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临夏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临夏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临夏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临夏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临夏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临夏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在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感冒 B.肝炎 C.近视眼 D.甲型流感2、担负着人体排泄废物功能的主要是()A.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D.泌尿系统3、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4、下列连线不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主要特征的是()A.海带—有根和叶的分化 B.葫芦鲜---有茎和叶的分化C.油松—有种子无果实 D.小麦—有真正的花和果实5、寒温带地区树木茎形成的年轮是()季节性活动的结果.A.韧皮部B.木质部C.形成层D.髓6、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确对待身体变化、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等B.将自己性知识中的疑惑埋藏在心里C.树立远大理想情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情操上D.正常开展人际交往7、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A.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8、在屈肘动作中起牵动作用的结构是A.关节B.皮肤C.神经D.骨骼肌9、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使动植物和人患病C.引起食物腐败 D.产生抗生素11、医院有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该患者的血型是AB型,他应该输入的血型是()A.A型B.B型C.O型D.AB型12、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是()A.汗腺 B.甲状腺 C.肝脏 D.皮脂腺13、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狗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14、下列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的是()A.公鸡和老鹰羽毛的颜色不同B.一棵树上的果实大小不同C.雷鸟的体色夏天是褐色,冬天是白色D.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差异15、通常人手被扎时会出现缩手反射,但在医院采集指血时不会缩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D.采血时不缩手是由于受到大脑的控制16、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17、小莉同学在视野中看到图像在右下方,她想将图像移到正中央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18、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漂浮 B.游泳 C.倒退 D.爬行19、下列有关艾滋病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体内检测出有艾滋病病毒,就可认定其为艾滋病患者B.艾滋病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传染源C.艾滋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只要发现艾滋病病人,要严格将其隔离控制起来,进行治疗D.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多种相关疾病而致人死亡20、水族馆是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河豚⑥中华鲟⑦鲸鱼⑧带鱼A.①②③④ B.①③⑦⑧ C.③⑤⑥⑧ D.②④⑥⑧21、酗酒和吸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有①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②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③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④影响人的生殖能力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22、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步骤A物像放大40倍目镜4×,物镜10×B使物像更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C使视野更明亮使用大光圈、凹面镜D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A.A B.B C.C D.D23、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血管,A代表器官,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代表肺,则乙中流动脉血B.若A代表小肠,则乙内的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C.若此图表示体循环,则与甲相连的是右心室D.若A代表肾脏,则乙内的血液与甲内的相比,尿素、氧气的含量降低24、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猿类化石,其重要依据是()A.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大 B.骨骼与现代人相似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D.能够使用工具25、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目的是()A.保持水土 B.绿化环境 C.放牧牲畜 D.增加经济效益26、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代性状子代性状及数量紫花白花第一组紫花紫花980第二组白花白花096第三组紫花紫花7425第四组紫花白花4948(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是由_________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_________。根据表中第_________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_________是显性性状。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27、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甲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它与图甲中的A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生理活动。(填字母)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丙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__产生该气体。28、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是;②是;③是;(2)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的参与。29、资料分析阅读下列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最后的一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在增多,中国人群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中国人群最严重缺乏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B2和钙,普遍缺乏的有维生素B1.B6和维生素C,此外儿童缺锌,妇女缺铁,中老年人缺维生素C更为严重,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左右,生长迟缓检出率为35%,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将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发育。据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维量元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元素,营养专家指出,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最为重要,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是有益的,但盲目补充,单一补充某一种也是不科学的,最好在医生的诊断指导下进行营养素补充。回答以下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为什么反而因营养问题引起的慢性疾病在增多?________引起中国居民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对于“中国人群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营养专家提出了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2月18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两个养殖小区共存栏生猪235头,发病1629头,死亡924头。18日晚,银海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封锁令,对非洲猪瘟疫区进行封锁,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调出封锁区,禁止生猪运入封锁区。非洲猪温是由非洲猪盛病毒(简称: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由于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按病原体的不同,非洲猪瘟属于______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非洲猪瘟的猪属于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扑杀、无害化处理”属于______。如果以后成功研发出非洲猪瘟疫苗,人们可通过给猪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在此过程中,注射进入猪体内的疫苗作为______,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的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它能够参与病毒的清除。这种由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功能称为______免疫。31、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科学家实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树木能吸收大量降水的结构是______,它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植物能大量吸水的动力来自于______,这种功能进行的主要部位是______.通过学习,你认为森林的主要作用是(至少答出三点):______.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

判断是否是传染病应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应该是由病原体引起的;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感染后可产生免疫。【详解】ABD.流行感冒、肝炎、甲型流感,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ABD不符合题意。C.近视眼是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引起的疾病不具备传染病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D【解析】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否则,体内废物积聚过多,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生命,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依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汇集到肾盂,然后通过输尿管运输到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故排出人体内废物的是泌尿系统的功能。点睛: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3、D【解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详解】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故A正确;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故B正确;C、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故C正确;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特征。理解掌握生物的七大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解析】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据各类植物的特征进行解答。【详解】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根是假根,无输导组织,B正确。油松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C正确。小麦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属于被子植物,D正确。故选A。5、C【解析】

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详解】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故寒温带地区树木茎形成的年轮是形成层季节性活动的结果,C正确。【点睛】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能逐年加粗形成年轮。6、B【解析】

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地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详解】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A正确;

不要将自己性知识中的疑惑埋藏在心里,要多与家长和老师沟通,B错误;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情操上,C正确;

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正常开展人际交往,D正确。【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知识。7、B【解析】

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据此解答。【详解】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解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这属于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新植株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故B符合题意。【点睛】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8、D【解析】人体的运动是由骨骼肌受到刺激后产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形成各种动作。9、D【解析】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变量应该是镁。【详解】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置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测量的是镁元素的含量,得到的是数量值;选项B测量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侧重在吸收的多少,选项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重点在环境的影响,ABC均未设置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置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故选D。【点睛】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10、A【解析】

帮助植物传粉受精的是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详解】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的是动物如蜜蜂,而微生物较小,没有此作用,故符合题意。

B、有些微生物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使人患脚气,细菌寄生在动植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同时使动植物和人患病,病毒使烟草患枯叶病,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

D、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1、A【解析】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考点:输血的原则。12、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以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详解】汗腺、肝脏、唾液腺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ACD错误;甲状腺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B正确。【点睛】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主要的分泌腺和外分泌腺。13、A【解析】

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它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由这个细胞来完成。【详解】狗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生物体,属于多细胞动物,酵母菌、草履虫和衣藻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都是单细胞生物。故选A。14、B【解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详解】公鸡和老鹰不是同种动物,因此公鸡和老鹰羽毛的颜色不同不属于变异,故A不符合题意;一棵树上的果实颜色、大小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故B符合题意;雷鸟的体色夏天是褐色,冬天是白色,是同一个个体的颜色变化,因此不属于变异,故C不符合题意;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差异,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15、C【解析】

(1)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①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②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④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⑤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详解】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神经中枢在脊髓,是非条件(简单)反射。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控制脊髓内的低级中枢,手指被扎时会出现缩手反射,但在手指上针刺取血时不会缩手,是因为大脑皮层控制脊髓内的中枢使手不缩回。【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及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理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A【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所以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控制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考点定位】反射和反射弧17、C【解析】

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即可。【详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点睛】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18、B【解析】试题分析:水生动物有很多,包括鱼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它们的形态各异,但由于在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式有:爬行、游泳、倒退、漂浮等,但在水生动物中鱼类占主要位置,它们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19、D【解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详解】人体体内检测出有艾滋病病毒,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A错误;艾滋病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因此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多种相关疾病而致人死亡,D正确。【点睛】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20、C【解析】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详解】①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②鲍鱼、④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③海马、⑤河豚、⑥中华鲟、⑧带鱼,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都属于鱼类。⑦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所以,是真正的鱼类是③海马、⑤河豚、⑥中华鲟、⑧带鱼。【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21、A【解析】

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危害很大,酗酒主要危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吸烟主要危害呼吸系统,人体各个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因此,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受到损害,也会影响到身体其他系统。【详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并且影响人的生殖能力。喝酒严重损伤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故A符合题意。22、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使用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详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目镜4×,物镜10×,放大4×10=40(倍),A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B正确;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也能调节光线强弱。要使视野更亮,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C正确;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往左下方移动,D错误。【点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C【解析】从图中看出,若A代表肺,则该血液循环途径属于肺循环,乙血管是肺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甲血管是肺动脉,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A正确;从图中看出,若A代表小肠,则乙血管的名称为上下腔静脉,该血液循环途径属于体循环,体循环的终点是右心房,所以流经小肠的血液最先流回到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B正确;若此图表示体循环,则与血管甲主动脉相连的是左心室,C错误;若A代表肾脏,则血管乙肾静脉与血管甲肾动脉相比,尿素、氧气的含量降低,D正确。24、C【解析】

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详解】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造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式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阶段与其主要特征。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方面来切入。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25、A【解析】

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堤保土。【详解】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大的特点,植物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从而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26、相对性状基因遗传三紫花RR或Rr7(条)不可遗传的变异【解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详解】(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叫遗传。

(2)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三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紫花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组成是rr.第三组亲代紫花遗传给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存在,因此“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的变异。27、氧气Ⅰ叶绿体B石灰水变得浑浊呼吸作用【解析】

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C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A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中曲线I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I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II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II曲线表示呼吸作用。【详解】(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I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I曲线表示光合作用;II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3)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B蒸腾作用生理活动。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4)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进入了澄清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点睛】解题的关键应熟练掌握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及区别和联系,并注意识图。28、反射弧神经中枢反射【解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详解】(1)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2)若我们刻意地控制此反射,则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故这样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29、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保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其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最好在医生的诊断指导下进行【解析】

此题是一个关于合理膳食的资料分析题,可开放性的作答。【详解】(1)营养过剩是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长期大于消耗量,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或营养不均衡、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而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