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高中名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高中名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高中名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高中名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高中名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省高中名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在免疫细胞中,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对抗原均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发现,同一种激素,在不同情况下作用也有差异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逆转2.下列对实验试剂及其实验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解离液处理的时间有关B.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NAA浓度有关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有关3.下列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样品处理液③制备标准显色液④比色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5.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A和B吸收不同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A.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6.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进行下表的实验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步骤试管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②加入缓冲液③加入酚类底物实验的颜色后A不作处理2mL2mL褐色B加入蛋白酶,10分钟2mL2mL无色C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2mL2mL无色A.加入酚类底物的量均为2mL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B.试管B实验后的溶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结果呈现紫色C.试管A、B对照,不能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试管B、C实验后的颜色均为无色的原因是相同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福寿螺已被我国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如图是防治福寿螺的稻鸭生态农业模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福寿螺和鸭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能将_____________压制在一个低水平上。(2)鸭子产生的粪便属于___________同化量的一部分,粪便会被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为水稻等提供营养物质。(3)福寿螺作为人侵物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下降,可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研究人员以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A、B两种农作物为实验材料,在相同且适宜的CO2浓度、温度等条件下,测得CO2的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如图甲。图乙为B作物在两种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种农作物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1小时固定CO2的量为_________mg。(2)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则种植农作物_________(填“A”或“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大小和数目不同。综合分析曲线图,试比较两种作物,叶绿体大小:A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数目:A_________B(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图乙,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回答两种因素)。9.(10分)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1)具有相对性状的水稻纯合子杂交,研究者根据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作出的判断包括___________,以及通过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细胞核中。(2)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水稻(野生型)中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接受外来的正常花粉能受精结实)。通过分析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发现该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上述杂交中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均由母本提供。用S表示细胞质不育基因,N表示细胞质可育基因。用R(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r1、r2)无此功能。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基因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其他类型的基因组合均为雄性可育。通过杂交一可生产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株生产可育的F1种子,供生产使用);通过杂交二可用来繁殖不育系(每年繁殖出基因型相同且雄性不育的植株)。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写出杂交一和杂交二的亲本及F1的基因型(不要求写配子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细胞质S基因(在线粒体DNA上)编码的蛋白质阻碍水稻花粉发育而导致雄性不育,而R基因能够消除S基因对花粉发育的不利影响。为研究其中的机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线粒体不育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见下表:根据表中结果,从R基因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S表达的角度,解释R基因恢复育性可能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分享,他们揭示了黑腹果蝇羽化(由蛹发育为成虫)时间的分子机制。黑腹果蝇的羽化时间受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有控制羽化时间为29h、24h、19h和无节律四种等位基因,其中24h的为野生型,其余三者由基因突变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控制羽化时间的一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首先探究了控制羽化时间为29h、24h、19h这三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用一只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在19h时观察到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若所有基因型的个体均能正常存活,该研究小组假设:该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T、t控制,其中对T、t为完全显性,T对t为完全显性,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该研究小组统计了所有的羽化时间及比例,若____________则该假设正确,其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4h的果蝇分别为____________(雌、雄)性。(2)研究小组需要再确定无节律基因与、T、t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假设它们之间都是完全显性关系),若(1)的假设正确,现有一只羽化时间无节律的雄果蝇和以上三种羽化时间均为纯合子的雌果蝇各若干只,可能只需一次杂交实验就能确定无节律基因与其他三种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是:用该无节律的雄果蝇与羽化时间为____________的雌果蝇杂交,观察果蝇的表现型。如果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显性;如果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隐性。11.(15分)生态专家把某一废弃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对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该新型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香莲、芦蒿、多种藻类、水草,还有多种鱼类、虫类,塘边建有猪舍和蘑菇房。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池塘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及生活在水体中的其他生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结构。(2)改造后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增多,食物网变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消费者的新陈代谢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的功能,图中的分解者有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突触后膜对阴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最终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电位差变得更大。【详解】A、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A正确;B、在免疫细胞中,吞噬细胞对抗原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浆细胞也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C、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发现,同一种激素,在不同情况下作用也有差异,如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表现的生理效应不同,C正确;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由于神经递质的种类不同,故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逆转或电位差更大,D错误。故选D。2、A【解析】

解离液的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分离程度取决于两侧的浓度差。【详解】A、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染色体加倍与解离时间长短无关,A错误;B、NAA为生长物类似物,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NAA浓度有关,B正确;C、二氧化碳越多,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越短;二氧化碳越少,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越长,C正确;D、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浓度差越大,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大,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试剂及对应的实验效果分析,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丝分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二氧化碳检测方法、质壁分离等有关知识,建立知识网络。3、C【解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等几个步骤。【详解】由分析可知,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一般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故选C。【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一般步骤的熟练识记。4、B【解析】

c人体内氨基酸20种,b必需氨基酸8种,a非必须氨基酸12种,c=a+b且a>b,A项不符合题意;

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包括细胞膜的面积、核膜面积以及各种具膜细胞器的面积,不符合c=a+b,B项符合题意;

c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a内膜、b外膜构成了线粒体的总膜面积c,即c=a+b且a>b,C项不符合题意;

c叶肉细胞内总含水量只有两种,a自由水和b结合水,c=a+b且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解析】

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详解】据图分析,色素A吸收波峰为红光和蓝紫光,则色素A表示叶绿素;色素B吸收波峰只有蓝紫光,则色素B代表类胡萝卜素,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常考知识点。6、B【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加入酚类底物的量均为2mL的目的是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A错误;B、试管B中的蛋白酶把酚氧化酶水解了,所以溶液呈无色,但是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存在于B试管中,故实验后的溶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结果呈现紫色,B正确;C、试管A、B对照,能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D、试管B、C实验后的颜色均为无色的原因不相同的,B试管是因为酚氧化酶被水解成氨基酸或者小分子肽,而C试管三氯乙酸使酚氧化酶变性失活,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4捕食福寿螺种群密度稻飞虱、福寿螺和田螺分解者自我调节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1)据图可知图中有4条食物链;福寿螺和鸭子之间的关系是捕食;捕食者能将被捕者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低水平上。(2)鸭子的食物是稻飞虱福寿螺和田螺,所以其产生的粪便属于稻飞虱、福寿螺和田螺同化量的一部分;粪便会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为水稻等提供营养物质。(3)福寿螺作为入侵物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食物链一般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的食物链有:水稻→稻飞虱→鸭子,水稻→福寿螺→鸭子,微藻→线虫→福寿螺→鸭子,微藻→线虫→田螺→鸭子。【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有4条食物链;福寿螺和鸭子之间的关系是捕食;捕食者能将被捕者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低水平上。(2)鸭子的食物是稻飞虱福寿螺和田螺,所以其产生的粪便属于稻飞虱、福寿螺和田螺同化量的一部分;粪便会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为水稻等提供营养物质。(3)福寿螺作为入侵物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8、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9B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农作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小于少于由曲线推知B农作物为阴生植物,生活环境光照强度较低,为了更充分地吸收光能,细胞内的叶绿体体积较大,数目也比阳处的A农作物植物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要多NADPH和ATP的供应受限、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A植物呼吸速率为9mgCO2/h,光补偿点为2klx,B植物呼吸速率为3mgCO2/h,且B植物的光饱和点比A植物的光饱和点低,推测B可能是阴生植物,A是阳生植物,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根据数据可计算出相应点的总光合速率;图乙柱状图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光合速率增加,但没有实现倍增。【详解】(1)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故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呼吸速率为9mgCO2/h,净光合速率为0,则其1小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为9mg。(2)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A植物和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由于A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B植物的呼吸速率,故24小时内A植物的积累的有机物小于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因此种植农作物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农作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3)由曲线推知,B植物的光饱和点比A植物的光饱和点低,故农作物A为阳生植物,B为阴生植物,阴生植物生活环境光照强度较低,为了更充分地吸收光能,细胞内的叶绿体体积较大,数目也比阳生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要多。(4)图乙中,B作物在CO2浓度倍增时,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可能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供应受限、暗反应阶段固定二氧化碳的酶的活性不够高、五碳化合物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原因使得光合速率不能倍增。【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图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9、通过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通过F2的性状分离比,初步推测性状受几对基因控制R1不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转录,但抑制不育蛋白的产生或积累;R2抑制不育基因的转录,或在转录后降解不育基因的mRNA;R1、R2基因的共同作用抑制了不育基因的表达,使育性恢复正常。【解析】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细胞核遗传。【详解】(1)具有相对性状的水稻纯合子杂交,可以通过F1的性状表现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并通过F2的性状分离比,初步推测性状受几对基因控制,以及通过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细胞核中。(2)分析题中信息:用S表示细胞质不育基因,N表示细胞质可育基因。用R(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r1、r2)无此功能。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基因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综上可知,基因型为S(r1r1r2r2)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性状(雄蕊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接受外来的正常花粉能受精结实),在杂交中可用作母本;其他类型的基因组合,如:N(R1-R2-)、N(r1r1r2r2)、S(R1-R2-)等均为雄性可育。想要通过杂交一得到可生产的杂交种子,即利用雄性不育株S(r1r1r2r2)生产可育的F1种子,供生产使用,则应选用的杂交组合为S(r1r1r2r2)♀×N(R1R1R2R2)♂;通过杂交二用来繁殖不育系,每年繁殖出基因型相同且雄性不育的植株,即纯合的雄性不育植株S(r1r1r2r2),应选用的杂交组合为S(r1r1r2r2)♀×N(r1r1r2r2)♂,可知杂交过程如下:(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S(R1R1r2r2)与S(r1r1r2r2)相比,不育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相同,但不育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减少,说明R1不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转录,但抑制不育蛋白的产生或积累;S(r1r1R2R2)与S(r1r1r2r2)相比,不育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和不育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均减少,说明R2抑制不育基因的转录,或在转录后降解不育基因的mRNA;S(R1R1R2R2)与S(r1r1r2r2)相比,水稻育性恢复正常,说明R1、R2基因的共同作用抑制了不育基因的表达,使育性恢复正常。【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杂交水稻育性的内容,考查考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设计遗传实验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掌握全面,且对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有一定了解,能够进行知识迁移,用所学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羽化时间29h:24h:19h=2:1:1雄和雌29h或19h有两种(或出现无节律或雌性都为无节律,雄性都表现为该节律或雌雄表现不同)只有一种(或全表现为该节律或雌雄表现相同)【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亲本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在19h时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从而确定29h的性状由T+基因控制,19h性状由t基因控制,再利用相关杂交关系推测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在证明无节律与有节律基因的显隐关系时,利用假说——演绎法,对要证明的问题提出相关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找出两种假设的区别进而加以证明。【详解】(1)按照该研究小组假设,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根据题中信息,“用一只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在19h时观察到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可以推定29h的性状由T+基因控制,19h性状由t基因控制。如果该观点正确,则羽化时间24h的黑身雄蝇基因型是XTY,而羽化时间29h的灰身雌蝇基因型是XT+X—,由于子代出现了羽化时间为19h的个体,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子代XT+Y∶XtY∶XT+XT∶XTXt=1∶1∶1∶1,表现型为F1的羽化时间29h∶24h∶19h=2∶1∶1,羽化时间为19h和24h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分别为雄性和雌性。(2)若(1)的假设正确,控制该性状的复等位基因对T、t为完全显性,T对t为完全显性。所以,若要确定无节律的性状与这三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需用该无节律的雄果蝇与羽化时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