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学期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学期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学期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学期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学期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学期调研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请选择下列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A.比喻B.拟人C.设问D.对偶(1)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哪一项()A.我估计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C.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可还是缺少很多。D.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看到了优美的舞蹈。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宪兵(xiān)鸿鹄(hú) B.收敛(liàn)泪潸潸(shān)C.叛乱(pàn)娴熟(xiǎn) D.缰绳(jiānɡ)耽搁(ɡe)4、下面词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与之俱学/声泪俱下 B.孰谓汝多知乎/见微知著C.通国之善弈者也/博学多通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对学生不应存有偏见之心,应一视同仁。B.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C.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D.外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6、下列词语都与水波有关,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汹涌澎湃②微波粼粼③水平如镜④波澜起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到万不得已,战斗机飞行员都不愿意弹射跳伞。B.张桂梅老师历尽艰辛创办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将众多贫困女生送入大学,她无怨无悔的付出终于换来了桃李满门的硕果。C.她小小年纪就写一手好字,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D.有你们这群乌合之众,我们这次的篮球比赛一定会获得冠军。8、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快走出疫情的影响,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真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9、同学们在习作中积极运用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张老师今天穿了件白衬衫,无独有偶,李老师今天也穿了件白衬衫。B.小丽的文章构思别出心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C.这次辩论比赛,我方技高一筹,夺得了冠军。D.王大爷穷困潦倒,最后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悲惨结局。10、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推心至腹受益匪浅再接再励 B.高瞻远瞩如火如荼锲而不舍C.脍炙人口焉知非福别俱一格 D.虎视耽耽不可思议忘乎所已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知:见微知著孰为汝多知乎B.盈:盈盈一水间笑脸盈盈C.因:因风飞过蔷薇前因后果D.值:游园不值正值佳节12、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骑鹅旅行记》里,尼尔斯变成小狐仙。B.《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贝琪掉进兔子洞。C.《鲁滨逊漂流记》写到鲁滨逊搭救了“星期五”。D.《爱丽丝漫游奇境》没出现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奄奄一息焉知非福过犹不急热泪盈眶B.赴汤蹈火悬崖峭壁自愧弗如追根求原C.身临其境随心所欲头晕目眩衣衫D.拨得头筹精兵简政张灯结彩垂头丧气1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皱皱吧吧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B.糊糊涂涂截然不同腊七腊八,冻死寒鸦C.优哉游哉豪不稀奇乱石野草乌合之众D.春风拂面幻稚可笑锲而不舍鄙夷不屑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A.你简直太会折腾了,这样难的事竟能办成!B.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敢和他做朋友呢?C.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之不及,你倒好,主动往上凑。D.这位大爷好吃懒做,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啃老。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____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_____行。17、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从“辩日”的两小儿身上学到______的道理;知道了中秋节有______的习俗;还懂得了要及时行孝,唯恐“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19、《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诗中表现诗人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20、在一次外出游玩时,我发现了一棵长在岩石上的大树,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郑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大自然真的让我们感悟颇多。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被用来赞美师恩。22、____________?除非问取黄鹂。(《清平乐》)23、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25、苟利于民,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20分)26、课外阅读。挑战①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4岁。一天,妈妈带我进城,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拐进了威格顿先生的糖果铺。威格顿先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一进店门,便被柜台里琳琅满目的糖果迷住了。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些糖果。②后来,我作了一项决定,要独自去威格顿先生的店铺里买糖果,尽管我对钱一窍不通。一次我趁妈妈又带我进城的时机,独自去了威格顿先生的糖果铺。我走近柜台,挑了一些各式各样的糖果后,威格顿先生从柜台上弯下身问我:“你有钱买这么多糖果吗?”“哦,有的,我有好多好多钱。”我伸出手把7个用锡纸仔细包好的樱桃核放进威格顿先生的手中,威格顿先生站在那儿默默注视他手中这些桃核,又看着我,好长时间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不够吗?”我担心地问。他轻叹口气:“噢,我看是太多了点儿,我给你找钱。”说着,他拉开了抽屉,然后弯下身,把两分钱放进了我伸出的手中。妈妈知道后,训斥我不该独自离开去买糖果,但她从来也没想起过问我买糖的钱是哪儿来的。③不久我们搬家了。我长大后也结了婚,我和妻子开了一家鱼店,出售外国种鱼,这些鱼大都五美元以上一对。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带着她的弟弟来到店里。他们站在鱼缸前,盯着五光十色的鱼儿。“先生”,小孩问道,"这鱼我们能买几条吗?”“可以,只要你有足够的钱。”我回答。“哦,我们有好多好多的钱。”这信心十足的神情给我一种奇怪而又熟悉的感觉。他们沿着鱼缸边走边向我指出他们挑的几种鱼。我用抄网把鱼放进容器中。“先生,给你钱。”小姑娘说着,把几个分币放在我的手上。这一刹那,我领悟到威格顿先生多年前做的那件事给我的全部影响。我在这时才懂得了当年我对老人的挑战,并明白他是多么出色地接受了这一挑战。小女孩充满期待站在我面前。“钱不够吗?”她小声地问我。我喉咙发堵,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多了点,”我说,“我还要找给你钱呢!”我把两个分币放在她手中,然后便站在门口望着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着他们的宝贝远去。④孩子们走后,站在旁边干活的妻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给了他们多少条鱼吗?值30美元!”“可是我不能不给啊!”我回答。当我对妻子讲完老威格顿的故事后,她的眼睛湿润了。(有删改)1.本文题目《挑战》是指________对________的挑战,说这件事是“挑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那时我才4岁”,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暗示了“我”幼稚的行为是真实可信的。B.“店里所售的鱼一对大都5美元以上”这句话对下文的情节没有任何作用,只是随便交代一下而已。C.小姐弟俩“信心十足的神情给我一种奇怪而又熟悉的感觉”,“我”奇怪的是小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钱,熟悉的是小孩的神情、话语和当年一模一样。D.“我喉咙发堵,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一句体现了“我”当时激动的心情。3.“威格顿先生站在那儿静静地注视着他手中的樱桃核,又看着我,好长时间,好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你认为他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描写威格顿先生的语言及神态的句子,并归纳这一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她的眼睛湿润了”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外婆的银针》写出了作者与外婆间的血脉亲情,请阅读短文,完成对话。外婆的银针①随着时间流逝,那些银闪闪的金属已不再吸引我,但唯有一样在我心中历经沧桑,目睹尘世。②那是外婆的银针。//③外婆的手很巧,但凡我的衣服被什么东西勾破,她都会用各种法子将衣服补得几乎完好如初。④她总是从那个陪了她大半辈子的铁盒中取出线与银针。银针一闪一闪的,十分好看。她吮一吮那根细线,再举起银针,对着光源,将细线穿入孔,再打一个小结。我很喜欢看外婆穿细线的样子。她眯着眼,地盯着那银针的针眼,细线轻盈地穿过那个针眼,在针眼的另一端,在耀眼的灯光下飘动,好像是一位灵逸的女子在光下飞舞。细线飞舞之际,像是闪上了全部的光芒,吸引着我。为此,我向外婆请教如何穿针。⑤柔和的灯光下,外婆手把手地教着我。她用那双遍布老茧的手抓住我的小手,将银针对着光亮处举高。我眯着小小的眼睛,无论怎么穿,那细线都在针眼处扭着腰,奈何穿不过那个小孔。外婆慈爱地笑道:“别急,以后就好些了。慢慢来,慢慢来……”她那微微泛黄的手抓住我的手,从容地,稳稳地将线的这头带到了那头。⑥那时,我觉得外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⑦我在慢慢地长大,而外婆却在渐渐老去。她的皱纹多得让我数不过来,眼中的混浊开始渗透蔓延。她的行动有些不方便了,走楼梯时常要有人来扶她一把。她总是听不清我们在讲什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误解我们的意思。有时候我会被她的不断询问弄得不耐烦,懒得与她多说。时间一久,她便很少问我问题,如果有什么没听清,也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继续忙着自己的活。她不再坚持很多事。也不再为一些小事与我们争执。⑧我以为她这是老了,懒得理这些琐事。//⑨然而我错了,那天一打开家门,就看见客厅灯火通明,外婆坐在正中央,举着银针,穿着线。她不停地在吮那根细线,不停地试图将线穿过银针,而她身边放的,则是前些天被我磨损的一双袜子。我走上前,许是挡住了她的光线,她皱了皱眉,脸上的沟壑全挤在一起,像一棵沧桑的古柏。她见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来啦。我想帮你补一下袜子,扔了多可惜。可惜了,穿了老半天,线都穿不上。唉,老了老了……⑩我凝视着她那已经举得颤抖了的左手,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我握住外婆的手,在灯光下,慢慢移动着细线,直至它穿过针眼。细线在那一端移动着,像一个新的生命,在柔和的日光灯下,倾吐着生命的飞逝。⑪“真厉害,你瞧,你一穿就穿过了,真好,真好……外婆推了推老花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和着她的皱纹,像一棵老树的年轮,一圈又一圈。⑫我握住外婆那只布满老茧的手,眼眶微酸。人往往在一瞬间老去,而我,也在外婆老去的那个瞬间长大了。⑬在银针心中,也许我们都算是厉害的存在。//(选自《北方人(悦读)》,202年08期,作者是杜泱霆,有删改)1.小琳:你觉得“六神无主、全神贯注、神气十足”这几个词语中,哪个最适合填入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小美:我认为应该填_____。2.小美发现,在这篇文章中,随着不同事件的发生,作者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以上是她梳理的导图,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3.小琳:我觉得第⑦和⑧自然段可以删去,因为题目写的是《外婆的银针》,可是这两个自然段都没有提到银针。小美:我觉得____,因为___________。4.小美:我发现,作者很善于通过外貌、神态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小琳:是的,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就用了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让我感受到了_____。5.小琳:作者在外婆老去的瞬间长大了,在生活中,你也有瞬间长大的经历吗?写写你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吧。我:_____五、作文(30分)做科学实验,阅读科幻故事,观看幻想电影,常常引发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请以《我的超能力》为题写作,写出你拥有超能力后的奇特又合理的经历,包括你的生活环境、学习状态、创新发明等。要求:1.先拟好题目,写在作文格中;2.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①.C②.A③.B④.D2、D3、D4、A5、B6、C7、D8、D9、D10、B11、D12、D13、C14、B15、A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⑩.因为⑪.所以⑫.如果⑬.不管⑭.都17、18、盈盈一水间19、①.李贺②.何当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20、①.咬定青山不放松②.立根原在破岩中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①.随风潜入夜②.润物细无声22、春无踪迹谁知23、也傍桑阴学种瓜24、粉骨碎身浑不怕25、①.不必法古②.不必循旧四、阅读理解。(20分)26、1.①.“我”②.威格顿③.“我”用樱桃核去威格顿先生店里买糖果,这将要求威格顿在金钱与保护孩子的纯洁童心之间做出选择。2.B3.威格顿先生反应过来“我”还是个孩子,不懂钱的概念。4.从句子“威格顿先生从柜台上弯下身问我”“威格顿先生站在那儿默默注视他手中这些桃核,又看着我,好长时间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他轻叹口气:‘噢,我看是太多了点儿,我给你找钱。’说着,他拉开了抽屉,然后弯下身,把两分钱放进了我伸出的手中。”可看出,威格顿先生是一位心灵美好,尊重儿童,培养儿童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长者形象。5.妻子被老威格顿的善良、宽容深深地打动了,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27、1.全神贯注2.①渐渐老去,行动不便,听力下降②想帮“我”补袜子,却穿不了线③敬佩④愧疚3.①.不可以删去②.第一,第⑦段和第⑧段写了外婆变老后变得行动不便,总是误解他人意思等表现,为下文外婆艰难补袜子作铺垫。第二,第⑦段和第⑧段是短文的重要情节,也是本文的矛盾点,这个情节让故事变得一波三折。第三,第⑦段和第⑧段表现了“我”对变老后的外婆产生的厌烦,这种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