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

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

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受油机都是静止的

D.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2.下列工具测量工具及其作用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温度B.电流表——面积C.秒表——时间D.刻度尺——长度

3.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分度值越小越好B.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D.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

4.下列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237.2m=237.2X100=23720cm

B.237.2m—237.2mX100—23720cm

C.237.2m=237.2x100c?n=23720cm

D.237.2m=237.2mx100cm=23720cm

5.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正常走路2步所用的时间约Is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5s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D.普通中学生跑100nl用时约9s

6.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7.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A.238.0毫米B.23.8厘米C.237.90毫米D.2.38分米

8.小明利用分度值为lnun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m、2.36cm、

2.3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0.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雪花纷扬B.柳枝摇曳C.丹桂飘香D.尘土飞扬

12.对于速度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A.路程越长,速度越快B.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C.匀速运动时,时间越长路程越长D.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13.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4.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

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弛电擎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

15.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

则速度快的是()

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

16.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A.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B.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200

C.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100

17.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大致物理模型图,8AO——»O--►©--0-0.

终AO.O♦―—O.O♦-

下列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18.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一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一一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电灯发光一一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电炉通电一一内能转化为电能

1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

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C.

D.

20.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22.如图所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由甲图:

由乙图:.

23.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如

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图1图2

24.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km/九的速度匀速通过大

桥,所需的时间是儿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

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

25.在电视电影中,我们常见到主人公“腾云驾雾”的镜头,其拍摄过程是这样的:演员做出某种姿势或动

作,剧组人员将画有山、川、云雾的布景快速向后拉动,同时用排风扇迎着演员吹风,使演员衣裙向后飘

动,这样,在播放时,便会出现“腾云驾雾”的镜头。以地面为参照物,演员是的,以布景为参照

物,演员是的。

26.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

机场

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h才能到达

机场。30km

27.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

28.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做匀速

直线运动的物体是;甲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m.

29.一列长为500m的火车以54/nn"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铁桥,用时lmin20s。求铁桥长度。

3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zn/s的速度行驶6min,紧接着在模

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求:

⑴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hn/s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1.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c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口=

cm/So(每格为Is)

32.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

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

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如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

铝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汽线膨胀的伸长量/nun

1铜1100.19

2铜2100.38

3——300.57

4铝210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与,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与材料有

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在表格中填上所

缺的数据。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

做法。

(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分析论证;②猜想与假设;③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④提

出问题;⑤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

33.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C.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

34.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s内经过1m,在2s内经过2m,在3s内经过3m,在4s内经过4m,则

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35.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

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C.经过6s,两车相距20nl

D.通过10m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8s

3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2,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

3:4,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8:9B.9:8C.1:2D.2:1

37.甲、乙两人同时从4地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B地,甲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历

和乙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为巧和巴,贝4()

A.甲先到达B地B.乙先到达B地

C.两人同时到达B地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8.在观察如图所示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

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①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②可能跟绳子长度1有关;

③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序号瓶质量m/g移开距离S/格悬线长度1/格来回时间t/s

1203122.1

2403122.1

3603122.1

4602122.1

5601122.1

660391.9

760361.5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天平和;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1关系,应选

择序号为和的数据进行分析;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无关,与有关(填写字母)。

39.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

线运动,在司机的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72km"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

距离为306。

(1)当你乘坐在此行驶的汽车上时,紧急停车时,以自己为参照物,司机是(填“静止的”或“运动

的”);

(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3)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请画出汽车从司机看到情况到停止这段时间的。-t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C.加油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受油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

说它们是运动的。故AC错误。

8、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受油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O正确。

故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

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

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答案】B

【解析】解:由于温度计测温度的仪器,电流表测电流的仪器,秒表测时间的仪器,刻度尺测长度的仪器;

故4CQ正确,B不正确。

故选:Bo

根据对各测量工具的作用来判断。

要对所学各种测量工具的作用认识清晰。

3.【答案】C

【解析】解:选择测量仪器时,根据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故选:Co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被测量的物理量值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根据测量需要达到

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根据测量量来确定测量工具的范围,根据测量需要选择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4.【答案】C

【解析】解:因为Im=100cm,所以237.2m=237.2x100cm=23720cm;换算的是单位,m换算成cm后,

m就不能再写上去了。所以4BD选项错误;

故选:Co

长度单位换算不是换算单位前面的数字,而是换算单位大小,就是米和厘米,千米和米等单位之间进行换

算,换算成新单位后,原来的单位就不能再重复写上去。

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也是很容易出错,考的是基础知识理解。

5.【答案】A

【解析】解:4、人正常走路2步的路程约为1/n,所用的时间约1s,故A正确;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s,故B错误;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50s,故C错误;

。、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6s,故。错误。

故选:Ao

根据生活常识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本题是常识题,属于基础题。

6.【答案】B

【解析】解:(1)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4、C、。是正确的;

(2)8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

的刻线处量起;

故选:Bo

(1)使用之前的“三看”:看零刻线是否磨损、看清量程的大小、看清尺子的分度值。

(2)使用时要做到“四会”: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①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做到“齐、平、贴”,即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与被测

物体长度平行、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以减小刻度尺的厚度产生的误差。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

③会读:数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任何记录都是没有意义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

差。

7.【答案】A

【解析】解:

A、238.0znm,“8”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分度值为lnun.符合题意;

B、23.8cm,“3”对应的单位是cm,所以分度值为1cm.不符合题意;

C、237.90mm,"9”对应的单位是0.1mm,所以分度值为O.lnwn.不符合题意:

D、2.38dm,"3”对应的单位是czn,所以分度值为lczn.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同一把刻度尺的准确程度一定,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答案】A

【解析】解:使用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从题中数据可知,2.3cm是错误的,应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故物体长度是:L=2.35cm+2.3;cm+2.36cm笈2.36cm。

故选:Ao

使用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计算时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本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

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解答】

A、错误和误差是不同的,即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故错误;

8、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故错误;

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错误;

。、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正确;

故选Do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题越要细心,防止粗心大意而出错。

根据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4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故A正确;

B.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故B错误;

C.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正确;

D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故。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解:

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例如雪花纷扬、柳枝摇曳、尘土飞扬等。丹桂飘香是桂花香味分

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故选:Co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同时需要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子的体积很小,肉眼很难直

接观察到。从这个方面进行判断即可。

12.【答案】C

【解析】解:4、由v可知,s=仇,路程s等于"与t的乘积,速度快,路程不一定长,故A错误;

B、由u=,可知,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时间长速度不一定小,故8错误;

C、由"=:可知,s=ut,匀速运动时,速度"是定值,间越长路程越长,故C正确;

。、由。=,可知,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时间越短速度不一定越快,故。错误;

故选:Co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速度公式分析答题。

理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并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分析】

已知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公式D=;可求平均速度的大小。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比较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二者相同,平均速度就相同。

【解答】

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v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一日千里”、“风

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慢。但这四个

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一

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

故选:Co

本题很好的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类似的像古文中的诗句、生活中的谚语所包含的物理道理都

是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

理的目的,是一道好题。

15.【答案】A

【解析】解:大人搀着孩子一起走了30m,他们的路程S相同,运动时间t相同,则速度V=9相同,大人小

孩运动的一样快。

故选:Ao

物体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运动时间,大人与孩子的路程、运动时间都相同,由速度公式可判断两者的速度

大小。

解题时要注意:运动快慢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大人与小孩的路程、运动时间都相等,则他们的速度相等。

他们的运动快慢与他们走了多少步无关。

16.【答案】D

【解析】解:力、测量铁路线长度时,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故4错误.

B、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故B错误。

C、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c错误。

D、综上分析可知选项。正确。

故选:Do

本题主要考查对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解:

(1)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

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

如测量纸的厚度。

(2)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

助于易弯曲但弹性

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等。

(3)卡测法:对于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

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

17.【答案】B

【解析】解:

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速度将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题意;

8、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

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间隔运动的路程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先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的大小变化,根据D=: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

再分析各个选项小球的速度变化,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0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物体模型图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4、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A错误;

8、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电灯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C错误;

。、电炉通电,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错误。

故选:B。

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必定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分析能量转化时,就看什么能量减少了,什

么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结合实例,明确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可做出判

断。

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例如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成

内能、用电器都是利用电能工作的。

19.【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

AB、两图的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B错误;

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故C

错误;

。、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正确。

故选:Do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4和8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

的图可知:甲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长,甲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和。的

图象中,由甲先到达终点,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正确图象。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

突破。

20.【答案】A

【解析】解: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尽量取两端,取较长时间可能会

有误差,可能超过台子上运动的时间,再说时间到的时候小球在运动中,不能精确定出小球瞬间所在位置,

又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所以肯定4好,一到点掐秒表,应该还是较准确的,多做几次,再取平均值,因为掐

秒表的动作反应也有误差。

故选:Ao

本题要考虑到桌子的长度不是很大、时间路程不能太小、时间用秒表容易记录以及实验时的误差大小等。

为了减小误差,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能取太小的路程或时间,一般选定较长的路程来测时间。

21.【答案】米刻度尺

【解析】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故答案为:米;刻度尺。

根据我们对于长度单位,以及测量工具的了解来作答。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22.【答案】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解析】解: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

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

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故答案为: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

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比较方法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如

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它们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这也

正是我们后来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原因.

23.【答案】2.8cm337.5s

【解析】解:由图知:

(1)甲刻度尺上lea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lc/n,即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木块右侧与2.2c?n

对齐,左侧为5.0czn,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0cm-2.2cm=2.8cm;

(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rnin之间,略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

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n讥37.5s=337.5s。

故答案为:(l)2.8cm;(2)337.5so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

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

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

(2)秒表的使用:先按下复位按钮,使分针和秒针都指在零刻线处;按一下开始按钮,指针开始转动,再按

一下就停止;读出分针、秒针的读数,就是两次按按钮的间隔时间。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和秒表的分度值及读数,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

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4.【答案】0.5汽车

【解析】解:由得,需要的运动时间:

路灯相对于汽车不断后退,所以看到路灯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0.5;汽车。

知道了路程和速度求运动的时间,可以利用公式t=三来求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确定参照物,关键

分析路灯相对于哪个物体向后退。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明确路灯向后退的关键。

25.【答案】静止运动

【解析】解:在拍摄过程中,演员相对于地面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演员是静止的,地

上的山川、湖泊是运动的:

以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演员与布景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演员是运动的,是

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物体是运动的;根据题意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参照物等问题,知道参照物的选择

方法,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即可正确解题。

26.【答案】0.3

【解析】解:由标志牌知:最大行驶速度为100km",距机场距离为30km,

据得至少需要的时间:

㈢=30碗

CvW0km/h

故答案为:0.3o

从标志牌可以看出距离和最高限速,根据公u=;可求行驶时间。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还要懂得交通标志牌上数值代表的意义。

27.【答案】2:33:5

【解析】解:(1)设运动时间是t,

Vs甲sc

两车速度之比上=1=J=*

“乙上S乙S

t

(2)设路程是s,

S

两车速度之比包=1=3=?;

故答案为:2:3;3:5。

根据两车间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两车的速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求速度之比,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8.【答案】甲30

【解析】解: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的速度不变,大小为15m/s,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甲;

由v可知,甲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s=vt=15m/sx2s=30mo

故答案为:甲;30。

(1)在u-t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在发生变化;

(2)由图可知甲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运动图象的认识与理解,是一道常考题,难度不大。

29.【答案】解:列车速度:v=54km/h=15m/s,

运动时间t=lmln20s=80s,

由u=,得,列车的路程s=vt=15m/sx80s-1200m,

铁桥的长度L跳桥=s-L列车=1200m-500m=700mo

答:这座铁桥的长度为70(hn。

【解析】列车通过铁桥的路程等于铁桥长度与列车长度之和,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列车路程,然后

可以求出铁桥的长度。

本题还考查了求铁桥长度的问题,熟练应用的公式的变形公式、知道列车路程与铁桥长度的关系即可正确

解题。

30.【答案】解:(1)。=6min=360s,

根据可得,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tti-20m/sx360s—7200m,

(2)tj=4min=240s,

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v2t2=10m/sx240s=2400m;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s=Si+S2=7200m+2400m=9600m。

(3)这次整个测试中总时间t=t(+t2=360s+240s=63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s9600m

V=-=--=----1---6-m/So

t600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为7200m。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为9600m。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6?n/s。

【解析】(1)根据速度公式口=,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6nl讥的路程;

(2)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4min的路程,即可求出模拟山路行驶的总路程:

(3)山路上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可加起来被2除,这

是此类题的易错点。

31.【答案】秒表小1316

【解析】解:(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与秒表;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由图示秒表可知,小车的总路程s=80cm=0.8m,

前半程路程Si=1x0.8m=0.4m,

小车前半段的运动时间q=3s,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T1=竽%«0.13m/s=13cm/s,

由图示秒表可知,小车全程的运动时间t=5s,

全程的平均速度v=,==-0.16TTI/s=16cm/s;

故答案为:(1)秒表;v=p(2)小;(3)13;16o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需要用刻度尺测小车的路程,用秒表测小车的运动时间;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3)由图示秒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原理、由图示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与小车的路程、熟练应用平均速

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答案】铜124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有关(或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

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控制变量④②⑤③①

【解析】解:(1)要探究伸长量与材料的关系,需使原长和升高温度相同,材料不同,故应选择2、4;

(2)实验序号1和2,材料都是铜,升高的温度都是10。&第2次原长较大,物体的伸长量较大,由此得出:

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伸长量也越大。

(3)要探究物体的线膨胀和温度升高的关系,应使材料和原长相同,温度升高不同,所以应选择的材料为铜,

原长为1m:

(4)上述过程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5)实验探究的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步骤

排序为④②⑤③①。

故答案为:(1)2;4;(2)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有关(或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

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3)铜;1;(4)控制变量;(5)④②⑤③①。

(1)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记录了物体的长度和升高的温度,需要测量长度和温度的工具;

(2)实验序号1和2,材料、升高的温度都是相同的,只有原长不同,伸长量不同就说明了物体的线膨胀和原

长有关;

(3)要探究物体的线膨胀和温度升高的关系,应使材料和原长相同,温度升高不同;

(4)根据猜想,物体膨胀情况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5)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排序。

本题是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

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33.【答案】A

【解析】解:小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结

论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4选项是错误的。

8、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所

以。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A„

(1)一个物体相当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

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

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但要注意,参照物不选研究

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

唯一的静止状态。

34.【答案】AC

【解析】解:题干中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每秒通过的距离是1米,这只能说明摩

托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但在每秒内的速度也有可能不同,因此摩托车做的可能是匀速

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故选:AC.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同的时间段通过

的路程都相等,通过任何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也都相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一定。

能够抓住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对物体进行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5.【答案】BD

【解析】解:4、由图象可看出:由甲车和乙车都行驶5m的路程时,甲车的行驶时间是1s,乙车的行驶时

间是5s,可得:f伊=?=,=5ni/s,=lm/s,所以"尹>1?2,故选项A不正确;

甲乙

B、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通过2s时,两车距离是s*-5乙=10m—2m=8小;则以乙车为参照物,2s后

甲车在乙车的西面,即甲车向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由u/=5m/s,吃=1血/5得:经过6s,甲车路程为30米,乙车路程为6米,则两车相距24

米,故选项C不正确;

D、由图象知:由v用=5m/s,»乙=lm/s得:通过10米的路程,甲用时间2秒,乙所用时间是10秒,甲车

比乙车少用8秒,故。正确。

故选:BD。

A、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取时间相同,然后比较路程,路程长的速度大;②取

路程相同,然后比较时间,时间短的速度大;

B、由s-t图象:求出两小车在2s内的路程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