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23-2024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 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_第1页
鲁科版2023-2024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 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_第2页
鲁科版2023-2024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 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_第3页
鲁科版2023-2024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 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_第4页
鲁科版2023-2024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 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

[复习目标]1.了解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及操作。2.掌握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并

能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一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

■归纳整合

1.概念

在25℃和IOlkPa下,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所放出的

热量。

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

(1)简易量热计的构造及作用

II——温度计作用:测定溶液的温度

_、搅拌器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保持体

系的温度

外筒作用:_____

——内筒作用:

待测样品

(2)原理计算公式:Q=O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不分别表示

(3)注意事项

①实验过程保温且操作要快的目的:。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③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

应热。

思考有两组实验:①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②60mL

0.50moI∙L^1盐酸和50mL0.55mol∙LlNaOH溶液。实验①②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

“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原因是O

IZ易错辨析

1.已知H+(aq)+OH-(aq)=H2O(l)Δ∕7=-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AH

=2×(-57.3)kJ∙moΓ'()

2.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应把NaOH溶液分多次倒入()

3.为测定反应H+(aq)+0FΓ(aq)=H20⑴的AH,也可以选用0.1mol∙L^1NaHSO4溶液和

0.1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

4.实脸时可用铜丝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

■专项突破关键能力

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温条件下,试管中进行的中和反应,反应体系向空气中释放的热量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需要快速的将两种溶液混合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实验装置的隔热效果

D.不同的酸碱反应生成1moɪ液态水释放的热量可能不相同

2.某化学实验小组用简易量热计(装置如图)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采用50mL0.5mol∙L^'

盐酸与50mL0.55rnol∙L^1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计

内筒、

、杯盖

隔热层、

、外壳

简易量热计示意图

A.采用稍过量的NaOH溶液是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B.仪器a的作用是搅拌,减小测量误差

C.NaOH溶液应迅速一次性倒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

D.反应前测完盐酸温度的温度计应立即插入NaOH溶液中测量温度

考点二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归纳整合必备知识

1.内容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

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有关,而与无关。

2.意义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转化关系反应热间的关系

∆∕∕∣C∙A从IC

αA----->B;A-------△Hi=______

a

A*B△"]=_______

∆r∣2

AH=________

■专项突破

1.(2022.北京丰台模拟)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S(s)+O2(g)]A闭=_296«kJ.mol,sCMg)]

(s(g)+oκg)]

A.Δ⅛>0

B.1mol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968kJ

C.∆⅛=∆∕∕∣-∆∏3

D.16g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484kJ

2.已知Q∖g)='O(g)+H2(g)AH∣=+100.3kJ∙moI1①

l

H2(g)+l2(g)=2Hl(g)NHl=-11.0kJ∙moΓ(2)

对于反应:O(g)+I2(g)=O(g)+2HI(g)Mh=kJ∙moΓ'0

3.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册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脚可用腓来制

备。用朋XNzHQ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l

φN2(g)+2θ2(g)=N2O4(g)AH=+10.7kJ∙moΓ

1

②N2H4(g)+O2(g)=N2(g)+2H2O(g)AH=-543kJ∙mol^

写出气态册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思维建模

“三步”确定热化学方程式或AH

——η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

犁尸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可用的热

.______「化学方程式的方向,同时调整AH的符号

[调整〉---------------------------------------

cjηp-j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调整好的

L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缩小或扩大相应的倍数,

、同时调整A”的值

加篇口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和A"分别进行

求A”加和,确定目标反应的AH

考点三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归纳整合

I.根据反应物量的大小关系比较反应培变的大小

①H2(g)+∣O2(g)=H2O(g)AHi

②2H2(g)+O2(g)=2H2O(g)ΔW2

反应②中H2的量更多,因此放热更多,∣∆∕∕,∣<∣∆∕∕2∣.但AH1<O,ΔW2<0,故ΔW2o

2.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比较反应燃变的大小

③C(S)+拉(g)=CO(g)ΔW3

(S)C(s)+O2(g)=CO2(g)MU

反应④中,C完全燃烧,放热更,∣Δ∕∕3∣<∣ΔW4h但AH3<0,ΔW4<0,故A43ΔW4o

3.根据反应物或反应产物的状态比较反应焙变的大小

(S)S(g)+O2(g)=SO2(g)AH5

(6)S(s)+O2(g)=SO2(g)AH6

方法一:图像法,画出上述两反应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曲线。

反应过程

由图像可知:∣Δ∕∕5∣>∣ΔW6∣.但A45<0,ΔW6<0,故AH6。

方法二:通过盖斯定律构造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反应⑤一反应⑥可得S(g)=S(S)Δ∕7=Δ⅛-Δ∕7ft<O,故ΔH6O

4.根据特殊反应的焙变情况比较反应焰变的大小

⑦2Al(s)+∣O2(g)=Al2O3(s)Δ⅛

⑧2Fe(s)+∣O2(g)=Fe2O3(s)Δ∕⅞

由反应⑦一反应⑧可得2Al(s)+Fe2O3(s)=2Fe(s)+AbCh(S)∖H=∖Hj-∖H^,己知铝热反

应为,故A”<0,Δ∕∕7<ΔWso

■专项突破关键能力

1.(2022-石家庄模拟)己知几种离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H+(aq)+OH(aq)=H2O⑴ΔH∣;

②Ba2+(aq)+SO厂(aq)=BaSO"s)Δ⅛;

+

(S)NH3-H9(叫)+H(aq)=NHX(aq)+H2O(I)△外;

+

④Ba2"(aq)+2OH(aq)+2H(aq)+SO4^(aq)=BaSO4(s)+2H2O(1)∆∕∕4o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Δ∕∕2>0,Δ∕∕3<0B.Δ∕∕2<ΔW4

C.ΔW4<ΔW1+ΔW2D.ΔW1>Δ∕∕3

2.室温下,将ImOI的CUSO4∙5H2θ(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将1mol

的CUSeM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A”?;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CUSO4∙5H2O(s)=CuSO4(s)+5H2O⑴,热效应为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ftB.Δ∕∕I<ΔH3

C.Δ∕7∣+∆H3=Δ∕72D.ΔH∣+∆W2>ΔW3

3.对于反应a:C2H4(g)C2H2(g)+H2(g),反应b:2CH4(g)C2H4(g)+2H2(g),当升高

温度时平衡都向右移动。①C(s)+2H2(g)=CH4(g)AM;②2C(s)+H2(g)=C2H2(g)AH2;

③2C(s)+2H2(g)=C2H4(g)A%。则①②③中△%、AH2、A,3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H∖>∖Hι>∖Hi

B.Δ∕∕2>Δ∕73>2Δ∕∕I

C.ΔH2>2ΔW∣>Δ∕73

D.ΔW3>Δ⅛>Δ∕∕ι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1.(2020∙北京,12)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O(g)+^O2(g)

7―∖Δ∕∕2=

/Y-283.0kJ∙mol-1

—石墨,s)+o%)k7ma¾g)1

-393.5ɪd-moɪ-'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1molC(石墨,s)和ImolCo分别在足量Ch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Ch,前者放热多

C.C(石墨,s)+CO2(g)=2CO(g)Δ∕∕-Δ∕∕∣-ΔW2

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2.(2022•浙江1月选考,18)相关有机物分别与级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ImOl环己烷(O)的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能量

CYQ。

QΔ//.,=-239kJ-moɪ-'ɪ

“IΔW,=-2O8kJ∙mol-1

AHI=-120kJ∙moΓ,O.,.CC1,I.∣

'I]]JA∕⅛=-22?kJ∙mol^'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2∖H^∖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ΔW2<Δ⅛,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

C.3Δ∕∕1<Δ∕∕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Δ∕∕3-ΔW1<0,Δ∕∕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