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五章第一节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一、政党报纸大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一,旧的禁令的废除。第二,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第三,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第四,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第五,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第一节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二、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纸的泛滥这一时期被称为“报界黄金时代”。新出版的报纸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立的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为了在国会中争取更多的席位,具有实力的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系统,竞相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舆论机关。除以上各报外,国民党还在北京、天津、武汉等地拥有自己的言论机关。第一节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二、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纸的泛滥这一时期在国内的一些主要省市,还办起了一批有专人从事新闻采访并向报社发稿的通讯社:1872年路透社远东支社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通讯社活动的发端。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以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为最早。所谓的“黄金时代”,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结束了。第二节一、袁世凯对各种报刊的控制和收买袁世凯颁发了有利于新闻传播的法令,客观上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但袁世凯对报刊、舆论是要进行控制,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点:第一, 创办御用报纸。第二, 收买报纸或报人。第三, 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第四,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为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二、报界的反袁斗争宋教仁案:宋教仁案是1913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22日不治身亡,其真正主谋至今尚无定论,而国民党声称是袁世凯所为,但至今都是争议不断。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二、报界的反袁斗争最先起来反袁的是孙中山重组的中华革命党、老同盟会员和一些民主主义者所办的报刊。1913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国》杂志和《甲寅》杂志,分别由胡汉民和章士钊主持笔政,进行反袁宣传。
接着,该党又在海外其他地区创办革命报刊或将当地的华侨报刊改组为革命报刊,建立起反对袁世凯的宣传阵地。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二、报界的反袁斗争由于在海外出版的革命报刊对国内的影响有限,中华革命党志士潜回上海租界等国内地区,创办宣传反袁报刊。1916年1月22日,中华革命党人陈其美等人在上海创办的该党机关报《民国日报》创刊,在国内树起了反对袁世凯的宣传大旗。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三、袁世凯时期有关新闻传播事业的立法活动1912至1914年前,袁世凯在制定其他法律时常夹带一些有关剥夺新闻自由权利、限制新闻事业发展的条款。1912年12月15日,袁世凯政府公开颁布《戒严法》。1914年后,袁世凯开始制定与颁行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管制的专门法律。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三、袁世凯时期有关新闻传播事业的立法活动1914年4月2日,袁世凯政府制定与颁布了《报纸条例》。12月5日,袁世凯政府又颁布了《出版法》。1915年7月10日,袁世凯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修正报纸条例》。1915年,袁世凯政府还颁布了《新闻电报章程》、《电信条例》、《著作权法》等法律。
在制定新闻法的同时,袁世凯还在制定其他法律时加入一些钳制新闻事业的规定。含有钳制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主要有《治安警察法》、《陆军刑事条例》等。第三节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新闻传播事业的复苏袁世凯死后,政治军事上的混乱局面对新闻业的再次繁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16年到1926年是中国媒体发展较为稳定的时期,媒体的数量小有起伏,但基本上保持逐步发展的态势,这种发展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一)中央政权的软弱(二)经济在夹缝中的发展(三)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四)思想、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有利于报刊的发展第三节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二、北洋政府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管理北洋政府在新的新闻法律的制定方面行动趋缓,执法的力度也相对减弱,依托已颁的各项法令,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管理。在对新闻出版业的管控方面,袁世凯死后的一段时期一度有所缓解。但基本上仍旧依托既定的一些法律对新闻出版业进行管理。北洋政府于1926年1月27日宣布废止袁世凯制定的《出版法》,一些新出台的条例或规定,也开始被援用。这些条例,规定得十分苛细,但现实中无法做到依法行事。第三节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传播事业二、北洋政府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管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这个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轮转印刷机引入中国,新闻采集渠道拓宽,报刊由政论时代转到新闻时代,广告和发行收入的增加,也从根本上加强了报业良性发展的经济基础。
这一时期的中国报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一、新闻业务的变迁民国初年,中国的新闻事业有过短暂的繁荣,但并不是实实在在的繁荣:1、报业的技术力量并没有质的飞跃。2、有关新闻业实行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观念,没有受到重视。3、报纸和报人社会影响也是瑕瑜互见,未必尽如人意。
当时的新闻界出现了一些怪现象:1.涌现了一大批以敛财为目的的报纸。2.出现了一些“马路小报”和“鬼报”。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一、新闻业务的变迁这一时期的主流报刊,在新闻业务活动上还是有进步有变化的:第一,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的重视。第二,副刊有了大的发展。第三,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一、新闻业务的变迁为加强新闻报道,通讯社开始发展起来:1912年长沙成立了湖南通讯社、湖南新闻社。1912年11月1日广州再次出现公民通讯社。上海第一家通讯社于1912年8月31日诞生,李卓民主办。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是新闻编译社,由邵飘萍创办,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最早一家比较有影响的通讯社,1916年8月成立;和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创办于上海。胡政之参与筹办并担任主编。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黄远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出生于书香家庭。21岁中进士,弃官不做,留学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1909年回国。1912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了记者生涯。
黄远生被誉为“报界之奇才”。1915年12月25日晚上,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方面枪杀,年仅31岁。所作通讯评论作品,后辑为《远生遗著》4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题材重大,内容翔实。其二,分析深刻,见解独到。其三,文笔生动、亦庄亦谐。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黄远生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新闻观点:第一,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第二, 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第三, 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名振青,宇飘萍,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
曾任《申报》特约通讯员。1912年与杭辛斋合作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编,被推为省报界公会干事长。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邵飘萍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访到独家新闻。
他从事新闻14年,其中获得的比较重大的新闻还有金佛郎案、府院之争等社会重大政治、经济、外交新闻。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刘少少,字少珊,笔名少少,湖南善化人。民初北京的著名记者,有“怪杰”之称。1905年留日,学法政,曾协助杨度主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国后,应邀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1918年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刘少少一生在政治上较为保守,然其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为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所欣赏。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徐彬彬江苏宜兴人,原名凌霄,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徐凌霄于1916年继黄远生任上海《申报》、《时报》的驻京特派记者,长期为两报撰写北京通讯和随笔。20世纪30年代起,徐彬彬长期担任天津《大公报》副刊主编。
著有《凌霄随笔》、《凌霄汉阁随笔》、《凌霄一士随笔》等。与黄远生、刘少少被称为“民初三大名记者”。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林白水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1901年6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
1903年与蔡元培合办《俄事警闻》,之后又参与创办《警钟日报》。1917年起,开始专注于办报。先后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报,自任社长兼总编辑。
此后到1926年,是他发表政论、时评、小品文等作品最多的时期。
他的文风个性明显,非常敢言。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张季鸾名炽章,笔名一苇、榆民等,陕西榆林人。创办《夏声》杂志,1911年归国,任《民立报》编辑。1912年初,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秘书,曾为中山先生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袁世凯死后,出任《中华新报》总编辑。
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张季鸾既有中国士人的流风余韵,又有现代报人的广博知识,所作评论文章,注意时效性,追求评论价值;追求预见性;注重逻辑性;走向通俗性;标榜公正性,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胡政之名霖,四川成都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
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二、著名采访记者1916年,受聘为《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学习与思考1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2简述“癸丑报灾”的前因后果。3简介袁世凯对报界的控制手段和报界的反抗情况。4试析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进步及其原因。5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思想。6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他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何?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六章第一节《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第一节《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2、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3、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第一节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新青年》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并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是主要阵地。它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第一节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帷幕。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是《新青年》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的主力之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第一节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3号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总标题下发表了著名的新旧文学论战的两封信。
一封是钱玄同反对文学革命的来信,一封是刘半农的《致王敬轩信》,具体论述文学革命的必要性。
这两封信的辩驳,推动了文学革命问题的讨论。《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钱玄同刘半农第一节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起大量译介世界近现代文学名著,发表俄、法、英、德、日、挪威、美、丹麦、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百余名作家的作品。《新青年》在发起新文化运动时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缺点。《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第一节三、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一页
李大钊字守常,笔名明明、孤松、猎夫等,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最早、最热情地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
《新青年》日益倾向社会主义。除《新青年》外,国内其他报刊也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第二节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下,一个新的报刊宣传阵线应运而生。《每周评论》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与《新青年》互相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时事政治评论报纸。
《每周评论》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1919年8月31日,该刊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第二节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晨报》以《山东问题中的学生界行动》为题,发表2000多字的消息,详细报道了学生的游行活动。
天津《大公报》的胡政之采访了巴黎和会,他的“巴黎来电”一时成为人们争相阅读、关注的内容。
上海各报也作了集中的报道,如《申报》、《私国报》、《时报》、《神州日报》、《时事新报》、《中华新报》、《民国日报》等。
《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第二节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五四运动前后,进步学生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影响较大的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由毛泽东主编。是一张4开4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第二节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对开大张日报,有时还发行号外。以评述为重点。
五四运动后,各地青年纷纷组织政治性社团,出版政治报刊。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社会各阶层都有明显的变化,也出版了一些新的报刊。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第二节四、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战
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一场新旧思潮的激战在报刊上展开。
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琴南)、辜鸿铭、刘师培等,代表报刊有《国故》月刊、《新申报》、《东方杂志》、《公言报》等。
封建顽固派文人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文章,攻击新文化运动。
针对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与责难,《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陈独秀撰写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第三节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一、《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在第8卷第1号上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的变化。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宣传,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第三节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一、《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李达主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1)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2)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的必读教材,而且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第三节二、《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第三节二、《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劳动界》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1921年1月23日停刊,共出24期,主编李汉俊。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
《劳动音》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的周刊,1920年12月5日停刊,着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悲惨生活,指导工人正确斗争的方法和途径。
《劳动者》周刊是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3日创办的,1921年1月2日停刊,,向工人宣传只有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得到解放。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第三节三、中俄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于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5月5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它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华俄社名义发稿,断断续续,到1925年8月1日停止工作。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第三节四、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报刊,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为以后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我国早期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具有这样的特点:1、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任务;2、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3、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第四节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三)新文风的出现(四)副刊的革新(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一、新闻工作改革第四节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新闻学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1918年10月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保安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海洋工程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语文课件】壮丽的青春课件
- 函数课件教学
- 《FULLCORE电感选用》课件
- 《销售应用培训》课件
- 《会计核算报告上》课件
- 《水准测量基础教程》课件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工业机器人新》课件
-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综合检测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件
-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作业设计
- 二 《微写作•抒发情感》(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眼视光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肝移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 2023分级护理的工作计划范文
- 红色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 地下室淤泥清运施工方案
- 板式橡胶支座刚度计算
- 江苏开放大学2023年秋《组织行为学 060044》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