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泥土C.面粉D.花生油

2.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C.过滤液体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2B.镂根离子:NH3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D.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S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B.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

C.味精常用于菜品增鲜D.福尔马林用于食品防腐

5.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埼堡

的是

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

B.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C.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能造成酸雨

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

6.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7.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8.”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

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

9.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的排放总

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1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硬铝、不锈钢B.盐类:苛性钠、小苏打、纯碱

C.有机物:白糖、甲烷、酒精D.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

11.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CO?等气体

C.氯化镂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12.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B.纯铜比铜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C.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

D.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可回收利用

13.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澳百里酚蓝,

澳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

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酸性溶液

颜色绿色蓝色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漠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A.氯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石灰水

14.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的含量越少越好

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

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30丙

01020温度/C

A.图中P点表示10。C时丙的饱和溶液

B.IOoCHj,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20。C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ΓC,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20。C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1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1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灼烧,闻气味

B鉴别KCl固体和NHQ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取样,滴加石灰水,再滴加酚酷溶液

D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A.AB.BC.CD.D

18.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

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呈浅绿色

B.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

C.取C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c、d点溶液中溶质相同

19.如图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经煮沸E

「空气

冷却的^雪无锈

B.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蒸储水?一铁L

T⅞花

一干燥剂

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锡铅合金

20.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钢溶液

B.图②表示将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分别加热制取氧气

C.图③表示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D.图④表示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铜②金刚石③硝酸钾④蛋白质⑤氢,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o

(2)属于基本营养素的是。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4)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5)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

22.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上锌火泥封

炼锌罐剖面图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研铁釜,久之亦化为

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I、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

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煨红”“冷定毁罐取出”。

(3)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4)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是O

(5)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6)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23.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

能发生反应。

活塞苫

5mL稀盐酸一

玻璃棒

稀盐酸

上红墨水

滴有酚酎溶液的

05g氢氧

zVz<r-氯氧化钠溶液口北钠固体

实睑1实蛉2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

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O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反

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不考虑酚酣)。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

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

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

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

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

24.图甲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需要镁粉

氧化放热启动并维持反应进行,快速产生氧气。

f质量/克

(1)启动时,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0)。其化学方程式为:

(2)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推测图甲中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

(3)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m克氯酸钠分解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选择a、b、c、d、m中的部分数据,列出它们的等式关系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25.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水和配制的(写名称):

(2)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这种应用与化学中的作用有关;

(3)新疆棉花以高品质享誉全球,棉花属于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4)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缺铁会引起;

(5)波尔多液是一种常见农药,可由与硫酸铜等配制(填“石灰石”或“石灰乳”)。

26.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

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

答相关问题。

(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肝仁2%电,有毒)和四氧

化二氮(»。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0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

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性。

(3)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

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2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甲乙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oCo

(1)甲图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O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接触的现象是。

(3)热水的作用是。

(4)乙图中,试管②内反应更剧烈,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与有关。

28.A〜K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常温下B、C、D、H为气体,①②分别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

合作用,A常用于焙制糕点,固体E在C中点燃生成黑色磁性固体,G为白色固体,F是常见的

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I)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G的一种用途是。

29.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

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填数字字

序号)。

①发生装置相同

②都可用二氧化钵做催化剂

③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

置是(填字母序号)。

(5)利用G装置可以进行许多实验,若气体从m管通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数字

字号)。

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②G中盛浓硫酸,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30.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

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

【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

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

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

(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

(2)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

比影响外,还可能与的特性有关。

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

【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

(1)设计步骤I、II的目的是。固体B的成分是。

(2)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发现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

要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

31.高速钢是制造冰鞋冰刀的重要材料,其性能与含碳量关系密切。为测试冰刀中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冰刀于烧杯中,分3次每次加入IOO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推算图中m的数值为。

(2)计算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杂质,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应熟悉溶

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

液和乳浊液区分。

【解答】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误。

故选:Ao

2.【答案】C

【解析】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

的扩散。

故C选项的作用与其它选项不同。

故选:Co

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

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A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

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钱根离子可表示为NH3故B错

误;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C正确;

D、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

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g,故D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

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

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答案】C

【解析】解:A、霉变大米中的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能食用,错误;

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替代食盐,错误;

C、味精常用于菜品增鲜,正确;

D、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于食品防腐,错误。

故选:Co

A、根据霉变大米的成分进行分析;

B、根据亚硝酸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味精的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甲醛的性质进行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题中给出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5.【答案】C

【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呼吸作用,因此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该

项正确;

B、液氮挥发吸热,因此在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该项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雨水呈酸性,但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该项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该项正确;

故选:Co

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本题对空气中各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考查,题目较简单。

6.【答案】C

【解析】解: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

误。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

项正确。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保护水资源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结合题意进

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胆研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

题意;

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水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

合题意;

D、红磷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一一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o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

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

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8.【答案】D

【解析】解: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故选:D0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

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

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

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能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产生,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

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

该项错误。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

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将其转化为氮肥,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现“碳

中和”,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

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碳中和”的含义、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生铁是一种铁合金,硬铝是一种铝合金,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

故A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而不是盐,故B错误;

C、白糖、甲烷、酒精都含有碳元素,均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太阳能、氢能、风能,都属于新能源,故D正确。

故选:B,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

B、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钱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有机物是指含有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属于无机物;

D、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

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答案】A

【解析】解: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会

下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来干燥CO?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钱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氯化镀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

用会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o

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钱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碱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在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

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故A正确;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耐磨性强,因此铜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

轮,故B错误;

C、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会加快铁的锈蚀,因此此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故C错误;

D、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需要回收,既能节约金属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故D错误。

故选:Ao

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

D、根据废旧电池回收的必要性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合金的性质、铁锈蚀的条件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使澳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选项错误。

B、醋酸溶液显酸性,能使溟百里酚蓝溶液显黄色,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嗅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石灰水显碱性,能使漠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根据题意,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澳百里酚蓝,由溟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

滨百里酚蓝溶液遇酸性溶液变黄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嗅百里酚蓝溶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大气中C02的含量并不是越少越好,二氧化

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A、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焦炭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P点在丙的曲线图下面,表示不饱和溶液,错误;

B、10。C时,丙的曲线图最高,因此溶解度最大,错误;

C、20。C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0甲、乙都有固体析出,且甲的变化趋势大,丙的

溶解度增大,无固体析出,但是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是否相同,因此不能说析出的甲最多,错

误;

D、20。C时,向13O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IoOg溶剂,30g溶质,因此加入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变为盛粽;X100%=20%,正确。

J.5Ug十NUg

故选:D。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以下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

B、根据10。C时曲线的高低进行分析;

C、根据降温后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溶解度曲线上及以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16.【答案】B

【解析】解: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故

选项说法正确。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

选项说法错误。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

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可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面粉粉尘,加油

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A、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等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A、分别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

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B、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Rl固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

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由于有氢氧化钠生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不能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能除去

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故选:Co

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

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

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

钠,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

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18.【答案】D

【解析】解: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硝酸银先和铁反应生成

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后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

A、a点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呈浅绿色,该选项正确。

B、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该选项正

确。

C、取C点固体(银)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选项正确。

D、c(溶质是硝酸亚铁和硝酸铜)、d点(硝酸亚铁、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中溶质不相同,该选项不

正确。

故选: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

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

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9.【答案】D

【解析】解:A、图中实验,温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方

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B、图中实验,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错误。

C、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

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D、图中实验,根据熔化的快慢,可以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

目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

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

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大,设计实验时要掌握其原理和区别,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

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A

【解析】解:A、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钢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

钢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只减少,至完全反应减少至0,继续滴

加氢氧化钢溶液,溶液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正确。

B、将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中,纯氯酸钾中含有的氯酸钾多,最终纯氯酸钾产生的氧气的质

量多;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象错误。

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

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若消耗硫酸相同,则

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铝消耗的硫酸多,生成的氢气多,拐点

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0

A、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专贝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铝消耗的

硫酸多,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

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

图象。

21.【答案】③④①②⑤

【解析】解:(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因此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2)蛋白质属于基本营养素;

(3)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4)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裁玻璃;

(5)液态氮气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故答案为:(I)③;

⑵④;

⑶①;

(4)②;

⑸⑤。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己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通过该题的作答,我们要明确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22.【答案】单质Fe+CuSO4=Cu+FeSO4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

分c022Zn0+C瞥2Zn+C02T还原性防止锌与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反应生成氧化锌

【解析】解:(1)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熬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化学方程

式:Fe+CuSO4=Cu+FeSO4;

(3)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

式:CO2;

(5)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ZnO+C^2Zn+Cθ2T,碳夺走

氧化锌中的氧元素,该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6)锌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

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防止锌与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反应生成氧化锌。

故答案为:(1)单质;

(2)Fe+CuSO4=Cu+FeSO4;

(3)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C02;

ti

(5)2ZnO+C"="2Zn+CO2T还原性;

(6)防止锌与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反应生成氧化锌。

(1)根据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进行分析。

(3)根据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进行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5)根据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6)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酚髓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使反应更充分Na+、Cl-、H2O可能是氢氧化钠溶于水

造成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0.5g氢氧化钠固体和5mL蒸储水

【解析】解:(1)酚酗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因此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

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使反应更加充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反应后一定含有的粒子是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故答案为:酚酷溶液

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使反应更充分;Na+、Cl,H2O;

(2)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稀盐酸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还有注射进来的稀盐酸占据体积造成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

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将5mL稀盐酸换成5mL蒸储水,故答案为:0.5g氢氧化钠固体和15mL

蒸储水。

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及反应放热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和反应的过程的理解,难度不大。

24.【答案】2Mg+O2--2Mgo吸收氯气,但不吸收氧气a+d=b+c或m=a+d或m=b+c

【解析】解:(1)启动时,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0)。其化学方程式为2Mg+

点燃

:

O2-2Mg0

(2)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由甲图可知,产氧药块产生的氧气和氯气,通过试剂

X,氯气被吸收,氧气排出,故推测图甲中试剂X能吸收氯气,但不吸收氧气;

Δ

(3)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Clθ3二2NaCl+30zT;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生成气体的质量即为固体减少的质量,由图乙可知,m-

d=a,即m=a+d;m—c=b,即m=b+c;a+d=b+c;故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

有a+d=b+c、m=a+d、m=b+c。

故答案为:

jfi®

(l)2Mg+O2^2MgO:

(2)吸收氯气,但不吸收氧气;

(3)a+d=b+csKm=a+d或m=b+c。

(1)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2)由甲图分析可知,产氧药块产生的氧气和氯气,通过试剂X,氯气被吸收,氧气排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生成气体的质量即为固体减少的质量,

结合图像乙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

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答案】氯化钠乳化天然贫血石灰乳

【解析】解:(1)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是由水和氯化钠配制而成的;故答案为:

氯化钠;

(2)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这种应用与化学中的乳化作用有关;故答案

为:乳化;

(3)新疆棉花以高品质享誉全球,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答案为:天然;

(4)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缺铁会引起贫血;故答案为:贫血;

(5)波尔多液是一种常见农药,可由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故答案为:石灰乳。

(1)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纤维的分类来分析;

(4)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5)根据配制波尔多液所需物质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

中考热点之一。

26•【答案】电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或氧气气密或耐压强度

高或耐撞击(合理即可)2%+02望2H2O防止发生爆炸或减轻重量(合理即可)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氮气,氮气无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二者恰

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

(2)“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

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或耐压性;

(3)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或耐撞击;

(4)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2管2小0;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

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

故答案为:(1)%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C)2或氧气;气密或耐压;

(3)强度高或耐撞击(合理即可);

(4)2H2+O2'警2H2O≡防止发生爆炸或减轻重量(合理即可)。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氧气的用途、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材料的分类、元素符号的写法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以“载人航天”为材料背景,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安全知识等,

难度不大。

27.【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加热、隔绝氧气酸

的浓度

【解析】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白磷着火点为40汽,红磷为240。&而此时温度为80汽,达

到白磷着火点,使白磷燃烧,所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变量为氧气,因此先在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臼磷,看到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上臼磷燃烧,

说明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才可以燃烧;

(3)热水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同时隔绝氧气,使水中白磷无法接触氧气;

(4)乙图中,试管①②中盐酸的体积和温度相同,盐酸的浓度不同,试管②盐酸的浓度为10%,

比试管①中盐酸的浓度大,试管②内反应更剧烈,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浓度有关。

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加热、隔绝氧气;

(4)酸的浓度。

(1)根据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为240。C进行分析。

(2)根据变量为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热水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同时隔绝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试管①②中盐酸的体积和温度相同,盐酸的浓度不同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

知识进行解题。

28.【答案】NaHCo3置换反应3CO+Fe2O3吧2Fe+3C()2制造洗涤剂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为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

(2)反应⑤是铁和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3)反应③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高温

;

Fe2O3='2Fe+3CO2

(4)G为碳酸钠,可用于制造洗涤剂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I)NaHCO3;

(2)置换反应;

高温

5

(3)3CO+Fe2O3=2Fe+3CO2

(4)制造洗涤剂等(合理即可)。

由于①②分别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且B、C为气体,贝IJB为二氧化碳,C为氧气;固体E

在C中点燃生成黑色磁性固体,而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磁性固体,

则E为单质铁;D为气体,能在C(氧气)中燃烧生成F,F是常见的液体,则D为氢气,F是水;由于E(

铁)与J反应生成D(氢气),则J为酸;H与I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B(二氧化碳)和E(铁),H为气体,

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贝IJH为一氧化碳,I为氧化铁(或四氧

化三铁):A常用于焙制糕点,且A受热分解生成B、G,B与K反应生成G,而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通入氨气、二氧化碳能生成氯化镂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能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贝IJA为碳酸氢钠,G为碳酸钠,K为氢氧化钠,代入检验,

验证合理。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Δλ

29.【答案】长颈漏斗试管ZKMnO4-K2MnO4+MnO2+O2TF②CaCO3+2HC1=CaCl2+

H2O+C02TB②

【解析】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故答案为:长颈漏斗;试管;

(2)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铳酸钾、二氧化镐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Δ

ZKMnO4-K2MnO4+MnO2+O2T;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Δ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2KMnO4二K2MnO4+

Mno2+O2TSF;

(3)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镭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氯酸钾在二氧化镭的

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性,二者的发生装置不相同,说法错误;

②都可用二氧化镐做催化剂,说法正确;

③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不相同,前者只有二氧化铳,后者是二氧化镐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②;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

分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T:分液漏斗可

以控制液体试剂滴加速率,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故答案为:CaCO3+

2HC1=CaCl2+H2O+C02T;B;

(5)利用G装置可以进行许多实验,若气体从m管通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G中盛浓硫酸,除去氢

气中的水蒸气,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从短管进入;故答案

为:②。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