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对课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金秋砺则利就:靠近承水荡漾清猿啼深:清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迷花倚石忽已暝暝:昏暗
C.知不可乎攀得骤:轻易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
D.举酒用客属:嘱咐君子不西齿:并列
2.下列有关加点词活用现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利其然也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鱼虾而友麋鹿
④顺流而枣也⑤君子博学而目参省乎己⑥舜幽壑之潜蛟
⑦乌鹊申飞⑧假舟楫者,非能本也⑨况吾与子半碟于江渚之上
A.①⑧/②④⑤⑦/③⑥⑨B.①③/②⑤⑦/⑥/④®®
C.①⑧/②④⑦/③⑤/⑥⑨D.①③/②⑤⑦/④⑧/⑥⑨
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蚓无爪牙之利③而今安在战
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⑤渺渺兮予怀⑥不拘于时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⑧凌万顷之茫然
A.①④⑥/②⑤/③⑦/⑧B.①⑤⑥/②④/③⑦/⑧
C.①④/②⑧/③⑦/⑤/⑥D.①⑤/②⑦/⑥⑧/③/④
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在《劝学》中倡导学习,这与其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相关,他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通过后天
的学习与引导使人向善。
B.韩愈的《师说》以“传道受业解惑”概括了“师”的职责,这里“道”指儒家思想,“业”指儒家经典,“解
惑”指解答“不知句读”的疑惑。
C.“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十五为既望,每月三十为晦。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传”指记载历史事件
或个人事迹的作品。
5.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本色》可以作为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文章详尽地阐述了中国社会的
基础,后文所提到的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费孝通认为在乡村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原因之一是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在这样的社会
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C.“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都
具有这种性质。这个以“己”为中心的网络具有稳定性,范围大小不会随意改变。
D.社会结构格局不同引发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差序格局下,不存在超己的观念。以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
一根根私人联系,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二、现代文阅读I(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
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
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
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
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
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
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
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
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
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
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
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
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
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
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
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
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
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
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
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
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
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
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
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
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
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
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8.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n(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路
张业松
残春夜雨,滴答淅沥,扰得人不能安睡。午夜梦回,在雨声和透进窗帘缝隙的街灯的微光里,拼缀梦中碎片,
醒了许久。
梦里回到了故乡的村道,和父亲一起去往隔邻的人家。父亲说,他们家的老人“张景梅”去世了我们去看望一
下。“张景梅是谁?我好像不认得。"我说。“怎么不认得?你小时候穿过他给的旧棉裤改的裤子。”父亲说。是
了,小时候家里穷,我们是有时不时接受亲邻周济的经历的。在父亲的讲述中,我眼前模糊出现了一位好像在我很
小的时候就已经很老,常年不怎么出门的老人。按照我们这一支张姓宗族的排行,“景”字该是我的曾祖辈。
梦中父亲带我来到邻家,寒暄过后,意识到这是来作吊,却没来得及为之准备,主家门庭冷清,也没有寻常红
白喜事的动静。是事出突然吧?我正想着,父亲已经在问屋里有没有鞭炮,先借一挂给我们放?答复是没有。父亲
转而命我赶快去买。“去哪儿买?钱呢?”梦中的我正要询问,旋即意识到疑问多余:村道上前前后后好几户人家
开了商店,而我手上正拿着随时可以电子支付的手机。于是我从邻家阶沿退回几步,转身上了村道。
仿佛也是晚上,村道上没有路灯,两旁住户里似乎通了电,做生意的人家屋门敞开,将门前的屋场照亮半扇,
映得村道半明半暗,乡邻们在暗影里进出,各忙各的。我在路上迟疑,似乎在估量哪一家会有我要的东西,①却终
于在这似曾相识的景象里迷失,忘记了来意。
这是一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修筑的南北向道路,宽约三米,长四五百米。我们村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澧浦,是历
史悠久的鱼米之乡。搬家时,我家三开间的木结构祖屋在卸掉盖瓦和板壁后,被几十位壮汉整体抬移安置到新屋场
上;那壮观景象至今也还记得。我们在这栋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收获了各自的成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②在我们村的公社和乡镇年代,我的世界由纵贯居民点的村道约束和组织。村道往北,尽头是大队部和小学,
我在这个方向上来来回回,接受人生最初的学校教育,结交许多同龄伙伴。往南不远是从大河排灌站引水的太沟,
夏季放水时如同节日,随着水流的到来,两侧焦渴的农地啜啜作响,一路禾苗欢唱;从巨大的涵洞里吸吐而出的河
鱼,吸引了成年人捕捞,而我正是混迹其中趁机戏水的顽童之一。
太沟的名称甚有古意。我小时候,这条由高堤护卫的沟渠不仅是横贯澧澹北部的农田水利干渠,也是往东通向
公社和初级中学、往西通向县城和高级中学的必经之路。初中走读,学校离家5公里,早出晚归,来回徒步,可谓
真正的"走读”。③春季泥涂粘鞋,夏季雷电交加,秋季浓雾惊魂,冬季雪滑难行,父母因而担惊,自己也因可能
迟到而受怕。
高中住校,学校管理严格,只准周末一晚出校活动,离家近的可以回去,父母担心少了,但日益突出的是“钱”
的问题。父亲加入了社办搬运队去澧水码头“出集体工”,可以挣点“活钱”,早出晚归的变成了他。母亲忙里忙
外,先是要挣集体劳动的工分,后来家里分到的责任田也主要由她耕种照管。妹妹们长大了,各自踏上求学之路。
母亲太忙,学校放假,我们需要去帮工,尤其是我,作为长子已经可以顶一个‘'半劳力",出一天工,可以挣
几个工分,到年底用于折抵口粮和其他农副产品。有一天歇晌,我从家里出来,仿佛阔步走在村道上,村头歪脖柳
树下歇凉的乡邻议论道:“不要小看这双赤脚啊,将来是要穿皮鞋走大城市的。”
大学有挂号信寄给我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我正在水田里参加“双抢”。中学的电话打到乡里,乡里的通知送到
村里,村里的广播反复播送通知,热情的乡邻听到后跑来告诉我,当时我手上抓着秧苗,两腿都是黑泥……
④现在的我,大城市越走越多,小村社越离越远。我们乡地处津澧交通要冲.以往贯穿其间的省级公路位于洲
垸南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化改造,县城北部的主干道向东延伸,劈开了我们村的居民点,先是将我们家的
屋场占去小半,所幸尚未影响到房屋,反而使我们家成了村道转角的门面房。父母年事渐高,做了半辈子农民,到
老竟有机会“经商”——父亲自己打造了一组货柜,就此做起了以乡邻为主顾的油盐生意。同时随着子女长大成家,
父母腾出老屋一间房子出租给人做生意,所得于家计亦不无小补。到新世纪初,我们村整体划为新城区,街道进一
步拓宽,变成“津澧大道”,我们家的屋场被征用,父母的“生意”没了,祖屋也就此拆毁了。
犹记第一次出门上大学,是父母带着一大家子,由村道出发,徒步沿太沟送我到县汽车站,然后由父亲陪同到
长沙转火车,沿途公路、轮渡逆走洞庭四水——澧、沅、资、湘。那时前两条河流上还没有架桥,全程历经七个多
小时,途中需在汉寿县太子庙吃一顿饭,那也是父亲头一回到省城。寒假后,来回的路走熟了,家人便送我到县城
为止。如此一直到我读完本科留城,读完研究生转城。后来,“二广高速”从村东越过,津澧大道开通出入口,县
汽车总站也搬来城东,出远门更加方便,家人为我送行才变更了路径。
母亲在世时,总是父母一起陪我走过离乡的最后一程;母亲离世后,父亲注目离站班车的身影总显得有些孤另。
今年春节我离乡远行,妹夫驾车直接从医院送我到车站。那时父亲正要转院,妹妹们忙着代办手续,他是坐在送我
的车上,被我劝阻下车送进站的吗?今年春天不寻常,整个过得紧张,刚刚过去的事情,记忆也有点恍惚了。
妈妈埋在土里,再也不会回来。父亲转诊大城,有妹妹悉心照料。下一代天各一方,独自学习成长。我是谁?
我在哪里?我到底在走着怎样的路呢?
风助雨声,时疏时紧。夜正长,梦已醒,我且开灯看会儿书吧,然后努力再睡,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2023年5月27日
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由写“我”梦中回乡去邻家吊唁,自然过渡到对道路变迁、家乡变迁,乃至时代变迁回忆。
B.句子②形象揭示“我”童年和少年时期与村道的密切关系,含蓄交代“我”儿时生活的乐趣与局限。
C.句子③运用排比句式,生动表现“我”读初中时“走读”的艰难,为父母担忧、自己受怕申明缘由。
D.句子④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现在的“我”道路越走越宽,离贫穷落后的乡村越来越远,心中较为喜悦。
10.对文中所写到“路”的相关内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道上没有路灯,两旁住户里似乎通了电,做生意的人家屋门敞开,将门前的屋场照亮半扇,映得村道半明
半暗,乡邻们在暗影里进出,各忙各的。我在路上迟疑……”,这里的“路”,是实际存在的村中南北向的道
路,也见证着作者的成长之路。
B.“搬家时,我家三开间的木结构祖屋在卸掉盖瓦和板壁后,被几十位壮汉整体抬移安置到新屋场上;那壮观景
象至今也还记得。……”,这里作者借自己家房屋的变迁,写出家乡的变迁之路。
C.“这条由高堤护卫的沟渠不仅是横贯澧澹北部的农田水利干渠,也是往东通向公社和初级中学、往西通向县城
和高级中学的必经之路。”“大学有挂号信寄给我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我正在水田里……”,这些与求学有关的
路,暗含着作者的人生变化之路。
D.“父母年事渐高,做了半辈子农民,到老竟有机会'经商'……同时随着子女长大成家,父母腾出老屋一间房
子出租给人做生意”,这里借父母生活方式变化,写出父母为儿女的无尽牺牲之路。
11.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昨天•今天•明天;乙组提出一个关键
词:乡梦。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四、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煌字重光,璟第六子也,本名从嘉。少聪悟,喜属文,手书画,知音律。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
元帅,封郑王。建隆二年,璟迁洪州,立为太子监国,是秋袭位,居建康,改名煜。立母钟氏为圣尊后,以钟氏父
名泰章故也,妻周氏为国后。遣户部尚书冯谧来贡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纱罗缙彩三万匹,且奉表陈绍袭之意。
太祖诏答焉。自璟画江内附,周世宗贻书于璟,至是,因煜之立,始下诏而不名。
会昭宪太后葬,煜遣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来贡。三年,诏煜应朝廷横海、飞江、水斗、怀顺诸军亲属
有在江表者,悉遣令渡江。煤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治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大为献吉
凶大礼皆别修贡助。煜有母妻之丧,亦遣使往吊。乾德元年,煜上表乞呼名,诏不许。二年,又诏江北,许诸州民
及诸监盐亭户缘江采捕及过江贸易。先是,江北置榷场,禁商人渡江及百姓缘江樵采。是岁,以江南荐饥,特弛其
禁。
会岭南平,煜惧,上表,遂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印。又上表请所赐诏叫名,许之。煜又贬损
制度,下书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得学6为司宪府,翰林为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
降封诸王为国公,官号多所改易。五年,长春节,别贡钱三十万,遂以为常。太祖以从善为泰宁军节度,赐第留京
师。是岁,煜又贡米麦二十万石。虽外示畏眼,修藩臣之礼,而内实缮甲募兵,潜为战备。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
谕旨于媒,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六年,赐米麦十万斛,与其饥民。
七年秋,遂诏煜赴阙,煌称疾不奉诏。冬,乃兴师致讨,以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曹彬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都
部署,山南东道节度潘美为都监。媒闻大兵将举,甚惶惧。王师渡江,煜委兵柄于皇甫继勋,委机事于陈乔张泊。
又以徐温诸孙元禹等为传诏,每军书告急,多不时通。八年冬,城陷,曹彬等驻兵于宫门,煜率其近臣迎拜于门。
诏并释之,赐冠带、器币、鞍马有差。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
助
B.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
助
C.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
助
D.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
助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指擅长、善于,与《画家赵广不屈》“尤工画马”中的“工”词义相同。
B.建隆,是年号纪年,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王戌”是同一种纪年方式。
C.御史台,是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等。
D.振,指赈济、救助,与成语“振聋发耳贵”“振臂一呼”中的“振”词义不同。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是李璟六子,少年时聪颖多才艺,最初被封为安定郡公,建隆二年继位后改名为李煜,立母亲钟氏为圣尊
后,封妻子周氏为国后。
B.李煜派遣冯谧来宋进贡,并进奉表章陈述继承父位的意思,愿意划江为界内附,希望周世宗像蜴给李璟书信一
样,太祖下诏回答他。
C.岭南被平定后,李煜惧怕太祖,上表后把唐国主改为江南国主,把唐国印改为江南国印,后又进行改制,降封
诸王为国公,改变官号等。
D.太祖八年冬天,都城被攻陷,李煜率领亲信大臣在城门口迎拜,太祖下诏释放了李煜,并赏赐冠带、器币、鞍
马等。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以江南荐饥,特弛其禁。
(2)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高凤专心致志》)
16.很多人对李煜的评价是“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但李煜能守国十余年,说明他并非无能无识。
请结合文本说明李煜的政治才能表现在何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官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
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
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由马上出使契丹,诗人想到兄弟即将云海相隔,不免泪下沾巾,悲伤满怀。
B.虽然出使之路充满艰辛,但诗人还是勉励弟弟要有一番作为,不辱国家使命。
C.诗人嘱咐身居沙漠的子由,要回望汴京之月,回想杭州之兄,心怀故土之思。
D.本诗以送别为题,对仗工整,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
18.本诗尾联诗人用典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良马”设喻,从反面论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两句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曹操《短歌行》“"两句,曾被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赤壁
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
之盛。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很多古诗词中都有对英雄豪杰追忆。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
了周瑜在谈笑之间使得“”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一句描绘了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五、语言文字应用(共5小题,17分)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要以有咽力的舞会来表现我们的热情。
②这次考试的数学题目之难很有全军覆没的承里。
③解放军不仅会打仗,还会开火车。解放军真I不举!
④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旗尤。
⑤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消净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⑥张文芬为了解南极湿地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徒步手骞了100多公里。
A.①②④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⑤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各副食品商店的月饼和糕点,五颜六色,使顾客目不穿解。
②现在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是需要喀的觑后,从细处打算。
③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近期将播出多部描写那段峥峥岁丹的优秀影片。
④随着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不绝如缕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传回地面。
⑤这些幼儿园的孩子们当然不会一直像听校长训话时那样正移危半,他们给我的意外实在太多了。
⑥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开勺不停的•
A.①②③B.①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的“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被网友们取了一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一“村
BA”。在“村BA”现场,四面看台①,欢呼与加油声也持续不断。每逢“村BA”开打,十里八乡的人都会
②,一些观众甚至驱车200公里前来观战。更夸张的是,“村BA”的连场比赛经常能从上午打到夜晚,并且从来
都不缺少选手和观众。如此热火朝天的比赛氛围,可能连不少职业赛事也比不上。目睹“村BA”的盛况,有网友
戏称:”在中国最接近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不是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而是,村BA'。”
有人说,“村BA”之火,火在一个“土”字。的确,球场是村里自建的,参赛球员全部是本地村民,独具特
色的苗族歌舞承担了“啦啦队”的功能,还有一头黄牛、几只香猪的获胜奖品,以及操着“贵普话”的解说员,都
彰显出“村BA”浓郁的乡土特色。但“村BA”的出圈,却绝不囿于“乡土”二字。乡村球赛火爆的背后,是人们
追求美好生活的共鸣。这共鸣,不仅仅来自文化产品供给较为短缺的乡村地区,同样来自文化供给丰富繁荣的城市。
在这个火热的夏日,“村BA”为我们贡献的,既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具有现代元素,连接
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的文化盛宴。这一番热闹景象,足以给人美好预期:以“美丽乡村”之名,让“村BA”
在各地开花结果,更好地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以群众③的方式激发乡土活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网友们所取的“村BA”这个名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进行解答。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而
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秉公判案时,
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一张“护官符”,列出了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说他们“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
荣”。于是,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决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之后,贾雨村急忙写
了两封信分别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信中有“令甥之事已完,不必多虑”之言。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你根据这一概念,
对上述材料中贾雨村的行为进行分析。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转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或趋势。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
令人难忘的转折。
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得体地陈述事实和见闻,表达你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
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对课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金秋砺则利就:靠近懑水荡漾清猿啼深:清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迷花倚石忽已暝暝:昏暗
C.知不可乎攀得骤:轻易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
D.举酒用客属:嘱咐君子不西齿:并列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道:风尚。句意: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C.适:享有。句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D.属:劝请。句意: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
故选A»
2.下列有关加点词活用现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利其然也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倡鱼虾而友麋鹿
④顺流而奉也⑤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⑥舞幽壑之潜蛟
⑦乌鹊南飞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①⑧/②④⑤⑦/③⑥⑨B.①③/②⑤⑦/⑥/④⑧⑨
C.①⑧/②④⑦/③⑤/⑥⑨D.①③/②⑤⑦/④⑧/⑥⑨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句意: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②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向上吃黄土,向下喝地下水。
③意动用法,以……为侣。句意: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④名词作动词,东下。句意:沿长江顺流东下。
⑤名词作状语,每天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⑥使动用法,使……起舞。句意: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
⑦名词作状语,向南。句意:乌鹊向南飞去。
⑧名词作动词,游泳。句意:借助船只的人,不善于游泳。
⑨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句意: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
①③意动用法,②⑤⑦名词作状语,⑥使动用法,④⑧⑨名词作动词。
故选B»
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蚓无爪牙之利③而今安在哉
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⑤渺渺兮予怀⑥不拘于时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⑧凌万顷之茫然
A.①④⑥/②⑤/③⑦/⑧B.①⑤⑥/②④/③⑦/⑧
C.①④/②⑧/③⑦/⑤/⑥D.①⑤/②⑦/⑥⑧/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斗牛之间徘徊”。句意: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
②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③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今在安哉”。句意:现在在哪里呢?
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句意:我和朋友在赤壁底下划船游玩。
⑤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句意:我的心怀悠远。
⑥被动句,“于”表被动,被。句意:不受时俗限制。
⑦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懂得句子停顿,不理解疑惑。
⑧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凌茫然万顷”。句意:越过苍茫广阔的江面。
①④状语后置句,②⑧定语后置句,③⑦宾语前置句,⑤主谓倒装,⑥被动句。
故选Co
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在《劝学》中倡导学习,这与其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相关,他提出“学不可以己”的观点,强调通过后天
的学习与引导使人向善。
B.韩愈的《师说》以“传道受业解惑”概括了“师”的职责,这里“道”指儒家思想,“业”指儒家经典,”解
惑”指解答“不知句读”的疑惑。
C.“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十五为既望,每月三十为晦。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传”指记载历史事件
或个人事迹的作品。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B."‘解惑'指解答‘不知句读’的疑惑”错误,“解惑”指解决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而不是“不知句读”。
C.“每月十五为既望,每月三十为晦”错,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农历每月十六为既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
D.“‘传'指记载历史事件或个人事迹的作品”错,“经传”是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传,即儒家的重要代表
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所以“传”是指解释经书的书。
故选B。
5.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本色》可以作为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文章详尽地阐述了中国社会的
基础,后文所提到的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费孝通认为在乡村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原因之一是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在这样的社会
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C.“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都
具有这种性质。这个以“已”为中心的网络具有稳定性,范围大小不会随意改变。
D.社会结构格局不同引发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差序格局下,不存在超己的观念。以已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
一根根私人联系,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C.“具有稳定性,范围大小不会随意改变”错,这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网络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
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所以并不稳定,范围大小也会改变。
故选Co
二、现代文阅读I(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
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
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
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
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
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
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
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
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
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
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
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
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
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
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
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
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
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
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
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
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
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
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
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
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
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
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8.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6.D7.D
8.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
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
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象不是胡
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带来
“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卷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
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
会,不要死抠字眼。
D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
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知是人类共同面对
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
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
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
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
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
在‘非典’中的经历”“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一一'时间与空间''泪
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可分析出“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
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
从戎的文人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可分析出“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
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
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
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
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为何
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可分析出“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
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点睛】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时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
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和提取信息类试卷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
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现代文阅读n(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路
张业松
残春夜雨,滴答淅沥,扰得人不能安睡。午夜梦回,在雨声和透进窗帘缝隙的街灯的微光里,拼缀梦中碎片,
醒了许久。
梦里回到了故乡的村道,和父亲一起去往隔邻的人家。父亲说,他们家的老人“张景梅”去世了我们去看望一
下。“张景梅是谁?我好像不认得。"我说。“怎么不认得?你小时候穿过他给的旧棉裤改的裤子。”父亲说。是
了,小时候家里穷,我们是有时不时接受亲邻周济的经历的。在父亲的讲述中,我眼前模糊出现了一位好像在我很
小的时候就已经很老,常年不怎么出门的老人。按照我们这一支张姓宗族的排行,“景”字该是我的曾祖辈。
梦中父亲带我来到邻家,寒暄过后,意识到这是来作吊,却没来得及为之准备,主家门庭冷清,也没有寻常红
白喜事的动静。是事出突然吧?我正想着,父亲已经在问屋里有没有鞭炮,先借一挂给我们放?答复是没有。父亲
转而命我赶快去买。“去哪儿买?钱呢?”梦中的我正要询问,旋即意识到疑问多余:村道上前前后后好几户人家
开了商店,而我手上正拿着随时可以电子支付的手机。于是我从邻家阶沿退回几步,转身上了村道。
仿佛也是晚上,村道上没有路灯,两旁住户里似乎通了电,做生意的人家屋门敞开,将门前的屋场照亮半扇,
映得村道半明半暗,乡邻们在暗影里进出,各忙各的。我在路上迟疑,似乎在估量哪一家会有我要的东西,①却终
于在这似曾相识的景象里迷失,忘记了来意。
这是一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修筑的南北向道路,宽约三米,长四五百米。我们村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澧浦,是历
史悠久的鱼米之乡。搬家时,我家三开间的木结构祖屋在卸掉盖瓦和板壁后,被几十位壮汉整体抬移安置到新屋场
上;那壮观景象至今也还记得。我们在这栋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收获了各自的成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②在我们村的公社和乡镇年代,我的世界由纵贯居民点的村道约束和组织。村道往北,尽头是大队部和小学,
我在这个方向上来来回回,接受人生最初的学校教育,结交许多同龄伙伴。往南不远是从大河排灌站引水的太沟,
夏季放水时如同节日,随着水流的到来,两侧焦渴的农地啜啜作响,一路禾苗欢唱;从巨大的涵洞里吸吐而出的河
鱼,吸引了成年人捕捞,而我正是混迹其中趁机戏水的顽童之一。
太沟的名称甚有古意。我小时候,这条由高堤护卫的沟渠不仅是横贯澧澹北部的农田水利干渠,也是往东通向
公社和初级中学、往西通向县城和高级中学的必经之路。初中走读,学校离家5公里,早出晚归,来回徒步,可谓
真正的“走读”。③春季泥涂粘鞋,夏季雷电交加,秋季浓雾惊魂,冬季雪滑难行,父母因而担惊,自己也因可能
迟到而受怕。
高中住校,学校管理严格,只准周末一晚出校活动,离家近的可以回去,父母担心少了,但日益突出的是“钱”
的问题。父亲加入了社办搬运队去澧水码头“出集体工”,可以挣点“活钱”,早出晚归的变成了他。母亲忙里忙
外,先是要挣集体劳动的工分,后来家里分到的责任田也主要由她耕种照管。妹妹们长大了,各自踏上求学之路。
母亲太忙,学校放假,我们需要去帮工,尤其是我,作为长子已经可以顶一个“半劳力”,出一天工,可以挣
几个工分,到年底用于折抵口粮和其他农副产品。有一天歇晌,我从家里出来,仿佛阔步走在村道上,村头歪脖柳
树下歇凉的乡邻议论道:“不要小看这双赤脚啊,将来是要穿皮鞋走大城市的。”
大学有挂号信寄给我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我正在水田里参加“双抢”。中学的电话打到乡里,乡里的通知送到
村里,村里的广播反复播送通知,热情的乡邻听到后跑来告诉我,当时我手上抓着秧苗,两腿都是黑泥……
④现在的我,大城市越走越多,小村社越离越远。我们乡地处津澧交通要冲,以往贯穿其间的省级公路位于洲
垸南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化改造,县城北部的主干道向东延伸,劈开了我们村的居民点,先是将我们家的
屋场占去小半,所幸尚未影响到房屋,反而使我们家成了村道转角的门面房。父母年事渐高,做了半辈子农民,到
老竟有机会“经商”——父亲自己打造了一组货柜,就此做起了以乡邻为主顾的油盐生意。同时随着子女长大成家,
父母腾出老屋一间房子出租给人做生意,所得于家计亦不无小补。到新世纪初,我们村整体划为新城区,街道进一
步拓宽,变成“津澧大道”,我们家的屋场被征用,父母的“生意”没了,祖屋也就此拆毁了。
犹记第一次出门上大学,是父母带着一大家子,由村道出发,徒步沿太沟送我到县汽车站,然后由父亲陪同到
长沙转火车,沿途公路、轮渡逆走洞庭四水——澧、沅、资、湘。那时前两条河流上还没有架桥,全程历经七个多
小时,途中需在汉寿县太子庙吃一顿饭,那也是父亲头一回到省城。寒假后,来回的路走熟了,家人便送我到县城
为止。如此一直到我读完本科留城,读完研究生转城。后来,“二广高速”从村东越过,津澧大道开通出入口,县
汽车总站也搬来城东,出远门更加方便,家人为我送行才变更了路径。
母亲在世时,总是父母一起陪我走过离乡的最后一程:母亲离世后,父亲注目离站班车的身影总显得有些孤另。
今年春节我离乡远行,妹夫驾车直接从医院送我到车站。那时父亲正要转院,妹妹们忙着代办手续,他是坐在送我
的车上,被我劝阻下车送进站的吗?今年春天不寻常,整个过得紧张,刚刚过去的事情,记忆也有点恍惚了。
妈妈埋在土里,再也不会回来。父亲转诊大城,有妹妹悉心照料。下一代天各一方,独自学习成长。我是谁?
我在哪里?我到底在走着怎样的路呢?
风助雨声,时疏时紧。在正长,梦已醒,我且开灯看会儿书吧,然后努力再睡,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2023年5月27日
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由写“我”梦中回乡去邻家吊唁,自然过渡到对道路变迁、家乡变迁,乃至时代变迁的回忆。
B.句子②形象揭示“我”童年和少年时期与村道的密切关系,含蓄交代“我”儿时生活的乐趣与局限。
C.句子③运用排比句式,生动表现“我”读初中时“走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工作计划
- 闭门器配件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四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 仓管的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 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锦集六篇
- 三年级数学教师自我鉴定
- 初中语文课前演讲稿10篇
- 生活中的美初中作文600字【5篇】
- 有关晚会策划方案范文汇编5篇
- 旅游社实习报告四篇
- Unit 1 Art Using Language (教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2023-2024学年鞍山市重点中学高一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基于PLC的自动打铃控制器
- 中式烹调技艺教案
- 招标代理及政府采购常识汇编
- 人工智能引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 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P)院内培训
- 国开2023秋《药剂学》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钓鱼比赛招商方案范本
- 桥梁竣工施工总结
- 组态技术及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