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1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2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3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4页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1.(2023·贵州遵义·校考模拟预测)大肠杆菌又叫大肠埃希氏菌,在1885年发现的。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胃肠道感染或尿道等多种局部组织器官感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壁是大肠杆菌的系统边界B.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时需要需要大肠杆菌提供模板、场所、原料和能量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拟核是大肠杆菌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答案】D【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细胞膜是大肠杆菌的系统边界,A错误;B、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时需要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场所、原料和能量,T2噬菌体只提供模板,B错误;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拟核是大肠杆菌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D。2.(2023上·陕西汉中·高三陕西省汉中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①②③④放射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噬菌体类型32P标记的T2噬菌体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对象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①②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③④A.①高放射性 B.②低放射性 C.③无放射性 D.④有放射性【答案】D【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因此,图中②③的放射性很高,①④的放射性很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3.(2023·四川雅安·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例不同B.不同DNA分子A+T占全部碱基比值一般不同C.每个DNA分子均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DNA分子中两条单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答案】A【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详解】A、在双链DNA分子中,按照碱基互补原则,一个嘌呤碱基与一个嘧啶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是1,A错误;B、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中碱基数的比例,该比值一般不同,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B正确;C、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C正确;D、DNA分子中两条单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正确。故选A。4.(2023·四川雅安·统考一模)用32P充分标记蚕豆(2N=12)根尖细胞的核DNA分子后,将该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细胞利用未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DNA的复制B.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但都只有一个DNA分子被标记C.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DNA都被标记,标记DNA分子共24个D.分裂结束,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只有一条链被标记【答案】B【分析】细胞进行分裂时,DNA要进行半保留复制。被标记的DNA分子复制一次,得到的每个DNA分子都各有一条链含有标记。【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发生在间期,细胞利用未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B、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2P标记,亲代的DNA分子都被32P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故第一次有丝分裂复制后,中期的每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2P,另一条链是不含32P,即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且每个DNA分子被标记(只是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被标记),B错误;CD、分裂后期,着丝粒(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DNA都被标记,由于蚕豆的染色体数目是12条,复制后的DNA有24个,故标记DNA分子共24个,C正确;D、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每条染色体都被32P标记,但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只有一条链被标记,D正确。故选B。5.(2023·河南信阳·信阳高中校考一模)如图所示为DNA的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B.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相同C.上述过程在蛙的红细胞中不能发生D.若上述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则复制产生的2个DN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A【分析】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详解】A、由图可知,DNA聚合酶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子链的3'-端,A正确;B、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互补配对,B错误;C、蛙的红细胞在无丝分裂时会进行DNA的复制,C错误;D、若上述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则复制产生的2个DNA位于同一个着丝粒连接的姐妹染色单体上,D错误。故选A。6.(2023·河南·襄城高中校联考一模)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内的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分子复制时,引物与模板链的5'端配对结合C.对HIV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碱基序列【答案】C【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环状的DNA分子,环状的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DNA分子复制时,引物与模板链的3'端配对结合,B错误;C、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对HIV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C正确;D、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故选C。7.(2023·河北·统考三模)蛋白质合成时,细胞内会出现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D.图中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和长度相同【答案】C【分析】图示为翻译的过程,在细胞质中,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详解】A、据图中肽链的长度可知,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A正确;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tRNA通过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携带相应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正确;C、图中5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从识别到起始密码子开始进行翻译,识别到终止密码子结束翻译,并非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C错误;D、图中翻译的模板相同,所以翻译成的多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和长度相同,D正确。故选C。8.(2022·四川南充·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一模)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有一定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增殖,完成⑤过程消耗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C.①可通过增加复制起点,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D.核苷酸序列不同的mRNA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主要与②过程有关【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①为DNA的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逆转录,⑤为RNA的复制。【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RNA为单链,完成⑤过程(RNA的复制),需合成两条互补的RNA链,消耗的嘌呤数(A+G)等于嘧啶数(U+C),A正确;B、DNA聚合酶用于DNA的复制,RNA聚合酶用于转录,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在DNA上,B错误;C、①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点,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DNA的复制,但是不能复制出大量的DNA,C错误;D、②为转录,③为翻译,核苷酸序列不同的mRNA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主要与③过程有关,D错误。故选A。9.(2023·海南·统考一模)某双链DN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40个,该DNA连续复制3次,且该DNA上存在基因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连接B.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消耗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5280C.若基因X高度甲基化后不能表达,则甲基化可能发生在启动子处D.该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等于磷酸二酯键数目【答案】C【分析】1、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一个碱基(A/T/C/G)。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3、复制n次需要脱氧核苷酸数是(2n-1)×m。【详解】A、双链DNA的一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A错误;B、该双链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胸腺嘧啶340个,则鸟嘌呤为660个,该DNA连续复制3次,共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660×(23-1)=4620,B错误;C、基因X不能表达与甲基化有关,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的序列是启动子,一旦启动子发生甲基化,RNA聚合酶可能无法识别启动子,导致转录不能进行,C正确;D、该DNA为双链结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比磷酸二酯键数目多2个,D错误。故选C。10.(2023·河南信阳·信阳高中校考一模)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在卵子中均发生甲基化,传给子代后仍不能表达;但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修饰后基因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变,但表型可能发生变化并遗传给下一代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D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C.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D.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答案】B【分析】甲基化只是在DNA的碱基上做甲基化修饰,既没有改变DNA的碱基序列,也没有改变(被甲基化)碱基的碱基配对规则,甲基化可能阻止了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从而影响了该基因的转录过程。【详解】A、DNA甲基化后,DNA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但表型会发生可遗传变化。A正确;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影响基因的转录.B错误;C、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所以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C正确;D、由于A和a基因位于卵子时均发生甲基化,且在子代不能表达;但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D正确。故选B。11.(2024·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DNA分子的研究过程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2)若将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进行标记,请简要叙述操作步骤:。(3)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X,为探究药物X能否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科研人员将小鼠的肿瘤细胞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的处理方式如下(不考虑用量):甲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培养液+32P标记的dATP+生理盐水乙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十培养液+32P标记的dATP+_______。①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乙组中应添加的条件是。②科研人员将甲、乙两组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DNA并检测。③若,则说明药物X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若,则说明药物X能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答案】(1)α(2)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3)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X两组DNA的放射性强度甲、乙两组DNA的放射性强度接近乙组DNA的放射性强度明显低于甲组DNA的【分析】DNA复制过程:(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详解】(1)dATP中两个特殊化学键断裂后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DNA的原料之一,因此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2)若将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进行标记,可以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获得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用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3)由题干信息“探究药物X能否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抗肿瘤药物X,因变量为DNA分子的复制情况。甲组添加生理盐水,乙组应添加抗肿瘤药物X的生理盐水。由于肿瘤细胞可利用32P标记的dATP进行DNA的复制,所以观测指标为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DNA分子的放射性强度。若甲、乙两组DNA的放射性强度接近,则说明药物X不能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若乙组DNA的放射性强度明显低于甲组DNA的,则说明药物X能抑制肿瘤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12.(2023·四川资阳·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图甲中的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酶。在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中进行图甲过程的场所有。(2)图乙中,7是。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3)如果甲中DNA分子中共含有2b个碱基,若该分子中含胞嘧啶n个,第3次复制,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4)如果用3H、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成分中含放射性元素。(5)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发现:将mRNA中的尿嘧啶替换为假尿苷后使它更加稳定且在人体内不被酶降解,这是利用了的特点。【答案】(1)解旋细胞核、线粒体(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3)4(b-n)(4)3H和32P(5)酶具有专一性【分析】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是DNA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b、c是新合成的子链,由图甲可知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图乙中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详解】(1)分析题图甲可知,A是DNA解旋酶,作用是断裂氢键,使DNA解旋,形成单链DNA;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中,因此在细胞核、线粒体都能进行DNA分子复制。(2)乙图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3)该分子碱基总数为2b,C=G=n,C+G=2n,A+T=2b-2n,A=T=b-n,第一次复制需要A为(b-n)个,第二次复制需要A为2(b-n)个,第三次复制需要A为4(b-n)个,因此第三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b-n)个。(4)噬菌体DNA含有C、H、O、N、P等元素,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DNA注入大肠杆菌内部,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如果用3H、32P、35S标记噬菌体后,其DNA含有3H、32P,蛋白质外壳含有32P、35S,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成分中含放射性元素3H和32P。(5)酶具有专一性,底物mRNA结构改变后,原酶可能失去对新底物的降解作用。13.(2023·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反义RNA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mRNA的某一片段结合,形成互补的双链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回答下列问题:(1)若合成mRNA的DNA模板链某一片段的碱基序列是5'-AATTGGCCG-3',则能与该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的反义RNA的碱基序列是5'--3'。(2)若要阻断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则应将人工合成的反义RNA导入细胞。该反义R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①若在细胞质未检测到放射性,则该反义RNA与mRNA结合后阻断胰岛素基因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②若在细胞质中检测到放射性,而核糖体中未检测到放射性,则该反义RNA与mRNA结合后阻断胰岛素基因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③若在核糖体中检测到放射性,则该反义RNA与mRNA结合后阻断胰岛素基因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AAUUGGCCG(2)胰岛B该mRNA不能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该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不能沿该mRNA移动【分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完成,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原料是氨基酸,需要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几种tRNA,但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详解】(1)若合成mRNA的DNA模板链某一片段的碱基序列是5'-AATTGGCCG-3',则mRNA的碱基序列是5'-CGGCCAAUU-3',反义RNA能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则反义RNA的碱基序列为5'-AAUUGGCCG-3'。(2)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所以需要将人工合成的反义RNA导入胰岛B细胞。①该反义RNA会与mRNA结合后,若在细胞质未检测到放射性,说明该反义RNA与mRNA结合后阻断胰岛素基因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mRNA不能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②若在细胞质中检测到放射性,说明mRNA能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该反义RNA与mRNA结合后,核糖体中未检测到放射性,则该反义RNA与mRNA结合后阻断胰岛素基因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导致核糖体不能沿该mRNA移动。14.(2023·甘肃张掖·模拟预测)野生黄瓜的叶片和果实都有苦味,苦味主要是由葫芦素造成的。虽然果实的苦味令人不悦,但叶片中合成并储存的葫芦素可以抵御虫害。黄瓜中葫芦素的合成主要受三种基因Bi、Bt和Bt2控制,其中Bi控制叶片苦味,Bt和Bt2控制果实苦味。回答下列问题:(1)黄瓜的叶片有苦味与果实无苦味(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2)野生黄瓜的果实都有苦味,让某野生黄瓜突变体与Bt、Bt2基因纯合的黄瓜品种杂交,再让杂交所得的F1自交,F2中果实有苦味与无苦味的分离比例符合13∶3,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由此可推测,F2果实有苦味的植株中,纯合子占。(3)我国科学家发现了野生黄瓜的一个Bt基因突变体,可彻底避免苦味对黄瓜品质的影响。①科学家已利用这一发现,培育出抗虫且符合生产要求的黄瓜新品种,据题意可知,该新品种的性状表现为。②若基因突变后,其编码的肽链变长,则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③若Bt基因突变,则会使酶不能与基因结合,导致Bt基因不能转录和表达,从而使果实无苦味;该酶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答案】(1)不是(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3/13(3)叶片有苦味,果实无苦味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RNA聚合(使DNA的双链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依次连接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分析】(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tRNA为运载氨基酸的工具、以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瓜的叶片有苦味与果实无苦味不属于同一性状,所以不是相对性状。(2)由题意可知:让某野生黄瓜突变体与基因型为Bt、Bt2的纯合的黄瓜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的果实有苦味与无苦味的分离比为13∶3,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基因Bt与Bt2独立遗传,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F2中果实有苦味与无苦味的分离比例符合13∶3”可推测,在F2植株中,果实有苦味的植株占13/16,果实有苦味的纯合子植株占3/16,所以F2果实有苦味的植株中,纯合子占3/16÷13/16=3/13。(3)①由题意可知:Bi控制叶片苦味,Bt和Bt2控制果实苦味;叶片中合成并储存的葫芦素可以抵御虫害。我国科学家发现了野生黄瓜的一个Bt基因突变体,可彻底避免苦味对黄瓜品质的影响。科学家已利用这一发现,培育出抗虫且符合生产要求的黄瓜新品种。综上分析可推知:该新品种的性状表现为叶片有苦味,果实无苦味。②在翻译过程中,随着核糖体沿mRNA移动,使正在合成的肽链不断延长,直到核糖体遇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肽链的合成才告终止。若基因突变后,其编码的肽链变长,则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③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识别并与DNA中的特定碱基序列(基因)结合,使转录过程得以进行。若Bt基因突变,则会使RNA聚合酶不能与基因结合,导致Bt基因不能转录和表达,从而使果实无苦味。RNA聚合酶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使DNA的双链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依次连接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1.(2023·广西北海·统考一模)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A.对噬菌体进行32P标记,需用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肺炎链球菌B.该实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仅少部分DNA的双链被32P标记C.该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的分离主要靠搅拌来实现D.该实验中,被标记的DNA利用细菌的成分合成了噬菌体的DNA【答案】D【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对噬菌体进行32P标记,需用噬菌体侵染含有32P标记的大肠杆菌,A错误;B、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不含32P,所以该实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仅少部分DNA的一条链被32P标记,B错误;C、该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的分离主要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来实现,C错误;D、病毒没有独立生存能力,所以该实验中,被标记的DNA利用细菌的成分合成了噬菌体的DNA,D正确。故选D。2.(2023上·河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二倍体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DDEe,将其精集中一个精原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双链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后,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突变或重组只发生一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细胞的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没有进行有丝分裂B.若细胞只有1、2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C.若图中细胞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DNA至少经过3次复制D.与该细胞同时形成且处于同一时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DDEE或aaDDEE或AADDEE【答案】B【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3、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如果图示细胞是由精原细胞直接分裂而来,则4条染色体DNA都应该含有32P,而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精原细胞先进行了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详解】A、若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只经过了一次DNA复制,因此只进行了减数分裂,即该精原细胞没有进行有丝分裂,A正确;B、若细胞只有1、2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细胞分裂时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出现个别染色体有放射性,至少要经历两次有丝分裂,在第三次的减数分裂中,若发生基因突变,1、2号染色体中应该只有一条有放射性,B错误;C、因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在第一次复制后子代DNA都具有放射性,第二次复制后,一半的DNA分子具有放射性,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有放射性,一条无放射性。而图中DNA分子只有一个有放射性,因此在进行减数分裂之前细胞已进行至少两次有丝分裂,第二次有丝分裂时,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所以在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有可能是0条、1条、2条、3条、4条,所以DNA分子第三次复制就可能出现只有1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的情况,C正确;D、该细胞中A、a基因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基因重组,因此与该细胞同时形成且处于同一时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DDEE或aaDDEE或AADDEE,D正确。故选B。3.(2023·辽宁鞍山·统考二模)有一种名为L19RNA的核酶,可以催化某些RNA的切割和连接,其活性部位是富含嘌呤的一段核苷酸链,下列关于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L19RNA核酶的底物RNA中富含嘧啶B.L19RNA核酶作用的专一性是通过酶与底物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C.L19RNA核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核糖核苷酸D.L19RNA核酶催化RNA的切割和连接时,涉及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与破坏【答案】C【分析】1、核酸的功能:①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②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详解】A、L19RNA的核酶可以催化某些RNA的切割和连接,则该酶要与其底物RNA相结合。其活性部位是富含嘌呤的一段核苷酸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那么与L19RNA核酶结合的底物RNA中应富含嘧啶,A正确;B、L19RNA是一段有酶活性的RNA,其催化的底物为RNA。酶与底物结合才可催化底物发生反应,L19RNA与其底物之间的碱基能互补配对才能结合,所以L19RNA核酶作用的专一性是通过酶与底物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B正确;C、L19RNA核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4种碱基、核糖、磷酸,C错误;D、L19RNA核酶催化RNA的切割是打断磷酸二酯键,L19RNA核酶催化RNA连接是形成磷酸二酯键,D正确;故选C。4.(2023·广东东莞·校考一模)在探索遗传物质及遗传规律的过程中,科学家创造性地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B.摩尔根发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核心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C.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思路共同之处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D.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运用了模型构建和X射线衍射等研究方法【答案】A【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分离定律时提出假说的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4、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及其同事的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详解】A、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问题,做出假说解释发现的问题,在假说中提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A错误;B、摩尔根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B正确;C、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研究“DNA是遗传物质”时,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C正确;D、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故选A。5.(2021·山东日照·统考一模)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1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结果可推知该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15minB.若直接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也能得到两条条带C.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DNA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5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5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2个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详解】A、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说明DNA复制了3次,因此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0÷3=20min,A错误;B、经过分析可知,DNA复制3次,有2个DNA是15N和14N,中带,有6个都15N的DNA,重带,两条条带,B正确;C、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氢键,C错误;D、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只能判断DNA单链的标记情况,但无法判断DNA的复制方式,D错误。故选B。6.(2022·重庆·重庆八中校考模拟预测)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在2003年完成了测序任务,但对DNA中的重复序列未完全测定。2022年4月,“端粒到端粒”联盟(T2T)宣布完成了最新的人类基因组(被命名为T2T-CHM13)测序,包括22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无缝组装。此次测序新解锁的区域有90%在着丝粒处,这个区域包含长段重复序列,而且DNA和蛋白质在这一区域缠绕得非常紧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GP计划的目的是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B.我国科学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测序任务C.DNA与蛋白质在着丝粒处连接紧密,不利于核DNA分子复制D.人类了解自己基因的历程尚未结束,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答案】A【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详解】A、HGP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A错误;B、我国科学家参与并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的任务,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大型基因组分析的国家,B正确;C、DNA复制首先需要解旋,DNA与蛋白质在着丝粒处连接紧密,不利于解旋,不利于核DNA分子复制,C正确;D、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在2003年完成了测序任务,但对DNA中的重复序列未完全测定,2022年4月,“端粒到端粒”联盟(T2T)宣布完成了最新的人类基因组(被命名为T2T-CHM13)测序,说明人类了解自己基因的历程尚未结束,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还在进行中,D正确。故选A。7.(2024·吉林长春·统考一模)科学家为研究“遗传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蛋白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培养基中添加含14C标记的尿嘧啶。培养一段时间后,裂解细菌、离心并分离出mRNA与rRNA。实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部分mRNA含有14C标记,而rRNA上没有。把含有14C标记的mRNA分子分别与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DNA杂交,发现其可与噬菌体的DNA形成DNA-RNA杂交分子,但不能与细菌的DNA结合。通过实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添加14C标记的尿嘧啶的目的是检测RNA的合成B.合成RNA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由噬菌体提供的C.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新合成了含14C的rRNAD.含14C标记的mRNA分子是由细菌的DNA转录而来的【答案】A【分析】1、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甘酸,脱氧核糖核甘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含氮碱基的种类为A、T、C、G;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含氮碱基的种类为A、U、C、G。2、噬菌体是DNA病毒,侵染细菌时,会将DNA注入细菌细胞内,然后利用细菌的核苷酸、氨基酸、酶、核糖体等合成自身物质。【详解】A、尿嘧啶是RNA的特有碱基,添加14C标记尿嘧啶的目的是检测有无RNA的合成,A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只含有DNA和蛋白质外壳,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营养物质和酶进行增殖,所以合成RNA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由大肠杆菌提供的,B错误;C、根据“分离出的部分mRNA含有14C标记,而核糖体的rRNA上没有”可知,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细菌并没有利用14C标记的尿嘧啶组装形成新的核糖体,C错误;D、根据“把含有14C标记的mRNA分子分别与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DNA杂交,发现其可与噬菌体的DNA形成DNA-RNA杂交分子,但不能与细菌的DNA结合”可知:噬菌体的基因转录形成了mRNA,而细菌的DNA未转录形成mRNA,即新合成的mRNA是由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转录而来,D错误。故选A。8.(2023上·广东湛江·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大肠杆菌对乳糖的利用需要β半乳糖苷酶、透性酶和转乙酰基酶。这三种酶的相关基因(Z、Y、A)连在一起构成一个转录单位,该转录单位的转录是从启动子(P)开始,并受操控基因(O)和调节基因(I)控制。相关基因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表示RNA聚合酶,可以使双链DNA的氢键断裂B.培养基中存在乳糖时,可诱导Z、Y、A基因的表达C.调节基因I的上游和下游也存在启动子和终止子D.阻遏物从翻译水平上抑制了Z、Y、A基因的表达【答案】D【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以基因为单位进行)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部分线粒体和叶绿体。【详解】A、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驱动基因的转录,因此,X表示R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可以将双链DNA解开双螺旋,断开氢键,A正确;B、由图可知,培养基中存在乳糖时,乳糖与阻遏物结合,使其脱离操控基因(O),进而诱导Z、Y、A基因转录和翻译,B正确;C、由图可知,调节基因(I)可以转录和翻译产生阻遏物,因此调节基因(I)的上游和下游也存在启动子和终止子,C正确;D、由图可知,启动子P位于结构基因的上游,存在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驱动基因的转录,而阻遏物导致P无法发挥作用,阻遏物从转录水平上抑制了Z、Y、A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D。9.(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为转录,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起始密码子后开始转录B.过程②中多个核糖体结合在一条mRNA上共同合成同一条肽链C.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b→a,b是mRNA的5'端功能蛋白D.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存在A-U、U-A配对,且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上图【答案】C【分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2、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的过程。3、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转录,②为翻译。【详解】A、过程①为转录,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启动子后开始转录,A错误;B、过程②中多个核糖体结合在一条mRNA上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以提高翻译的效率,B错误;C、由题图可知,翻译的方向是b→a,mRNA的5'端为mRNA识别核糖体提供信号,mRNA的3'端有助于mRNA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转移;核糖体在mRNA上的认读方向5'端→3'端,故b是mRNA的5'端功能蛋白,C正确;D、转录是DNA→RNA的过程,碱基配对存在A-U,T-A配对;翻译过程中mRNA与tRNA碱基互补配对,碱基配对存在A-U,U-A配对;转录和翻译均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D错误。故选C。10.(2020·江苏南京·统考二模)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取食花粉和花蜜的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蜂群中蜜蜂幼虫是否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甲基化有关B.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发生甲基化的DNA片段中存储的遗传信息改变,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如图所示,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G)配对【答案】C【分析】1、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虽然不改变DNA序列,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DNA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DNA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细胞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会发育成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2、题意分析:由题干可知,DNMT3基因转录出相应mRNA再翻译出DNMT3蛋白,DNMT3蛋白使DNA某些区域甲基化,幼虫发育成工蜂。敲除DNMT3基因,无法表达出DNMT3蛋白,DNA不会被甲基化,幼虫发育成蜂王。【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推知“敲除DNMT3基因后,不能翻译DNMT3蛋白,DNA某些区域没有被甲基化,蜜蜂幼虫没有发育成工蜂(将发育成蜂王)”,因此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A正确;B、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导致转录和翻译过程变化,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B正确;C、DNA的甲基化不改变DNA序列,不改变其中储存的遗传信息,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D、据图可知,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结构相似,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C。11.(2023·河南·襄城高中校联考一模)某种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花色主要是由花瓣中所含色素种类决定的。红色色素是由白色底物经两步连续的酶促反应形成的,第1步由酶1催化,第2步由酶2催化。其中酶1的合成由A基因控制,酶2的合成由B基因控制。现有甲、乙两个不同的白花纯合子,某研究小组分别取甲、乙的花瓣在缓冲液中研磨,得到了甲、乙花瓣的细胞研磨液,并用这些研磨液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一:探究白花性状是由A或B基因单独突变还是共同突变引起的①取甲、乙的细胞研磨液在室温下静置后发现均无颜色变化。②在室温下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变成红色。③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先加热煮沸,冷却后再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实验二:确定甲和乙植株的基因型将甲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乙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酶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具有的特性是(答出3点即可)。(2)实验一②中,两种细胞研磨液混合后变成了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3)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推断甲的细胞研磨液经煮沸后其含有的酶失活,但研磨液中存在催化生成的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在乙的细胞研磨液中的催化作用下变成红色,因此甲的基因型是,乙的基因型是。若只将乙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甲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则混合液呈现的颜色是。【答案】(1)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2)一种花瓣中含有酶1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另一种花瓣中含有酶2,两者混合后形成红色色素(3)酶1酶2AAbbaaBB白色【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两个不同的白花纯合子,基因型是AAbb或aaBB。而根据实验一可知,两者基因型不同;根据实验二可知,甲为AAbb,乙为aaBB。【详解】(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具有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2)根据题干可知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而甲、乙两者细胞研磨液混合后变成了红色,推测两者基因型不同,一种花瓣中含有酶1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另一种花瓣中含有酶2,两者混合后形成红色色素。(3)实验二的结果,甲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乙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色,可知甲并不是提供酶2的一方,而是提供酶1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因此基因型为AAbb,而乙则是提供酶2的一方,基因型为aaBB。若只将乙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甲的细胞研磨液混合,由于乙中的酶2失活,无法催化红色色素的形成,因此混合液呈现白色。12.(2023·天津河西·统考二模)依据真核细胞中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真核细胞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信使),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1)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细胞内的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2)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的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①15NH₄Cl和14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₄Cl和12C一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填“合成”或“未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填“新”或“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答案】(1)不同核糖体(2)核糖核苷酸未合成“重”【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过程,其中转录主要发生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这就涉及遗传信息如何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的问题,本题就该问题展开讨论和进行实验验证。【详解】(1)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由于不同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若假说一成立,携带DNA上不同遗传信息的核糖体都不同,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不同的核糖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二成立,则转录形成的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2)①细菌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因15NH4Cl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14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故新合成的核糖体和子代细菌比原来重,经过若干代培养后,可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②RNA的单位核糖核苷酸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故应用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若全部为重核糖体,说明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假说一不成立;若32P标记的新噬菌体RNA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13.(2023上·云南曲靖·高一宣威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一条核苷酸链。图中数字、字母表示物质名称、元素或生物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真核细胞中的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内也含有少量D。单体b相互结合形成B的方式叫作。(2)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为,其组成中有种核苷酸。(3)图乙中2表示的物质名称是脱氧核糖,判断的依据是,4的名称是。(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盐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病毒核酸,该核酸与图甲中的(填字母)是同一类物质,其通过储存病毒大量的遗传信息。【答案】(1)线粒体和叶绿体脱水缩合(2)DNA4(3)图乙中含有胸腺嘧啶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4)E碱基排列顺序/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A为多糖,a为葡萄糖;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即图中的b,m代表的是N元素,D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代表的是DNA,E代表的是RNA,C代表的是核酸,单体c是核苷酸,n代表的是P元素;图乙中有胸腺嘧啶,代表的是脱氧核苷酸单链,其中1代表的是磷酸,2代表的是脱氧核糖,3代表的是胞嘧啶,4代表的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代表的是脱氧核苷酸单链的片段。【详解】(1)图甲中,D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代表的是DNA,真核细胞中的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D。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即图中的b,氨基酸形成B的方式是脱水缩合反应。(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构成DNA的核苷酸共有4种。(3)图乙中有胸腺嘧啶,代表的是脱氧核苷酸单链,其中1代表的是磷酸,2代表的是脱氧核糖,3代表的是胞嘧啶,4代表的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新冠肺炎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核酸保存液,盐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病毒核酸,新冠病毒为RNA病毒,因此该核酸是RNA,与图甲中E是同一类物质,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中的碱基序列代表遗传信息,即RNA通过其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储存病毒大量的遗传信息。1.(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某团队从下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

)T2噬菌体大肠杆菌①未标记15N标记②32P标记35S标记③3H标记未标记④35S标记未标记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答案】C【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可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根据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说明亲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根据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说明第二组噬菌体的蛋白质被35S标记,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022·湖南·高考真题)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答案】C【分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含有DN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详解】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C、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D、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故选C。3.(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 B.基因在染色体上C.DNA是遗传物质 D.DNA半保留复制【答案】D【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4、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详解】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A不符合题意;B、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B不符合题意;C、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C不符合题意;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NA半保留复制,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D符合题意。故选D。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答案】A【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实质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两者化学本质相同,B正确;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DNA蛋白质,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区分DNA和蛋白质,两者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C正确;D、DNA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正确。故选A。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答案】D【分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4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DNA分子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详解】ABC、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但不能肯定是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一条中密度带和一条轻密度带,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是半保留复制,ABC错误;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形成的子代DNA只有两条链均为14N,或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两种类型,因此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只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D正确。故选D。6.(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翻译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常为次黄嘌呤(I),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A、U、C皆可配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RNA分子内部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反密码子为5'-CAU-3'的tRNA可转运多种氨基酸C.mRNA的每个密码子都能结合相应的tRNAD.碱基I与密码子中碱基配对的特点,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答案】D【分析】分析题干可知: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第三对有一定自由度,如密码子第三个碱基A、U、C都可以和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次黄嘌呤(I)配对。【详解】A、tRNA链存在空间折叠,局部双链之间通过碱基对相连,A错误;B、反密码子为5'-CAU-3'的tRNA只能与密码子3'-GUA-5'配对,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B错误;C、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核糖体读取到终止密码子时翻译结束,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结合,C错误;D、由题知,在密码子第3位的碱基A、U或C可与反密码子第1位的I配对,这种摆动性增加了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识别的灵活性,提高了容错率,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D。7.(2023·海南·高考真题)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基因包含456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B.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C.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核糖核苷酸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答案】B【分析】图示重叠基因的起始和终止位点不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不同;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D基因编码152个氨基酸,但D基因上包含终止密码子对应序列,故应包含459个碱基,A错误;B、分析图示信息,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5′-GTACGC-3′,根据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B正确;C、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但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相同,D错误。故选B。8.(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glg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glg基因的启动子并驱动转录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时,核糖体沿glgmRNA从5'端向3'端移动C.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促进细菌糖原合成D.CsrA蛋白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答案】C【分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3)酶:RNA聚合酶;(4)能量(ATP)。【详解】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启动转录,A正确;B、基因表达中的翻译是核糖体沿着mRNA的5'端向3'端移动,B正确;C、由题图可知,抑制CsrB基因转录会使CsrB的RNA减少,使CsrA更多地与glgmRNA结合形成不稳定构象,最终核糖核酸酶会降解glgmRNA,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故抑制Cx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C错误;D、由题图及C选项分析可知,若CsrA都结合到CsrB上,则CsrA没有与glgmRNA结合,从而使glgmRNA不被降解而正常进行,有利于细菌糖原的合成,D正确。故选C。9.(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检测人唾液腺正常组织和水肿组织中3种AQP基因mRNA含量,发现AQP1和AQP3基因mRNA含量无变化,而水肿组织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组织的2.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唾液腺正常组织细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AQP蛋白与水分子可逆结合,转运水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ATPC.检测结果表明,只有AQP5蛋白参与人唾液腺水肿的形成D.正常组织与水肿组织的水转运速率不同,与AQP蛋白的数量有关【答案】D【分析】转运蛋白包括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易化扩散),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或离子相结合,也不会移动,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量。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与相应的分子特异性结合(具有类似于酶和底物结合的饱和效应),自身的构型会发生变化,并且会移动。通道蛋白转运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比例,且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转运速度更快。【详解】A、AQP基因有3种,AQP蛋白应该也有3种,故人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