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阅读指导六-赏析类题型_第1页
高考文学类阅读指导六-赏析类题型_第2页
高考文学类阅读指导六-赏析类题型_第3页
高考文学类阅读指导六-赏析类题型_第4页
高考文学类阅读指导六-赏析类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学类阅读指导

第六章节

——赏析类题型1完整编辑ppt一、复习旧课,知识链接一、文学类阅读五大题型:形象类、作用类、语言类、赏析类、主旨价值类。二、形象类题型:1、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特征;2、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或情感变化过程;3、景物形象的暗示意义,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2完整编辑ppt二、知识链接:作用类题型的

考查对象1、景物描写的作用。2、情节安排的作用。3、文段的作用。4、关键语句的作用。5、标题的作用。6、形象的作用。7、艺术特色(包括结构安排)的作用。3完整编辑ppt知识链接:文学类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考查对象:1、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2、概括、分析、探究文章思想或感情3、概括、归纳文章的情节内容。4、理解与处理文章情节内容。4完整编辑ppt考纲解读:文学类赏析题考查对象1、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P216《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T1作者是怎样写出收衣时的喜悦的?如P223《怀旧的成本》T2概要指出第12自然段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2、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的特点与方式、叙述角度与方式)。如:P210《静虚村记》T3试从一个角度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艺术。P215《平常的沈从文》T4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六十一课时《用岁月在莲上写诗》T4本文语言很生动,请在文中选择三处加以评析。六十三课时《地图》T3简析第6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5完整编辑ppt3、赏析文章的结构安排(构思设计、谋篇布局、行文思路)。如:P214《城》T1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说明。五十八课《反笔舐犊》T3简要分析本文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及其作用。五十九课时《礼物》T2简述小说的构思特点。五十九课时《四点钟》T1这篇小说构思精巧,请概括出两个特点。六十课时《最后的较量》T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结构技巧?4、赏析艺术效果。如:五十七课时《枣》T4文章的结尾是令人伤感的,试分析这一悲剧结局的艺术魅力。6完整编辑ppt一、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知识链接:文学类作品艺术手法分类1、表达方式:叙述(倒叙、插叙、补叙和叙述人称和角度);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白描、摹状等);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议论(夹叙夹议,比喻、举例、对比、类比论证)。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用典、比兴、反语、渲染、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双关、通感。7完整编辑ppt题型训练:

P223《怀旧的成本》T2概要指出第12自然段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答案(1)、引用。借自己座谈会上的一段发言表达自己对怀旧的认识;(2)、对比,鲜明表现人性中的两面;(3)、举例,形象证明“情感大多是守旧”“欲望大多是求新”;(4)、类比,证明人们对怀旧情感符号的恒定要求;(5)、反问,强调对情感求新的不可思议。答题模式:艺术手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8完整编辑ppt二、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或艺术特色知识链接:1、答题角度:A语言风格(六大风格):清新自然(林黛玉)华贵典雅(薛宝钗)明快洗练(王熙凤)雄奇豪放(史湘云)平实质朴(平儿)幽默风趣(刘姥姥)。另有词句上的特色:准确、周密、精练、形象、生动、音律和谐、整散句结合。B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句式,音韵和谐)C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9完整编辑pptD描写技巧(直接描写、间接即侧面描写、白描、视听等多种感官结合、描写顺序、动静虚实结合)E叙事技巧(叙述人称和视角,叙述方式:倒叙、插叙与补叙)F抒情技巧(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直抒胸臆)2、答题模式:语言艺术+具体分析+表达效果10完整编辑ppt题型训练:P210《静虚村记》T3从一个角度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艺术。答案:(1)、比喻,形象生动。“生了一层厚厚的绿苔,像是庄稼人剃头以后尊重的青发”,用庄稼人新生的青发这一村子里常见的形象作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绿苔的青灰色和那种质朴的感觉。(2)、句式错落,活泼明快。“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呢。”句式长短错落,整齐中又有变化,读来琅琅上口,活泼轻快。11完整编辑ppt(3)细节描写,准确传神。“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真实地展现了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场景和农村姑娘的纯朴快乐。(4)风格平实质朴又不失精巧雅致。“菜收获了,鲜者自吃,败者喂鸡,鸡有来杭……每日收蛋三个五个”“若有孩子不安生了,进来张口就骂,伸手就打。”如家常口语,质朴无华,平易亲切。但又不失精致典雅。“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雅俗共赏,大方得体。12完整编辑ppt巩固训练:P218《马罗大叔》T1“文中‘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充满了活力’一段描写了‘火的世界’,请分析这一段文字的表现特色。答案:1、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细致地描摹了火声和火苗的形态、光亮、气势(写景技巧)。2、比喻新颖贴切(艺术手法);3、语言生动形象,精妙传神。六十一课时《用岁月在莲上写诗》T4本文语言很生动,请在文中选择三处加以评析。答案:1、第二段“那些经过……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莲花以人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花的美丽,也为后文写种莲人的辛苦埋下伏笔。2、第六段“空的莲蓬……既降火又提神”,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莲花全身是宝,寄寓了对莲花的赞美和对采莲人的讴歌。3、第八段“我看到……”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采莲人的劳动辛苦,抒发了对采莲人的赞美。13完整编辑ppt三、赏析文章的结构安排(情节设计、结构特点、文章线索)知识链接:结构安排技法:情节设计:悬念、伏笔、巧合、意外、摇摆或一波三折、荒诞想象、结构特点: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过渡、题文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倒叙插叙、文章线索:一线串珠、点面结合、问答对话。14完整编辑ppt题型训练:六十课时《最后的较量》T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结构技巧?答案(1)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探长放过一直追捕的惯偷,前文已经交代杰米“事业心强、为人正直,赢得了当地人士的尊敬”,尤其是探长目睹了杰米救人一事。(2)情节摇摆(一波三折)。杰米赢得了尊重和爱情,准备结婚—探长跟踪到来—杰米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救出孩子,准备被探长带走—探长放过他。(3)善用巧合。想要行窃时巧遇银行家女儿,探长准备逮捕杰米时两个孩子被关进保险柜。(4)巧设伏笔。写小孩对保险柜好奇为被关进保险柜埋下伏笔。15完整编辑ppt四、赏析艺术效果类题型的答题思路:1、从表现人物或形象的性格、表现文章主题、表达效果(艺术感染力)三个方面作答。2、表达效果(艺术感染力)有:A使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引人入胜;B营造氛围,生动形象,激发想象,使文章更真实、亲切,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共鸣;C结构完整严密,使文气充沛酣畅淋漓、增强气势,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D增强文化气息,意蕴丰富,升华主题,引人深思,耐人寻味,16完整编辑ppt题型训练:五十七课时《枣》T4文章结尾是令人伤感的,试分析这一悲剧结局的艺术魅力。答案(1)从表现人物性格看:结尾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明傻子为了追求甜美事物可以不顾一切;(2)从表现文章主题看:既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甜美事物的执著精神的赞美,又暗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3)从表达效果看:情节的神秘带给读者双重的悲剧效果,震撼人心,同时又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17完整编辑pptP214《平常的沈从文》T4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那书法太不像话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