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2、雾霾(其中的PM2.5,即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1μm=1x10-6m)中物质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2.5属于胶体B.一次颗粒物(如BC)中不含碳元素C.二次无机颗粒物(SNA)主要成分为NH4NO3和(NH4)2SO4D.二次有机颗粒物(SOA)主要成分属于醇类3、下表是氧化镁和氯化镁的熔、沸点数据:请参考以上数据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物质氧化镁氯化镁熔点/℃2852714沸点/℃36001410A.海水Mg(OH)2MgB.海水MgCl2溶液MgCl2晶体MgC.海水Mg(OH)2MgOMg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4、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A元素的原子半径比B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元素A位于B的下一周期B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酸性:H2CO3>H2SiO3C常温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而铝遇浓硝酸钝化还原性:Cu>AlD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A.A B.B C.C D.D5、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遇铁都发生钝化B.常温下都能与铜反应产生氢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不变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不变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甘油酯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C.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7、T℃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D(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A.CH3CH2CH2CH3B.CH3CH(CH3)2C.CH3C(CH3)3D.(CH3)2CHCH2CH39、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A.甲烷和丙烯 B.甲烷和乙烯 C.乙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丙烯10、将铁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电池中有0.4mol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变化是A.增加6.5g B.减少5.6g C.增加11.2g D.减少13g11、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酒精和水 B.苯和水 C.苯和四氯化碳 D.溴和水12、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C.1molCO(g)和1mol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molCO2(g)和1molH2(g)具有的总能量D.1molCO2(g)和1molH2(g)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O(g)要放出41kJ热量13、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又知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现查知P—P键能为198kJ·mol-1、P—O键能为360kJ·mol-1、O=O键能为498kJ·mol-1。若生成1mol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A.吸收1638kJ能量 B.放出1638kJ能量C.吸收126kJ能量 D.放出126kJ能量14、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C.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16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可以使溴水褪色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1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C和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用电子式表示A和B形成的过程_____,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由A和B形成的一种气体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实验室制取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8、A、B、D、E、X、Y为元素周期表中六种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2D呈液态;B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E、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E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过渡元素Z与D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红棕色粉末Z2D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A与D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W,W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常用作无污染的消毒杀菌剂,W的电子式为______。(2)向W溶液中加入ZE3,会减弱W的消毒杀菌能力,溶液呈现浅黄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3)将E2的水溶液加入浅绿色的ZE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4)X和Y的单质,分别与H2化合时,反应剧烈程度强的是____(填化学式);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19、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该实验常用0.50mol·L-1HCl和0.55mol·L-1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0、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并验证其性质.(1)盛装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填代号.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3)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的装置是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4)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该试管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填“I”、“Ⅱ”或“Ⅲ”;若将试管D中新制氯水改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1、由N、B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用途。(1)B2H6是一种高能燃料,它与Cl2反应生成的BCl3可用于半导体掺杂工艺及高纯硅的制造;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与BCl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填一个)。(2)氨硼烷(H3N→BH3)和Ti(BH4)3均为广受关注的新型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①H3N→BH3中B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__。②Ti(BH4)3由TiCl3和LiBH4反应制得,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基态Ti3+的成对电子有___对,BH4-的立体构型是____;Ti(BH4)3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③氨硼烷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与上述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氨硼烷中存在配位键B.第一电离能:N>O>C>BC.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D.CH4、H2O、CO2都是非极性分子(3)磷化硼(BP)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如图1为磷化硼晶胞;①晶体中P原子填在B原子所围成的____空隙中。②晶体中B原子周围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____个。(4)立方氮化硼是一种新型的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结构材料,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但熔点比金刚石低,原因是__________。图2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请在图中圆球上涂“●”和画“×”分别标明B与N的相对位置______。其中“●”代表B原子,“×”代表N原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溴可以跟氢氧化钠反应,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故A正确;B、乙烷中混有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硝基苯不溶于水,酸可以和碱反应,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故C正确;D、乙烯不溶于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可以被碱液吸收,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故D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有机物中含有乙烯的除杂是一个常考点,要特别注意,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一般不能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气体的除杂。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属于基础知识,平时注重积累即可。详解:A.PM2.

5,即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不属于胶体的微粒范围,故错误;B.从图分析,一次颗粒物通过界面反应,内混后得到二次有机颗粒物,有机颗粒物中肯定含有碳元素,所以一次颗粒物中含有碳元素,故错误;C.从图分析,二次无机颗粒物含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硝酸等,所以主要成分为硝酸铵和硫酸铵,故正确;D.二次有机颗粒物(SOA)主要成分不属于醇,属于酸,故错误。故选C,3、D【解析】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先加石灰乳使水中的镁离子通过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然后利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溶液,从氯化镁溶液中冷却结晶得到MgCl2·6H2O,在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镁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即可以得到金属镁。综上分析,A、B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A、B错误;C、因为氧化镁的熔点远远高于氯化镁,工业会选择氯化镁电解得到镁,选项C错误;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符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海水的综合利用,海水中含有MgCl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首先是富集;根据石灰乳比氢氧化钠廉价易得,一般不用氢氧化钠,在海水苦卤中加石灰乳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加盐酸得到氯化镁,经浓缩、结晶、脱水、电解可以得到金属镁分析。4、B【解析】A.A和B可以在同周期,A在B的前面,不一定下一周期,故A错误;B.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H2SiO3,实际是碳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反应进行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强酸制备弱酸,故B正确;C.根据浓硝酸的特性可知,常温下浓硝酸使铝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还原性是Al>Cu,故C错误;D.氮氮三键的键能大,氮气稳定,但非金属性N>P,一般利用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比较非金属性,故D错误;故选B。5、A【解析】A.常温下,Fe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A正确;B.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反应,铜常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但均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C.露置于空气中,浓硝酸挥发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增大,故C错误;D.露置于空气中,浓硝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浓度均降低,故D错误;故选。6、A【解析】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故A错误;B.淀粉或纤维素均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则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故B正确;C.硫酸铜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鸡蛋清凝聚,故C正确;D.多肽结构复杂,与氨基酸中氨基、羧基的数目与顺序有关,即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A。7、D【解析】

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吸热的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判断。【详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浓度增大,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降低,B错误;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质量分数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质量分数降低,D正确。答案选D。8、C【解析】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则烃分子中只有一种H,答案是C。9、B【解析】

根据混合物的总质量和平均分子质量,可以求出其总物质的量为0.4mol。因为溴水增重8.4g,说明烯烃为8.4g,烷烃为1.6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说明这两种气态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一种比25大,另一种必然比25小,烯烃肯定比25大,则只能是烷烃比25小,烷烃只能是甲烷,则甲烷为0.1mol,烯烃为0.3mol,可以求算出烯烃的摩尔质量为,则为乙烯。故选B。10、D【解析】

铁棒、锌棒和硫酸铜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负极质量会减少,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所以正极上铁棒质量会增加,根据金属和转移电子的关系计算即可。【详解】铁棒、锌棒和硫酸铜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质量减少,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质量增加。设负极上质量减少x,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65g2molx0.4molx=65g×0.4mol/2mol=13g所以负极质量减少13g,故选D。11、B【解析】

A.酒精和水能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不选;B.苯不溶于水,与水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选;C.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不选;D.溴能够溶于水,和水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不选;答案选B。【点睛】能够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该不能相互溶解,混合后会出现分层现象。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萃取和分液的区别。12、C【解析】

A、从图示可知,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发生,如铝热反应,故B错误;C、从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CO(g)与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与H2(g)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D、1molCO(g)和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2(g)和1molH2(g)要放出41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13、B【解析】

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即反应放出1638kJ能量,答案选B。【点晴】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计算。明确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反应热的计算常用方法有:(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14、D【解析】

令CH4和NH3的质量都为1g,CH4的物质的量为=mol,NH3的物质的量为=mol,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CH4和NH3分子数之比为mol:mol=17:16,故A正确;B.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体积之比为mol:mol=17:16,故B正确;C.每个CH4分子含有4个H原子,1gCH4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每个NH3分子含有3个H原子,1gNH3含有H的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H原子数目之比为4×mol:3×mol=17:12,故C正确;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密度之比为16g/mol:17g/mol=16:17,故D错误。故选D。15、B【解析】分析:A.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苯中不含;B.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D.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以下的烷烃.D.苯与乙烯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详解:A.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苯中不含,则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而苯与溴水发生萃取,A错误;B.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则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B正确;C.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以下的烷烃,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错误;D.苯与乙烯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苯能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D错误;答案选B。16、D【解析】分析:氨气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氮原子与氢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根据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分析判断;氯气是单质,两个氯原子之间共用一个电子对,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详解:A、氨气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氮原子与氢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A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氯气是单质,两个氯原子之间共用一个电子对,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lPH3NH4ClH3PO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l2+H2O═H++Cl-+HClO【解析】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氨气,则A是H元素、B是N元素;A和C同族,且C原子序数大于B,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是Na元素;B和D同族,则D是P元素;C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则E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是H元素,B是N元素,C是Na元素,D是P元素,E是Cl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这几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故答案为:Cl;(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N>P,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差的是PH3,故答案为:PH3;(3)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为,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氢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为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NH4Cl;(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化学式为H3PO4,故答案为:H3PO4;(5)A和B形成的气体为氨气,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6)单质E是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18、2H2O22H2O+O2↑Cl2+2Fe2+=2Cl-+2Fe3+Br2Br、I属于第ⅦA族(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加,非金属性减弱,反应的剧烈程度减弱【解析】

常温下,A2D呈液态,A2D是水,A是H元素、D是O元素;B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是N元素;E、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E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则E是Cl、X是Br、Y是I;过渡元素Z与D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红棕色粉末Z2D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Z2D3是氧化铁,Z是Fe元素。【详解】(1)H与O形成的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W是过氧化氢,电子式为;(2)ZE3是FeCl3,Fe3+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会减弱过氧化氢的消毒杀菌能力,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3)将氯水加入浅绿色的FeCl2溶液中,FeCl2被氧化为FeC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Fe2+=2Cl-+2Fe3+;(4)Br、I属于第ⅦA族(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加,非金属性减弱,反应的剧烈程度减弱,所以与H2化合时,Br2反应剧烈程度强。19、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大【解析】

(1)为了加快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2)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3)大烧杯上盖硬纸板是为了减少气体对流,使热量损失,若不用则中和热偏小;(4)加热稍过量的碱,为了使酸完全反应,使中和热更准确;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内外界温差过大,热量损失过多,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计算中和热数据相等,因为中和热为强的稀酸、稀碱反应只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氨水为弱电解质,电离时吸热,导致释放的热量减少,计算中和热的数值减少,焓变偏大;【点睛】测定中和热时,使用的酸或碱稍过量,使碱或酸完全反应;进行误差分析时,计算数值偏小,由于焓变为负值,则焓变偏大。20、圆底烧瓶酒精灯Cu+2H2SO4CuSO4+SO2↑+2H2OdC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解析】

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分析实验中的仪器名称及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根据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分析实验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详解】(1)如图所示,盛装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为圆底烧瓶;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需要加热,所以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CuSO4+SO2↑+2H2O,故答案为:圆底烧瓶;酒精灯;Cu+2H2SO4CuSO4+SO2↑+2H2O;(2)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硫与溶液、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与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且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饱和NaHSO3溶液;(3)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与Na2S反应生成单质硫,所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的装置是C,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4)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本身就存在氯离子,可以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I不合理;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新制氯水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褪色,所以II也不能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