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增值性评价数据采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谋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早期人类,研究他们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最主要来自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文学作品2.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于研究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ABCD3.“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材料反映的是A.民族交融,在杂居相处中不断交往形成华夏民族B.诸侯混战形成了华夏民族C.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华夏民族是优秀的民族4.《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5.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都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 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6.据考古报告,妇好(商王武丁夫人)墓出土的青铜器至少有1.6吨,其中100多件兵器,在4件青铜钺(古代一种兵器)中,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铭文。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铭文所载内容丰富 B.青铜铸造颇具规模C.殷商时期战乱不断 D.妇女社会地位较高7.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导致“天府”出现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9.孔子弟子三千,从出身看,其中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鲁国贵族,端木赐是富商子弟,颜回和冉雍出身贫寒家庭。这反映了孔子主张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10.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11.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A.项羽和刘邦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商封和周武王12.公元纪年和世纪的换算是我们要掌握的常识。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A.2世纪前期 B.2世纪后期 C.3世纪前期 D.3世纪后期13.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社会治安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刑法严酷 D.民法制观念淡薄14.如图形象地展示了秦朝的疆域。图中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是A.海南岛 B.南海 C.台湾岛 D.黄海15.前国家总理李克强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秦朝时,为了让官员“有权不可任性”而设立的官职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16.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7.贾谊在《过秦论》中评议:“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功业),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贾谊这段评议是A.对秦统一中国的肯定 B.对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肯定C.对秦建立皇帝制度的否定 D.对秦统一中国的否定18.“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据《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里的描述体现了文景之治时期我国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社会安定19.下面诗句中反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是A.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0.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件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属于“评论意见”的是A.“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D.“(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二、材料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8分,24题10分。共30分)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刻有文字的甲骨图2利簋及铭文(1)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文物说的话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选项的横线内打“√”,错误选项的横线内打“×”)(4分)A.图一“我”出生在商周时期。______B.图一“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全部使用了象形造字方法。______C.图二“我们”家族中的司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______D.图二“我们”所代表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______(2)综合材料与所学,指出史料来源有哪些?(2分)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一战国形势图图二秦朝形势图(1)依据图二写出秦朝都城设立在哪里?并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2分)(2)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分)2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时期学派人物或代表作品主张春秋时期①“无为而治”儒家核心思想是②,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③“兼爱”“非攻”,提倡节俭法家《韩非子》书影④(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3分)(2)请将表格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4分)(3)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后世是如何践行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举一例即可)(1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君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1)材料一中主持变法的是谁?(1分)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2分)(2)结合所学指出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变法后的秦国有哪些变化?(2分)(4)阅读材料三回答,变法者不仅遭到旧势力的重重阻挠,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商鞅虽然殒命,但改革遗留下的成果却推动了社会进步。你认为一名改革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至少三点,3分)七年级历史增值性评价数据采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BABDA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CBCDABCD二、材料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8分,24题10分,共30分。)21、共6分【答案】(1)A.√B.×C.√D.×(4分)(2)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和跨学科研究与比较研究。(任答两点)(2分)22、共6分【答案】(1)咸阳;兼并战争。(2分)(2)趋势:国家由分裂到统一(2分)原因:①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②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③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④秦王赢政招募各国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23、共8分【答案】(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3分)(2)①道家;②仁;③墨家;④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4分)(3)举例: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践行法家思想。(或: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践行道家思想)(1分)24、共10分【答案】(1)商鞅;(1分)主张:治理国家不必一定仿效古法,改革要因时因势而变。(2分)(2)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