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重点_第1页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_第2页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_第3页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_第4页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教育科学学院第一编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地分成三个层次: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当一种活动进入研究水平,也就意味着我们从事这项活动的自主性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具备了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可能性。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一、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或遵循的途径、程序、格式和规则,研究方法具有不同层次、水平和不同类型。(一)四种研究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2.按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三、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3、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从教育整个历史发展看,两千多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线索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从经验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与实验研究,再到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再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直觉观察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是:1、研究的起点是社会发展及统治阶级的教育需要;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而来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该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1、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2、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3、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糅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归纳法和演绎法;4、实验方法开始进入教育研究的视野,为教育研究的实证化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三)形成独立学科的时期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时期。这一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1、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的;2、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进一步分道扬镳,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4、由于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哲学认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理论、实践发展相关学科发展社会文化传统第三章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方法论原则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二、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合理移植和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3、合理应用数学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4、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第二编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定一、正确选定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选题,顾名思义,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1、科学研究始于问题;2、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3、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二、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必须有价值;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5、问题要有可行性。三、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一)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基础性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二)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矛盾;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四、选题的过程及方法1、要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3、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4、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五、开题报告的撰写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一般约五六百字。课题论证报告不仅用于申报研究项目,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的开篇,学位论文的前言部分。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例: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1)课题名称;(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3)研究的主要内容;(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第五章文献检索一、文献检索概述(一)教育科学文献的基本概念文献是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二)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表5—1社会科学和理工科各项研究活动的时间比例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一)文献的三种等级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二)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专家询问、非文字资料三、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一)文献检索的过程第一步,分析和准备阶段。第二步,搜索阶段。第三步,加工阶段。(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案例:顺查法: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三)教育文献的利用以及检索文献的要求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考。第六章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一、研究假设概述(一)什么是假设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二)假设的作用1、假设是研究的核心;2、假设能更明确地说明和规定课题;3、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三)好的研究假设的基本特点科学性推测性表述的明确性可检验性二、教育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按假设的形成分: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按假设的行者和复杂程度分: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第七章教育研究的设计要想使研究达到预想的结果,必须在着手进行研究之前缜密地做好计划。设计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二、选择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目的、课题性质确定研究类型,选择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理论研究法等)。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二)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1、明确规定总体;2、取样的随机性;3、取样的代表性;4、合理的样本容量。(一)总体、样本、取样的基本概念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三、分析研究变量四、形成研究计划(三)取样的基本方法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1、初步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状态;2、选择自变量;3、确定因变量;4、辨别无关变量。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1、研究题目;2、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5、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6、研究成果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7、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历史,并且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要认识现实就必须了解历史,因此历史研究法早就成为人们进行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基本概念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用历史法研究教育,涉及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历史,研究教育实际和理论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规律。(一)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性、具体性、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二)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1、研究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2、研究历史上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3、分析研究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并对不同流派理论进行比较研究;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法令、计划、政策等)的判断分析;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二、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第一步,分析研究课题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第二步,史料的搜集与鉴别;第三步,对史料的分析研究。三、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分析1、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1)要通过泛观博览认真发掘史料;(2)要学会使用辑佚、校勘、训诂等方法。2、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这一层次涉及三方面内容的研究:教育领域各学科发展通史以及断代史;教育领域各学科基本理论与实践发展专题;教育科学理论学派史及其教育家基本理论的研究。应采用历史的分析法、逻辑的分析方法、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四、历史研究法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历史研究中资料来源及分析鉴别;2、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包括古与今、史与论、批判、继承与创新3、研究者应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教育观察研究观察法是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考察所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一、观察法的基本特点1、可当时当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但不能保证观察到预定的内容;2、能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不便报道对象的资料;3、被试反应性小,但难以探讨因果关系;4、通常不要求观察对象的合作,便于实施,但其实施较其他方法更费时。三、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1、观察工具的设计;a、观察记录的表格一般设计在单面纸上;b、用统一的符号代替词填入记录单的方格中;c、需文字阐述的地方用一个或两个词简化代替。2、获准观察。1、教育观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情境、人物、目的、行为(此外,还应注意事件发生时间、频率、延续期、单独出现回重复出现等要素)2、观察的要求:观察的自然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细致性、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典型性二、观察的要素与要求四、观察的方法描述性观察法指通过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描述性方法的主要不足是记录信息、分析综合资料所需时间太长。取样观察法就是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进行分类,把复杂的时间或行为转化为可以数量化或可限制的材料来进行记录。1、取样观察法的操作程序(一)描述性观察法(二)取样观察法(1)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取样观察法首先是对观察内容时行分类,通过分类将其转化为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因此分类是取样法的关键。(2)给每种类别下操作定义;操作定义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或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对类别作的界定。下操作性定义的目的是使不同观察者的记录趋于一致。(3)设计记录表单为方便记录,保证记录的速度,应先设计好简便易行的记录表单。(详见PPT)2、取样观察法的种类时间取样、事件取样、个人取样取样法的最大优点是记录简单,较客观,其结果数量化,便于分析,但不像描述法完整、具体,有行为和事件发的的背景。(三)评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也称为等级量表法,指观察者根据预定标准、不仅要观察行为,同时要对观察的行为作出评价。即评价观察法是根据知觉的印象很快地概括出行为程度差别的一种简易方法。由于评价的方式不同,评价观察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数字等级法、图表评价法、语义类别法、强迫选择法评价观察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制定,使用比较方便,且测量迅速。但它要求观察者进行评价,所以易受观察者本身的错误和偏见的影响,因此其观察信度通常较其它几种方法为低。五、观察的信度估计观察信度即指我们观察的行为和现象是否可靠。取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能进行信度估计。(一)信度的种类一致性系数、稳定系数、信度系数(二)信度的计算1、计算记录的一致性百分率观察的一致性次数除以(观察的一致性次数+观察的不一致性次数)2、计算相关。由两位评分者按记分要点分别给分,然后根据两个观察者评得的两列分数计算相关系数,即得到观察的信度。计算相关应该注意:大样本用皮尔逊的积差相关法,小样本则用斯皮尔曼的等级相关。若观察者在3人以上或观察次数在3次以上,可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求观察信度。(三)提高观察信度的途径1、记录任务尽可能容易简单;2、提供清楚的、完整的、具体的观察类别的操作定义;3、训练观察者,提高观察信度。六、观察的类型(一)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是指观察者在完全自然的场所或状态进行观察,不人为地创设情境。非结构式观察包括:隐蔽观察、适应观察、参与观察(二)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指研究者创造一种标准情境,在标准情境中观察被试的自然行为。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一、调查法概述(一)调查法的含义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二)调查法的特点1、以提问方式,间接获得材料;2、在自然状态下主动收集资料;3、以现状为研究对象,可直接与被试接触。(三)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四)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划分。1、按调查对象的多少来划分,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2、按调查研究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性调查;3、按调查研究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五)调查研究的步骤1、根据课题的性质,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草拟调查的具体内容。(考虑:对调查内容的分解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重叠;调查的具体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研究的问题;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便能用相应的统计公式进行统计处理。)3、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进行调查预测,发现问题,修改调查内容。5、正式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材料,得出调查结果。7、完成调查报告。二、问卷调查研究(一)问卷调查的含义问卷调查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特点:1、运用范围广。2、是一种高效调查手段。3、问卷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二)问卷调查表的类型根据调查者设计问题的不同方式,可分为3种类型:开放式、封闭式、半封闭式。(p91)1、开放式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由调查对象自由回答。根据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不同,分为:自由回答式、言语联想式、情境导入式。开放式的长处是提问较为容易,对象的回答也较为真实,往往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弱点是一般只能作定性分析,难以作精确的定量分析。2、封闭式在问卷上不仅要提问,而且要列出可供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让调查对象选择所赞同的答案。封闭式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肯否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定距式。3、半封闭式也叫综合式,半封闭式兼有封闭式与开放式的特点,就是说既列出答案,又留有被调查者自由回答的余地。两种形式:其一,在选择答案中增加“其他”选择项;其二,在列出的答案后加上了解动机、理由类的问题。一般在以下情况用半封闭式:第一,当有些问题的答案由于调查者难于全部想到;第二,列出全部答案太烦琐;第三,需要进一步了解调查对象的动机、愿望或理由。(三)问卷设计的一般程序1、明确调查的中心概念,确定研究范围;2、建构问卷框架(a、分解中心概念;b、以理论为根据;c、设计开放性问题,作试探性的小规模调查。);3、在建立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将大问题分解,直至提出具体的问题;4、广泛征求意见,修订题目;5、试测(试测样本一般为30-50人);6、根据试测结果进行再次修订;7、正式测试。(四)指导语的功能与设计指导语即为问卷的开始部分,即开场白。它较大程度地决定着调查对象是否愿意认真地回答,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指导语的功能:1、建立初步的心理融洽,引起调查对象回答的意向与动机;2、消除调查对象的顾虑;3、通俗简明地阐述回答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五)问题的功能与设计问题是问卷调查表的第二部分内容,也是问卷调查表的主干内容,调查内容是通过问题来逐一揭示的。根据问题的功能,将问题分为3类:接触性问题、实质性问题、辅助性问题。问题序列的设计(补)(六)设计敏感问题的技巧迂回提问、投射式提问、假定性提问、委婉性提问补充:问卷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一)问卷的结构问题1、问卷内容定义不明确;2、问卷编制的随意性问题;3、问卷长度不适当。(二)问卷题的编制问题1、对笼统、抽象、含混概念不加操作定义,造成问卷设计者与调查对象或调查对象之间的理解不一致或相矛盾;2、两个以上概念在同一题中出现;3、使用专门术语、行语、俗语;4、漏掉综合性的选择项目;5、出现带有某种倾向的暗示性问题;6、使用不肯定的词;7、使用可作多种解释,意义含糊的词;8、问卷中出现调查对象未经历过的或不知道的内容,导致问卷结果的虚假性;9、问题的陈述使用否定句;10、问题带有刺激性的词,伤害调查对象的感情,使人受窘,引起不满;11、问题缺乏限制的前提;12、题目中供选择的项目未包容所有的程度。(三)对问卷内容科学性的考察问题信度、效度问题(四)问卷统计分析问题1、样本容量问题;2、调查项目的可加性和加权值问题;3、以单因素分析代替多因素分析的问题;4、运用计算机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的问题。(七)问卷实施与统计分析3种方式:团体回答式、个别访谈式、邮寄式统计分析:首先,统计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回收率:30%,参考;50%以上,采纳建议;70%以上,研究依据)其次,对问卷中所有问题分类统计;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三、访谈调查研究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讨论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一)访谈的类型1、根据访谈涉及的人数多少,访谈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2、根据访谈的内容是否由标准化的问题组成可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3、根据访谈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二)访谈的优缺点优点:1、灵活性大;2、适用范围广;3、控制性强;4、回收率高。缺点:1、访谈费时、费力、费用开支大;2、访谈面对面接触,匿名性低,访谈对象可能因顾虑不作真实回答;3、易产生偏差;4、非结构式访谈标准化程度低,材料难以量化。(三)个别访谈的步骤和技巧1、进见2、与访谈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3、正式访谈4、告别(四)影响访谈效果的诸种因素1、年龄2、性别3、身体语言4、服饰经验总结法一、经验总结法概述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认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必然与偶然联系,从中的出规律性的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研究方法。(一)经验总结法的作用1、充实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实践;2、搞好教育管理;3、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4、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二)经验总结法的特点(三)经验总结法的类型1、以经验事实为研究对象:2、研究客观、真实、自然;3、一般是进行“回溯”研究;4、操作简便易行,运用广泛;5、主体性和主观性强;6、研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经验总结法按其对教育现象揭示的深度和其科学化、理论化水平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或层次:1、经验性总结在经验思维水平上的总结。(只能认识个别事实、外部的因果关系和表面的现象)经验性总结包括具体经验总结和一般经验总结。2、科学性经验总结在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验证基础上进行的经验总结。二、经验总结法的基本程序与要求1、确定总结的课题及选择研究对象;2、掌握有关参考资料;3、制定总结计划;4、收集具体事实(观察、调查、查阅等);5、对经验事实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筛选;6、实验验证;7、组织论证;8、总结研究成果。(一)经验总结法的基本要求1、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总结对象;2、详尽占有事实材料,以客观事实为根据;3、对方面考察,注意整体联系;4、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5、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6、要有创新精神,不受因循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比较研究重点一、比较研究法概述教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的方法。(注:比较研究贯穿于整个教育研究的过程。)(一)使用比较研究的条件1、研究对象的数量必须存在两种以上的事物;2、研究对象之间必须有共同的基础;3、研究对象必须有不同的特征。(二)比较研究的作用1、认识本质属性,揭示教育规律;2、深化理论,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3、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二、比较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要求(一)比较研究的基本程序1、明确比较主题和标准,提出比较问题;2、搜集、整理比较材料;3、分析比较材料,解释比较内容;4、作出比较结论。(二)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保证可比性;2、资料准确可靠;3、坚持全面、本质比较。三、比较研究法的类型(一)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比较的时空标准)纵向比较:又叫历史比较,是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有系统的定期比较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向后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对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并存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二)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比较,探索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揭示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共同的本质规律的方法。例:关于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该研究对上海数百名优秀教师从气质类型、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了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整理、归纳出了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普遍倾向和特殊能力。异类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寻找事物的相同之处,揭示其共同规律的方法。例:《藏、汉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数学能力发展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对藏、汉学生数学能力发展趋势、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比较,发现:1、藏汉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数学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智力因素对数学能力发展影响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小;2、非智力因素的优劣与数学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藏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较差,使大多数智力水平中上的藏族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三)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定性比较:是通过事物间本质属性或性质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例如,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研究,就是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各自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来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他们各自具有的本质特征。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准确判定事物的变化。(四)文献性比较、实验性比较和调查性比较文献性比较研究:就是查阅已有的教育文献资料,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实验性比较研究:就是依据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设计,通过实验进行比较研究,作出结论。调查性比较研究:就是对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其实质或规律。教育的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一、概述(一)行动研究的特点行动研究有三项主要特征: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for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inaction);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byactors)。(二)行动研究的五种模型(图见PPT)1、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螺旋循环模式螺旋循环模式修正图⒉埃伯特(D.Ebbutt,1985)行动研究模式⒊麦柯南(McKernan)行动研究模式⒋埃利奥特(Elliott)行动研究模式⒌德金(Deakin)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