盘锦市盘锦市大洼区第一初级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_第2页
辽宁省有盘锦市盘锦市大洼区第一初级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_第3页
辽宁省有盘锦市盘锦市大洼区第一初级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_第4页
辽宁省有盘锦市盘锦市大洼区第一初级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一中九年级(上)期初数学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若二次根式保五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AB.x^—C.xW』D.xW5

555

2.(2分)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我B.患C.Vo.25D.Tio

3.(2分)一元二次方程f-8x-1=0配方后可变形为()

A.(x+4)2=。B.(x-4)2=17C.(x+4)2=15D.(x-4)2=15

4.(2分)一元二次方程2%-6=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一个实数根为0D.没有实数根

5.(2分)如图,在矩形43。。中,对角线人(7,若/。0。=50°,那么/。4。的度数是()

C.30°D.40°

6.(2分)正比例函数(&W0)的函数值y随着x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Z的

7.(2分)某景点去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25万人次,第二、第三季度共接待游客150万人

次.设该景点去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接待游客人次的增长率为x且保持不变(x>0),

则()

A.25(1+x)2=150

B.25(1+x)=150

C.25+25(1+x)+25(1+x)2=150

D.25(1+x)+25(1+x)2=150

8.(2分)在aABC中,a、氏c分别为NA、NB、NC的对边,则下列条件中:①a=10,

c=6;②d=3,廿=4,C2=5;③/=(b+c)(b-c);@ZA—2ZB—2ZC.其中能判

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2分)如图,菱形ABCO中,AB=2,点/是的中点,点P由点A出发,到达点。

停止,则△APM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10.(2分)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3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

A城的距离y(单位:公〃)(单位:/?)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

B.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

C.当乙车到达3城时,甲车距离8城80千米

D.甲车出发后4小时,乙车追上甲车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将直线y=2x+l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

12.(3分)小红参加学校举办的“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她的演讲内容、演讲能

力、演讲效果得分分别为86分,72分,若依次按照40%,30%,则她的平均成绩是

分.

13.(3分)如图,在和RtZXBQC中,NBAC=NBZ)C=90°,连接A。、DO.若

AO=3,则。。的长为.

14.(3分)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的长是

15.(3分)如图,在△ABC中,点£是BC的中点,ADLBD,且40平分/84C,AC=9cm,

则OE的长为.

D

16.(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3CZ)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3C边上的点,'^/\DAE

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OCM.若AE=1.

三、解答题(本题共82分)

17.(6分)计算:

(1)V18W27+J1;

⑵(遮+7^)2+(«-1.)(«+1〉

18.(8分)解方程:

(1)j?+2x-1=0;

(2)x(x-2)=x-2.

19.(6分)为了解中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某地区教育部门随机调查了

若干名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①和图②,解答下列问题:

个人数名

1..........120"...................

60;

0.5/2\h1.5h2h2.5h时间b

图②

(/)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中学生人数为,图①中,〃的值是;

(II)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III)根据统计数据,估计该地区250000名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大于等于

1.5/?的人数.

20.(10分)如图所示,在团ABCC中,对角线AC与80相交于点O,CQ于点E,F.

(1)求证:OE=OF;

(2)连接4凡CE直接写出当EF与AC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4ECF是菱形?

21.(10分)如图,已知过点3(1,0)的直线小丫=区+匕与直线以y=2r+4相交于点P

(a,2).

(1)求直线/i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b^2x+4的解集;

(3)求四边形%OC的面积.

22.(10分)如图,长方形纸片ABCZ)中,A8=8,使顶点B落在边AO上的E点处,折痕

的一端G点在边3c上

(1)如图(1),当折痕的另一端F在AB边上且AE=4时,求AF的长.

(2)如图(2),当折痕的另一端尸在AD边上且BG=10时,

①求证:EF=EG.

②求,尸的长.

23.(10分)2022年,合肥蜀山区某商场于今年年初以每件25元的进价购进一批商品.当

商品售价为40元时,三月份销售256件.四、五月该商品十分畅销.销售量持续上涨.在

售价不变的基础上

(I)求四、五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

(2)从六月份起,商场为了减少库存,从而采用降价促销方式,该商品每降价1元,月

销量增加40件,商场月获利6240元?

24.(10分)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某校准备购进A,购进A种图

书费用y元与购进A种图书本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B种图书每本20元.

(1)当0&W50和x>50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现学校准备购进300本图书,其中购进A种图书x本,设购进两种图书的总费用为

①当x>50时,求出w与x间的函数表达式;

②若购进A种图书不少于60本,且不超过8种图书本数的2倍,那么应该怎样分配购买

y/元

2000

1100

50100土/本

25.(12分)如图1,在△A8C中,/ACB为锐角,连接AZ),以AO为一边且在AQ的右侧

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8=4C,/B4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线段CF,

BD的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在线段8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2)如果/BAC是锐角,点。在线段BC上,CFL8C(点C、尸不重合),

请直接写出答案.

BDBD

CD

2023-2024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一中九年级(上)期初数学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若二次根式圾五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B.x^—C.xW工D.xW5

555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5x725,

解得,x^l,

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

解题的关键.

2.(2分)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VsB.栏C.Vo.25D.V10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解答】解:A、弧=2弧;

B、出噂,故8不符合题意;

C、.0.25=患=\,故C不符合题意;

。、行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2分)一元二次方程7-8x-1=0配方后可变形为()

A.(x+4)2=17B.(x-4)2=17C.(x+4)2=15D.(%-4)2=15

【分析】先移项,再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可得.

【解答】解:•••/-8x-8=0,

.•・/-7x=l,

A?-7x+16=l+16,即(x-4)4=1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

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

4.(2分)一元二次方程7-2r-6=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一个实数根为0D.没有实数根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得出.

【解答】解::A=b2-4ac=(-5)2-4X(-7)=28>0,

一元二次方程7-3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M+bx+CnO(”#0)的根

与A=房-4"有如下关系:(1)△>0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AVOo方程没有实数根.

5.(2分)如图,在矩形488中,对角线人(7,若/(%>。=50°,那么/。1。的度数是()

A.20°B.25°C.30°D.40°

【分析】只要证明OA=O。,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矩形ABC。中,对角线AC,

:.DB=AC,OD=OB,

:.OA=OD,

:.ZCAD=ZADO,

":ZCOD=50°=ZCAD+ZADO,

:.ZCAD=2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2分)正比例函数》=丘a=0)的函数值y随着X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上的

图象大致是()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ZVO,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一次函数y=

x+Z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与),轴的负半轴相交.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一次函数y=x+)l的一次项系数大于8,常数项小于0,

.•.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上#0)是一条直

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左<0,图象经过第二、

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

7.(2分)某景点去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25万人次,第二、第三季度共接待游客150万人

次.设该景点去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接待游客人次的增长率为x且保持不变(x>0),

则()

A.25(1+x)2=150

B.25(1+x)=150

C.25+25(1+x)+25(1+x)2=150

D.25(1+x)+25(1+x)2=15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景点去年第二季度接待游客25(1+x)万人次,第三季度接

待游客25(1+x)2万人次,结合该景点第二、第三季度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即可得

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解答】解:•••该景点去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25万人次,该景点去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

度的接待游客人次的增长率为x且保持不变,

,该景点去年第二季度接待游客25(1+x)万人次,第三季度接待游客25(1+x)8万人

次.

依题意得:25(1+x)+25(1+x)8=15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

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2分)在△A8C中,a、b、c分别为NA、ZB.NC的对边,则下列条件中:①a=10,

c=6;②/=3,b2=4,C2=5;③“2=(b+c)(b-c);@ZA=2ZB=2ZC.其中能判

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①,»2+c2=72+67=10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1=3,庐=4,C7=5,

.*.a2+&4^c2,

•••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③(>0)(/?-c),

.,.aJ=b1-c2,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VZA=8ZB=2ZC,

.•.设ZB=NC=x,则N4=2x,

/.x+x+5x=180°,

解得:x=45°,

.•.NA=2x=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4,h,C满足次+序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也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9.(2分)如图,菱形4BCQ中,48=2,点M是A。的中点,点尸由点A出发,到达点。

停止,则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分析】分类讨论:当0<xW2,如图1,作于“,AP=x,根据菱形的性质得

NA=60°,AM=1,则NAPH=30°,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在R/A”

=L,PH=®,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当2<xW4,如图

2224

2,作8E_LA£>于E,AP+BP^x,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60°,AM=1,AB=2,BC//

AD,则/A8E=30°,在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4E=1,

PH=M,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y=LM・BE=Yl_;当4<xW6,如图3,作P尸

22

J_AO于F,AB+BC+PC=x,则P£>=6-x,根据菱形的性质得NADC=120°,则NDP尸

=30°,在内△£>「尸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尸=」(6-x),PF

2

=我。尸=立_(6-x),则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y=LM・PF=-近孑+芭巨,最后

2242

根据三个解析式和对应的取值范围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当点尸在AB上运动时,即0WxW2,

D

图1

作PHJ_A。于H,AP=x,

•.,菱形ABC。中,AB=7,点M是A。的中点,

AZA=60°,AM=\,

:.ZAPH=30°,

在Rt2\AP“中,

42

2

当点P在8c上运动时,即2cxW5,

02

作8EJ_4£)于E,AP+BP=x,

;四边形ABC。为菱形,ZB=I2O°,

:.ZA=60°,AM=],BC//AD,

:.ZABE=30°,

在Rt/XABE中,AE=-1,

8

PH=MAE=M,

当点P在CO上运动时,即4Vx<6,

AC

B

图3

作PF_LA£>于尸,AB+BC+PC^x,

,菱形ABC。中,ZB=120°,

:.ZADC=\20°,

:.NDPF=30°,

在RtaOPF中,DF=2_1(6-x),

25

PF=FOF=®,

2__

(6-x)=V4V3^,+_3^3_>

822456

...△4PM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三段:当0WxW2,图

象为线段乜;当2WxW8,且到x轴的距离为近,图象为线段返计吞巨.

424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利用点运动的几何性质列出有关的函数关系

式,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0.(2分)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8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

A城的距离y(单位:kw)(单位:/?)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

A.两城相距480千米

B.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

C.当乙车到达8城时,甲车距离3城80千米

D.甲车出发后4小时,乙车追上甲车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得两城相距480千米,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

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甲乙两车的速度,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两城相距480千米;

由图象可知,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故选项8不合题意;

甲车的速度为:4804-8=60(加/〃),乙车的速度为:4804-(8-1)=80(kmih),

当乙车到达8城时,甲车距离8城:480-60+7=60(b〃);

设甲出发x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

则60x=80(x-7),

解得x=4,

即甲车出发后4小时,乙车追上甲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将直线y=2x+l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丫=后-2.

【分析】根据函数的平移规则“上加下减”,即可得出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

【解答】解:根据平移的规则可知:

直线),=2x+l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2x+\-5=2x-2.

故答案为:y—6x-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函数平移的规则“上

加下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移的规则求出平移后

的函数解析式是关键.

12.(3分)小红参加学校举办的“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她的演讲内容、演讲能

力、演讲效果得分分别为86分,72分,若依次按照40%,30%,则她的平均成绩是80.3

分.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86X40%+72X30%+81X30%

=34.4+21.6+24.7

=80.3(分),

.•.她的平均成绩是80.(3分).

故答案为:80.6.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86,72,81这三个数

的平均数,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

13.(3分)如图,在RtZ\8AC和RtZ\8/)C中,ZBAC=ZBDC=90°,连接AO、DO.若

AO=3,则AO的长为3.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在RtZ\54C和RtZ\BOC中,:NBDC=90°,

22

:.DO=AO,

\'AO=3,

:.DO=6,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

中考常考题型.

14.(3分)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的长是13或百历.

【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

条边中的较长边4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

即12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答】解:设第三边为X,

(1)若12是直角边,则第三边x是斜边

52+124=?,

•*»x=13;

(2)若12是斜边,则第三边x为直角边

58+7=122,

•••X-VT19;

,第三边的长为13或通.

故答案为:13或5/运.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

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

15.(3分)如图,在△ABC中,点E是2C的中点,ADLBD,且AO平分NBAC,AC=9cm,

则DE的长为2.

【分析】延长AC、8。交于点H,证明△AOB丝△AEW,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H

=AB=13,BD=DH,求出CH,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延长AC、BD交于点、H,

在△AQB和△AOH中,

"ZBAD=ZHAD

<AD=AD,

ZADB=ZADH=90°

四△A。,(ASA),

:.AH=AB=\3,BD=DH,

:.CH=AH-AC=4,

":BE=EC,BD=DH,

:.DE=LH=2,

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

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8c边上的点,将

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OCM.若AE=1_3_.

—2―

【分析】由旋转可得。NEDM为直角,可得出NE£>F+NM£»F=90°,由NEQF

=45°,得到为45°,可得出/EDF=/MCF,再由。F=£>R利用SAS可得

出三角形DEF与三角形MDF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EF=MF;设BF

=x,则CF=3-x,FM=3-x+\=4-x,EF=4-x,再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

8尸的长,进而得出ABE尸的面积.

【解答】解:•.,△DAE逆时针旋转90°得到△OCM,

AZFCM=ZFCD+ZDCM=ISO°,CM=AE=1,

二尸、C、M三点共线,

:.DE=DM,NEDM=90°,

:.ZEDF+ZFDM=90°,

':ZEDF=45Q,

:.NFDM=NEDF=45°,

在△£)£尸和△£)〃尸中,

'DE=DM

<NEDF=/FDM,

DF=DF

:.ADEFmADMF(SAS),

:.EF=MF,

设BF=x,则CF=3-x,EF=5-x,

RtABEF中,BE1+BF2=EF6,

22+J?=(4-x)2>

解得》=旦,

2

.•.8尸=旦,

3

.♦.△BE尸的面积为工X旦X2=区.

222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

定理的运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

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题共82分)

17.(6分)计算:

⑴-V27

⑵)2+T)+1),

【分析】(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即可;

(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再根据二次根式的

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V27+J1-

=872-376+175

=3衣-2心

3

(2)(V8+V5)2+(V2-1)(V3+6)

=(V3)2+8XV3XV5+(V6)2+(V3)3-l2

=7+25/15+5+7-1

=10+2^/15.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等知识点,能正

确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18.(8分)解方程:

(1)/+2x-1=0;

(2)x(x-2)=x-2.

【分析】(1)利用配方法得到G+D2=2,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2)先移项,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把方程转化为x-2=0或x-1=0,然后解两个一次方

程即可.

【解答】解:(1)7+2%-6=0,

X2+7X=1,

/+4x+l=2,

(x+8)2=2,

x+5=±&,

所以X2—V5~1;

(2)x(x-2)=x-3.

x(x-2)-(x-2)=6>

(x-2)(x-1)=3,

x-2=0或x-7=0,

所以XI=5,X2=l.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

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也考查了配方

法.

19.(6分)为了解中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某地区教育部门随机调查了

若干名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①和图②,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杳的中学生人数为250,图①中外的值是12;

(II)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HI)根据统计数据,估计该地区250000名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大于等于

1.5%的人数.

【分析】(/)由1/7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加的值;

(II)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III)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大于等于1.5〃的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解答】解:(/)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中学生人数为60・24%=250人,

m=100-(24+48+8+8)=12,

故答案为:250、12;

(H)平均激为5X30+1X60+5.5X120+2X20+6.5X2(=1⑺,

‘250''38

众数为2.5/7,中位数为2+L5;

7

(III)估计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大于等于1.5/7的人数约为250000X120+20+20=

250

160000人.

【点评】本题考查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

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

20.(10分)如图所示,在团ABC。中,对角线AC与相交于点O,CD于点E,F.

(1)求证:OE=OF;

(2)连接4尸,CE直接写出当与AC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

【分析】(1)由四边形A8CZ)是平行四边形,可得0A=OC,AB//CD,则可证得△AOE

CASA),继而证得OE=OF;

(2)由△4OE四△COF,可得OA=OC,OE=OF,可征得四边形AEC尸是平行四边形,

由EF±AC,根据菱形的判定即可证的结论.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OA=OC,AB//CD,

:.NOAE=NOCF,

在△OAE和△(9(7/中,

"Z0AE=Z0CF

<0A=0C,

ZA0E=ZC0F

/.AAOE^ACOF(ASA),

:.OE=OF;

(2)当EF_LAC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

证明:VAAOE^ACOF,

:.OA=OC,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JEF1.AC,

四边形AECF是菱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判定.此题难

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1.(10分)如图,已知过点B(I,0)的直线小丫=区+6与直线/2:y=2x+4相交于点P

(a,2).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a+622x+4的解集;

(3)求四边形以OC的面积.

【分析】(1)由点P(〃,2)在直线/2上,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

出a值,再利用点P的坐标和点B的坐标可求直线/,的解析式;

(2)kx+b^2x+4即y=kx+b的函数值大于等于2x+4的函数值,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

W-1时满足条件;

(3)根据面积差SnaiK.PAOC=SA.PAB-SABOC可得结论.

【解答】解:(1)•;点、P(a,2)在直线/2:y=7x+4上,

:.2Xa+5=2,即a=-1,7),

•直线/i:y=fcc+b过点B(1,2),

.fk+b=O,

1-k+b=2

解得(k—

Ib=l

直线/i的解析式为:y=-x+3.

(2)不等式kx+b^2x+4的解集为xW-7.

(3)•.•直线/i与),轴相交于点C,

;.C的坐标为(0,2),

又;直线/2与x轴相交于点A,

;.A点的坐标为(-2,6),

而S四边形用OC=Sz\B4B-S&BOC,

.'•S四边形fttoc=/x7X2-yXIX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

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的面积,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并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22.(10分)如图,长方形纸片4BCO中,AB=8,使顶点B落在边4。上的E点处,折痕

的一端G点在边BC上

(1)如图(1),当折痕的另一端F在A8边上且AE=4时,求AF的长.

(2)如图(2),当折痕的另一端尸在4。边上且8G=10时,

①求证:EF=EG.

②求“尸的长.

【分析】(1)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8尸=£凡然后用A尸表示出E凡在RtZ^AE尸中,利

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①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8GF=/EG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NBGF

=NEFG,从而得至“NEGF=NEFG,再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即可;

②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EG=BG,HE=AB,FH=AF,然后在口△£777中,利用勾股定

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1)解:•••纸片折叠后顶点8落在边4。上的E点处,

:.BF=EF,

":AB=S,

:.EF=S-AF,

在RtZ\AEF中,AE^+AF2=EF2,

即2L+AF2=(5-AF)2,

解得:4F=3;

(2)①证明:•••纸片折叠后顶点B落在边AO上的E点处,

NBGF=ZEGF,

':长方形纸片ABCD的边AD//BC,

:.NBGF=NEFG,

ZEGF=ZEFG,

:.EF=EG;

②解:•••纸片折叠后顶点8落在边AO上的E点处,

:.EG=BG=}0,HE=AB=5,

:.EF=EG=IO,

在RtAEFH中,FH=VEF2-HE2=7202-22=6,

:.AF=FH=S.

【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

知识,熟记翻折前后两个图形能够重合得到相等的线段和角是解题的关键.

23.(10分)2022年,合肥蜀山区某商场于今年年初以每件25元的进价购进一批商品.当

商品售价为40元时,三月份销售256件.四、五月该商品十分畅销.销售量持续上涨.在

售价不变的基础上

(1)求四、五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

(2)从六月份起,商场为了减少库存,从而采用降价促销方式,该商品每降价1元,月

销量增加40件,商场月获利6240元?

【分析】(1)设四、五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利用五月份的销售量=三月份的销

售量X(1+月平均增长率)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

结论;

(2)设商品降价加元,则每件获利(4025)元,月销售量为(400+40/")件,利

用商场销售该商品月销售利润=每件的销售利润X月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

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设四、五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256(1+依2=400,

解得:X7=0.25=25%,X2=-5.25(不合题意,舍去).

答:四、五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5%;

(2)设商品降价加元,则每件获利(40-机-25)元,

依题意得:(40-〃?-25)(400+40〃?)=6240,

整理得:川-5m+6=0,

解得:机1=6,加2=3.

答:当商品降价8元或3元时,商场月获利624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

题的关键.

24.(10分)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某校准备购进A,购进A种图

书费用y元与购进A种图书本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B种图书每本20元.

(1)当0WxW50和x>50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现学校准备购进300本图书,其中购进A种图书x本,设购进两种图书的总费用为

W元.

①当x>50时,,求出w与x间的函数表达式;

②若购进A种图书不少于60本,且不超过8种图书本数的2倍,那么应该怎样分配购买

A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分段求出各段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①当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