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

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

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

遗址

【答案】C

2.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

斯郑一争岗舞阳黄湖遗处河筑渡遗上

I峋方■出I晌*斛林G

A.原始农业的发展B.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C.使用磨制工具D.掌握制陶技术

【答案】A

3.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

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

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答案】D

4.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夏朝商朝①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答案】A

5.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

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扩大了周的疆域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

固了统治

【答案】B

6.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

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A.礼仪规范的结果B.狩猎生活的需要

C.战斗训练的要求D.刑罚残酷的表现

【答案】A

7.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

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D.瓷器烧

【答案】C

8.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实施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中央集

权制的确立

【答案】C

9.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的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

第一推动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永济渠D.京杭大

运河

【答案】A

10.商鞅变法规定: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主要设有县令、县丞、县尉,他

们分别管理县内不同的事务,这样就使县成为直属国君的地方组织。此举有利于()

A.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增强秦国贵族的影响力D.中央权力的加强和集中

【答案】D

1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

【答案】C

12.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

又自下而上集中。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材料评论的是

A.秦朝疆域B.秦朝制度C.秦朝工程D.秦朝暴

【答案】B

13.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

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

【答案】C

14.汉初的陆贾分析秦亡的原因时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

故也。”由此可知,陆贾认为()

A.秦朝统治者消极怠政B.秦朝采用无而治

C.秦亡的根源在于暴政D.秦朝政治制度混乱

【答案】C

15.《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馍。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

A.休养生息B.选任贤能C.增加徭役D.对外征

【答案】A

16.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

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17.汉武帝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开展均输平准等经济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A.控制经济命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为北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

C.稳定社会,巩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D.加强中央集权,有效控制地方

【答案】A

18.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

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

【答案】D

19.西汉时,西域的核桃等农作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汉

朝军队使用的“坎儿井”技术在新疆逐渐推广。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

C.实行和亲政策D.设置西域都护

【答案】A

20.“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

伯的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民族融合的加强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中外文

明的交流

【答案】D

21.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

靠前,是因为他

A.发明了造纸术B.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C.出使西域归来D.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答案】B

22.中医药是中华文明魂宝“医圣”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以下信息与张仲景

相符的是()

A.西汉一一《黄帝内经》一一人体解剖知识

B.东汉一一《伤寒杂病论》一一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C.东汉一一《医学集成》一一外科手术和针灸

D.明朝一一《本草纲目》一一比较完善的药物学

【答案】B

23.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赤壁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牧野之

【答案】A

24.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

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公元2世纪前期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D.公元3世纪后期

【答案】C

25.下列图片是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中外交往B.江南开发C.民族交融D.政权分

【答案】C

26.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

紫阚。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己!’”这说明西

晋的社会风气是()

A.唯利是图,生活腐化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答案】A

27.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B

28.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江南地区逐渐摆脱

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状况。材料意在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D.民族融

合趋势增强

【答案】C

29.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泗水之

【答案】D

30.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强调“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该不足存”;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序言强调“贵五谷而贱金玉”;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强调“凡农本三卷,皆

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这些记录主要反映了()

A.心存百姓思想B.农业为本思想C.农业科技思想D.农商并

重思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

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

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

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一一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变化。

材料二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

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

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措施结果

政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

治制

经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

济卖,平抑物价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

局面,西汉王朝进入一。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关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肯定说: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否定说:这场改革在短时期内产生副作用,一部分因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军人发

动暴动,导致北魏的覆亡。

(5)你同意哪种观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五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儿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

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

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

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6)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答案】(1)变化:大一统内涵从土地、民心层面转变为制度层面:制度层面从统一礼仪向

建立中央集权飞跃。

(2)类型:实物史料

措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

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3)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鼎盛时期;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

鼎盛时期

(4)现实意义:有利于政权稳固、社会稳定、思想统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

(5)同意肯定说。理由: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北魏的实力,推动北魏的

封建化进程等等。(观点明确、理由得当即可)

(6)理解:中华民族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自觉的民族实体;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

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以体;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

(答出任意2点即可)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商西周时期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从

礼仪向中央集权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小问2详解】

第一小问,根据史料的分类我们可知,秦半两钱、衡器八斤铜权是真实存在的文物,属于实

物史料;第二小问,根据图片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统一度量衡以秦国的作

为标准。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改革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通过自己的政治

军事经济思想改革最终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首先延续了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模式,对于今天国

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问5详解】

观点题,两个观点都可以选择,关键看如何进行阐述。选择肯定说,可以从孝文帝改革的影

响促进民族团结,使国力大大增强;选择否定说,可以从改革造成了短期的内乱,引发暴动

导致内乱。

【小问6详解】

根据材料中,“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

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可以总结答案,中华民族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

的自觉的民族实体。

32.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

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材料二: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

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②凿井、冶铁等技术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描述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什么?这条通道在中外往来中有何重大

意义?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两个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主要因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名称:丝绸之路。

重大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粮食产量提高;③布帛丰富;④人民丰衣足食(任意

两点即可)。

(4)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的自然条件优

越;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等。

【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

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

能。”可得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

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可得出,东晋南朝

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有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粮食产量提高;③布帛丰富;④人民

丰衣足食(任意两点即可)。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

进技术;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各族人民共

同努力等。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

“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含)Qy(鲍)⑺怖,;(赵),艘)

M1四齐文字的甲骨图2统一文字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思想之光】

材料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

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

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文史之萃】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堂.舟例了纪传

体通史的公工体例,他44任父余曜任大

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林.

(4)信息卡1的“他”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科技之光】

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纸草,不容易长期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

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

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

大大提高了。

(5)有学者认为“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你是否

赞同这一观点,依据材料二,谈谈理由。

【科技与艺术】

(6)如下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任选一幅,写出作者及该作品或作者的历史地

位。

《齐民公术》忖选《整序》(富木局的)

【答案】(1)商周时期;小篆

(2)创办私学;百家争鸣

(3)汉武帝(刘彻)(4)司马迁;《史记》

(5)赞成观点。与纸相比,人们所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