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控对策_第1页
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控对策_第2页
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控对策_第3页
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控对策_第4页
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控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控对策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渺小却必不行少的基础工艺性行业,33.8%的电镀企业分布在机械制造、印染业,20.2%在轻工业,5%-10%在电子行业,其余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工业。据粗略估量,全国现有16000家电镀生产厂,行业职工总数超过50万人,现有5000多条生产线和2.5-3亿㎡电镀面积生产力量。常规电镀属传统加工工艺,易于土法上马,因此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工艺和设备简洁,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属高毒高污行业。据统计,本行业每年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包括4亿吨含重金属废水、5000吨固体废物和3000亿立方米酸性气体。环保治理压力大,职业病发生频率高,职业健康保障体系普遍被忽视。目前,在这个行业中,少数外资、合资企业和正规专业化企业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管理,自动化程度高、装备精良,在三废治理、节能减排、职业危害防治、循环再利用等项工作上能够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在使用很多过时的技术和设备,大量的生产线为半机械化,一些甚至为手工操作。厂房破旧,设备简陋,地面污水横流,车间烟雾充满、气味刺鼻,据有关资料记载:镀铬车间空气样品超标率为16.7%,而大多数企业在新建、扩建和改建上并未执行GBZ1-2024《工业企业设计健康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更不知道要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有的不法业主甚至不为劳动者供应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带有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和无序,构成了电镀行业普遍特性。一、电镀基本工艺及各工序的作用1、基本工序(磨光→抛光)→上挂→脱脂除油→水洗→(电解抛光或化学抛光)→酸洗活化→(预镀)→电镀→水洗→(后处理)→水洗→乾燥→下挂→检验包装2、各工序的作用⑴、前处理:施镀前的全部工序称为前处理,其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锈皮、氧化膜等,为后续镀层的沉积供应所需的电镀表面。①、喷砂:除去零件表面的锈蚀、焊渣、积碳、旧油漆层和其它干燥的油污;除去铸件、锻件或热处理后零件表面的型砂和氧化皮;除去零件表面的毛刺和方向性磨痕;降低零件表明的粗糙度,以提高油漆和其它涂层的附着力。②、磨光:除掉零件表明的毛刺、锈蚀、划痕、焊缝、焊瘤、砂眼、氧化皮等各种宏观缺陷,以提高零件的平整度和电镀质量。③、抛光:抛光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获得光亮的外观:有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式。④、脱脂除油:除掉工件表面油脂,有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擦拭除油、滚筒除油等手段。⑤、酸洗:除掉工件表面锈和氧化膜:有化学酸洗和电化学酸洗。二、电镀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及易引发的职业病1、电镀常用化学物质:⑴、氰化物;包括含氰根的盐类。剧毒品,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马上呼吸停止而死亡。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浸入而引起中毒。轻者有粘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气喘、恶心、呕吐、心悸。重者,呼吸不规章、意识渐渐昏迷、大小便失禁、可快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治愈后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⑵、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氨水、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以相对应的气体和酸(碱)雾形式存在于工作场所的空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吸入后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胸闷、咽喉鼻腔充血、鼻中隔溃疡穿孔、喉痉挛、咽部糜烂溃疡、支气管炎、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肺炎、肺水肿等症状。体外接触可引起灼伤、皮肤过敏、眼角膜穿孔。⑶、锌、铜、镍、铬酸盐等金属盐类:吸入气雾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穿孔、鼻溃疡、皮肤接触后引起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湿疹。进入人体内引起急性中毒如:气急、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腹泻、腹绞痛、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铬盐还是致癌物质。⑷、有机化学品;溶剂类主要是烷烃类、乙醇、苯类有毒物质。各类添加剂成分比较简单,主要以环氧氯化烷烃与醇、炔、醚类的缩合、加成反应物。这两类毒物进入人体后多反映为运动障碍、神经源性损害、血液病如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2、粉尘:电镀粉尘主要产生源为抛光、打磨、喷砂、等工序。主要是造成矽肺病的潜在危害。3、温度因素:人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件下进行劳动,机体发生体温调整障碍、代谢平衡紊乱、心率加快、血管扩张、心脏负担增加,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损害,导致作业人员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乏等不适感,工作效率下降、动作协调性差、易发生误操作,也易于发生中暑事故。低温通常指10℃以下的环境温度,低温环境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人体深部体温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爱护性或代偿性的生理反应,如颤抖、人体表面血管收缩、代谢率上升、心率和呼吸率加速以及血液成分变化等。若深部体温降至34℃以下,人便会消失健忘、说话结巴和空间定向等障碍、触觉辨别力下降、手的操作敏捷性明显降低,影响工作效率。4、噪声和振动因素: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中工作,听力器官会受到损伤,导致神经、消化、心血管等诸系统发生由生理反应到病理转变的病变。主要反应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振动因素在电镀行业中消失的状况不多见。5、劳动强度因素;指劳动时间定义上(包括不合理的休息制度)和超出个人生理力量的劳动强度过大,0以及局部器官的过度疲惫和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态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这种过大的劳动强度使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