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
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
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l~100nm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D.发生丁达尔效应
K答案』A
K解析』
【详析】月光穿过薄雾能形成种种美景,说明形成了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其本质
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即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Ch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
合物;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
C.①⑨D.①④⑤⑥⑦
R答案UB
K解析W
【详析】①硝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酸,①正确;
②氢化物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因此硝酸不
属于氢化物,②错误;
③氧化物是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因此硝
酸不属于氧化物,③错误;
④硝酸属于酸,由于其组成元素中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④正确;
⑤硝酸易挥发,属于挥发性酸,⑤错误;
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通常由硝酸根离子来表现强氧化性,为强氧化性酸,⑥正确;
⑦每个硝酸分子在水中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一元酸,⑦正确;
⑧硝酸为纯净物,其组成元素为三种,所以硝酸属于化合物,⑧正确;
⑨硝酸是仅有一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⑨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上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⑥⑦⑧,故合理选项是B。
3.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0+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
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为酸、Y为碱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X为盐、Y为碱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K答案》D
K解析U
【详析】X和Y可能为酸和碱、碱性氧化物和酸、酸式盐和碱(如NaHCO3+NaOH===Na2c03
+H2O),不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者反应只生成盐,无水生成)。故选D。
4.某胶体遇盐卤(MgCb-6H2O)或石膏(CaSOAHzO)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4溶
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胶体中胶体粒子大小约IO-〜]()-7m
B.该胶体粒子带正电
C.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
D.该胶体遇BaCh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K答案2B
工解析U
K样解1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Inm〜100nm之间;
B、该胶体遇钙、镁、钢离子易发生聚沉,而遇钠离子则不易发生聚沉,说明胶体的胶粒
带负电荷:
C、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0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说明它
的凝聚受阳离子种类影响较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聚沉效果越好;
D、该胶体的胶粒带负电,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粒带负电的胶体能够发生聚沉;
【详析】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Inm〜lOOnm之间,即10。〜第一7m,故A
正确;
B、该胶体遇钙、镁、钢离子易发生聚沉,而遇钠离子则不易发生聚沉,说明胶体的胶粒
带负电荷,电泳时,该胶体向阳极移动,故B错误;
C、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CU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说明它
的凝聚受阳离子种类影响较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聚沉效果越好,故C正确;
D、该胶体遇BaCL溶液发生聚沉,该胶体遇钙、镁、钢离子易发生聚沉,而遇钠离子则不
易发生聚沉,说明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Fe(OH)3胶体的胶粒是带正电荷,可使该胶体
发生聚沉,故D正确;
故选B。
5.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4—FeFeCl3
2
B.H2O2^-^H2°>H2O
C.CaCl2溶液6>CaCC)3“aACO?
D.C11SO4溶液*_>Cu—^>CuO
K答案1D
K解析D
高温
【详析】A.四氧化三铁与CO反应生成Fe和CO2,其反应为Fe3C)4+4CC)^3Fe+4c;
Fe与HCI反应生成FeCh和氢气,其反应为Fe+2HCl=FeCl2+H2T,故A错误;
B.双氧水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B错误;
C.将CaCb溶液中通入CO?,不发生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氏0、CaCL其
反应为CaCOs+ZHCkCaCU+CO?T+H2O,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铁粉,析出Cu单质,其反应为CuSO4+Fe=Cu+FeSO4,Cu与氧气在加热
条件下生成CuO,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3+
A.AlCh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1CI3=A1+C13"
2+
B.B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OH-
C.NaHSCU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熔融尸Na++HSO;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0NH4=NH;+CH3co0-
K答案UA
R解析』
【详析】A.AICI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lCk=A13++3C「,A错误;
B.Ba(0H)2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正确;
C.NaHSCh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CU(熔融尸Na++HSO;,C正确;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NH;+CH3COO-,D正确;
故选Ao
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钢溶液与硫酸的反应:0H-+H+=H20
+2+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Ch+2H+=Ca2++H2O+CO2T
K答案DD
K解析》
工祥解』
【详析】A.氢氧化钢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0:
2+
+Ba+2OH=BaSO41+2H2O,故A错误;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钙写成离子形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
+H=H2O,故B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方程式两边电荷不相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Ag+=Cu2++2Ag,故C错误;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aCO3+2H=Ca+H2O+CO2T,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0H-=H20”表示的是()
A.NaHSO4溶液与Ba(0H)2溶液混合B.NH4C1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e>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K答案》c
K解析X
+22+
【详析】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SO4-+Ba+OH=BaSO41+H2O,A不
1
合题意;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NH4+OH=NH3H2O,B不合题意;
+
C、HNCh溶液与KOH溶液混合:H+OH-=H2O,C符合题意;
23
D、Na2Hp。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PO4-+OH=PO4-+H2O,D不合题意。
K答案》选c。
9.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MnO:、ClB.K+,Ag+,NO]、CF
C.Ba2+、Na+、Ct、SO;-D.Na+>C#+、NO;、cr
K答案》A
K解析X
【详析】A.在碱性溶液中,K\Na+、MnO;、Ct都能大量存在,A符合题意;
B.在碱性溶液中,Ag\er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在碱性溶液中,Ba2\SO;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在碱性溶液中,CF+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0.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A.CCh(g)通入NaOH溶液B.CO2(g)通入石灰水
C.NH3(g)通入CH3coOH溶液D.NH3(g)通入盐酸中
K答案》c
K解析X
K样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
【详析】A.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2H2O,该过程中,离子浓度
与所带电荷的乘积没有变化,则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A错误;
B.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减
小,则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B错误;
C.该过程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NH,+CH3COOHCH3COO+NH:+H2O,则该过
程中离子浓度显著增大,则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大,C正确;
D.该过程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NHs+H+fNH:,则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儿乎不变,则
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11.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坐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NaHCOa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气体体积)
B.NaOH溶液滴入Ba(HCC)3)2溶液中(横坐标是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
量)
C.稀盐酸滴加到AgN。,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K答案》D
R解析U
【详析】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NaHCCl,溶液中,碳酸氢根与氢离子反应立马产生气
体,随着稀盐酸的增多气体体积增大至碳酸氢钠反应完,A不符合题意;
B.NaOH溶液滴入Ba(HCC)3)2溶液中,氢氧化钠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反应为:
2+
OH+HCO;+Ba=H2O+BaCO3I,OH+HCO3=H2O+CO^,先生成沉淀碳酸领,后
无沉淀产生,B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滴加到AgNC>3溶液中:HCl+AgNO3=AgCl+HNO3,稀盐酸中起导电作用
的是盐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滴价硝酸银,氯离子被银离子沉淀,硝酸根进入溶
液起导电作用,故导电能力只因为体积扩大离子浓度被稀释有所降低,C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滴加到Ba(0H)2溶液中:2H++2OH+Ba2++SOj=BaSO44+2H?O,溶液
的导电能力减弱到彻底反应完时的水导电,继续滴加氢氧化钢,钢离子和氢氧根导电,D
符合题意;
故选D。
12.歌曲《青花瓷》,唱道“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
化学成分为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字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
2CU+O2+CO2+H2O-CU2(OH)2CO3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中铜是氧化剂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两种元素
K答案2D
K解析》
【详析】A.在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氧气中
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其余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
化;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错误;
C.该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C错误;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两种元素,D正确;
K答案U选D。
13.氢化钙可用作生氢剂,原理如下:CaH2+2H2O=Ca(OH)2+2H2T,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K答案UB
K解析》
【详析】CaH?中H的化合价为-1价,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升为0价,比0中H的化合价
为+1价,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降为0价,CaFh为还原剂,氏0为氧化剂,氧化产物、还
原产物均为H2i
故选Bo
14.在2KMn(\+16HCl(浓)=2KCl+2MnC%+5Cl2t+8H20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
为()
A.1:8B.8:1C.1:5D.5:1
K答案》c
K解析W
【详析】在2KMnO|+16HCl(浓)=2KCl+2MnCL+5Cl2t+8%0反应中Mn的化合价由
KMnCM的+7价变为MnCh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MnCU是氧化剂,HC1中部分
的C1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1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这部分HC1是还原剂,16
分子HC1中只有10分子的C1的化合价升高,故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
2:10=1:5,故R答案』为:Co
15.CI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1O2:2KCIO3+H2c2O4+H2SC)4=2C1O2T+K2so4+2CO2T+2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I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KC1O3被氧化
C.H2c2。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个KC1O3参加反应有2个电子转移
K答案UA
K解析》
R祥解》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碳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氧化,草酸是反应的还原剂。
【详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被还原,故
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氧化,草酸是反应的还原剂被氧化,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1个氯酸钾参加反应,从+5至IJ+4,有1个电子转移,故D错
误;
故选Ao
16.根据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3+2+
@2Fe+2I-=2Fe+I2
②Bn+2Fe2+=2Br-+2Fe3+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B.Fe2+sBr
C.Br、1、Fe2+D.Fe2+,「、Br
R答案DB
K解析》
【详析】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由①可推知还原性「大于Fe2+,由②可推知
Fe2+大于Br,故还原剂性从强到若的顺序为1-、Fe2\Br,故选择B。
1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h、FeCb、I2的氧化性依次减
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l2=2FeCL+4Fel3
B.Cl2+Fel2-FeCI2+l2
C.CO2O3+6HCI(浓)=2CoCl2+CbT+3H2O
3+2+
D.2Fe+2I-=2Fe+I2
K答案》A
K解析X
K祥解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以此对下列方程式进行判
断。
【详析】A.由于r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C12应先氧化「,而不应先氧化Fe2+,A错
误;
B.C12氧化性强于12,反应方程式正确,B正确;
C.氧化性Co2O3>Cb,反应方程式正确,C正确;
D.氧化性Fe3+>12,反应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R答案H选A。
18.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02+,CO2O3、CI2、FeCh、I2的氧化性依次减
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l2=2FeC13+4FebB.Cb+2KI=2KCl+l2
C.Co2O3+6HCl=2CoC12+ChT+3H2OD.2FeCl2+Ch=2FeC13
K答案』A
K解析》
K祥解』已知物质的氧化性:Co2O3>C12>FeCh>ho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
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据此分析解答。
【详析】A.若反应3CL+6FeL=2FeC13+4Fel3能够发生,则说明Fe?+还原性强于「的还
原性,就会得到氧化性:h>Fe3+的结论,这与题干已知物质的氧化性:Fe3+相矛盾,
因此该反应不能发生,A符合题意;
B.若反应Cb+2KI=2KCl+l2能够发生,就会得到氧化性:Cb>l2的结论,与题干的己知
条件相符合,B不符合题意;
C.若反应Co2O3+6HCl=2CoC12+C12f+3H2。能够发生,就会得到氧化性:C02QACI2的结
论,与题干的已知条件相符合,c不符合题意;
D.若反应2FeCL+Cb=2FeC13能够发生,就会得到氧化性:CbAFeCb的结论,与题干的
已知条件相符合,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o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46分)
19.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
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那么二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①亚硫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三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②氧气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吗?。
(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氢钠:
①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硫酸氢钠是酸类物质吗?。
+
K答案H⑴非电解质(2)Na2sO3=Na++SCh2-NaHSO3=Na+HSO3-(3)非电解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NaHSO4=Na++H++SO42-不是酸类物质
K解析』
【详析】(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亚硫
酸是电解质,离子不是二氧化硫电离产生,该物质是由化合物分子构成,在熔融状态下不能
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2)①亚硫酸钠可溶性盐,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Na+、SO32-,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
NaHS03=Na++HS0,;
②亚硫酸氢钠是弱酸亚硫酸的酸式盐,溶于水电离产生Na+、HSO3一,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
+
NaHSO3=Na+HSO3-;
(3)①三氧化硫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
②氧气属于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所以氧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
质;
2
(4)①硫酸氢钠是强酸硫酸与NaOH不完全中和的产物,溶于水电离产生Na+、H\SO4-,
++2
所以它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4-;
②硫酸氢钠是盐,电离产生H+,但是它不属于酸类物质。
20.⑴将imol.I?FeJ饱和溶液滴入煮沸的蒸储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得
到的是:Fe(0H)3胶体与Fe(OH%沉淀的本质区别在于。
(2)将(1)中得到的分散系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棒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
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颜色_____,这个过程称为。
(3)将(1)中得到的分散系装入用鸡蛋内膜制成的袋子内,并将此袋子浸入盛水的烧杯中,此
操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取一部分烧杯内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AgNC)3溶液,(填实
验现象);若取少量袋子内的液体加入试管中,逐滴滴加盐酸,(填实验现象)。
R答案》(l)Fe(0H)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2)变深电泳(3)产生白
色沉淀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K解析U
【详析】⑴将lmol.LFed?饱和溶液滴入煮沸的蒸储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
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Fe(()H)3胶体与Fe(()H)3沉淀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
径大小不同,前者介于Inm和100nm之间,后者大于100nm。
⑵将⑴中得到的分散系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棒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由于氢氧化铁
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所以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电极附近颜色变深,这个过程称为电泳。
(3)将(1)中得到的分散系装入用鸡蛋内膜制成的袋子内,并将此袋子浸入盛水的烧杯中,此
操作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取一部分烧
杯内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s溶液,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若取少量袋子内的液体
加入试管中,逐滴滴加盐酸,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所以实验现象先产生红褐色沉淀,
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21.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0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b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填字母)。
A.冷水B.沸水
C.NaOH浓溶液D.NaCI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FeC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
o(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b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同上)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b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
(3)①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②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o
③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nm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b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l~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现象是,这种现象称为
胶体的«
R答案』(1)B
(2)①.正确②.不正确③.不正确
煮沸
(3)①.FeC13+3H2O=』Fe(OH)3(胶体)+3HCl②.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
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③.丁达尔效应
(4)B
(5)A
(6)①.产生红褐色沉淀②.聚沉
R解析2
【小问1详析】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腾的蒸储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
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故合理选项是B,故R答案》为:B;
【小问2详析】①在沸腾的蒸储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
加热,这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操作合理,故①正确,故K答案』为:正确;
②直接加热饱和三氯化铁饱和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电解质发生聚沉,不能
得到胶体,操作不合理,②不正确,故K答案U为:不正确;
③加热到继续沸腾,不能继续加热,否则形成的胶粒会集结在一起,形成沉淀,操作不合
理,③不正确,故K答案』为:不正确;
【小问3详析】①将3〜4滴饱和FeC13溶液滴入25mL沸腾的蒸储水中,继续加热煮沸
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制取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反应方程式为:FeC13+3H2O
煮沸
===Fe(0H)3(胶体)+3HCl;
②证明有Fe(0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
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③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丁达尔效应;
【小问4详析】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选择性的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荷,胶粒
之间相互排斥,而不易产生较大微粒而聚沉,故合理选项是B,故R答案》为:B;
【小问5详析】Fe(0H)3胶体区别于FeCh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Fe(0H)3胶体的分散质微
粒直径大小在1〜lOOnm之间,故合理选项是A,故E答案』为:A;
【小问6详析】向Fe(0H)3胶体中滴入硫酸锈,硫酸镀电离产生的硫酸根离子的负电荷会
中和胶粒上的正电荷,使胶粒之间的斥力减小,胶粒聚集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这种现象叫
胶体聚沉,因此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故K答案》为: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
22.储氢纳米碳管的研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
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有C、C02、H2so4、K2Cr2O7>K2so八Cn(SO4)3和H20七种。
(1)请用上述物质填空(不用配平):C++H2s04——
++C「2(SC)4)3+H2C)0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闸门测控制仪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精矿市场运行动态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制液体储藏罐市场发展动态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级活性炭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前景规模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浆增容剂行业运行动态与发展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草柳编制工艺品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氨酯薄膜行业运行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给皂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报告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HBZ 131-2020 高温合金母合金选用原材料技术要求
-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电动叉车设计
- 生物化学绪论
- 公路工程项目隐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 PCCP安装与水压试验
- 中国民间艺术 ppt课件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 电子舌技术在普洱茶品质识别中应用的研究
- 锻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