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达标。疆蒯
一、选择题
科学表明,受环境变化影响,L洋流(下图)可能“销声匿迹”,届时整个西
1.形成L洋流的盛行风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2.L洋流可能“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海洋污染
C.海底火山喷发D.飓风频繁
3.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判断,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主要位于中
纬度地区,是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南风,故C正
确。第2题,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流向东北。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
冰大量融化,北冰洋南下冷水势力增强,对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的阻碍作用增强,
最终可能导致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故A正确。第3题,L洋流(北大西洋
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是形成西欧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重要原
因。若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消失,则西欧气候将趋
于冷干,故D正确。
答案:l.C2.A3.D
(2023・湖南长沙检测)南极冰川运动给其附近海域带来了生命的繁荣,如南极
周围的磷虾、企鹅、海豹等,其中磷虾与其相关性最大。下图是南极冰川外围洋
流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冰盖
4.图中甲、乙两种洋流对磷虾生长的重要影响在于()
A.甲—提供冷水乙一提供浮游生物
B.甲一提供淡水乙一提供氧气
C.甲一提供营养物质乙一提供氧气
D.甲一提供氧气乙一提供营养物质
5.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南极地区产生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磷虾向北集中B.表层海水盐度增加
C.表层海水密度降低D.地面辐射减弱
解析:第4题,图中甲下降流将冰山中的氧气携带到底层,乙上升流将营养物质
带到上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磷虾提供食物,D正确。第5题,据图分析,
磷虾生长与冰山活动紧密相关。全球变暖,冰山活动的界线向南极退缩,因此磷
虾活动范围向南退缩,分布范围缩小,也更为向南集中,A错误。冰山融化后,
表层海水盐度降低,表层海水密度降低,B错误,C正确。冰山融化后,地面反
射率降低,地面辐射增强,D错误。
答案:4.D5.C
(2023•浙江宁波模拟)西风漂流和极地环流分别是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作用
而成。罗斯地区存在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的冰架
正在消融。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
A.极地环流为顺时针方向环流
B.西风漂流性质上为寒流
C.西风漂流夏季强冬季弱
D.极地环流夏季位置偏北
7.冰架的消融对罗斯地区的影响有()
①地面辐射增强②太阳辐射增多
③大气辐射减弱④大气温度升高
A.①②B.②④
C.①④D.③④
解析:第6题,图中极地环流为逆时针方向环流,A错误;西风漂流性质上是寒
流,B正确;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在冬季更强,故西风漂流冬季强,C错误;
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极地环流位置偏南,D错误。第7题,冰
架消融,地面反射率降低,地面辐射增强;冰架消融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地面
辐射增强,大气辐射也增强,气温升高。因此C正确。
答案:6.B7.C
(2023•广东揭阳检测)秋刀鱼是西北太平洋典型的河游鱼类,生长适温范围为
10—24℃,最适温度15〜18°C。每年冬季,秋刀鱼在图示海域南侧产卵,春季
进行北上涧游,涧游的主要区域在西北太平洋的两条洋流——黑潮与亲潮的交汇
区内(下图)。据此完成8〜9题。
洋流
洞游路线
产卵场
8.黑潮与亲潮交汇处为秋刀鱼的生长提供的优势条件为()
A.丰富的营养B.平稳的水流
C.适宜的气温D.充足的光照
9.吸引秋刀鱼冬季南下产卵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B.水温
C.食物D.天敌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黑潮即日本暖流,亲潮即千岛寒流,寒暖流交汇
处因为海水上下扰动,带来丰富营养物质,所以鱼类众多,A正确。第9题,结
合材料可知,秋刀鱼对海水温度有较高要求,冬季水温低,南侧海域纬度较低,
水温较高,吸引了秋刀鱼南下产卵,B正确。
答案:8.A9.B
(2023-山东烟台模拟)感热通量是指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
生的热交换。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
米),正值代表热量由下向上传递,负值代表热量由上向下传递。据此完成lO-
ll题。
10.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绝对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
B.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
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
D.赤道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
11.此时段北印度洋海气感热通量的特点会加强海面的()
A.偏北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东风
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绝对值
较大,但属于负值区域,热量由上向下传递,说明下垫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主
要是由于7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离岸而
去,下层冷水上泛,顺着风势正好北上,形成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寒流,使北
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下垫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B正确。第11题,夏季,受气压
带、风带北移影响,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排除A、D;依据图文信息可知,7
月份,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属于负值区域,热量由上向下传递,
存在下垫面温度低于大气温度的现象,受其影响,此时段北印度洋西部海区形成
冷性高压,与东北部印度低压的气压梯度加强,故北印度洋海面的偏西风会进一
步加强,C正确,B错误。
答案:10.B11.C
(2023•山东威海模拟)海雾是在海洋的影响下,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
中凝结的水或冰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其生成原因有
很多。我国东部海区经常出现海雾天气。下图是渤海春季一次持续性海雾的成因
示意图,此次海雾形成的机制为海气(即海和气)间湍流(当风速很小时,大气分层
流动互不混合,当风速逐渐增加到很大时,不同层的大气开始混合,这种运动称
为湍流)热量输送。据此完成12〜13题。
〔海气湍流热量交换和输送)=>画匚少团
0
[黄海向渤海输送水汽)水汽凝结成海雾]
12.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A.海气温差变大、气温上升
B.海气温差变小、气温上升
C.海气温差变大、气温下降
D.海气温差变小、气温下降
13.根据湍流作用的原理,推断促使此次海雾形成并长时间维持的风速状况是
()
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
C.一直较大D.一直较小
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渤海海雾的形成是由于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
来自黄海的水汽温度较高,由风力吹拂输送到渤海的上空,大气向海面输送热量,
海气温差变小,气温下降,所以水汽凝结形成海雾,D正确。第13题,根据材料
可知,此次海雾形成是由于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来自黄海的水汽温度较高,由
风力吹拂输送到渤海的上空,风力大,输送的水汽量较大,大气向海面输送热量,
此时湍流作用大,气温下降较大,所以水汽凝结形成海雾。海雾形成以后长时间
的维持,要求风速要小,风速过大会将海雾吹散。故促使此次海雾形成并长时间
维持的风速状况是由大变小,A正确。
答案:12.D13.A
(2023・湖南衡阳模拟)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即“海一气相互作用”。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出现异常,
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
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此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
“冷事件”。2021年10月,中央气象台曾发布消息称我国进入“拉尼娜状态”。
据此完成14—15题。
1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关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一气”相互
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
B.水分交换减弱,蒸发总量减小
C.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减少
D.风力增强,海水运动逐渐加快
15.“拉尼娜状态”下()
A.智利沿海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
B.秘鲁渔场的渔获量明显减少
C.印度尼西亚容易产生森林火灾
D.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
解析:第14题,由材料可知,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常
升高的现象,由于水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向大气输送热量多,A正确。第15
题,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常降低的现象,使东西太
平洋海水温差加大,热力环流增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D正确。
答案:14.A15.D
二、非选择题
16.(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塘江河口湾又称杭州湾(下图),平面上呈喇叭状,从湾口向内逐渐缩窄,湾内
海水涨潮时潮流流向偏北,落潮时潮流流向偏南,平均潮差约4.3m,是世界上
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研究表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是末次冰期以来因古钱塘江
河谷遭受海侵演化而成;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南、北海岸沉积物深受潮流影响,北
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
⑴据图描述钱塘江河口湾的潮差空间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680-1-3:2024 EN-FR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for data and power - Part 1-3: Common components - USB Type-C?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 2025-2030年中国铝包木门窗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融资产交易所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葡萄及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色纺纱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羊绒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程控交换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离心泵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广东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部编四下语文《口语交际:转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BowTieXP风险与管理软件介绍
- 污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 原子杂化轨道理论
- 充填开采之 矸石充填术
- 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文
- 互联网销售卷烟(烟草)案件的分析
- 公务员考察政审表样本
- 白菜花生长过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