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永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永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永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永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永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永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LixC6和Li1-xFePO4为电极材料,电池反应式为:LixC6+Li1-xFePO4=LiFePO4+6C

(x<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极b是负极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正极会增重1.4gC.充电时,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6C+xLi++xe-=LixC6D.若Li1-xFePO4电极中混有铁单质,会造成电池短路2、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焰色反应B.石油分馏C.煤的干馏D.碘的升华3、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溶液变为浅绿色D.无变化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B.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C.标准状况下,5.6

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D.28gN2和1molCH2=CH2所含电子数都是14NA5、含硫酸的三氧化铬(CrO3)遇酒精(C2H5OH)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成蓝绿色,利用这个现象可判断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中,硫酸作()A.氧化剂B.酸化剂C.还原剂D.催化剂6、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成Mg(OH)2,试剂①可选择石灰乳B.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C.加入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D.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得到48gMg,共转移4mol电子7、核素90Th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32,则其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52 B.90 C.142 D.2328、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到2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mol·L-1,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0.015mol·L-1·s-1B.0.03mol·L-1·s-1C.0.12mol·L-1·s-1D.0.06mol·L-1·s-1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的甲苯,可先加足量的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6种C.聚氯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D.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依次为:取代—消去—加成10、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ΔH=akJ/mol,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温度时间/minn/mol010204050T1n(CH4)0.500.350.250.100.10T2n(CH4)0.500.300.18……0.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min内,T1时v(CH4)T2时小 B.温度:T1<T2C.ΔH:a<0 D.平衡常数:K(T1)<K(T2)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C.H2+CuOCu+H2O D.2H2O2H2↑+O2↑1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13、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Zn为负极,Cu为正极D.铜表面有气泡生成14、mA(g)+nB(g)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molA断键反应,同时pmolC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15、S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图中右侧Y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符合要求的是()①Cu和浓硝酸②氢氧化钠固体和浓氨水③大理石和稀盐酸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A.①②④ B.全部 C.②③ D.①③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NO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LH20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CC14所含的分子数为NAD.1L0.2mol/LKC1溶液中所含的K+为2NA17、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8、实验室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实验装置是A.B.C.D.1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20、下图化学仪器名称正确的是A.①蒸馏烧瓶B.②蒸发皿C.③容量瓶D.④长颈漏斗2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A.FeCl3 B.SO2 C.CuS D.FeS2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d C.3p D.3f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石油裂解可获得A。已知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A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F,F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有机物A、B、C、D、E、F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4)标准状况下,将A与某烃混合共11.2L,该混合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的体积为17.92L,生成H2O18.0g,则该烃的结构式为________;A与该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24、(12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①乙烯→B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②B→C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③B+D→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25、(12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盐酸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资料在线)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盐酸混合即产生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填序号)(2)实验中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3)一段时间后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亚硫酸钠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5)图(1)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6)图(2)装置a处通入氯气,证明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该设计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提出改进的措施_________。26、(10分)某实验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一样,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下表:实验编号盐酸浓度/(mol/L)铁的形态温度/K14.00块状29324.00粉末29332.00块状29342.00粉末313(1)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1分钟(铁有剩余),则以上实验需要测出的数据是______。(2)实验___和_____(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2是研究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3)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出图甲,则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_____。(4)分析其中一组实验,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①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②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5)实验1产生氢气的体积如丙中的曲线a,添加某试剂能使曲线a变为曲线b的是______。A.CuO粉末B.NaNO3固体C.NaCl溶液D.浓H2SO427、(12分)中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I.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2)步骤②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3)流程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下,请在下面横线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___Br2+___=___+___Br-+___CO2↑________。(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5)流程Ⅲ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Ⅱ.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6)操作A是_________,试剂a是__________。(7)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可以用于________。28、(14分)分子式为C3H6的化合物X具有如下性质:X+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2)X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3)X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X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Ⅰ)已知有机物:(1)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种。(2)1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3)1mol该物质和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H2______mol。(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此物质可发生加聚、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B.1mol该物质中有2mol苯环C.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与乙烯相同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Ⅱ)某有机物A化学式为CxHyOz,15gA完全燃烧可生成22gCO2和9gH2O。试求:(5)该有机物的最简式________________。(6)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和Na2CO3混合有气体放出,A和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7)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是易挥发有水果香味的液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8)若A分子结构中含有6个碳原子,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分析: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C、在电解池中,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D、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详解:根据原电池原理,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a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b是原电池的负极,A说法正确;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xC6-xe-=xLi++C6,正极的电极反应式:Li(1-x)FePO4+xLi++xe-═LiFePO4,所以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正极有0.2molLi+得到电子在正极析出,正极增重0.2mol×7g/mol=1.4g,B选项说法正确;充电时是电解池原理,电源的正极和电池的正极相连,此时a极是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反应为:LiFePO4-xe-=Li1-xFePO4+xLi+,所以C选项错误;Li1-xFePO4是原电池的正极材料,铁单质是导体,能够导电,电子不能够通过外电路,即造成电池短路,D选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C。点睛: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方法:1、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流向的极为负极,本题中Li+移向a极,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2、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通常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但也不是绝对的,应以发生的电极反应来定,例如:Mg-Al合金放入稀盐酸中,Mg比Al易失去电子,Mg作负极;将Mg-Al合金放入烧碱溶液中,由于发生电极反应的是Al,故Al作负极。另如Cu-Al放在浓硫酸中,Cu是负极。3、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流入的一极或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本题中的电子从Zn(负极)流向Cu(正极),所以A说法正确。2、C【解析】A.焰色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碘的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的区别。3、B【解析】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2NaOH+FeCl2=Fe(OH)2↓+2NaCl,4Fe(OH)2+O2+H2O=4Fe(OH)3,4Fe(OH)2是白色沉淀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生成,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故答案为B。点睛:结合钠和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准确分析反应过程是解本题的关键,Na2O2投入FeCl2溶液反应中Na2O2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其中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实验描述是难点。4、A【解析】

A、CH4中C形成4个共价键,因此1mol甲烷中含有共价键物质的量为4mol,故A正确;B、1mol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10mol,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18g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所以18g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9mol,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不能直接用22.4L·mol-1,故C错误;D、28gN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N2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2×7×1mol=14mol,1mol乙烯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2×6+4×1=16mol,故D错误。5、B【解析】分析: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详解: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中,只有Cr、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三氧化铬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硫酸参与反应转化为硫酸盐,则硫酸在反应中作酸化剂。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6、C【解析】A、MgSO4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碱液,可选取石灰乳,故A正确;B、氢氧化镁为沉淀,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试剂②为盐酸,氢氧化镁为沉淀,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故C错误;D、根据反应MgCl2Mg+Cl2↑,电解氯化镁时,生成48g镁,即为2mol,转移4mol电子,故D正确;故选C。7、C【解析】

核素90Th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32,则质量数为232,原子中质子数为90,原子中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2-90=142。答案选C。8、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分析解答。详解: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到2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mol·L-1,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浓度变化量是0.03mol/L,所以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03mol/L÷2s=0.015mol·L-1·s-1。答案选A。9、A【解析】己烯与甲苯的混合物,加足量的溴水后,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只有甲苯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A正确;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9种,故B错误;聚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故C错误;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依次为:消去—加成—取代,故D错误。10、D【解析】

A、根据公式v=△n/V△t计算,10min内,T1时υ(CH4)=0.015mol•L-1•min-1,T2时υ(CH4)=0.02mol•L-1•min-1,T1时υ(CH4)比T2时小,A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T2>T1,B正确;C、温度升高,甲烷剩余量增多,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所以a<0,C正确;D、T1时反应进行的更为彻底,因此平衡常数更大,K(T1)>K(T2),D错误。答案选D。11、B【解析】

A.Zn、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

B.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故B选;

C.Cu、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C不选;

D.H、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D不选;

故选B。12、B【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详解:A.2v(NH3)=v(CO2)未体现正逆反应的关系,故A错误;B.由NH2COONH4(s)2NH3(g)+CO2(g)知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总物质的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C.因为反应物是固体,所以整个体系中气体摩尔质量是个定值,故C错误;D.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容器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13、A【解析】分析: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B.根据图中能量转化分析;C.金属性Cu比Zn弱,Cu作正极;D.负极上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详解:A.活泼金属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A错误;B.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B正确;C.活泼金属Zn为负极,Cu为正极,C正确;D.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D正确;答案选A。14、B【解析】

①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如果相等,则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无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当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⑤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反应速率VA∶VB∶VC∶VD=m∶n∶p∶q,所以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达到平衡的标志有②③④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注意该反应方程式中气体计量数之和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平衡状态。15、A【解析】

SO2通入BaCl2溶液,因为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若要产生沉淀,可以通入氧化性物质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或者通入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据此解答。【详解】①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①选;②氨水滴入到氢氧化钠固体中会生成碱性气体氨气,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与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②选;③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故③不选;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在溶液中能够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根离子,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④选;答案为A。16、A【解析】分析:A、NO为双原子分子;B、标况下水为液态;C、标况下CC14为液态;D、根据N=nNA,n=cV计算。详解:A、NO为双原子分子,故1molNO含有2NA个原子,故A正确;

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22.4LH20的物质的量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B错误;

C、标况下CC14为液态,故22.4LCC14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则分子个数多于NA个,故C错误;

D、1L0.2mol/LKC1,n(K+)=n(KCl)=0.2mol/L×1L=0.2mol,含的K+为0.2NA,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7、B【解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a的核外电子总数应为8,为O元素,则b、c、d为第三周期元素,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应为Al元素,d与a同族,应为S元素,b可能为Na或Mg,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详解】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顺序是Na(Mg)>Al>S>O,A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因此Na或Mg在4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B正确;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S的氧化性比氧气弱,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先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18、C【解析】试题分析:从溶液中获取可溶性溶质采用蒸发的方法;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采用分液方法;互溶的液体分离采用蒸馏的方法;难溶性固体和溶液分离采用过滤方法,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得到淡水,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19、A【解析】

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因为SO2+2NaOH=Na2SO3+H2O,故A正确;B、Na2O和Na2O2元素组成虽然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与CO2的反应如下: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产物不同,故B错误;C、NO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C错误;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考查硫和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对相似组成物质的性质比较,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区别等。20、C【解析】

A.①是圆底烧瓶,不是蒸馏烧瓶,选项A错误;B.②是坩埚,不是蒸发皿,选项B错误;C.③是容量瓶,选项C正确;D.④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选项D错误。答案选C。21、C【解析】

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故A不选;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故B不选;

C、铜和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2S,则CuS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故C选;

D、金属铁和硫单质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故D不选;

故选C。22、D【解析】

第三能层能级数为3,分别是3s、3p、3d,故D项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2H4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nCH2=CH2CH3CH2CH2COOH、(CH3)2CHCOOH3:2【解析】石油裂解可获得A,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体,则A为CH2=CH2,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则(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乙烯,分子式为C2H4;(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③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3)G是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说明含有羧基,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OOH、(CH3)2CHCOOH;(4)标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燃烧生成CO2体积为17.92L,物质的量为17.92L÷22.4L/mol=0.8mol,生成H2O18.0g,物质的量为18g÷18g/mol=1mol,所以平均分子式为C1.6H4,因此另一种烃甲烷,结构式为。令乙烯与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y)/(x+y)=1.6,整理得x:y=3:2,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乙烯与甲烷的体积之比为3:2。24、羟基羧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取代或酯化反应【解析】

由图中的转化关系及反应条件可知,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B,则B为乙醇;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则C为乙醛;B和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则D为乙酸。【详解】(1)乙烯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存在C=C,其结构式为。(2)B中含官能团为羟基;D中含官能团为羧基。(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①乙烯→B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②B→C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类型:氧化反应。③B+D→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取代或酯化反应。25、③2MnO4-+10Cl-+16H+===2Mn2++5Cl2↑+8H2OD中溶液变为红色取少量反应后的C溶液于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亚硫酸钠已被氧化无尾气处理装置不能在E、F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解析】

A中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生成的氯气通入B中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通入C中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通入D中,将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通入饱和食盐水,得到潮湿的氯气,因此干燥的红布条褪色,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A部分用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盐酸混合制取Cl2,属于“固+液=气”型的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③;(2)实验中A中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故答案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3)D中氯气将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三价铁离子遇到KSCN变红色,故答案为:D中溶液变为红色;(4)C中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证明洗气瓶C中的亚硫酸钠已被氧化只需要检验是否生成硫酸根离子,方法为:取少量反应后的C溶液于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亚硫酸钠已被氧化,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C溶液于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亚硫酸钠已被氧化;(5)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图(1)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无尾气处理装置;(6)a处通入氯气,氯气经过饱和食盐水,得到潮湿的氯气,会生成次氯酸,因此干燥的红布条褪色,不能证明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改进的措施是在E、F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故答案为:不能;在E、F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1),要注意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注意与课本实验区分开。26、反应进行1分钟收集到氢气的体积13固体表面积的大小(或者铁的形态)13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解析】分析:(1)比较反应速率需要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2)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实验1和2中铁的形状不同;(3)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判断;(4)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判断;(5)曲线a变为曲线b反应速率加快,产生的氢气不变,据此解答。详解:(1)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若四组实验均反应进行1分钟(铁有剩余),则以上实验需要测出的数据是反应进行1分钟收集到氢气的体积。(2)要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3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2中的变量是铁的形状,所以是研究固体表面积的大小(或者铁的形态)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3)曲线c、d相比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d所需要的时间最多,说明反应速率最慢。由于升高温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曲线c、d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1和3;(4)①由于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t1~t2速率逐渐增大。②又因为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所以t2~t3速率逐渐减小。(5)根据图像可知曲线a变为曲线b反应速率加快,产生的氢气不变,则A.加入CuO粉末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铁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但由于消耗了铁,因此生成的氢气体积减少,A错误;B.加入NaNO3固体,酸性溶液中相当于是硝酸,硝酸是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B错误;C.加入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反应速率减小,C错误;D.加入适量浓H2SO4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答案选D。27、富集溴元素C3Br2+3CO32-═BrO3-+5Br-+3CO2↑SO2+Br2+2H2O=4H++2Br-+SO42-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水排出,溴蒸气中水分含量增加,而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降低溴的产率过滤盐酸MgCl2(熔融)Mg+Cl2↑制盐酸(或制取漂白粉,自来水消毒等)【解析】

I.海水通过晒盐得到氯化钠和卤水,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氯气,卤水加入氧化剂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低浓度的单质溴溶液,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的是溴单质的易挥发性,用纯碱溶液吸收溴单质得到含Br-、BrO3-的溶液,再利用溴酸根离子和溴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溴单质,据此分析解答。II.由流程可知,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加入海水中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中加入试剂a得到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最后在氯化氢氛围中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浓度很低,如果直接蒸馏,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生产,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富集溴元素,降低成本,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2)溴易挥发,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就是利用溴的挥发性,故选C;(3)该反应中Br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5价,其最小公倍数是5,再结合原子守恒或电荷守恒得方程式为3Br2+3CO32-═BrO3-+5Br-+3CO2↑,故答案为:3Br2+3CO32-═BrO3-+5Br-+3CO2↑;(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故答案为:SO2+Br2+2H2O=4H++2Br-+SO42-;(5)在溴水中,溴的沸点是58.5°C,水的是100°C,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之排出,溴气中水分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低,故答案为: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水排出,溴蒸气中水分含量增加,而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降低溴的产率;(6)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A是从混合体系中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为过滤,操作B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可知,试剂a为盐酸,故答案为:过滤;盐酸;(7)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氯气可以用于制盐酸,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制取漂白粉等,故答案为:MgCl2(熔融)Mg+Cl2↑;制盐酸(或制取漂白粉,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