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课件_第1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_第2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_第3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_第4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一、中国历史时期近万年的气候波动

二、各个时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

目前中国气候类型图第一节

近万年来的气候变迁一、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

1、距今8000~5000年的全新世界大暖期。5000年前到3000年前,气温相对下降,但仍然比较温暖,

中国东部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5摄氏度。辽南、内蒙中西部、青藏高原地方气候温度、湿度都和今天有明显不同。全新世:地质时代的最新阶段,第四纪二分的第二个世,开始于12000~10000年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

法国古生物学家哲尔瓦(P.Gervais)于1860年提出“全新世”一词,并于1885年国际地质学大会上通过。全新世气候普遍转暖,中、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喜暖动植物逐渐向较高纬度和较高山迁移,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完全演进到现代面貌。2、近五千年来中国气候变迁(一)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期。距今8000年到3000年仰韶温暖期。(二)距今1100年左右第一个寒冷期,江汉俱冻,“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春秋至西汉末年700年,温暖期。诗经南山有梅,长安荔枝,渭川千亩竹。(四)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五、唐至北宋温暖期前半段,长安宫廷有柑橘、附近地方贡荔枝等,这一时期中国很多地方气候比现在高1度左右。8世纪中叶后就逐渐变冷。六、1100—1200左右南宋寒冷期。111年冰封太湖,苏州运河经常结冰,北方9月飞雪,长江上游荔枝被冻死。七、元代温暖期,十分短暂。北方地区有司竹监等官员设置。八、1400——1900明清宇宙期,方志期或明清小冰期。明末北京比现在冷2度左右,东南沿海低5—7摄氏度,长江中下游降雪数量比现在多10%——15%。1、第一冷期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2、第二冷期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3、第三冷期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

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仪器观测时期。1911年,中国政府建立正规的气象站,从此进入了仪器观察时期。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属于历史时期由1400年开始的第四个寒冷时期。进入20世纪后,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40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的40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我国为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期的第三暖期。此后,我国就进入了气温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时期,也是我国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时期的第四冷期。历史气候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的总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时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看,前1000年相对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干冷。五六千年以来,中国气候正从温暖转向凉爽,而冷暖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呈现明显的差异,低纬度气温变化的幅度小于高纬度地带。

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另外一种表述):1、冷暖交替:冰期、间冰期,五千年来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2、温暖期变化趋势:短与弱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长与强4、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全新世大暖期南宋寒冷期明清宇宙期二、简答近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是什么?本节课主要参考文献:1、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2、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期后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满志敏等:《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2期。第二节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一、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第四纪初期,中国气候明显形成三大区:东部湿润季风区、干燥区、高寒原区。更新世中期东部季风区寒冷加剧,为“大理冰期”。冰期时,全球气温平均下降5℃,这种冰期的出现和消失引起地球表面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变化,导致了森林动物与灌丛动物生态失衡,引起物种变化,人类就在这种变异中产生。二、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大理冰期)之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之为冰后期。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类迎来了新石器文明的曙光。在距今10000年到5000年时段的气候演变趋势与黄河新石器文化繁荣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即气候转暖有利于于原始农业旱地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原始耕作。(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温暖期)

三、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研究表明相对适中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是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在距今5000至4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比现在高2度,降雨量高于现在,导致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植被都有利于石器农具耕作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形成,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人们交流的需要产生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如偃师二里头文化。四、汉唐文明与气候波动秦到汉初,气候温暖湿润,为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造就了秦汉的强大帝国与王朝。东汉到文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寒冷期,这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的南下,出现所谓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南迁,出现了南北分裂和对峙的历史格局。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区,这是唐代文明兴盛的气候机理,尤其气候的变化对唐代农业经济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温暖湿润的气候造成农牧分界线的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北移,铲除多样性明显。农作物生长周期变短,复种指数增高。农作物单产量增加,总产量提高温暖湿润的气候,河流水量大,利于农田水利的建设。国力强盛,南方的区域开发得到保证。总之,气候的温暖为唐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五、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对于唐代气候的温暖湿润,若以百年尺度而言,气候可以分为冷暖两个时期,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千年尺度而言,往往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时期,而这都是以游牧民族地区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的。如西周、东汉魏晋时期、南宋、明清之际少数民族南迁。

8世纪的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逐渐增大。五代以后,历史气候总体寒冷,但时有反复。在南宋之前,历史气候处于比唐前期寒冷比南宋温暖的过渡时期。南宋开始,长达800多年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北方民族因寒冷气候的压力,南进威胁中原民族,造成宋代的积贫积弱局势。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六、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被称为:明清小冰期。低温是农业社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剧了社会矛盾,形成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北方的女真族不断南下,从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逼近。最终导致满足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帝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扩展,南方成为经济、特别是文化的重心。自然灾害,人口流动和增加,社会不稳定,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受到限制。种种问题导致了明清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日益下降。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因素地球气候的变化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及大气环流三大因子影响,而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日益扩大,也正成为气候形成的第四大因子。我国5000年来气候的变化,正是在这几个因子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的。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复杂的地形及支配气候的环境因素,也影响了我国气候及其变化。总之中国近5000年来有4个较强烈的低温期,分别是公元前1100年——前850年左右低温期;公元100——600年低温期;1050——1350年低温期;1600——1850年的低温期。这种低温期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北方人口南迁以及中国内战分裂最频繁时期相对应,体现了气候波动大势对中国文化推移的潜在影响。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冷暖交替:冰期、间冰期,五千年来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2、温暖期变化趋势:短与弱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长与强4、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一、中国境内的主要森林分布区生成: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的天然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分成森林、草原、荒漠地带。森林:东北:1、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森林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温带林包括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三江平原。3、华北的暖温带林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河下游平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豫中和豫西山地丘陵、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及山东丘陵等地。

4、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包括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霍山、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山地丘陵、浙闽山地丘陵、南岭山地、两广山地丘陵北部、长江中下游平源(以上概括为华中)以及云南高原的北部、中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以上概括为西南)等地,是我国古代森林面积最大的一区。

(1)长江中下游平原(2)秦岭山地(3)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4)浙闽山地丘陵(5)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6)云南高原的中部和北部(7)青藏高原东南部

5、华南、滇南的热带林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山地丘陵的中部和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及云贵高原南部等地。二、历史时期各区的变化总体趋势总体评价:历史时期与地质时期相比变化幅度并不大。(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华北平原森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无森林,在山区仍有一些。

证据:商代:甲骨文中桑、竹、柏、榆,捕猎

战国: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秦汉: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关中地区已经有很多南方的树木。东汉到魏晋时期,晋冀鲁豫交界地带已经缺乏木材,而今陕、宁、甘地区则林木茂盛,造船。唐宋32%,华北森林破坏。西北不到8%。总之,唐宋以前森林取伐主要是黄河流域。长江下游森林大量利用,其与地方森林完好

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丧失,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方面是近5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黄河流域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气候总的看来势相干冷演变,森林资源受影响,生存保护困难。

二、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成为龙兴禁地,所以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汇总上游地区的楠木、柏木便成为明清两朝重大营造采办的主要对象。明清将采伐目光瞄准了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其宫殿、陵寝等都用南方地区采办的皇木,主要是笔直的楠木和杉木,地方主要在湖广西部、四川、贵州地区,尤其是其中的四川马湖府、遵义府、贵州铜仁府、黎平府、镇远府、湖广的辰州府、永顺府、保靖司等地。由于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虽然南方地区各省仍有楠木,但现在多为庭院风景区林。皇木采办主要树种及制作后的家具

南方主要木材:楠、杉、柏分布:湖广、四川、贵州嘉靖时一年采木11280株,15712根一丈树围:2000多株。万历、康熙时更多。采伐凋残,山穷水尽。乾隆贵州某些地区“已伐尽”。

三、近3000年来南方山地垦殖与森林资源的损耗清中叶以来,中国南方丘陵和低山地区出现了一次规模十分大的山地垦殖运动。清代的人口总量在增长,造成耕地缺乏,人地比率缩小。鄂川陕交界地区的巴山,早期是由棚民开发的。山区垦殖是以南方丘陵山区为主,主要种植16世纪传入的玉米和17世纪传入的红薯、马铃薯。为了种植高产旱地作物,进一步破坏山地、森林,使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普遍下降。

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从太平天国、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间,森林资源急剧减少。鸭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逐年减低。

近150年以来,闯关东的人破坏了鸭绿江流域一代的植被,政府也支持这种行为。造成周边地区森林大量被毁。20世纪后50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十分快,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尤大。尤其是50年代末的大炼钢铁,是森林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集中砍伐。近20年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走入正轨,森林资源有所恢复。历史时期我国森林覆盖率4000年前

60%战国末期46%唐代33%明代26%清代后期17%解放前夕12.5%三、历史时期中国植被变迁趋势及其原因(一)在地带性总体格局不变的条件下,植被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域性变化。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历史时期植被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十分明显,即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际,呈现森林—草原—荒漠依次过渡的景观,从北至南,森林依次演变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植被类型也随着不断发展和变迁。总的趋势是栽培植被的不断扩展和天然植被的逐渐缩小。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上游呼伦池西畔肇始,由这里南下,循大兴安岭西侧,过西拉木伦河上游,西南行,过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再由六盘山北趋向西南,至于西藏自治区东部。(二)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1、距今8000年——3000年间各地气温普遍比现在高2—3℃。2、最温暖时期亚热带北界曾经达到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在寒冷时期北界南移至长江以南。3、历史时期以来许多喜温热的野生动物分布界限发生了巨大变迁。研究的13种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如亚洲象、犀牛、貘、獐、圣水牛、貉、竹鼠、花面狸、大熊猫、孔雀、厚美带蚌、黄蚬、巴氏丽蚌,其分布的北界都曾经达到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后分布北界逐渐南移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三)历史时期植被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森林变迁的原因与自然条件,与气候条件关系特别密切。同时,在历史时期,人类的活动对森林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历代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森林利用中的滥砍滥伐、农业开发中的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等对历史时期森林资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迁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经过多次反复的。第一节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变迁一、亚洲象的分布变迁黄河流域的亚洲象。

亚洲象历史时期在中国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渭水上游、山东南部、河北地区都有亚洲象的分布,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亚洲象分布开始大量减少。魏晋以后文献记载缺少关于黄河流域亚洲象的生存状况。

长江流域的亚洲象生存分布远比黄河流域广泛。春秋时期以秦岭黄河为界,秦巴山地、贵州和四川盆地是大象的集中分布区,从秦汉一直到北宋时期,亚洲象分布的范围一直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南北波动,北界曾到南阳一带。长江的下游从石器时代、汉晋、南北朝时候江浙一带都有大象的足迹。据研究表明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江流域的亚洲象已经绝迹。二、长江流域的亚洲象生存分布三、岭南地区亚洲象的分布

岭南地区因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适于亚洲象的生存,历史时期从石器时代一直到明代都有亚洲象的踪迹和文献记载。但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变趋于灭绝。目前云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野生大象残存地区。历史时期亚洲象的最北界早北纬40.1度的北京、河北阳元一带,目前只在北纬24.6度的滇西南,南退17个纬度。退缩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其次是人类的滥捕滥猎最后是野生象的生理因素。第二节犀牛的地域消失过程一、犀牛的基本情况介绍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约6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生活于亚热带地区,以植物了嫩叶、地衣等。

一,黄河流域犀牛的历史分布变迁

历史时期野生犀牛的分布比亚洲象分布更广。犀牛有三种,苏门、爪洼、印度犀牛。黄河流域的犀牛主要是苏门犀牛。石器时代的今太行山麓、河南殷墟,西周泾、沮河流域,汉代的渭河两岸。但是后来记载很少,不明情况。二,长江流域犀牛的分布

在古代中国,犀牛的历史分布主要在长江流域。长江的上游汉水支流、下游的江浙一带,在距今6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发现。长江上游的四川、贵州考古发掘就有犀牛的发现,长江中游从汉代到北宋都有野生犀牛分布,如《神农本草经》等记载,当时的湖南湖北西南部许多州县都存在。而南宋以后野生犀牛绝迹。

从战国到清2千多年文献的记载,大概绝迹于19世纪。云南从考古上来看,新石器时代便由野生犀牛的分布,后来从南北朝的文献一直到清代都有记载野生犀牛的情况。大概到了1945年以后,不见犀牛的报道。三,岭南和云南地区历史时期犀牛的生存状况

第三节长臂猿和大熊猫的分布变迁

长臂猿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它们是中新世时的上新猿的后代,身材较为矮小,但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是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重要材料,也是灵长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生存环境: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长臂猿其实与世界上其它长臂猿物种一样,喜欢在海拔600米以下低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落叶栖息,但因低地雨林早在20世纪已经破坏殆尽,海南长臂猿的分布也只能退到海拔650米到1200米间的山地雨林中,而海拔越高的山区,树木物种多样性便呈现越低的现象。长臂猿的历史分布情况

一、长江流域长臂猿的情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李白关于三清晨三峡地区的猿鸣,在目前已成为历史。历史时期的长臂猿的分布情况主要在三峡、秦巴山地、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地区。目前只在云南和海南部分地区存在。南移6个纬度。大熊猫的历史分布区域演变一、大熊猫的历史名称。貔貅、貉、白豹二、更新世时期:长江以南多有分布,但是今北京、山、陕、豫等都有少量考古发现。历史时期:战国到魏晋四川、云南、秦岭唐宋至明清:四川大部分地区、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直到清代中叶的川陕甘湘等地还有分布。从分布的流域来看,历史时期主要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多山之地。思考题★目前大熊猫在中国境内分布的情况是什么?★呈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虎的分布变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捕食野猪,以及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一、我国虎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虎的异名:大虫、老虫、白额虎打哈地域种类:六种华南、华北、云南、新疆、孟加拉等。老虎的分布演变的趋势: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濒于灭绝。从1166个县到509个县单位目前范围:黑龙江、新疆、云南。目前虎的分布状况虎在中国分布减少的原因:1、栖息地消失是根本原因。森林采伐速度加快,加上矿山开采,修路建房等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使森林植被不断收缩,虎的活动地盘缩小,马鹿、狍、野猪、麂等作为虎的食物来源,它们本身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严重影响虎的生存;

2、长期以来的过量捕杀是虎数目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加上虎皮值钱,虎骨又用作传统中药。虽然过于强调因为虎骨入药而导致虎的濒危,是不符合虎这种大型猫科动物濒危的历史过程的。因为历来入药所用“虎骨”实际含有许多种中大型动物的骨骼一并在内。但是,虎皮和虎骨的贸易的确也是目前虎类面临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

3、老虎的分布由于人类活动、栖息地的破坏等因素而被分割成岛状,各分布区的小群之间缺少基因交换,必将导致小种群生存力和繁殖力的衰退。思考题?1.历史时期珍惜动物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历史时期动物研究的方法是什么?野生动物分布变迁与

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生物链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基础改变

二、资源型动物缺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第一节黄河流域的河流变化

一、黄河基本情况中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约古列宗渠,干流长5464公里,经过青、川、陕、甘、宁、蒙、陕、山、豫、鲁等九个省区,于山东垦利县如渤海。因水量小而变率大含沙量大出现善淤、善决、善徙,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黄河水系示意图黄河中游地区形势图二、黄河下游改道

历史时期黄河在近3000年内决口1500次,较大改道二十三次,重大改道有六次左右,我们将其分为四个时期。一、先秦北流为主期。历史上的寇水、滹沱河、漳水等东汇为河,北流多从今天津及以南入海。由于战国时期大规模的修筑堤防,河道相对稳定,形成春秋至西汉大河,在沧州南入渤海。二、汉唐北宋东流为主期东汉王景治河,从西汉故道别出经范县南,在阳谷分流经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利津入海,相对安流600年。七世纪中叶以后下游频繁改道,1048年黄河改道第三次大改道。三、南宋南流期。南宋为了阻止金兵入侵,人为决河,大河由泗入淮。这段时期改变了传统的北流河东流进入了南流时期。此时,河道越来越向南流,决口地点西移;岔道汇流汇淮河入海。近代东流时期: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分三支后汇合大清河在利津入海,结束了700多年的夺淮入海的历史,东流由渤海入海,形成今天的局面。总体评价:黄河在东流、北流、南流上往往是反复的(如何理解,请思考)。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图略黄河河口对于近海陆地的塑造(补充)黄河三角洲近海沿岸是一个泥沙淤进造陆和海岸侵蚀后退此长彼消的地区。1969年黄河改道由钓口河入海,一年之内,河嘴向海延伸了28km,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入海后,钓口河故道河口平均每年侵蚀后退1000m。据专家测算,黄河泥沙淤进与海岸侵蚀后退速度的比值大约为4:1,在黄河年入海泥沙减少到3亿吨时,三角洲的海岸侵、淤状况将基本平衡,即黄河口将不再向海延伸;小于3亿吨时,河口陆地海岸线将会侵蚀后退。三、黄河下游的湖泊沼泽(一)黄河下游湖泊总体概况:地质时期华北平原在第三纪沉降形成了凹陷和洼地具有很多的天然湖泊。黄河下游不断改道,形成新的众多湖泊。经《水经注》记载下游1300多个,面积大小不等。(二)主要湖泊及其演变荥泽:东汉淤平,今不存。圃田泽:汉代具有一定面积,历代发展,清代围垦,成为陆地菏泽:唐后期济水断流而逐渐消亡。大陆泽:汉代延续至清朝,湖底抬升消失。巨野泽:梁山泊,清后期成为面积小的东平湖。洪泽湖:三国时期有了雏形,金元扩大,明清修堰湖面扩大,成今日局面。今日洪泽湖图四黄河改道与水灾的原因(一)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黄土高原流经区,土壤侵蚀严重,如壶口瀑布的迁移。(二)气候环境因素气候的干燥寒冷,降雨变率大,雨季集中。土壤的侵蚀70%是自然因素,30%是人为作用。(三)人类活动:开垦、采伐、战争等因素。第二节长江的演变

一、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河道的变迁长江上游河段,流经山地丘陵之间,除成都平原和个别江心洲外,历史时期河床相对比较稳定,河床平面摆幅不大。宜昌以下长江中下游河段,河流出山地而进入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区,历史时期河床变化较大。1、荆江蜿蜒型河道的变迁2、城陵矶以下分汊型河道的变迁3、长江上游河道的变迁荆江河道变迁图二、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湖泊的兴废1、云梦泽的变迁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成为江汉内陆三角洲,进入历史时期后,古云梦泽已演变成平原——湖沼形态的自然景观。古代云梦泽变迁图2、洞庭湖的变迁据《山海经》、《庄子》等记载说明,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秦汉时期,洞庭湖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洞庭湖航片与干涸河床3、鄱阳湖的变迁彭蠡——称彭泽、彭湖。全新世以来,古彭蠡泽与长江水面相连,《禹贡》中“彭蠡既潴”,“(汉水)东汇泽为彭蠡”的记载正说明这一点。但是彭蠡在西汉以后逐步脱离长江水道,因泥沙淤积而逐渐萎缩。4、震泽(太湖)的变迁太湖,古称震,又名具区、笠泽,位于长江、钱塘江下游三角洲上,面积2420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第三大淡水湖。5、长江上游湖泊的变化第一节历史时期的沙漠和沙漠化我国的沙漠大都是在第四纪特别是在中更新世以来逐渐形成的。就其原因而论主要与地质时期的干旱气候相联系。就近5000来看,人类活动是造成我国沙漠化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草原及荒漠地带,主要由东部草原地带演变而来,主要是历史时期的产物,而引起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1、科尔沁沙地科尔沁沙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19世纪以后。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增加财源推行放荒招垦政策,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滥行放垦。沙质草地,因土质脊薄,一般经过二三年即因沙害放弃,继而开垦新草地。大面积开垦破坏了表土层,逐渐形成流动沙丘。不过,科尔沁沙地年降水300~500毫米,是我国沙区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2、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北一带,是历史时期沙漠变化较明显的地区。从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来看,本区沙漠化大约延续在唐代后千余年间,沙漠化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进,历史上的呼和陶勒盖汉城、统万城、宥者州古城、缸房村汉城和一些唐城都淹没在沙漠中了。3、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原是黄河的冲积平原,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今天的沙丘,是近年来逐渐形成的。二地质时期形成而在历史时期扩展的沙漠1、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历史时期的变化主要有沙丘移动掩埋周围地区以及河流沿岸绿洲沙漠化两种形式。2、河西走廊地区沙漠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开始对河西走廊进行屯垦,置有酒泉、张掖、武威、敦煌等郡,不少汉代古城址仍然保留至今,反映出当时河西土沃物繁的景象。唐代以后,因征战频繁,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移民垦殖,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破坏,风沙横行,最终耕地地区变成了沙地。第二节沙漠化与丝绸之路及农牧业界限的推移一、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沙漠化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沙漠化关系十分密切。总体看来,汉唐西北丝绸之路分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这丝绸之路上分布着很多的城市,这些城镇环境良好。如汉代的楼兰城是绿洲经济与政治中心,周围多葭苇,白草,它是汉初进入西域的第一门户,这里驻兵屯田,灌溉技术进入后,绿洲农业一度繁荣。东汉以后气候开始变干,匈奴地区发生赤地千里的旱灾,许多绿洲变为戈壁。因此,丝路南道南移。塔克拉玛干沙漠经历着绿洲沙漠化和移动沙丘向城市推进的过程,流入这一地区的内流河,因气候干旱,河流补给不足和农业生产的大量用水,导致河水下游断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城市如尼雅等因此而废弃。西北绿洲国家的衰落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的改道和退缩引起的沙化。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与沙漠化加强为特征,它是以中国西北地区近2000年来气候日趋干冷为背景,是人类垦殖文明的不合理开发的结果。二、沙漠化与农牧业界限的推移

历史时期中国荒漠地带、草原地带、农耕地带的关系是在各地区是复杂的。一方面历史时期许多朝代都在北方荒漠边缘屯田,使沙地变成绿洲,草原变成农田。但更多时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使绿洲荒废、耕地退化、沙漠化推进、农耕区退缩。城市被掩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总的看来,我国北方沙漠化的推进往往是与农牧界限南北推移同步。这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人为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因素。我国北方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加上大陆度的增加,气候的变化等自然因素起了北方农牧线南移起了决定因素,人为开垦造成的河流断流加速了这种北方沙漠化的推进程度,不过北方不同的地区沙漠化具有区域不平衡性。思考题:试分析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第六章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我国海岸的基本情况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经历了一个沧海桑田的过程。我国的海岩线,有沙岸(平原海岸、低海岸)和岩岸(基岩海岸)之分,沙岸系海水淹没从前低平的河流冲积平原而成,岩岸系海水浸淹从前的基岩山地而成,其分布范围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北部多为沙岸,南部多为岩岸。一、下辽河海岸的历史变迁

第四纪冰后期海浸,下辽河平原下部受到淹没,并使平原未受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成为大片沼泽地带。辽金以前,岸线推展缓慢,说明早期的辽河入海泥沙不如今日丰富。辽金以后,辽河中上游间有开垦,遂使流域来沙渐丰。二、渤海湾海岸的历史变迁与天津成陆问题渤海湾在黄河口与滦河口间,海岸的演变过程受到这两条河的深刻影响。天津的成陆过程和渤海湾的海岸线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津周围的海岸线与黄河的摆动所带来的泥沙和海浪的冲刷导致的海岸线后移有很大关系。三、苏北海岸的历史变迁苏北平原在先秦时期,其南端的长江古沙嘴由扬州向东延伸,经今泰州到如皋东北海安以东的李保,由此向北沿今东台、盐城、阜宁、连水县东的云梯关、锦屏山东麓的析浦、连云港市以至赣榆为其海岸线,之后一直到北宋天圣二年(1024)。四、长江河口与上海成陆及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五六千年前的大海浸使长江口退到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成为海湾,以上才为长江。其时海岸北岸沙嘴由今江都向东北延伸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合,形成里下河洼区。南岸沙嘴自江阴以下,沿着常熟的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嘉定的处岗、黄渡、青浦的盘龙镇、松江的漕泾一线,向东南入海,至杭州湾中的大金山、王盘山。五、杭州湾的历史变迁在第四纪冰后期海浸高海面时,杭州湾口与长江三角洲原有一片浅海。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南沙嘴的发展和钱塘江北沙嘴的成长,逐渐连接封闭而成太湖地区的古潟湖,其后,钱塘江北岸形成杭嘉湖平原,在南岸形成宁绍地区的姚江平原。第一节历史时期的沙漠和沙漠化我国的沙漠大都是在第四纪特别是在中更新世以来逐渐形成的。就其原因而论主要与地质时期的干旱气候相联系。就近5000来看,人类活动是造成我国沙漠化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草原及荒漠地带,主要由东部草原地带演变而来,主要是历史时期的产物,而引起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1、科尔沁沙地科尔沁沙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19世纪以后。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增加财源推行放荒招垦政策,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滥行放垦。沙质草地,因土质脊薄,一般经过二三年即因沙害放弃,继而开垦新草地。大面积开垦破坏了表土层,逐渐形成流动沙丘。不过,科尔沁沙地年降水300~500毫米,是我国沙区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2、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北一带,是历史时期沙漠变化较明显的地区。从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来看,本区沙漠化大约延续在唐代后千余年间,沙漠化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进,历史上的呼和陶勒盖汉城、统万城、宥者州古城、缸房村汉城和一些唐城都淹没在沙漠中了。3、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原是黄河的冲积平原,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今天的沙丘,是近年来逐渐形成的。二地质时期形成而在历史时期扩展的沙漠1、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历史时期的变化主要有沙丘移动掩埋周围地区以及河流沿岸绿洲沙漠化两种形式。2、河西走廊地区沙漠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开始对河西走廊进行屯垦,置有酒泉、张掖、武威、敦煌等郡,不少汉代古城址仍然保留至今,反映出当时河西土沃物繁的景象。唐代以后,因征战频繁,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移民垦殖,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破坏,风沙横行,最终耕地地区变成了沙地。第二节沙漠化与丝绸之路及农牧业界限的推移一、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沙漠化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沙漠化关系十分密切。总体看来,汉唐西北丝绸之路分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这丝绸之路上分布着很多的城市,这些城镇环境良好。如汉代的楼兰城是绿洲经济与政治中心,周围多葭苇,白草,它是汉初进入西域的第一门户,这里驻兵屯田,灌溉技术进入后,绿洲农业一度繁荣。东汉以后气候开始变干,匈奴地区发生赤地千里的旱灾,许多绿洲变为戈壁。因此,丝路南道南移。塔克拉玛干沙漠经历着绿洲沙漠化和移动沙丘向城市推进的过程,流入这一地区的内流河,因气候干旱,河流补给不足和农业生产的大量用水,导致河水下游断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城市如尼雅等因此而废弃。西北绿洲国家的衰落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的改道和退缩引起的沙化。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与沙漠化加强为特征,它是以中国西北地区近2000年来气候日趋干冷为背景,是人类垦殖文明的不合理开发的结果。二、沙漠化与农牧业界限的推移

历史时期中国荒漠地带、草原地带、农耕地带的关系是在各地区是复杂的。一方面历史时期许多朝代都在北方荒漠边缘屯田,使沙地变成绿洲,草原变成农田。但更多时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使绿洲荒废、耕地退化、沙漠化推进、农耕区退缩。城市被掩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总的看来,我国北方沙漠化的推进往往是与农牧界限南北推移同步。这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人为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因素。我国北方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加上大陆度的增加,气候的变化等自然因素起了北方农牧线南移起了决定因素,人为开垦造成的河流断流加速了这种北方沙漠化的推进程度,不过北方不同的地区沙漠化具有区域不平衡性。思考题:试分析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第六章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我国海岸的基本情况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经历了一个沧海桑田的过程。我国的海岩线,有沙岸(平原海岸、低海岸)和岩岸(基岩海岸)之分,沙岸系海水淹没从前低平的河流冲积平原而成,岩岸系海水浸淹从前的基岩山地而成,其分布范围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北部多为沙岸,南部多为岩岸。一、下辽河海岸的历史变迁

第四纪冰后期海浸,下辽河平原下部受到淹没,并使平原未受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成为大片沼泽地带。辽金以前,岸线推展缓慢,说明早期的辽河入海泥沙不如今日丰富。辽金以后,辽河中上游间有开垦,遂使流域来沙渐丰。二、渤海湾海岸的历史变迁与天津成陆问题渤海湾在黄河口与滦河口间,海岸的演变过程受到这两条河的深刻影响。天津的成陆过程和渤海湾的海岸线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津周围的海岸线与黄河的摆动所带来的泥沙和海浪的冲刷导致的海岸线后移有很大关系。三、苏北海岸的历史变迁苏北平原在先秦时期,其南端的长江古沙嘴由扬州向东延伸,经今泰州到如皋东北海安以东的李保,由此向北沿今东台、盐城、阜宁、连水县东的云梯关、锦屏山东麓的析浦、连云港市以至赣榆为其海岸线,之后一直到北宋天圣二年(1024)。四、长江河口与上海成陆及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五六千年前的大海浸使长江口退到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成为海湾,以上才为长江。其时海岸北岸沙嘴由今江都向东北延伸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合,形成里下河洼区。南岸沙嘴自江阴以下,沿着常熟的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嘉定的处岗、黄渡、青浦的盘龙镇、松江的漕泾一线,向东南入海,至杭州湾中的大金山、王盘山。五、杭州湾的历史变迁在第四纪冰后期海浸高海面时,杭州湾口与长江三角洲原有一片浅海。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南沙嘴的发展和钱塘江北沙嘴的成长,逐渐连接封闭而成太湖地区的古潟湖,其后,钱塘江北岸形成杭嘉湖平原,在南岸形成宁绍地区的姚江平原。第

节北部边疆的历史变迁(一)东北边疆夏朝的疆域东北已达今河北中部,商周更达到河北北部。战国时期燕昭王对东北经营。唐朝以后,契丹族、女真族建立的辽、金先后统一东北,其东北疆域北越外兴安岭,东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南跨鸭绿江、图们江与高丽接壤。明清时期:明代的奴儿干都司设立,清代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以及中俄签订边境条约。北

迁(二)北部边疆的历史变迁夏王朝的疆域北至今山西南部西周北方最远的诸侯国间或其以北仍然分布着众多的戎狄方国部落秦朝在北边置九原、云中、上谷等郡,又修筑长城,于是疆域“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阴山以北地区,仍为匈奴政权统治。汉唐宋元明清:明代蒙古族统治,清代中俄边境问题协议确定界限。民国:外蒙古独立。(三)西北边疆的历史变迁先秦时期:羌方、土方、鬼方、秦秦灭六国后,继续向西北拓展。秦汉与西北少数民族隋唐王朝与西突厥元朝时:西北地区分署岭北行省和察合台汗国清代统一西域,设立新疆第

迁(一)西南边疆夏商周三代战国末期秦朝西南疆土进一步拓展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向南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多次掠夺中国西南领土。(二)东南沿海疆域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为夷人、越人所居。周王朝疆土远至长江中下游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发展为南方、东南方的大国。秦汉两朝大规模经营百越地区。明清以后不平等条约导致的东南边境问题:香港、澳门等南

史1、海南岛、南海诸岛2、台湾、钓鱼岛等岛屿台湾岛及其附近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很早就和大陆有政治联系,230年吴国派卫温、朱葛直率兵一万渡海至夷州(台湾),返回时,夷州居民有千数人迁往大陆。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非流求群岛),将其纳入中央管辖之下。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翌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建立台湾省。甲午战争后,日本迫使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的澎湖列岛、台湾岛、钓鱼列岛。钓鱼列岛与台湾岛一样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中国文献和琉球国文献都明确记载,中国和琉球国的疆界在钓鱼列岛的赤屿和琉球的姑米山之间。民

图今山西地形图

第一节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