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变更了世界第一节奇异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2.相识物理变更、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爱好。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4.初步建立宏观和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5.相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重点、难点:
1.相识物理变更、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和化学有关的学问和阅历。[学生活动]沟通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自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学生活动]设想来到和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视察化学变更[阅读分析]化学变更和物理变更的定义。[活动天地]视察化学变更的现象。引导视察现象,相识仪器,精确地记录并记忆试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和完成,活跃课堂气氛。总结以下几点:1.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2.化学变更和物理变更的区分。3.开展化学探讨的基本目的。4.相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三、化学变更的奇异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和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更的本质就是生成了和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相识物理变更、化学变更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定义。
2.完成P6沟通共享。
3.记忆有关试验现象。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变更了世界
其次节化学之旅
课型:新授课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学会提出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一、从问题起先
[学生阅读]体验科学始于问题。
[学生活动]沟通探讨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沟通共享]把你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和同学们共享。
[学生探讨]怎样才能发觉和提出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新奇心;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③擅长变换角度看问题;④擅长视察;⑤擅长从生活实际中发觉和提出问题......
[老师讲解]金刚石、石墨、C60的有关学问拓展。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天地]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制定支配并试验。
4.收集证据。
5.结说明和结论。
6.反思和评价。
[学生活动]请你提出一个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活动。
[多识一点]自变量、因变量、限制变量。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不仅要"三思而后行",还要"行后而三思"。
[学生自学]化学探究试验报告的规范格式。
[学生活动]分析P16的数据,你发觉了什么?
1.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
2.同一根蜡烛燃烧时间逐次减短。
[学生分析]上述结果如何说明?
让学生充分的探讨,老师走入学生中倾听探讨。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
针对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提出自己的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出试验,并借助家中的器材进行试验。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变更了世界
第三节走进化学试验室
课型:新授课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运用留意事项。
2.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称量,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基本的试验操作技能。
3.理解化学试验室平安规则,提高遵守试验室平安规则的自觉性。
4.初步养成"动脑思索、规范操作、细致视察、详实记录"的试验习惯和严谨细致的科学看法。
重点、难点:
1.相识常见的九种仪器。
2.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称量,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基本的试验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一、相识你的试验室
结合P138附录Ⅱ相识常用仪器。
二、验室平安规则
P137附录Ⅰ;P21发生意外怎么办?
三、本操作练习
㈠、液体药品的取用
练习内容练习步骤留意事项及缘由
1.取试剂瓶中的水向试管中倒入约1/3体积。
(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
(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3)标签对着手心,拿稳试剂瓶;
(4)试管略倾斜,试剂瓶口靠紧试管口倾倒液体。
1.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
2.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沿瓶壁外流下腐蚀标签。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约20滴水。
(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
(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3).取胶头滴管,先挤压排气后,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4).滴管于试管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5).滴管用后洗净插在试管架上。
1.不行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滴管;
2.不行把滴管放在试验桌上,会污染滴管;
3.不行倒持滴管,滴管内的试液会腐蚀胶头。
㈡、固体药品的取用
练习内容练习步骤留意事项及缘由
1.取少量细砂于试管中
(1)将盛细砂的试剂瓶取出;
(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3)取宽窄合适的纸槽,用药匙取少量食盐倒入纸槽中;
(4)试管平放,用纸槽将食盐送到试管底部后,将试管竖直起来,渐渐取出纸槽。
1.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
2.若药匙大小合适也可干脆将药匙伸入试管中,不用纸槽。
2.取石灰石颗粒于试管中
(1)将盛石灰石的广口瓶取出;
(2)打开瓶塞并倒放在桌上;
(3)试管平放,用镊子取一粒石灰石放入试管口,缓慢将试管竖直使固体滑落。
1.试管由平放到竖直,保证固体滑落,防止块状固体干脆坠落砸破试管。
㈢、物质的加热
练习内容练习步骤留意事项及缘由
1.点燃和熄灭酒精灯
(1)将酒精灯放在试验桌中心;
(2)取下灯帽正放在桌上;
(3)用火柴点着酒精灯,将废火柴梗投入废液缸中;
(4)视察酒精灯火焰,然后用灯帽盖灭。肯定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否则会引燃灯内酒精而着火!
2.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
(1)取少量水于试管中(同㈠中1的步骤)放在试管架上;
(2)点燃酒精灯(同㈢中1的步骤);
(3)将试管夹从下往上套夹到距试管口1/3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
(4)试管和桌面成45。,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底部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并来回移动。
1.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
2.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万一液体溅出可能伤人;
3.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来回移动是为进行预热。
4.加热后的试管放回试管架上,冷却后再洗涤。
㈣、物质的称量
练习内容练习步骤留意事项及缘由
1.用托盘天平称量2g食盐
(1)调整天平平衡,并在两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纸;
(2)用镊子将游码调至2g;
(3)取少量食盐向左盘添加至天平平衡。
1.在两盘上各放一张相同大小的纸,假如是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防止药品污染和损坏托盘。
2.称量物必需放在左盘,因为游码的质量是加在右盘的。(即左物右码)
2.用量筒量取20的水
(1)取25的量筒;
(2)向其中倒水至接近20(取用液体的方法同㈠中1);
(3)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中滴加水至恰好20。
1.视察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最底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
2.量筒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用来进行化学反应。否则会影响刻度的精确性。
㈤、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四、试验练习
对基本操作的实际应用
试验内容操作步骤现象
1.氢氧化钠、硫酸铜、酚酞三种液体间的反应
试管1:倒入氢氧化钠滴加硫酸铜;
试管2:倒入氢氧化钠滴加酚酞;
试管3:倒入硫酸铜滴加酚酞。
2.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在试管中加入2-3块石灰石,滴入2稀盐酸,视察石灰石表面的变更,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
3.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反应取少量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滴入约2稀硫酸;加热上述试管。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相识仪器和练习基本操作,同时要驾驭几个反应的试验现象。
[课后作业]
结合学习提纲理解记忆有关基本操作的留意事项。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其次单元水和溶液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更
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更的微观说明和缘由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更之间的关系,相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更和发生这些变更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更,对于水的凝合、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更的微观描述和缘由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状况下更简洁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更?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爱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
[生]喜爱。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好像是微乎其微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
[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生]状态变更。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更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更
水的三态变更
[板书]水的三态变更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更?
[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先来视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沟通)
(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肯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溢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间的间隔
[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
[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
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
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来小结一下。
[板书]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变更
分子大小分子的排列方式
[问]这样的变更是物理变更还是化学变更?
[生]物理变更
[投影]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问]这是什么缘由?
[生]水蒸发了
[师]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说明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生]回答(沟通探讨)
[师]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
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
[生]回答(沟通探讨)
[板书]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
[投影]生活现象(水烧开后,揭开锅盖,马上就会有很多小水滴滴下。)
[问]这是什么缘由?
[生]水蒸汽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
[问]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生]回答(沟通探讨)
[板书]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投影]沟通共享(课本30页)
[生]同意
[师]下面请大家分别举例证明小明的观点
[板书]①分子很小
[生]小的看不见,摸不着,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板书]②分子间有间隔
[问]先问大家一个问题:100大豆,100小米(展示)假如把二者混合在一起,体积是否等于200
[生]等于;不等于
[师]演示(充分混匀)小于200
[问]为什么?
[生]黄豆和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和小米之间有间隔
[师]请大家思索:100水,100酒精,混合体积是否等于200?
[生]小于200(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师]请大家再举出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
①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状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②气体比固体液体简洁压缩(分子间有间隔,并且间隔不同)
③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板书]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生]①墙内开花墙外香;打开酒瓶可以闻到酒香
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演示]③品红在水中扩散
④一杯热水,加入品红中
[生]说明缘由
[板书]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小结]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水的三态变更
1、水: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更)
水分子的大小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变更
水分子的数目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液态→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变小。(气态→液态)2、分子的特征①分子很小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作业]课本30页活动天地和在线测试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水的净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二、重点:过滤和蒸馏的原理及试验操作
复习提问: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教学过程
新授:
提问:什么地方存在水?
学生思索回答: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
提问:有没有同学看到黄河?(电视上也行)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答:很浑
提问:能不能说一下缘由?
学生: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
提问:那么你说黄河水是纯净物还产混合物呢?
学生:是混合物
提问:捧起一捧海水是否是澄澈透亮的?尝一下是什么味道?为什么?
学生:是,是咸的。因为含有食盐
提问:那么,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是混合物。
总结:自然界的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象泥沙这样不溶性杂质还有象食盐这样可溶性的杂质,因此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如何除去这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这就是水的净化问题。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怎样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请同学们看书参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总结一下可以实行哪些操作来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
一、不溶性杂质的净化
1.沉淀
演示试验:视察混浊的水的静置,并比较颗粒大的和小的沉淀的快慢,从而得出加絮凝剂的作用:使小的颗粒凝合成大的颗粒,加快沉淀。
2.过滤:我为什么能从教室出去,再进来?拖拉机能进来吗?为什么?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类似的问题?
原理:小的走,大的留。
3.吸附:衣服可以吸有很多灰尘,还可以汲取异味。是什么变更?哪个同学家运用净水器?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问题:上述操作哪个净化效果最好?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水已经是澄清透亮的了,这些水是纯净的吗?
学生答:不是,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二、可溶性杂质的净化
提问: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喝矿泉水好呢?还是喝纯净水好呢?为什么?
学生答:矿泉水。因为矿泉水含有人体须要的多种矿物质。
总结:这就是说,水中的这些可溶性杂质有些对我们来说是有益是,这些不须要除去。但有两类可溶性的化合物,假如水中含得太多,将会对生活和生产造成很多麻烦,请同学们找出来看是哪两类化合物?这样的水叫什么水?
学生答:钙的化合物、镁的化合物,叫硬水。
提问:能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请同学们看书。
提问:你能鉴别硬水和软水吗?
学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软水,起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软化:有哪此操作?
学生答:煮沸水蒸馏
提问:在家里做饭时,开锅时,假如你掀开锅盖,你能看到锅盖上有什么?怎么来的?你能说一下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提问:同上面的几个操作相比,蒸馏的净水效果怎样?
练习题:56页1、2、3。
下面咱们重点学习一下过滤的试验操作。
三、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练习:基础训练
小结:请学生总结都学到什么?
作业:一课三练。
检测
板书水的净化
水:化学符号,组成;构成。(纯净物)
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混合物)一、不溶性杂质的净化1.沉淀(加絮凝剂)
2.过滤:小的走,大的留
3.吸附:物理变更
二、可溶性杂质的净化
1.硬水:含钙、镁的化合物较多
2.鉴别:用肥皂:渣硬沫软
3.软化:煮沸:家庭
蒸馏:液气液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其次单元水和溶液
其次节水的分解和合成
课型:新授课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电解试验,相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志向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更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接着采纳学生熟识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相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说明,相识化学变更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更,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行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更。
2、相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试验、探讨、沟通
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试验器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更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更,假如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活动天地]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1、通过试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试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更。
3、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和水的三态变更是否属于同一种变更?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试验并进行验证: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视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更
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和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渐渐打开活塞,视察。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渐渐打开活塞,视察。该气体是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更。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沟通和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更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更,只是分子的和变更了;物质发生化学变更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学问应用:
1、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更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更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用分子和原子的学问说明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更
[板书]一、电解水
1、水通电氢气+氧气
H2OH2O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分析]探讨分析图片获得的信息
2、化学变更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更。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干脆由原子构成。
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练习]做P38[在线测试]
[小结]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试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试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视察]发生的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友情提示]本试验导管点火的一端不要用一般玻璃管,最好用铁管、铝管或瓷管、石英管,这样才能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兰色火焰。
[板书]氢气+氧气→水
H2O2H2O
[探讨]该反应是否是分解反应?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描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教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沟通共享]从分子变更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线测试]
1、电解水的试验证明水是由()
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
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
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3、电解水的试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2:2=2: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合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
4、下列变更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合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5、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小结]P40[长话短说]
[反馈练习]P41[挑战自我]
[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其次单元水和溶液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课型:新授课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相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育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分析综合实力和抽象综合实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子的组成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谈话法、探讨法。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系统
●教学内容分析
"相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相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一课时主要是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学问。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区分上,也就是看两种微粒在化学反应里能否再分,可以实行总结、对比、探讨的方法促进理解。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驾驭了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相识原子的特别有效的基础学问。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视察到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能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学中,就目前的试验手段来说,还难以让人们干脆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此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又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学问基础,比较志向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结构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在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析反应导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清晰的对原子和分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像、相异和相关之处。
在教学中,对于电子的运动,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学生将无法建立起有关的形象,应当向学生指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和汽车在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肯定轨道绕地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线性轨道。
●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能否再分?
引出课题
原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共同探究
1、为什么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2、原子核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3、原子核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探讨沟通
结合老师的讲解对原子的结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
老师总结,学生练习
检查对本节课内容是否全面驾驭
●教学过程
[老师]1、举例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一一举例说明;
3、写出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学生]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更中可以再分,它分成了什么呢?分成了原子。原子是一种特别特别小的粒子,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却不能再分,是不是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在原子中发觉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才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隐私在肯定的条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板书】一、原子的结构
【讲解并描述】汤姆森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试验
【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当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学生]探究活动: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试验的思索和探讨
[老师]点评:对卢瑟福的试验现象进行说明,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原子核的体积特别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全班沟通
[老师]点评
科学试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特别小,而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径仅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的电子质量特别小,和原子核相比可以忽视不计。电子在原子内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设问】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导入】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结合动画指出】科学试验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
[学生]视察、领悟。
[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最终一段。
【设问】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
【探讨】小组活动,回答: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设问】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分?
[学生]思索。
[老师]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同。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都相同,同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解说氢、氧、碳等原子。
【动画展示】原子结构图(教材P46)。
【设问】在原子中,电子的体积和质量特别小,它有什么用途?
【板书】二、原子中的电子
[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学生]填写下表,对分子和原子、离子进行比较。
分子原子离子微观粒子的共性本质区分联系【设问】电子特别小,可是它所"占据"的空间却特别大,它在原子核四周空间中怎样运动?
[老师]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和汽车在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肯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轨道。我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想像,电子在核外运动时就像一团云雾覆盖在原子核四周,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为"电子云"。
【小结】原子的结构
[学生]记忆
[老师]布置课堂学习
[学生]练习,检查巩固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原子有哪些印象?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告知你的同学。
(2)以"我相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学作。
附:课堂学习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
2.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
3.化学变更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更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分在于()。
(A)体积大小不同(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
5.发觉电子的科学家为()。
(A)拉瓦锡(B)汤母森(C)道尔顿(D)舍勤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肯定比分子小(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干脆构成的(D)原子是化学变更中的最小粒子
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该分子中共有个原子核、个质子和个电子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谈话法、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系统
教学内容分析
"相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其次课时为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原子已经有了肯定的感性的相识,知道原子很小,由此就特别自然地引出了原子和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在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分,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可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简洁计算让学生加深理解。
在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分子、原子的比较上。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一般不会感到很难,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相对和肯定之间如何转化,驾驭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相对原子质量法(原子的质量特别小,用通常的质量单位来度量不便利,建立一个更小的单位碳单位来度量,使得原子质量的数值更接近平常数值的大小),这样可以培育学生用化学方法相识微观物质世界的实力。
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原子的质量?
老师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学生练习巩固相对原子只哦量的意义和计算
对全节进行总结巩固驾驭分子、原子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过程
[老师]1.什么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2.原子有哪些性质
[学生]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
【讲解并描述】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学生]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
[老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运用起来都很不便利,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干脆应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纳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
【投影】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原子的真实质量,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老师]相对原子是原子质量的真实质量吗?
【讲解并投影】留意: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相对质量的理解.
[老师]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
[讲解并投影]留意:(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真实质量的区分。
[老师]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纳它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Ⅲ中查到。
[学生]阅读书后附录Ⅲ:相对原子质量表,知道如何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老师]我国闻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锑、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1995年精确测定了和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纳为国际新标准。
[小结]知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然后总结:驾驭原子、分子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表格);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原子的构成及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原子备注相像点质量小,体积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物质分子物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质量小,体积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分子和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全部原子都肯定比分子小相异点在化学反应中分裂,重新组成别种物质的分子化学变更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行再分,化学反应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相关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干脆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老师]布置课堂练习
[学生]练习,检查巩固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在线测试"和"挑战自我"
附:课堂练习
1.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g(B)1/12(C)12(D)1.993×10-26/12
教学反思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目标: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辨别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更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教学重点:溶液概念的形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教学方法:试验分析法、探讨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分组试验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海水、河水、地下水即使澄澈见底,也还不是纯净的水,这是为什么?举例,探讨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活动天地: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毫升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一点洒落水中,细致视察食盐的变更,直至食盐在水中消逝,用手轻摸烧杯壁的凉热。细致操作,体会试验中蕴涵的道理。在操作中可激励学生相互沟通,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探讨课本提出的3个问题。这个试验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毕业赠言15篇
- 文艺晚会策划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 产品销售合同六篇
- 团队精神演讲稿(汇编15篇)
-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 企业员工工作计划
- 我的拿手好戏作文500字10篇
- 数学学习计划合集10篇
- 护士个人年终述职报告4篇
- 春季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合集6篇
- GB/T 20706-2023可可粉质量要求
-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全
- 住宅物业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 世界主要国家洲别、名称、首都、代码、区号、时差汇总表
- 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安全操作规程
- 电源日常点检记录表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题卡2
- 钢轨接头位置及接头联结形式
- 厨房里的小窍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