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限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政策的实施()A.表明放弃了干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B.从根本上变更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C.标记着资本主义告辞自由放任时代D.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苏俄当时()A.地主富农抗拒剧烈B.支配体制脱离了国情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3.关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曾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对列宁这句话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退一步”指允许资本主义现象的存在B.“前进两步”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C.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权宜之计D.新经济政策并不适合苏俄当时的国情4.苏联领导人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这一思想()A.突破了支配经济体制的制约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C.主见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究5.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缘由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道:“他们(农夫)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削减了一多半。”对此说明最为合理的是()A.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夫消极怠工C.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夫利益被忽视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夫消极应对6.“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化、职业机会与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上述评论针对的是()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7.西方专家和技工的数量超过2万人,其中美国人约翰·考尔德担当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总工程师,因贡献突出被授予列宁勋章,甚至还有外籍技术人员获得了党员称号,这种现象发生在苏俄(联)()A.三年国内斗争时期B.国民经济复原时期C.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D.二战后经济改革时期8.20世纪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更。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成功;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供应了驱动力。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白()A.俄国革命对各国历史具有普遍意义B.美苏冷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C.苏联模式对西方社会发展有借鉴作用D.社会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淡化9.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或许,他真诚地信任,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缘由在于()A.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B.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相识C.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1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出土了460余件青铜器青铜器在商代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B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被淘汰C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占据了世界工业生产量的三分之二,拥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二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D1954至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4000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成功11.1970年,苏联闻名物理学家安德鲁·萨哈罗夫在致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中,把苏联比方为“一辆巨大的卡车”,而驾驶员“一只脚用劲往下踩加速器,却用另一只脚踩刹车”。这里的“踩加速器”是指()A.利用科技革命成果B.巩固支配经济体制C.支持第三世界国家D.加快工业化步伐12.(戈尔巴乔夫于20世纪八十年头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右图)——封面主题词是:“StartingOver”(重新起先)。此图透露的信息是()A.试图说明战后美苏争霸结束B.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质疑C.借用媒体宣扬图谋思想渗透D.旨在消退意识形态的冲突13.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究时期。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接受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老曲《苏联的颜色革命始于赫鲁晓夫》材料二形成于确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更的,具有显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经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假如在确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定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探讨甚至学习仿照,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旺盛。——摘编自李明玉《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调整。(8分)(2)运用所学学问,结合材料二,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的史实论证“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旺盛”。(12分)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头,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变更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相识。材料二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全部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支配支配。——以上材料均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1)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10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究的。概要评述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体制。(10分)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国家仍限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允许私人贸易存在,说明该政策由国家限制命脉,基本实行国有制,但在确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可以确定该政策为新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仍旧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并未根本变更传统经济学的观念,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行,标记着资本主义告辞自由放任时代,故C项错误;苏俄在“二五”支配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故D项错误。2、【答案】C3、【答案】D4、【答案】D制还未建立,故A项错误;大工业的基础地位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但材料强调商业【解析】材料强调发挥商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属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探究,支配经济体发挥的作用,故B项错误;此时的苏俄(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部分发展商品经济,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究,故D项正确。5、【答案】D【解析】世界性经济危机时间为1929年至1933年,主要在欧洲资本主义市场,并未在苏联出现,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间为1919年至1921年,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苏联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供应资金,题中没有反映重工业的信息,故C项错误;为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损害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农夫为了爱护自己的利益才出现了题中消极应对现象,故D项正确。6、【答案】B7、【答案】C【解析】苏俄三年斗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会允许外籍工程师在工厂任职,故A项错误;B时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可知是在斯大林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故C项正确;二战后美苏实行冷战,不会出现西方专家大量在苏联任职并受到嘉奖的现象,故D项错误。8、【答案】C9、【答案】B【解析】从材料“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可以解读出: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主义,故B项正确。10、【答案】C11、【答案】A【解析】1970年,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重工业领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军事工业,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在确定程度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而不是巩固支配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经济领域内容,不是政治领域,故C项错误;加快工业化步伐不符合“踩加速器”,故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20世纪八十年头苏联还未解体,战后美苏争霸还没有结束,故A项错误;“StartingOver”(重新起先)是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确定赞许,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使得苏联的改革走上歧途,但有助于西方思想的渗透,推行和平演化,因此在媒体舆论宣扬上确定赞许它,故C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冲突无法消退,故D项错误。13、【答案】(1)调整:①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途到干脆过渡;②全部制结构上:从多种全部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③经济管理体制上:从支配和市场调整并存到高度集中的支配经济体制。④安排制度上:从按劳安排到确定平均主义。(8分)(2)(12分)等次论述第一等相识全面,思路清楚。史实精确,史论结合亲密。表达通顺。其次等相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精确,史论结合不够亲密。表达较通顺。第三等相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14、【答案】(1)特点:英国自由放任(或自由、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市场);美国国家(政府)干预。(4分)背景: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答金融危机不给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