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 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1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 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2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 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3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 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4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 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基础过关检测

考试时间:7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Mg-24S-32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含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分析下表中的3个热化学方程

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H2(g)+O2(g)=2Hq(g)

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氨气

炬使用的燃料1

(H2)AH,=-484kJmor

②C3H8(g)+5C»2(g)=3CO2(g)+4H2O(g)

丙烷AH=-2039kJmor'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2

7,、

炬使用的燃料

(G4)C3H8(g)+-O2(g)=3CO(g)+4H2O(g)

③2

AH3=-1190kJmor'

A.丙烷的燃烧热为-2039kJ-mo「

B.等质量的氢气与丙烷相比较,充分燃烧时,丙烷放热更多

1

C.3CO2(g)+10H2(g)=C3H8(g)+6H2O(g)AH=-381kJmor

1

D.3CO(g)+7H2(g)=C3Hg(g)+3H2O(g)AH=+504kJ-moE

【答案】C

【详解】A.燃烧热是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

热量;由反应②可知,Imol丙烷燃烧生成液体水时,放出热量大于2039kJ.mo「,A

错误;

B.等质量的氢气与丙烷相比较,假设质量均为44g,则两者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2mo1、

Imol,则由反应①②比较可知,充分燃烧时,氢气放热更多,B错误;

C.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x5-②得:3CO2(g)+10H2(g)=C3H8(g)+6H2O(g)

AH=5x(-484kJ-moP1)-(-2039kJ-moP1)=-381kJ-moE1,C正确;

7

D.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X]-③得:3CO(g)+7H2(g)=C3Hs(g)+3H2O(g)

△H=1x(-484kJ-moP')-(-1190kJ-moL)=-504kJ-moP1,D错误;

故选C。

2.(2022・浙江•模拟预测)利用C%和Cl?制备CH、。的过程中,各物质的能量关系如图

所示(E.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反应2的反应速率决定了整个转化过程的反应速率

C.若该过程中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则图中A”的高度将减小

D.在转化过程中,只存在C-H键的断裂和C-C1键的形成

【答案】A

【详解】A.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涉及活化能、催化剂与焰变的关系、化学

键变化等。由图可知反应1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A正确;

B.整个转化过程的速率由慢反应的速率决定,由于反应1的正反应活化能明显大于反

应2,则可知反应1为慢反应,B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活化能,无法改变△〃,C错误;

D.转化过程中还存在C1-C1键的断裂和H-C1键的形成,D错误;

故答案为:Ao

3.(2023秋•天津河北•高三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碘在不同状态下

(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H2(g)+l2(?),"2HI(g)AH=-9.48kJ/mol

②H2(g)+L(?).-2HI(g)AH=+26.48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I(g)比HI(s)热稳定性更好

B.I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kJ

C.①中的L为固态,②中的L为气态

D.①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答案】D

【分析】气态碘的能量比固态碘的能量高,所以气态碘和氢气反应生成气态HI放出热

量,而固态碘和氢气反应生成气态HI会吸收热量,所以反应①中的碘为气体,反应②

中的碘为固体。

【详解】A.一般地,能量越低越稳定,同一物质,固态能量低于液态能量,液态能量

低于气态能量,所以HI(s)比HI(g)热稳定性更好,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中的碘为气体,反应②中的碘为固体,将反应②减去反应

①,即可得到L(s)=L(g)的A,=+35.96kJ/mol,即I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

故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中的碘为气态,反应②中的碘为固态,故C错误;

D.一般地,同一物质,气态能量高于固态能量,所以①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②的反应物

总能量高,故D正确;

故选D。

4.(2023秋•天津南开•高三崇化中学校考期末)以下反应均可制取02。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反应①:2H2。⑴=2H2(g)+O2(g)A///=+571.6kJ-mol-1

1

反应②:2H2O2(1)=2H2O(1)+O2(g)AH2=-196.4kJ-mol'

A.制取02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周的燃烧热为-571.6kJ-mol"

C.若使用催化剂,反应②的△”将减小

D.反应2H2O2⑴=2H2O(g)+Oi(g)的△”>-196.4kJ-mol-1

【答案】D

【详解】A.制取02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如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

的△〃<(),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燃烧热是完全燃烧Imol物质得到最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根据2H2(X1)=

1

2H2(g)+O2(g)AW/=+571.6kJ-mor可知,H2的燃烧热为0.5x57L6kJ・moH=285.8kJ・moH,

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反应的△从故C错误;

D.液态水变成气态水需要吸热,双氧水分解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更小,△“更大,

因此2H2C)2(l)=2H2O(g)+O2(g)的△H>-196.4kJ・molL故D正确:

故选D。

5.(2021・浙江绍兴•校考模拟预测)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能量关系图如图所示。

已知,气态的卤素原子得电子生成气态的卤离素子是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H6=AH।+AH2+AH3+AH4+AH5

2+

B.Ca(g)-2e-Ca(g)AH7,贝ijAH7>AH3

C.I(g)+e-=r(g)AH8,则AH8>AH4

D.MgCL(s)=Mg2,aq)+2Cr(aq)AH9,JJll]AH9>AH5

【答案】C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FXHI+XH2+M4广AHL\比,故A错误;

B.原子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属于吸热过程,Ca和Mg属于同主族,Ca的金属性强于Mg,

Ca—Ca?+吸收热量小于Mg—Mg2+吸收热量,即故B错误;

c.原子得电子变为离子属于放热过程,C1非金属性强于I,即C1TC1-放出热量比1-r

放出热量多,即故C正确;

D.MgC12(s)=Mg2+(g)+2C1(g)属于吸热反应,即△”5>0,Mg2+(g)、2Cr(g)转化成Mg2+(aq).

2C「(aq)要放出热量,发生MgCL(s尸Mg2+(aq)+2C「(aq)吸收热量比

MgCb(s)=Mg2+(g)+2Cr(g)少,即AH9VAH5,故D错误;

答案为C。

6.(2023秋•安徽•高三校联考期末)环己烷有多种不同构象,其中椅式、半椅式、船式、

扭船式较为典型。各构象的相对能量图(位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椅式半椅式扭船式船式

A.相同条件下扭船式环己烷最稳定

B.CGHQ(椅式)的燃烧热大于C6H设(船式)

c.c6H口(半椅式)=C6Hg(船式)AH=+39.3kJmor'

D.环己烷的扭船式结构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转化成椅式结构

【答案】D

【详解】A.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图像可知椅式最稳定,A错误;

B.四种结构中,椅式能量最低最稳定,故椅式环己烷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最少,B错

误;

C.c6H12伴椅式)=c6H12(船式)AH=(23+6.7-46)kJ/mol=-16.3kJ/mo『,反应放热,C

错误;

D.扭船式结构转化成椅式结构释放能量,焙变小于0,根据△H-TZ\S<0反应自发进行,

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转化,D正确;

故选D。

7.(2023秋・北京朝阳•高三统考期末)已知某些化学键键能如下,下列说法不生施的是

化学键H-HCl-ClBr-BrH-ClH-Br

键能/kJmoL436243194432a

A.根据键能可估算反应H2(g)+Cl2(g)=2HCl(g)的AH=-185kJ-moE'

B.根据原子半径可知键长:H-C1<H-Br,进而推测a<432

C.凡(g)与Br?(g)反应生成2moiHBr(g)时,放出热量小于185kJ

D.常温下Cl?和Br?的状态不同,与CI-C1和Br-Br的键能有关

【答案】D

【详解】A.根据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H2(g)+Cb(g)=2HCl(g)中

有:△H=+436kJ/mol+243kJ/mol-2x432kJ/mol=-185kJ/mol,选项A正确;

B.Cl原子半径小于Br原子,H—C1键的键长比H—Br键长短,H—C1键的键能比H—Br

键大,进而推测a<432,选项B正确;

C.键能Cl-Cl>Br-Br,反应生成HBr比生成HC1更难,放出的热量更低,故生成

2moiHBr(g)时,放出热量小于185kJ,选项C正确;

D.C1-C1键能大于Br-Br键能,说明Cb分子比Br2分子稳定,破坏的是共价键,而状

态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8.(2023•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

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

C冲(g)

52

00

C>H4,(g)

84

*100

110

CO(g)

-200

242

-500lw(i)286

-40()空型_393

A.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Ch(g).•2CO2(g)A”=-566kJ-moH

B.氏的燃烧热为A/a-ZdZkJmolT

C.C2H6比C2H4稳定

D.CO(g)+H2O(g)-CO2(g)+H2(g)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详解】A.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02(g).

2co2(g)△”=[(-393x2)(110x2+0)]kJmol」=-566kJmo】T,A正确;

B.H2的燃烧热为△H=[(-286)-(0+gx0)]kJmol"=-286kJ-moH,B错误;

C.C2H6的能量为-84kJ-mo「,C2H4的能量为52kJ-mo「,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稳定

性越强,则C2H6比C2H4稳定,C正确;

D.CO(g)+H2O(g).•CO2(g)+H2(g)AH=[(-393+0)-(-l10-242)]kJmol-'=-41kJmol-',是放

热反应,D正确;

故选Bo

9.(2023秋•天津河西•高二天津实验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可分别通过如下两个反应制取

氨气:

a.CH3CH2OH(g)+H2O(g)4H2(g)+2CO(g)AH=+256.6kJ-mor'

1

b.2CH3CH2OH(g)+O2(g),6H2(g)+4CO(g)AH=+27.6kJ.mo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的燃烧热△H=-13.8kJ-moL

B.升高反应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1

C.2H2(g)+O2(g)=2H2O(g)AH=-229kJmoE

D.制取等量的氢气,反应b吸收的能量更少

【答案】D

【详解】A.燃烧热指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水、二氧化碳,根据题中信息,无法

得到乙醇的燃烧热,A错误;

B.反应a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乙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b-反应ax2得

1

2H2(g)+O2(g)=2H2O(g)M=—485.6kJ.mor,C错误;

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Imol氢气,反应a吸收热量””kJ,反应b吸收热量

季kJ,所以制取等量的氢气,反应b吸收的能量低于反应a,D正确;

0

答案选D。

10.(2022•浙江♦模拟预测)由金属单质和氯气反应得到CaCU和BaCl?的能量关系如图

所示(M=Ca、B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

M(s)+Cl2(g)-----------MCI2(S)

A//,...

M(g)v

IZh2CI(g)A//6

A//3

M2+(g)+2CI(g)-----------------

A.A//2+A//3<0

B.幽>A,5

C.AW2(Ba)<AH2(Ca)

D.A%+A,2+A,3+△"■)+AH5+A4=△,

【答案】A

【详解】A.AH?和A&分别代表M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均大于0,所以

△%+△/>(),A错误;

B.CU(g)断键形成两个气态氯原子,该过程吸热,所以AH」>(),气态氯原子得到一

个电子可以形成稳定的8电子结构,该过程放热,所以△&<0,因此凶4>^5,B

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Ba<Ca,即

AH2(Ba)<AH2(Ca),C正确;

D.由盖斯定律可知:△”,+△%+△4+△/+△&+△&=△",D正确。

故选A»

11.(2023•浙江金华•浙江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乙烯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中科院

设计并完成了CO?催化氧化C?%制取C?H4的新路径,

其主要反应为:反应I:C2H6(g)+CO2(g)C2H4(g)+H2O(g)+CO(g)AH,>0

反应II:C2H6(g)+2CO,(g)-4CO(g)+3H,(g)AH2X)

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LOL的容器中通入2moiGH,,和3moic。之,若仅考虑上述反应,

Gh,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2H4的选择性随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匕、J代表不

同压强下乙烷的平衡转化率。

C风的选择性=%就舞需量

xlO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L/L?

n(CO)一

B.压强为L、温度为T时,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2

C.一定温度下,增大;可提高CF,,的平衡转化率

ng)

D.反应C2H6(g)+2CO(g)+3H式g)2C2H4(g)+2H2O(g)AH=AH,-2AH,

【答案】B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Li和L2是乙烷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等压线,结合两个方程式

的气体分子数变化可推断Li和L2的压强大小;根据图像中温度为T时,Li等压线乙烷

转化率为50%,其中乙烯的选择性为80%,列出两个选择性反应的三段式可进行相关计

算。

【详解】A.I和H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都增大,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都有利于I和

H反应的平衡逆移,乙烷的转化率减小,由图像可知,L2压强大乙烷转化率低,A错误:

B.根据题意和分析,I和【I反应的三段式为:

C2H6(g)+CO2(g);C2H4(g)+H2O(g)+CO(g)

起始量(mol)23000

变化量(mol)2x0.5x0.80.80.80.80.8

平衡量(mol)11.80.80.81.6

C2H6(g)+282(g)=4CO(g)+3H2(g)

起始量(mol)2300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变化量(mol)2x0.5x0.20.4Un.ooU.O

平衡量(mol)11.81.60.6

n(CQ)_1.6_2

--B正确;

n(C2H4)(L8T

c.一定温度下,增大号,C2H6的平衡转化率下降,C错误;

D.反应C2H6(g)+2CO(g)+3H2(g).2C1H4(g)+2H2O(g)AH=2AH.-AH2,D错误;

答案选Bo

【点睛】选择性的两个反应的平衡三段式要注意:相同物质的平衡量唯一且相同,按选

择性比例列出相应反应的转变量,相同反应物的平衡量是起始量减去两次的消耗量,相

同生成物的平衡量是起始量加上两次的生成量。

12.(2022•浙江♦模拟预测)己知:在标准压强(101kPa)、298K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

成1mol物质B的反应焰变叫做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焙,用表示。有

关物质的AW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NO(g)91.3

-241.8H,O(g)

N2(g)O2(g)0

-45.9NH,(g)

N2H4(I)50.6

—300—250—200—150—100—50050100

A/7/(kJmo「)

A.2moiNO(g)的键能大于1molN?(g)与Imol。②伍)的键能之和-

B.旦0(1)的△”>-241.8kJ-mor'

C.N2H〈(I)标准燃烧热为534.2kJ-mo「

D.N&比NzH4稳定

【答案】D

【详解】A.根据题图,N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焰为91.3kJ-moL,

N2(g)+C)2(g).2NO(g)的A/7=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0,即2moiNO(g)

的键能小于ImolN?(g)与ImolO?(g)的键能之和,A错误;

B,同种物质气态时的能量高于液态时的能量,HQ(lMqA”<-241.8kJ.moL,B错

误;

C.由题图数据可计算出①N2(g)+2H2(g)=N2H4(l)A4=+50.6kTmolT,②

1

O,(g)+2H2(g)=2H2O(g)AH=-483.6kJmol,②-①可得

N2H4(1)+O2(g)=N2(g)+2H2O(g)A/7=-534.2kJ-mor',NR,(1)的标准燃烧热是指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应大于534.2kJC错误;

D.NH/g)的标准摩尔生成焰为-45.9kJ.mol」,N2H4⑴的标准摩尔生成焰为

50.6kJ-mor1,$和H?反应生成NH3放热,而生成N?%吸热,则NH:的能量比N2H,

低,N&较稳定,D正确;

故选D。

13.(2022・浙江•模拟预测)在450%:下V2O5催化S。2和。2反应时的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①:V2Os(s)+SO2(g),V,O4(s)+SO,(g)△d>0

反应②:2V2O4(s)+O2(g).-2V2O5(S)AW,<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AS=0

B.2s02(g)+O式g)2s03(g)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低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

C.2M卜|必|

D.使用VQs可以降低反应的焰变

【答案】C

【详解】A.AH,>0,反应①为吸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d-TAS<0,

即AS〉。,A错误;

B.2sC>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即AH<0,反应过程中,气体分子数减

小,则△$<(),根据△〃-TA5<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B错误;

C.so,的催化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2X反应①+反应②得反应

2SO,(g)+O2(g).2SO,(g),结合盖斯定律,贝!]2A//|+△,?<0,已知^乩>0、AH?<0,

则2|△司VAHj,C正确;

D.乂。5为催化剂,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熔变,D错误。

故选Co

14.(2023秋•北京•高三统考期末)环己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由环己烷氧化

脱氢制备。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25C,lOlkPa):

名称氢气环己烯环己烷

H(g)C(1)

化学式(状态)2风C6HI2(1)

Aty(kJ-mor')-285.8-3786.6-395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2H2(g)+O2(g)=21^0(1)AH=-285.8kJ-mol'

B.由燃烧热可知,环己烯的能量小于环己烷的能量

C.(1>[^j|(1)+H2(g)AH=+ll9.4kJmol'

D.环己烷氧化脱氢制备环已烯时,氧气和高锯酸钾均可作氧化剂

【答案】C

【详解】A.燃烧热是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goKg)=Hq(l)△H=-285.8kJ-moL,A错

误;

B.等量的环已烯、环已烷燃烧耗氧量、生成水的量不同,由燃烧热不能判断环已烯的

能量小于环己烷的能量,B错误;

C.由燃烧热可知,①H2(g)+gc)2(g)=HQ⑴AH=-285.8kJ-mor'

17

②CfHioOEO2(g)=6CO2(g)+5Hq(l)AH=-3786.6kJ-mor'

-

③C6HI?(1)+90?(g)=6CC)2(g)+6H2O(l)AH=-3953.0kJ-mol'

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②得:0-0(1)+H2(g)AH=+119.4kJ-mol1,CiEift;

D.环已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会被高镒酸钾氧化,D错误:

故选C。

15.(2023秋・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CO2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CO2

催化氧化乙烷制乙烯的主要反应有:

①:C2H6(g).C2H4(g)+H2(g)

②:CO2(g)+H2(g)CO(g)+H2O(g)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体系中还存在其他副反应。相同时间内,乙烷的转化率、

乙烯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M—

60«

40£

20

7

8008S0<W950

濡慢底

反应过程

H2

已知:乙烯的选择性为转化的乙烷中生成乙烯的百分比,下列说法不氐触的是

A.C2H6(g)+CO2(g)C2H4(g)+CO(g)+H2O(g)AH=+177kJ/mol

B.反应②比反应①的速率小,是总反应的决速步

C.在图2所画曲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乙烯的产率越低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比〃(CC>2):〃(C2H6),能提高C2H6的转化率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C2H6(g)+CO2(g)十2匕伍)+(20值)+凡0伍)/^=生成物的

能量减去反应物的能量=-300kJ/mol-(-477kJ/mol)=+177kJ/mol,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则反应②比反应①的速率小,速

率小的是总反应的决速步,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在图2所画曲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乙烯的选择性越低,但是乙

烷的转化率越高,无法确定乙烯的产率的变化,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比”(COj:〃(C2Hj,反应①正向移动,能提高c2H6

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C。

16.(2023秋•北京东城高二汇文中学校考期末)CH4联合H?O和CO。制取见时,发生

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H,(g)+Hq(g).CO(g)+3H2(g)XH\=+206kJ/mol

②CHKg)+CC>2(g).-2co(g)+2H式g)A/72=+247kJ/mol

将CH,、也0和CO2按一定比例通入填充有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反

应相同时间内(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凡)/“(CO)的值如下图所示。

6

O

A)

C

H

~)

A.若反应足够长时间,①与②同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由①②可知,CO(g)+H,O(g)CO,(g)+H,(g)AH=-41kJ/mol

C.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①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H,)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H,0的浓度可以提高产物中今目的值

”(CO)

【答案】C

【分析】由已知可知,反应①和②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

正向移动;

【详解】A.反应①与②均为吸热反应,若反应足够长时间,可同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故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一反应②可得CO(g)+H2(D(g).CO2(g)+H2(g),

△H=A//,-AH2=+206kJ/mol-247kJ/mol=-41kJ/mol,故B正确;

C.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①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H20的浓度,CH&转化率增大,根据反应①,生成的

氢气量增多,可以提高产物中3盥的值,故D正确;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3题每题10分,4-5题每题11分,共52分)

17.(2023秋•上海闵行•高二上海市七宝中学校考期末)环戊二烯()重要的有机合

成中间体。一定条件下,存在以下转化:

反应①:>(g)+H2(g)AH.

反应②:H2(g)+I2(g)-2HI(g)\H2=-11.0kJmor'

反应③:[[,?(g)+l2(g).•

+2HI(g)A/7,=+89.3kJ-mor'

⑴反应①的四小kJ-

(2)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当反应②达到化学平衡时,则下列一定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数不变b.vm(H2)=2va(HI)

C.C(H2)=C(I2)d.断裂ImolI-I键的同时断裂2moiH-I键

(4)恒温恒容时,(g)发生反应③,测得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

为起始的1.2倍,则环戊烯的转化率为

(5)欲提高反应③的正反应速率,且K值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有..(选填编号)。

a.通入Ar(g)b.升高温度

c.提高环戊烯浓度d.分离出HI(g)

(6)已知两分子环戊二烯易发生加成反应形成二聚体。不同温度下在2L容器中环戊二烯

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推测刀。(选填=、(或>);刀时,用二

聚体表示。〜山的平均反应速率v

1.6

反应时间小

【答案】⑴100.3

c(环戊二烯)c?(HI)

()c(环戊烯)c(U)

⑶ad

(4)40%

(5)c

(6)<O^Smol-L'-h-1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二③-②,则△^=△”3-△H2=+l()().3kJ-moL;

c(环戊:烯)c?(HI)

(2)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c(环戊烯)c(U)

(3)a.该反应属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则达到化学平衡时气体分子数不

变,a正确;

b.2%(也)=唯(印)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错误;

c.由于起始投料量未知,则C(HJ=C(IJ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断裂I-I键代表正反应速率,断裂H-I键代表逆反应速率,则当断裂Imoll-1键的

同时断裂2moiH-I键,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ado

(4)设]

;变化xmoL根据题意列三段式有

-环戊二烯()

环戊烯(g)+I2(g).g+2HI(g)

起始/mol0.50.500

变化/molXXX2x

平衡/mol0.5-x0.5-xX2x

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一^厅*5-丁=」,解得x=0.2,

0.5-x+0.5-x+x+2x1.2

环戊烯的转化率为要必xlOO%=40%;

0.5mol

(5)a.若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Ar(g),各组分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

率不变,若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Ar(g),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各组分

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b不符合题意;

c.提高环戊烯浓度,即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反应物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

后逐渐减小,总的结果正反应速率增大,温度不变,K值不变,c符合题意;

d.分离出HI(g),即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d不符合题

意;

故选Co

(6)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2L溶液中环

戊二烯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b点时,0-1小时内环戊二烯的浓度变化

1.5mol-0.6mol=Q45mol环戊二烯的二聚体的浓度为环戊二烯浓度变化的;,

2L2

则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mol-LTxL=0.225mol-LT,二聚体的生成速率v=

0.225mol-L;=0225mo[L.,h.l;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根据图示可知,在温度T?

lh

(虚线)的反应速率较大,则T|VT2。

18.(2023秋・甘肃武威・高二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试回答下列问题:

i.

(1)实验测得,5g甲醇(CH3OH)液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

放出113.5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

2cH30H(1)+3。2(g)=2CO2(g)+4H2O(g)AH,

2cH30H(g)+3O2(g)=2co2(g)+4H,O(g)AH2

贝」△乩

IAH2O

ii.二甲醛(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醛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j(g),CH30H(g)AW,=-90.7kJmor'K}

1

②2cH30H(g)CHjOCH,(g)+H2O(g)AW2=-23.5kJ-moPK2

③CO(g)+H?O(g).CO2(g)+H2(g)A//3=-41.2kJ-mor'K}

回答下列问题:

1

⑶反应3Hz(g)+3CO(g).■CH,0CH,(g)+CO2(g)的A//=kJ-mor;

(4)下列措施中,能提高(1)中CHQCH,产率的有(填字母)。

A.使用过量的CO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

(5)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共价键H—HCl—ClH—Cl

键能/(kJ-moL)436247434

则反应H3(g)+Cl2(g)=2HCl(g)的焰变AH=o

3

【答案】⑴CHQH⑴+;O?(g)=CO?(g)+2HQ⑴凶=-726.4U-mol」

(2)>

(3)-246.1

(4)AC

⑸-185kJ-moL

【详解】⑴1molCH30H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苧xll3.5kJ=726.4kJ,反应的热化

1

学方程式为CH,OH(l)+^O2(g)=CO2(g)+2H2O(l)\H=-726.4kJ-moP;

(2)甲醇的燃烧是放热反应,而对于放热反应,生成物及其聚集状态相同时,反应物

的能量越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等物质的量的C&OH。)的能量低于CH30H(g),

故2moiCH30H(1)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少于2moiCH30H(g)燃烧放出的热量,而放热

反应的AH<0,故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x2+②+③得到3H2(g)+3CO(g)CH3OCH3(g)+CO2(g)

A/7--246.1kJmol';

(4)为提高CHQCH、的产率,应使平衡正向移动;A.使用过量的CO,平衡正向移

动,CHQCH,产率增大,选项A符合;

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逆反应方向移动,CHQCH,产率减小,选项B不符

合;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CHQCH、产率增大,选项C

符合;

答案选AC;

(5)四二反应物总键能一生成物总键能,则该反应的

1

AW=(436+247-2x434)kJmor--185kJmor'0

19.(2023秋•山东泰安・高二校考期末)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N?(g)+O?(g)2NO(g)AH=+180kJ•moL

②2co(g)+C)2(g).2CO2(g)AH=-566kJ•molT

1

则相同条件下2co(g)+2NO(g)N2(g)+2CO2(g)AH=kj-mor,

(2)一定温度下,将2moicO、4moiNO充入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O(g)+2NO(g)N2(g)+2C02(g)o已知起始压强为lOMPa,lOmin时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测得N?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贝IJ:

①0〜lO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N?)=MPa-minT(保留2位小数)o

②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K,是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

③该条件下,可判断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CO?断裂2moic=O同时形成ImolNmN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与NO的转化率比值不再改变

④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0.2molCO(g)和0.4molNO(g),达到新平衡时NO的转化率

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746

(2)0.090.31BC不变

【详解】⑴由反应①N2(g)+O2(g)u2NO(g)AH=+180kJ.mo『

②2co(g)+C)2(g)-2CO2(g)△H=-566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可得,2CO(g)+2NO(g).N2(g)+2CO2(g),故AH=

-566kJ/mol-180kJ/mol=-746kJ/mol;

(2)①根据已知可知

2CO+2NO.•N2+2CO2

开始/mol2400

转化/mol110.51

平衡/mol130.51

N-,的压强的变化为..-....xlOMPakO.9MPa,故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NJ二

1+3+0.5+1''

0.09MPa-min1;

0.5/1算

——x(——)

②此反应的平衡常数&=5;5.?巾31;

③A.单位时间内,断裂2moic=0同时形成ImolNsN,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不相

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选项A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可以说

明达到平衡,选项B正确;

C.容器是恒压容器,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以说

明达到平衡,选项C正确;

a

D.CO与NO的转化量相等,设任一时刻转化量为amol,贝ljCO与NO的转化率比值为?

a

4

=2,始终为定值,则CO与NO的转化率比值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选项

D错误;

故答案为:BC;

④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0.2molCO(g)和0.4molNO(g),与原平衡通入的反

应物的比值相同,属于等比等效平衡,故转化率不变。

20.(2023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乌市八中校考期末)I.以H2合成尿素CO(NH2)2的有关

热化学方程式有:

①N2(g)+3H2(g)=2NH3(g)AH/=-92.4kJmol-1

1

@NH3(g)+1CO2(g)=yNH2CO2NH4(S)A//2=-79.7kJmor

1

(3)NH2CO2NH4(S)=CO(NH2)2(S)+H2O(1)A//J=+72.5kJ-mol-

(1)则N2(g)、H2(g)与CO2(g)反应生成CO(NH2)2(S)和比0(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已知达平

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判断,在匕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②a、b、c对应的平衡状态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状态

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亥〜打t4~t5t5~%

K3

K1K2

K卜心、心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