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粤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11.1怎样才叫做功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用力推却推不动端酒他们都“做工”了,但是没“做功”。如何从物理学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呢?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知道功的概念。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怎样才叫做功一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实验1: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小车前进(如图所示)。现象: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实验与探究实验2:用力将地上的物体拿到桌面上来。现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两示意图,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点:(1)这两幅图中手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共同点:物体在作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讲授新课如何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分析下列物体受到的力,并指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1)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

做了功?为什么?(2)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

距离,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对小车做功了吗?为什么?(3)工人推动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当工人停止用力后,

小车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工人还对

小车做功吗?为什么?交流与讨论不做功的情况:(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继续移动一段距离;

F=0(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

s=0(3)物体受力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F与s的方向垂直讲授新课怎样测算功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1.功的多少如图(甲)所示,用力把一砖块匀速提升1m,做功多少?如图(乙)所示,如果用力把三块同样的砖匀速提升1m,做功多少?如图(丙)所示,如果用力把一块砖匀速提升3m,做功又是多少?交流与讨论(1)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一定时,力越大,做的功越多;(2)力的大小一定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3)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则做的功越多;(4)功的多少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成正比。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2.功的计算方法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功=力×距离,即W=F·s。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即:1J=1N×1m=1N·m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3.功的简单计算(1)如图所示,请学生估算:用手匀速托起两个鸡蛋升高1m时,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两个鸡蛋重力大约是1N已知:F=1N,s=1m。求:W=?解:W=F·s=1N×1m=1J答: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1J。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3.功的简单计算(2)如图所示,某人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100N,把木箱沿斜面推到2m高处。斜面长4m,这个人做了多少功?已知:F=100N,s=4m。求:W=?解:W=F·s=100N×4m=400J答:这个人做了400J的功。讲授新课机械功原理四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则一定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机械功原理。1.机械功2.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3.功的计算功=力×距离(W=Fs)4.机械功原理课堂小结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人在工作中,他一定做了功

B.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C.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的

功越多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这个力才对物体做功D随堂训练2.下列情况下,人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工人把一堆砖从地面抬到三楼

B.工人把板车从甲地拉到乙地

C.某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走

D.学生推着自行车进校门C随堂训练3.小明和小亮体重相同,体育课上小明爬绳,小亮爬杆,两个人都爬到了3m高的顶端,比较两人做的功()

A.小明做功多

B.小亮做功多

C.两人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C随堂训练4.一个同学用12N的力,将一个重为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了300J的功

B.做了的功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条件不足,无法计算D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第1课时认识功率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讨论:在建筑工地上,需要把几百块砖全部送到楼顶,你能想出几种办法?你认为应选择哪种办法?为什么这样选择?1.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2.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3.会进行有关功率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观察下面两种不同的做功方式观察与思考他们两人中,女生依据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男生依据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讲授新课交流与讨论

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不能只比较做功多少或只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

二是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实验1:一位同学一次将四块砖搬到讲台上,另一位同学分四

次将四块砖搬到讲台上,两次做功所用的时间不同。实验2:两位同学用相同的时间,一个同学搬两块砖,另一个

同学搬四块砖,同时从地面搬到讲台上。实验3:一位同学用较短的时间将两块砖从地面搬到讲台上。

另一位同学用较长的时间将三块砖从地面搬到讲台上。思考:谁做功快,谁做功慢,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讲授新课交流与讨论实验1:做相同的功,用时少的做功快。实验2:做功时间相同,做功多的做功快。实验3:一位同学做功少,但用的时间短。另一位同学做

功虽多,但用的时间长。讲授新课认识功率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概念:物理学中,把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观察与思考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时间的单位是秒(s),功率的单位是焦/秒(J/s),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工程上还常用到千瓦(k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1000W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功率的计算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1.人在3s内做功150J,求人的功率?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2.挖掘机在1min内做了7.2×106J的功,求挖掘机的功率?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二、功率1.概念: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功率。2.公式:P=W/t3.单位:牛·米(N·m),名称焦耳,简称焦,符号“J”。课堂小结1.在“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比赛中,某同学从一楼跑

到三楼用了10秒,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约为()A.3瓦B.30瓦C.300瓦D.3000瓦C随堂训练2.

叫作功率,它的公式是

功率的单位是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W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第2课时功率的测量和应用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组选出男、女同学各一名,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登上教学大楼的4楼。为了比较二人做功时的功率,你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1.知道如何测量功率。2.学会推导并应用公式P=Fv。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功率的测量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男女同学各选10名“运动员”排成两纵队,由两位同学记录时间t,一位同学负责测量学生质量m

,两位同学用卷尺测量四楼到地面的距离h

,由教师指挥发出信号,学生开始以最快速度跑上四楼。记时员及时报时,将m、h、t三个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功率。最后比一比谁的功率大。观察与思考姓名体重G/N登楼的高度h/m登楼的时间t/s登楼做的功W/J功率P/W讲授新课交流与讨论两名同学功率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讲授新课功率的应用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怎么计算它的功率?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交流与讨论对于公式P=Fv(1)只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2)由公式P=Fv知,在功率一定时,减小速度,从而增大牵引力。讲授新课交流与讨论公式与P=Fv的区别是功率的定义式,它表示做功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无论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如何,普遍适用。P=Fv是功率的推导式,是当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时推导出来的,它能表示物体的瞬时功率,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讲授新课1.功率的测量(测量上楼的功率)2.公式P=Fv的应用课堂小结1.甲、乙两辆相同的载重汽车,甲车载满货物,乙车空载,当它们都以相同功率匀速行驶时,它们的行驶速度关系

为()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随堂训练2.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

的是()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WD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学习和工作要讲究效率,使用机械也要讲效率。那么,什么是机械效率呢?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日常生活中,人们搬移物体,不是将物体平移到另一个地方,就是将物体从低处搬到高处(或从高处搬到低处)。实验1:用手将一重物直接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实验2:利用斜面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实验3:用动滑轮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移到高处。实验与探究思考:利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为何多一些?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如图所示的两种机械做功的情况中,哪些功是我们需要的有用功?哪些功是不得不做的功?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1.有用功(W有用):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2.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4.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总=W有用+W额外。5.W总>W有用讲授新课什么是机械效率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1)当你用水桶提水时,有两只大小相同的水桶可供选择,一只是轻质塑料桶,另一只是厚铁皮桶,你选择哪一只水桶?为什么?(2)当你用滑轮提升一个重物时,你选择哪一种滑轮?归纳与小结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W有用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η表示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表征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1)机械效率的单位是什么?(2)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能不能等于1?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不能。因为使用机械总有额外功讲授新课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观察与思考1.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叫机械效率。3.功率和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的两种不同性能,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讲授新课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有用功: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作有用功。2.额外功:把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是总功。二、什么是机械效率1.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2.公式:η=(W有用/W总)×100﹪课堂小结判断对错(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3)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4)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6)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7)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机械效率可以等于1()(8)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第2课时机械效率的测定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选择器材,组装一个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并用它来提升重物G。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实验内容:观察与思考(1)滑轮组工作时的有用功怎样计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滑轮组的额外功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便于测量?(3)有其他简便的方法测算总功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4)为了求出滑轮组的有用功和总功,从而计算滑轮组工作时的机械效率,除滑轮组外,实验中还需要哪些测量器材?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注意事项(1)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

出,以钩码的下端为标准读数。(2)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要竖直向上匀

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3)测量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时,可事先在细绳自由端

上作一标记,再拉弹簧测力计,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

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出细绳标记移动

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记录数据讲授新课交流与讨论同一个滑轮组,在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是不同的。实验结论思考: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60%滑轮组:50%~70%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水泵:60%~80%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1)减少机械自重。(2)减少机械的摩擦等来减小额外功。

(3)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4)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5)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定时润滑,使机械

处于良好的运转态。讲授新课一、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二、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堂小结1.一物体质量为18kg,其所受重力为

N。如图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拉力为200N。

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取g=10N/kg)18036090%随堂训练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

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1)W总=?(2)W有用=?(3)W额外=?(4)η=?(5)G动=?GF.(1)W总=240J(2)W有用=180J(3)W额外=60J(4)η

=75%(5)G动=60N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11.4认识动能和势能第1课时认识动能和势能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能量。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并了解一些有关能量方面的知识。根据你的认识与了解,能说说能量有哪些形式吗?1.物体具有能量的含义。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什么是能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观察下列现象,你有什么发现?什么是能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观察下列现象,你有什么发现?归纳与小结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能。能的单位就是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焦(J)。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下列哪种风具有的能量最大?(1)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2)八、九级大风可以使大树“前仰后合”;(3)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实验与探究实验一(1)让小球分别从斜面上A处和B处

滚下(如图a),比较它们在平

面上运动速度的大小。(2)让同一小球分别从A处和B处滚

下(如图b),看看哪种情况下

小球将纸盒推得更远。讲授新课交流与讨论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实验二(1)让不同质量的小球先后从斜面

上同一高度处滚下(如图a),

比较它们在平面上运动速度的

大小。(2)让这两个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

度处滚下(如图b),看看哪种

情况下小球将纸盒推得更远。讲授新课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交流与讨论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物体的动能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列车和小汽车,那个动能大?假如发生交通事故,哪个导致的后果更严重?为什么?讲授新课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观察下列图片,你有什么发现?物理学中把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势能。交流与讨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作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思考: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1)先让同一重物从不同的高度落

下,打击小木桩,观察和比较

小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2)用质量不同的物体分别从同一

高度落下,打击小木桩,观察

和比较小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

度。讲授新课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交流与讨论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大量事实和实验表明:物体的位置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讲授新课一、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二、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因素:质量、举高的高度三、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程度课堂小结1.关于能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

B.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速度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

物体的动能大

C.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

乙物体的势能大

D.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具有能D随堂训练2.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B.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

C.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越大

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D随堂训练3.据报道,一辆横穿铁路的拖拉机,因故障而停在铁道上,

此时从远处驶来一列火车,尽管司机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

施,但是缓慢行驶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飞”了。这是

因为火车的()A.动能很大B.速度很大

C.势能很大D.功率很大A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1.4认识动能和势能第2课时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想一想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知道机械能的概念。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认知与了解机械能及其转化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说说下列情况的物体都具有哪些能?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交流与讨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也可以只具有动能或者只具有势能。思考:动能与势能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A.探究摆球的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如图所示,将小球拉到A处,然后释放。仔细观察小球摆动的情况;比较小球在点A、B和中间点C的势能和动能的情况。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A.探究摆球的动能与势能的转化A→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物体具有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B.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应用在跳板表演中,杂技演员们的动能与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B.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应用在玩蹦蹦床的过程中,人的动能与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讲授新课实验与探究B.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应用游乐场中的过山车沿轨道运动时,动能与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讲授新课摆球每次上升达到的高度都比前一次要低些,这是什么原因?观察与思考由于存在着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球每次上升的高度和到达最低处的速度都逐渐减小,这说明摆球的机械能减少了。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减少。讲授新课说说水力发电站机械能的转化情况。观察与思考水力发电是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讲授新课机械能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课堂小结1.一个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气球,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不变B随堂训练2.跳伞运动员从345米的高度跳下,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

落伞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

伞的()A.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B.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少C.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机械

能减少D.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减少,机械能不变C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12.1认识内能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驱动这些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认知与了解导入新课什么是内能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势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归纳与小结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炽热的钨丝温度高达2500℃,它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多液态空气的温度为-200℃,它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少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多;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少。讲授新课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用钻头在金属块上钻孔时,钻头和金属块会发热在橙汁中放入冰块,温度会发生变化观察下列情况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实验与探究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导致硝化棉燃烧。讲授新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实验与探究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铁丝的内能增大了,铁丝的内能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小结:做功可改变内能。讲授新课下面的铁锅、棉被的内能改变了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观察与思考铁锅热得烫手棉被被晒得暖呼呼的讲授新课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从

传给

。毛巾人体人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凸透镜点燃木柴炉子烧水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转移高温部分的内能低温部分(同一物体之间)高温物体的内能低温物体(不同物体之间)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讲授新课一、内能1.定义2.相关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2.做功课堂小结(1)热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热量就是功。(

)(2)用热水袋取暖过程中只发生能量转移。(

)(3)分子的动能就是物体的内能。(

)1.判断题随堂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随堂训练C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运动的物体有动能但没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

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随堂训练D4.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C

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12.2热量与热值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怎样描述和度量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呢?观察与思考导入新课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

体内能改变的多少。2.知道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成正

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

正比。3.了解热值的概念,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根据

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认知与了解学习目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能改变的多少叫作热量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Q

吸热时Q吸,放热时Q放热量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J)1.定义3.单位2.符号热量一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差存在。讲授新课1.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2.单位区别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改变。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3.表述区别温度后面只能接“是……、降低……、升高……”热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放出……热量”内能只能“具有内能、改变内能、内能增加(减少)”4.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讲授新课某种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二

探究水吸热与温度、质量的关系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烧开满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小结:对于同种物质(如水),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

有关。质量(m)升高的温度(Δt)质量越_____,吸收的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的度数越______,吸收的___________。不一样多,满壶水所需热量多。不一样多,烧成开水所需热量多。大热量越多多热量越多讲授新课柴薪煤炭石油天然气从哪里获得内能?讲授新课

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相同吗?怎么比较它们谁的放热本领强呢?

经验告诉我们,等质量的煤和干木柴,充分燃烧,煤放出的热量要比柴多得多。我们用热值这个概念来表示燃料放出热量的本领。燃料的热值三讲授新课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国际单位:焦每千克;符号:J/kg。气体燃料的单位:焦每立方米;符号:J/m3。1.热值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定义(2)物理意义(3)单位讲授新课煤油4.6×107木炭3.4×107汽油4.6×107无烟煤3.4×107氢气14.3×107石油4.4×107焦碳3.0×107天然气

4.4×107柴油3.3×107烟煤2.9×107煤气4.2×107酒精3.0×107干木柴1.2×107气体液体固体常用燃料的热值(单位:J/kg)2.了解燃料的热值表烟煤的热值是多少,其物理意义是什么?讲授新课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无关。讲授新课为什么发射火箭上天要用氢做燃料?3.有关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1)固体或液体燃料:Q放=mq

(2)气体燃料:Q放=Vq热值计算公式讲授新课

根据热值表,计算一下10吨氢气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再算算,若用干木柴完全燃烧来获得这些热量,需要多少吨干木柴?

氢气的热值是1.4×108J/kg

干木柴的热值1.2×107J/kg放出热量Q=热值q×质量m

=1.4×108J/kg×

10×103kg

=1.4×1012

J需要干木柴约120吨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10吨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讲授新课一、热量1.定义: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多少

符号:Q2.单位:焦耳符号:J3.物体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变

化多少成正比课堂小结二、燃料的热值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

作这种燃料的热值。符号:q2.单位:焦耳/千克(J/kg或J•kg-1)3.计算公式:Q=qm1.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随堂训练B

2.关于燃料的热值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有关

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多少有关

D.燃料的热值与上面三个因素都有关B随堂训练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

C.lkg的某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D.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C随堂训练4.一般家用轿车使用标号为93的汽油作燃料(热值为

4.6×107J.kg﹣1)端午节放假,小翔爸爸驾车携全家出游,仪表显示全程燃油20kg。此次出游,轿车耗能

J。9.2×108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探究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同一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认知与了解导入新课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一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为什么在同一时刻砂石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1.海水是液体,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海水温度低。2.沙石比海水吸收的热量多。3.沙石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要比水快。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研究对象:砂石、水设计实验实验方案: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盛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水和砂石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表格讲授新课等质量的沙石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沙石比水需的时间__。实验结果:短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

不同分析与结论讲授新课比热容二定义:讲授新课符号:单位:c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观察与思考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1kg水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读作:物理意义: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吸热的多少无关。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二、比热容1.定义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用字母c表示1.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

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沸点A随堂训练2.小黄同学为了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样的电热器同时加热(不计热损失)。过一

段时间后,发现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乙液体大,由此判断

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

c乙。小于随堂训练随堂训练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

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图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

的能力更强。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70相同高水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导入新课观察与思考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习目标1.能够利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会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认知与了解导入新课比热容的应用一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中午,我们在水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交流与讨论砂石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砂石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感觉砂石烫,海水不那么烫。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制冷效果好;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如图人们选择用水给发动机冷却,用水取暖,这是为什么?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多,用水做冷却剂或取暖效果好。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如图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讲授新课夜晚降温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放出一定热量时,温度降低得少,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太阳升起后再放掉水,通过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讲授新课归纳与小结(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

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

取暖。(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

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讲授新课热量的计算二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吸收的热量m:物体的质量t1:物体的初温t2:物体的末温观察与思考例题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已知:c=4.2×103J/(kg·℃),m=2kg,

t1=20℃,t2=100℃。求:Q吸。解:Q吸=cm(t2-t1)=4.2×103J/(kg·℃)×2kg×(100℃-20℃)=6.72×105J。答:至少需供给6.72×105J的热量。讲授新课二、热量的计算课堂小结一、比热容的应用1.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

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

(选填“大”或“小”),

从比热容角度来看,这是由于

。大砂石的比热容较小随堂训练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

J的热量。如果将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为

J/(kg·℃)。8.4×1054.2×103随堂训练3.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

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

温度之比为()A.3﹕2B.2﹕3C.4﹕3D.3﹕4B随堂训练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