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补易混易错05现代中国
0[教材方位直击/
高考对现代中国侧重考查以下内容:新中国经济建设是备考的核心知识:三年经济恢复
时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农村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的外交、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
科技成就等内容。
扇1易混易错归纳/
易错点1、全面了解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易错角度】分割理解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易错点拨】‘‘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
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
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
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
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
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
并举的总路线。
易错点2、国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
【易错角度】国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未能区分
【易错点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前称作为国营企业,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全部
归国家所有,国家对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导致企业和工人生产积极性底下。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之后,国营企业变为国有企业,企业的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所有,企业的经营权和分
配权归企业所有,激发了企业和工人生产积极性。
易错点3、“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易错角度】三大外交方针涵义理解不到位
【易错点拨】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共中央决定了在执行和平外交
政策中的三大基本方针:
一是“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自动继承同旧中国的一切外交
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建中国同外国的关系。
二是“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一个最不寻常、最具震动性的方针。在
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
之内,将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早在1949年6月,毛泽东
在
三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新中国否认蒋介
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要求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否认内战期间蒋介石所借的一切外债。
要求美国政府撤退其威胁中国独立的驻华军队,反对任何外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和使日本侵
略势力复兴的行动。对于帝国主义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问题,中国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
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中国要在同它们建交之前“把屋子打扫一下
易错点4、区分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易错角度】新民主主义社会涵义理解错误
【易错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两者是性质不同
的两个革命阶段,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阶段的革命,才有可能去进行并完成另一个阶段的革命,
两者不能混淆;其次,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
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
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把两个革命割裂开来的“二次革命论”和把两种不同性
质革命混为一谈、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都曾受到毛泽东的批判。
1.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革命前途也相同,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结果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前途是社会
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前途也是社会主义.
2.两者的不同点有:
(1)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就是
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任务不同(这也是主要的不同点,高考屡次考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包括:政治上建立
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党的工作重心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工作重心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工作重心在
城市。
&I好题演练/
&高考真题
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198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
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的“新”是指它()
A.改变了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B.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的方向
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
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
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
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3.(2022・福建・高考真题)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
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一进出口总领
一进口总U
(亿元)出口
19801982198419861988(年)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
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
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A.平衡地区差异B.调整工业结构C.应对朝鲜战争D.恢复国民经济
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
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
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6.(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
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一》开放的中
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
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7.(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工A新村》(1952年,孙佳桐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最新模拟
1.(2023•黑龙江•校联考二模)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1949年11月,中
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关于开展新伟画工作的指示》,从
而发起一场新年画运动。其中图5是1950年邓谕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保卫和平》(又名《和平签名》)
A.表明作者拥护农村土地改革B.描绘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
C.发挥了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D.体现了民间的文化底蕴和伦理道德
2.(2023・福建厦门•统考三模)1980年初,中国首次派专家小组考察西方国家小水电建设。
同年,水利部开启筹建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并于1981年在杭州正式成立。1978〜
1991年,有关部门组织兴建小水电援外工程水电站12座。这些做法()
A.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B.改变了对外技术援助的方式
C.有利于全国电力的普及D.拓宽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
3.(2023•福建厦门•统考三模)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部170位工作人员来源以全国各大军
区干部为主,另外包括原中央外事组及地方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同志和青年大学
生。选拔时主要注重干部的斗争经验、政治清白,其次是掌握外语与相关外交技能。这表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队伍建设()
A.推动了与西方关系正常化B.沿用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选拔制度
C.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的需要
4.(202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1975年,党中央采取措施落实干部政策,使一
些被打倒的老干部尽快恢复工作,文艺工作方面重新强调“双百”方针,解除一些优秀作品的
演出限制,工业、科技方面连续发布重要文件提出纠正“左”倾错误,这些措施()
A.奠定改革开放基础B.较为全面整顿局势
C.带动社会拨乱反正D.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5.(2023・山东烟台•统考一模)1988年,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与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
脱钩,由履行专业化经营和粮油食品进出口行业的管理型公司向经营型公司转化。同时。由
单一的外贸代理公司向实业化企业转型。这些做法意在()
A.增强国有企业活力B.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2023•广西南宁•统考一模)下图是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研究科学技术准备为祖国服
务》,该作品反映出当时我国()
研究科季技雨型常居祖国黑将
A.科教兴国战略已启动B.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C.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D.科技落后局面初步改变
7.(2023•河南•统考模拟预测)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06%,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到1957年,我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上述成就表明()
A.国民经济结构逐渐失衡B.有忽视农业的左倾倾向
C.“一五”计划成就显著D.经济发展过于冒进
8.(2023•宁夏银川・统考一模)1986年,有西方记者评价中国农民企业家“几乎没有任何商
业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如何管理一家工厂,不知道如何做财务报表,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生产
出质量合格的产品然而,他们的企业却蓬勃发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的完成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9.(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一模)1979年至1990年,华北制药厂开展企业转轨变型,实行
经营承包,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并逐步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经济联合。至
1990年,产品品种累计增加到98种,抗生素总产量较1978年增加54%,有紧密型联营企
业25家。华北制药厂的发展()
A.健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助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C.得益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D.加快了中医药业的开放步伐
10.(2023・四川宜宾•统考二模)从1978年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职工增
加603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从15万人增加到147万人;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劳
动者总数中的比重增加到24.5%。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社会大众择业观念的整体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完成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11.(2023•辽宁丹东•统考一模)图中一队互助组里的妇女牵着驮满青棵的耗牛由远渐近,生
动自然地表现了藏族同胞丰收的喜悦。李焕民说:“农奴们得到解放,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生
产资料,劳动起来也非常兴奋……当时我到西藏写生,半夜时经常被他们的歌声唤醒。’'该
画的创作背景是()
A.西藏自治区的成立B.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C.民族平等政策的提出D.西藏民主改革的开展
12.(2023•辽宁鞍山•统考二模)改革开放前,在“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口号下建立的
东江一深圳供水工程,缓解了香港同胞用水之急。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助力深圳,谱写了一
曲”港同深比翼齐飞,深同港共同转型”的赞歌。这体现出()
A.香港特别需要中央政府的有力庇护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C.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D.香港深圳间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发展
13.(2023•宁夏银川・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中期(1000-1300年)西欧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了城市和
市民阶层的兴起。随着城市财富和人口的增长,市民阶层为争取自身权益展开了一系列斗
争……这些斗争,在经济上动摇了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庄园制农业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上
削弱了与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则与封建王权保持着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一致。
与此同时,西欧国家的王权在向封建领主不断发起进攻时,鼓励城市和市民阶层积极参与国
家政治,依靠市民阶层的财政支持和政治合作,王权逐渐取得了对封建领主的优势,为近代
中央集权君主政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计秋枫《市民社会的雏形-中世纪欧洲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明末江南市民阶层为反抗官府的横征暴敛,掀起了多次的抗争。市民阶层把东林党
人作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知识分子也学会了依靠市民阶层的力量来对抗专制权力。崇祯四
年(1631年)苏州府颁布了“为永革布行承值当官碑”,明确宣布废止各级政府官员和吏胥
人等对江南工商业者巧取豪夺的特权,从而在客观上承认了江南市民维权斗争的合法性,这
是江南市民社会趋向成熟的表现。
—摘编自许苏民《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17世纪中西大分流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新中国初期,国家对城市市民社会组织体系进行了重构,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的全面
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以强大的市民社会组织体系为依托,中国共
产党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
—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市民社会组织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中期西欧市民社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江南市民社会形成的背景,并指出其与中世纪中
期西欧市民社会发展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重构市民社会组织的意义。
14.(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淮河流域部族、方国和封国密布。大禹治水后是夏代经济最
发达的地区。汉武帝采取措施消除宪豫平原的水患,西汉末年全国人口5959万人,而淮河
流域约为1448万。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迂回曲折的历程后,隋唐是淮河流域经济的辉煌时
心,而且淮南淮北经济均衡发展,改变了两汉淮南落后于淮北的局面。在宋金对峙时期,淮
可流域经济一度衰落。南宋以后,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流域内洪涝灾害频仍,与其他发展
较快地区比较大落伍了。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实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以外,还实行了向
流域地区移民、营建凤阳中都城的特殊政策,促进了流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清时期流域
内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更为明显。
——摘编自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晚清时期,淮河流域的水利状况更加糟糕。”道光二十四年至光绪七年,平均每
三年大水一次。”以张骞为首的两淮名士深切同情灾民,他指出洪灾根本原因在于淮河入江、
入海路断,根本之路在于导淮。但是其时政府并未重视此事,于是他们另辟蹊径,倡导利用
外资导淮。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导向下,美国驻华公使芮思施积极推动两国在导淮事业上的
沟通和合作,两国于1914年签订了《导淮借款草约》,但这一举动威胁到日本在该地区的利
益,遭日本强烈反对。美国为了保护其利益,同意日本加入到运河借款和运河工程的管理上,
使中国民众对美国深感失望。淮河流域贯穿苏皖鲁豫四省,苏皖两省是淮河流域受灾最严重
的地区,但两省在导淮工程上的分歧颇大,各省相争,1924年后,导淮事业逐渐衰微
摘编自李菲《中美导淮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影响(1911-1927)》
材料三新中国历次重要治淮会议(节选)
时间内容
中央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成
1950年
立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治淮7年来的成绩和问
1957年
题,着重讨论淮河流域规划。
召开国务院治淮会议。会议审议了《淮河流域规划第一步规划报告》《治准规划
1985年
建议》和“七五”期间治淮计划的安排。
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根治淮河水患,事关沿淮地区经济
2010年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解决好防洪、
除涝和水资源保护问题。
整理自《治淮》:《新中国历次重要治准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准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导淮事业衰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治准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影响。
15.(2023・四川宜宾・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出于倭寇侵扰、流亡海外敌对势力威胁、以及海防建设不完善等因素,虽实
施海禁但不完全禁止国人正常的海上生产活动,为维护沿海秩序和社会安宁,还组建海军近
海巡航,保护海上经贸活动正常开展。明中后期,平息海寇后,允许中国商民出洋,又在澳
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上贸易。清初,应对抗清势力实施“禁海”“迁海”政策,至康熙
五十六年(1717年),虽出于海防的需要颁布“南洋禁海令”,但没有限制东洋和西洋贸易。
清政府虽宣布限定广州一口通商,但事实上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并未禁止外商,华人也
可出海贸易。——据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伴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量通商口岸开放,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遭
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一度出现了贸易量下滑的局面。从19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与西方
国家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产品的贸易额迅速增加。甲午战争后民用机器设备大量涌入中
国,并深入内地。一摘编自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等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层面对外贸易主要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也不
排斥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民间贸易;1972年后,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加,尤
其是工业机器设备;1979年,伴随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将包括大部分武器装备技术在内
的尖端科技对中国开放,这种局面持续到1991年前后;其后,西方再次对华实施高技术特
别是军事技术禁运。2001年中国加入WTO,通过国际深度合作以升级产业结构;2009年后
中国逐渐成为智能科技、通讯技术、先进军事装备的出口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朝天椒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有压给料旋流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普通补偿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明装动力配电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缝螺旋钢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油润滑压力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斜蹬训练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码接收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动态与投资规划建议报告2025-2030年
- 规范言行小学生
- 多发性硬化课件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心理健康与心理测评试题
-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4年电力交易员(中级工)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门诊护士沟通培训课件
- 2025年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蜀道难》《蜀相》联读教学设计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分析(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GB/T 45290-2025乡村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 《某连锁药店销售培训教材》183
- 《灯光照明设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