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8的S原子: B.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3H6C.CS2的结构式:S=C=S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Si2、如下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现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3、A、B、C、D、E是短周期元素,A、B、C处于同一周期,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B2-、C-、D+、E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E>D>B>C>AB.原子半径:D>E>A>C>B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B>AD.离子半径:C->D+>E3+>B2-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碘水 D.Na2CO3溶液5、某同学探究金属Na与CO2的反应,实验如下:实验I实验II操作将点燃的金属钠伸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将实验I的集气瓶用水冲洗,过滤。取黑色滤渣灼烧;取滤液分别滴加酚酞和氯化钡溶液现象①火焰呈黄色②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①黑色滤渣可燃②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 B.白色固体是Na2OC.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 D.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6、如图,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负极反应是()A.Zn-2e-=Zn2+ B.Cu-2e-=Cu2+ C.H2-2e-=2H+ D.2H++2e-=H2↑7、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B.B>D>C>AC.C>A>B>DD.A>C>D>B8、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A.v(A)=0.5
mol•L-1•min-1)B.v(B)=0.6
mol•L-1•min-1C.v(C)=0.4
mol•L-1•s-1D.v(D)=0.1mol•L-1•s-19、如图是一种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的关系图,图中能量转化方式不涉及A.电能→化学能 B.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 D.电能→机械能10、W、X、Y、Z是周期表中前20号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Z同主族,实验室可用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检验W的最高价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失去电子能力:X>Z>WB.原子半径:Z>Y>XC.W、X、Y、Z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4、+2、+7、+2D.W与Y形成的化合物含有极性键,不含有非极性键11、甲、乙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或微粒,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物质或微粒能满足下列相互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乙为无色无味气体,则甲可能是CO32-B.若甲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乙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若甲、乙均为离子,甲、乙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D.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12、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13、下列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植物油和乙醇 B.乙酸乙酯和水C.乙酸和乙醇 D.汽油和煤油14、将4molA和2molB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s)+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拆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N2(g)+3H2(g)2NH3(g)△H=-92.4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H比N≡N更牢固B.N≡N键能约为946kJ/molC.合成氨反应选择适当的催化剂是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D.0.5molN2和1.5molH2在题给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为46.2kJ1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固体为电解质传递,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每转移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D.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_____。(3)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18、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D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B________,D________。(2)A与D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3)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为________。(4)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19、某学习小组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分别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按图连接好装置,添加试剂后用酒精灯对左边试管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边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C,乙醇的沸点为78.5°C,乙酸的沸点为117.9°C。(1)写出甲装置左边试管中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加入的浓硫酸作用为____,装置乙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3)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边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4)停止加热后,振荡a、b两试管发现油状液体层变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20、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甲:乙:(1)甲、乙两同学在第一阶段得到含溴海水中,氯气的利用率较高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步骤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A.A装置中通入的a气体是Cl2B.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入热空气C.B装置中通入的b气体是SO2D.C装置的作用只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21、Ⅰ.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序号硫酸的体积/mL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150.02.0薄片25100m1250.02.0颗粒2570m2350.02.0颗粒3535m3450.02.0粉末25455.0550.06.0粉末3530m5650.08.0粉末25t616.1750.010.0粉末25t716.1(1)化学反应速率本质上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但外界条件也会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本实验中实验2和实验3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最好选取实验________(填3个实验序号)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若采用与实验1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Ⅱ.某温度时,在5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5)反应开始至2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化学用语,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详解:A.硫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所以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的数字应为16,左上角为质量数,为16+18=34,故错误;B.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故错误;C.CS2中碳和硫原子形成双键,故结构式为S=C=S,故正确;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错误。故选C。2、C【解析】
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O2使气球膨胀,该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则试管内溶液不变色,U形管内的红水不褪色,故选C。3、C【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C,因为A、B、C属于同一周期,且B2-、C-、D+、E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因此B为O,C为F,D为Na,E为Al,A、原子序数为:Al>Na>F>O>C,故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Na>Al>C>O>F,故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C,故正确;D、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是O2->F->Na+>Al3+,故错误。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4、B【解析】
乙酸虽是弱酸,但能溶解氢氧化铜,乙酸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得蓝色溶液;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是非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详解】A.NaOH溶液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与葡萄糖、淀粉不反应,故A不合理;B.乙酸溶解氢氧化铜产生蓝色溶液,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是非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与Cu(OH)2悬浊液混合后的现象各不相同,能进行鉴别,B合理;C.加入碘水,不能鉴别乙酸、葡萄糖,C不合理;D.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葡萄糖和淀粉不反应,D不合理。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注意葡萄糖和淀粉性质的区别,学习中注重常见物质的性质的积累,把握物质的鉴别方法。5、B【解析】
由实验I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实验II中黑色滤渣可燃可知,反应物中黑色固体为碳,由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则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详解】A项、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则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故A正确;B项、碳酸钠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则由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故B错误;C项、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中钠为还原剂,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D项、由实验I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应用沙土覆盖灭火,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探究,注意反应现象、实验现象和反应产物的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该装置是原电池,其中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答案选A。点睛: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7、D【解析】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为负极,所以活泼性:A>B;②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由C→导线→D,所以金属活泼性:C>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极是正极,所以金属活泼性:A>C;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说明D极是负极,所以金属活泼性:D>B;综上可知金属活泼性顺序是:A>C>D>B,答案选B。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判断时需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和某些金属的特殊性质等。8、B【解析】分析:对于反应A(g)+3B(g)2C(g)+2D(g),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所以比较反应速率要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大小,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分析。详解:A项,用B的消耗速率表示:v(B)=3v(A)=3×0.5mol•L-1•min-1=1.5mol•L-1•min-1;B项,用B的消耗速率表示:v(B)=0.6
mol•L-1•min-1;C项,用B的消耗速率表示:v(B)=32v(C)=32×0.4
mol•L-1•s-1=0.6mol•L-1•s-1=36mol•L-1D项,用B的消耗速率表示:v(B)=32v(D)=32×0.1mol•L-1•s-1=0.15mol•L-1•s-1=9mol•L-1比较可知,B数值最小,故选B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明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及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时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9、A【解析】
A.电能转化化学能为电解装置;B.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贮存太阳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原电池装置;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消耗电能的装置。【详解】A.氢能的制取、贮存及利用未涉及电能转化化学能为电解装置部分,选项A选;B.太阳光照射,贮存氢气,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不选;C.氢气燃料电池的使用,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不选;D.氢气燃料电池车的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选项D不选;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形式,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题目较简单。10、C【解析】
实验室可用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检验W的最高价氧化物,则Z是Ca,W是C;X与Z同主族,则X是Mg,W、X、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因此Y是Cl。【详解】A.同一主族,电子层数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因此失电子能力Z>X,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Z>X>Y,B错误;C.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W、X、Y、Z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4、+2、+7、+2,C正确;D.W与Y能形成化合物CCl4,只含有极性键,W与Y还可以形成化合物CCl3CCl3,既含有极性键也含有非极性键,D错误;答案选C。11、C【解析】
A、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O2,CO2溶于碱又生成碳酸盐,A正确;B、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被酸吸收生成铵盐,铵盐和碱反应又生成氨气,B正确;C、CO32-和酸反应可以生成HCO3-,HCO3-和碱反应又生成CO32-,CO32-和HCO3-可以大量共存,C错误;D、偏铝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碱反应又生成偏铝酸盐;氢氧化铝和酸反应生成铝盐,铝盐和碱反应又生成氢氧化铝,所以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D正确;答案选C。12、C【解析】试题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考点:化学常识。13、B【解析】
A.植物油能溶于乙醇中,不能使用分液漏斗分离,A错误;B.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因此可以使用分液漏斗分离,B正确;C.乙酸与乙醇互溶,不能使用分液漏斗分离,C错误;D.汽油和煤油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不能使用分液漏斗,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4、D【解析】
利用三段式法计算:B的浓度为=1mol/L2A(s)+B(g)⇌2C(g)起始(mol/L):10变化(mol/L):0.30.62s时(mol/L):0.70.6①A为固体,由于固体的浓度在反应中不改变,所以不能用固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故①错误;②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15mol•L-1•s-1,故②错误;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α=×100%=30%,故③正确;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为③④。故选D。15、B【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中断键吸收的热量和形成反应物中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之差,则如果假设N≡N键能为x,则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x+3×436kJ/mol-2×3×391kJ/mol=-92.4kJ/mol,解得x=946kJ/mol,所以B正确;A、H-H比N≡N键能小,所以N≡N比H-H更牢固,A不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合成氨反应选择适当的催化剂不是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C不正确;D、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0.5molN2和1.5molH2在题给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46.2kJ,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应用以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16、D【解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O2+4e-+4H+=2H2O;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a极流向b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0.05mol的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详解】A.因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为负极,电子通过外电路由a极流向b,A错误;B.该电池电解质能传递H+,因此正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B错误;C.因未指明反应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因此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是否为1.12L,C错误;D.原电池中,a极氢气失电子生成H+,阳离子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所以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学习中要明确电子以及离子的定向移动问题,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都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都是正极,应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第二周期ⅥA族Na>Mg>Al>N>O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Mg3N2【解析】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二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为第三周期;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为铝元素,则C为钠元素,D为镁元素,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则B为氧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A为氮元素,丙为Mg3N2。据此解答。【详解】(1)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则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Mg>Al>N>O;(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OH)3,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Mg3N2。18、AlClSiO2+2OH—=SiO32—+H2O【解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D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应是氢氧化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则A为Na、B为Al,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11-1-3=7,则D为Cl元素;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则C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C为Si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Al、C为Si、D为Cl;(1)B、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l、Cl;(2)A与D两元素可形成NaCl,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3)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4)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19、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催化剂、吸水剂防倒吸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挥发出的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或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解析】
(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2)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做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醇、乙酸易挥发,从导管中导出的气体中除了含有乙酸乙酯外还含有易溶于水的乙醇、乙酸,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容易产生倒吸;(3)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乙醇、乙酸易挥发;(4)从导管中导出的气体中除了含有乙酸乙酯外还含有乙醇、乙酸,乙醇易溶于水,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详解】(1)甲装置左边试管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做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醇、乙酸易挥发,从导管中导出的气体中除了含有乙酸乙酯外还含有易溶于水的乙醇、乙酸,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容易产生倒吸,则装置乙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产生倒吸现象,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防倒吸;(3)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乙醇、乙酸易挥发,所以温度不能过高,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应用小火加热,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4)乙醇、乙酸易挥发,从导管中导出的气体中除了含有乙酸乙酯外还含有乙醇、乙酸,乙醇易溶于水,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导致停止加热后,振荡a、b两试管发现油状液体层变薄,故答案为:挥发出的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或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点睛】(4)乙醇、乙酸易挥发,从导管中导出的气体中除了含有乙酸乙酯外还含有乙醇、乙酸,乙醇易溶于水,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导致油状液体层变薄是解答的关键,也是易错点。20、甲酸化可防止Cl2与H2O反应SO2+Br2+2H2O===4H++SO42-+2Br-甲含溴海水中溴的浓度低,直接蒸馏成本高,甲流程中③④⑤步实际上是溴的富集过程,可提高溴的浓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D【解析】
(1)氯气通入到海水中,发生反应生成盐酸、次氯酸,若用硫酸酸化,则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从而提高氯气的利用率;(2)步骤④用二氧化硫与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来吸收溴蒸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章第3讲 金属材料(铁合金、铝合金)
- 2024年钨基高比重合金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磁罗盘项目建议书
- 玉溪师范学院《公司治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非线性编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中国哲学原著选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物流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台港文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
- 抽提物、酿酒酵母细胞壁、虾粉生产加工项目环评报告表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 HG-T 2006-2022 热固性和热塑性粉末涂料
- 金融调解中心可行性报告
- 医学检验技术生涯规划报告
- 2024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限公司招聘46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感染科护理小讲课
- 外科门诊工作常规
- 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酒店工程部培训
- 2024年大学试题(管理类)-应急管理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