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
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
1.(2分)下列数据中,在我们生活中最合理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1.2m
B.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l.lm/s
C.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D.正常人的心率约70次/s
2.(2分)下列关于单位换算,写法正确的是()
A.2.8m=2.8mX100=280cmB.2h=2X60=120min
C.2.8m=2.8X100cm=280cmD.2h=2hX60min=120min
3.(2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4.(2分)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
是静止的()
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
5.(2分)教室里的学生们听到走廊里传来张老师亲切的声音,学生们是根据声音的什么
特性判断出是张老师的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6.(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7.(2分)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8.(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左侧的黑板反光
O
B.日食的形成
C.叶脉通过露珠成放大的像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9.(2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
下形成影子
倒影
10.(2分)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11.(2分)如图所示,一本书掉在了地上,小明和小聪从不同方向同时看到了它()
A.小明和小聪都能看到书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B.小明和小聪看到书都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小明和小聪看到书都是光发生漫反射
D.小明和小聪都能看到书是因为书是光源
12.(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二、非选择题(13-28题共46分)
13.(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所测木块长度是cm。
一川|1川|11府叩1叩
Ocm12
14.(2分)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如图),以甲板为参照
物,飞行员是的,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
15.(2分)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板上运动,则小车这段时
间内运动的路程为cm,小车经过B点后的运动情况是以_________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6.(2分)国庆期间哈尔滨百年滨州铁路桥的桥头桥尾红旗飘飘(如图),游人从不同角
度都能看到国旗是因为光照到国旗上发生,夜晚桥上灯火通明,灯发光是
将电能主要转化为能。
17.(2分)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产
生的,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0
接抽
气机
18.(2分)图A是不同的两个音叉,示波器分别显示出二列声波的图形。甲、乙比较
(填甲或乙)音调低。图B是同一音叉,示波器显示出二列声波的图形。丙、丁比较
(填丙或丁)响度小。
Ivww||重击V\AA;丙
jVW,轻击AAAA;丁
AB
19.(2分)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是;该现象说明.
20.(2分)如图所示,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选填“虚”或“实”)像,
这个像是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1.(2分)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主要是利用光来传播: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
的潜望镜,该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
而平面镜
牌盒
22.(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选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o
平
视
面
力
镜
表
23.(2分)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烛焰上A点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
M
/
/
、/
A.r、
、
/
/
、
、/
N
24.(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射向平面镜,请画出其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5.(5分)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明选用长80cm、内径10mm均匀玻璃管进
行实验,管内装满水留一个小气泡
(1)实验原理:,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小明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
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0s时刻的气泡位置已标出)
路程/cm0246810
时间/s01020304050
(3)依据图像和相关信息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O
26.(6分)如图所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
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激光笔发出一束光线AO沿纸板E射向
镜面,其中反射角是(选填“NAON”或“NNOB”);小明测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的大小,经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o
(2)小明将一束激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可以看到反射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
(3)如图乙所示,以ON为轴线,纸板E保持不动,在F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小明
27.(5分)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
是;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确
定。
(2)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
璃板的前侧观察,由此可得结论。
(3)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到结
论:C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6.004.219.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6.004.229.00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
28.(6分)“十一”国庆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开车自驾赴帽儿山游玩.
(D他们早晨8:00从家出发,上午10:00到达120km的帽儿山,则小轿车在这个行
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小明在路边发现了一个交通牌,交通牌上两个数据(如图所示)
的含义是:“玉泉28km”的含义:;“40”的含
义:。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计算从看到交通牌到抵达玉
泉最快需要用多长时间?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
1.(2分)下列数据中,在我们生活中最合理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1.2m
B.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l.lm/s
C.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D.正常人的心率约70次/s
【答案】B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合理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在80cm=0.8m左右;
B、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2.1m/s;
C、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60dB;
D、正常人的心率约70次/分钟。
故选:Bo
2.(2分)下列关于单位换算,写法正确的是()
A.2.8m=2.8mX100=280cmB.2h=2X60=120min
C.2.8m=2.8X100cm=280cmD.2h=2hX60min=120min
【答案】C
【分析】长度的换算关系:lm=100cm;
时间的换算关系:lh=60min;
据此进率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
【解答】解:2.8m=2.8X100cm=280cm,故A错误;2h=8X60min=120min。
故选:C。
3.(2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答案】C
【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解答】解:A、认真测量,但不能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故D错误。
故选:Co
4.(2分)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
是静止的()
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
【答案】C
【分析】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
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若说他是静止的,只有和他自己骑得电动车之
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迎面而来的车辆,故C正确。
故选:Co
5.(2分)教室里的学生们听到走廊里传来张老师亲切的声音,学生们是根据声音的什么
特性判断出是张老师的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答案】B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将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
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学生们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
是张老师的声音的。
故选:Bo
6.(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B
【分析】(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
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的一个特性;
(2)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
弱噪声。
【解答】解:A、古筝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故A错误:
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故C错误;
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故D错误。
故选:B»
7.(2分)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
越快,音调就越高;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声音在同温度的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
就不同。
【解答】解: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故B错误;
C、敲钟时•,钟声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选:Ao
8.(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左侧的黑板反光
o
B.日食的形成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答案】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
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
反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
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
成的。
【解答】解:
A、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太光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日食是由于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中间,故该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雨过天晴时、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分成各种彩色
光,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故选:B„
9.(2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下形成影子
小孔成像D.
倒影
【答案】D
【分析】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都是光的折射。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小孔成像,故C错误。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正确。
故选:D。
10.(2分)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分析】根据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
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规律。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本选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折射规律;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而D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故选:Co
11.(2分)如图所示,一本书掉在了地上,小明和小聪从不同方向同时看到了它()
A.小明和小聪都能看到书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B.小明和小聪看到书都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小明和小聪看到书都是光发生漫反射
D.小明和小聪都能看到书是因为书是光源
【答案】C
【分析】(1)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
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2)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解答】解:ABC、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都是由于光在
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错误;
D、物理教材本身不会发光,不会发出光线。
故选:Co
12.(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C
【分析】A、由图可知甲先出发,乙后出发;
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
物体一直在运动,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行线,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
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所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静止:
C、第4s〜第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均为57m-12m=45m,运动时间相等,根据速度
公式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先出发,所以甲乙不是同时出发的;
BD、由图可知第24s以前,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但24s后两物体的s-t图象是一组平
行线,即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甲物体静止;
C、第4s〜第19s,运动时间相等,故C正确;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13-28题共46分)
13.(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木块长度是1.82cm。
Ocm12
【答案】1;1.82。
【分析】使用刻度尺之前,需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完好、量程和分度值,如果零刻
度线已经发生磨损,可以从某一个完整刻度开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需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
【解答】解:图片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故答案为:1:3.82。
14.(2分)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如图),以甲板为参照
物,飞行员是运动的,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静止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
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解答】解:以飞机上的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与甲板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5.(2分)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板上运动,则小车这段时
间内运动的路程为35.0cm,小车经过B点后的运动情况是以0.5m/s的速度沿
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35.0;0.5o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出SAB,利用公式丫=且计算AB段的平均速度;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解:(1)由图知:SAB=40.0cm-5.8cm=35.0cm;
(2)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VAB=-S蛆.=」5・°cm.=50cm/s=0.4m/s;
t8.7s
在光滑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35.0;0.4。
16.(2分)国庆期间哈尔滨百年滨州铁路桥的桥头桥尾红旗飘飘(如图),游人从不同角
度都能看到国旗是因为光照到国旗上发生漫反射,夜晚桥上灯火通明,灯发光是
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答案】漫反射;光。
【分析】(1)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源射到这些物体上发
生了漫反射。
(2)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灯泡发光电能主要转化为光
能。
【解答】解:游人从不同角度能看到国旗是因为光照到国旗上发生漫反射,夜晚桥上灯
火通明。
答案:漫反射;光。
17.(2分)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振动产
生的,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介质。
【答案】振动;介质。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我们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是由铃碗振动产生的;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
气,故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故答案为:振动;介质。
18.(2分)图A是不同的两个音叉,示波器分别显示出二列声波的图形。甲、乙比较乙
(填甲或乙)音调低。图B是同一音叉,示波器显示出二列声波的图形。丙、丁比较
T(填丙或丁)响度小。
IIwvwj重击WW丙
j?轻击ww丁
AB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振幅影响响度,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
的大小;
(2)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两幅图即
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对比图A中甲乙可看出,甲图中波动的快一些,故甲的音调高;
对比图B中丙丁可看出,丁波振动的幅度小,故其响度小;
故答案为:乙;丁。
19.(2分)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烛焰晃
动;该现象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把音响的音量增大时,同时会看到烛
焰跳动。
故答案为:烛焰晃动;声音具有能量。
20.(2分)如图所示,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这个像是光的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答案】虚;反射
【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
像。
【解答】解: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虚;反射。
21.(2分)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主要是利用光来传播能量: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
的潜望镜,该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口n
平面演
牙膏盒
【答案】能量;光的反射。
【分析】光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潜望镜利用了两块平行的平面镜来改变光路,
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解答】解: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主要是利用光来传播能量;
潜望镜利用了两块平行的平面镜来改变光路,因此。
故答案为:能量;光的反射。
22.(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正立(选填
“正立”或“倒立”)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
平
视
面
力
镜
表
【答案】正立;4.2o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平面镜成的是物体正立等大的虚像,因此;
由图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3m;
人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3.3m-0.4m=1.9m;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为3.3m+l.2m=4.2m。
故答案为:正立;6.2。
23.(2分)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烛焰上A点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
M
/
/
^/
、/
/、
0、/
/
/
、/
N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
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过平面镜作A点的对称点,即为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M
l
.
-4、/
^
f/
/
、
l/
、
/
/
/
/N
24.(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射向平面镜,请画出其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做出对应
的反射光线0B。
如图所示:
25.(5分)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明选用长80cm、内径10mm均匀玻璃管进
行实验,管内装满水留一个小气泡
(1)实验原理:丫=且,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停表。
t
(2)小明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
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0s时刻的气泡位置已标出)
路程/cm0246810
时间/s01020304050
(3)依据图像和相关信息可得结论:气泡做匀速宜线运动。
【答案】(1)v=旦;刻度尺、停表;
t
(2)见解析图;
(3)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原理是:v=旦;用刻度尺测量气泡运动的距离,用停
t
表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
(2)先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直线或平滑的曲线连接;
(3)实验表格中缺少的是一组路程,具体数值根据路程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根据s-t
图象进行分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解答】解:(1)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的原理:v=巨;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t
(2)先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连接
(3)根据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故答案为:(l)v=且;刻度尺;
t
(2)见解析图;
(3)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26.(6分)如图所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
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激光笔发出一束光线AO沿纸板E射向
镜面,其中反射角是NNOB(选填“NAON”或“NNOB”);小明测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的大小,经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只测量了一组实验数据。
(2)小明将一束激光贴着纸板F沿B0射到O点,可以看到反射光将沿图中的0A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如图乙所示,以ON为轴线,纸板E保持不动,在F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小明
这样做是想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1)ZNOB;不合理;只测量了一组实验数据;(2)0A;在光的反射中,光
路是可逆的;(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1)根据反射角的定义分析:由实验数据探究实验规律时,多组实验数据总结
的实验规律具有普遍性,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1)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所以反射角为/NOB:
只有一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不合
理;
(2)小明将一束激光贴着纸板F沿B0射到0点,会发现光线从OA射出,光路是可逆
的;
(3)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入射光线、
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ZNOB;不合理;(2)0A,光路是可逆的、反射光线。
27.(5分)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
大小关系;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
璃板的前侧观察,由此可得结论像和物大小相等。
(3)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到结
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剖宫产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
- 老年延续护理服务
- 2016交通安全课件
- 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
- 记24小时出入量
- 剖腹产产后护理
- AFP知识培训课件
- 压力容器(气瓶)风险点告知卡
- 斜屋面专项施工方案-挂瓦坡屋面(附图)
- 自保温砌块施工方案
- 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图
- T分布临界值表
- hs编码对照表.xls
- φ178旋转导向钻井工具设计说明书
- KIP3000故障代码
-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PPT课件
- 边坡排危土石方的施工组织设计
-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