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图像题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图像题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图像题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图像题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图像题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突破(一)图像题

题型分类突破

类型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变

化曲线

1.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下图:

⑴密闭条件下的质量守恒

在密闭条件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如图n。

(2)敞口条件有气体生成的质量减少

在非密闭条件下,化学反应前后,要考虑反应放出气体等情况导致剩余物质质量____________,如锌和稀硫

酸反应产生氢气,如图Io

(3)无论是否密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

类,质量______________,如图in。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

则图像如所示。

3.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①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

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如图VI。

②化学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质量.

如图VH。

图T1-3

针对训练

1.加热高铳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质量符合图T1-4变化规律的是()

/g

°时间/s

图Tl-4

A.产生氧气的质量

B.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

C.高锯酸钾的质量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2.如图T1-5所示,向盛有一定量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中纵

坐标(力表示正确的是()

y\

“稀盐酸质最

图T1-5

A.水的质量

B.二氧化碳的质量

C.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D.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t+H20„一定质量

的NaHCOs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NazCOs不分解)。下列图像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

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量/g

/g

时间/minO时间/min

A

:

4.已知:CO+CuOCu+C02o若8gCuO与CO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如图T1-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g

°力打时间/min

图T1-7

A.图中6.4表示生成Cu的质量

B.(8-6.4)表示消耗CO的质量

C.生成CO?的质量为4.4g

D.友时CuO反应完

MnO2

5.已知:2KC1O3△2KC1+3O2t,图TL8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s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图T1-8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的质量

C.固体中MnO?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6.工业上常用高温燃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t«现取一定量的石灰

石样品进行燃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T1-9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生成CO?的体积

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类型二金属和酸反应曲线

1.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产生氢气的质量。

(1)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耗尽)

(2)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酸耗尽)

图T1T1

总结分析:

Zn+2HC1===ZnCLMt

Fe+2HC1===FeCL+H2t

通过以上关系式,可知:

(1)横线/平台:(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

放出氢气的多少,取决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生成物中金属化合价之比,即量价比(gO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价

①酸过量时,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中:量价比{越小,放出氢气越(填“多”或“少”),最终平台

越高;如果金属的化合价相同,则平台越高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填“大”或“小”)(如图

T1-10中平台)。

②金属足量,酸等量时: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平台高度(如图T1-11中平台)。

根据上面关系式可知,都产生相同的2份氢气,Zn消耗的质量多(65>56),所以当两种金属质量相同且完全消

耗时,Fe产生的氢气要(填“多”或“少”)。

(2)斜线:取决于金属的,金属越,斜线斜率越大(“越陡越活泼”兀

(3)拐点:等质量的金属,金属越活泼,所需要的反应时间越("先拐更活泼”)。

2.横坐标是稀盐酸的质量(或体积),纵坐标是产生氢气的质量。

(1)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耗尽)

(2)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酸耗尽)

m(H2)/g

图T1-13

3.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纵坐标是产生氢气的质量。

(1)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耗尽)

图Tl-14

(2)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酸耗尽)

针对训练

7.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

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8.图T1T7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S

①②

质Mg

Zn

/g/g

反应时间/s0反应时间/s

图T1-17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9.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4(A)〈4(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将B放入质

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显+2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T1T8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T1T8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消耗A的质量

类型三溶液的pH变化曲线

1.酸性或碱性溶液的稀释

向酸、碱溶液中加水,只能改变溶液的酸碱度,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即溶液的pH只能无限地接近7。如

图T1-19:

水的质量/g水的质量/g

酸溶液加水碱溶液加水

n

图T1T9

分析总结:

图I:酸溶液加水时,开始溶液的pH7,水的pH=7,随着水质量的增多,pH不断,但不会大于或等

于7。

图II:碱溶液加水时,开始溶液的pH7,水的pH=7,随着水质量的增多,pH不断,但不会小于或等

于7。

2.中和反应时pH的变化曲线

酸碱互滴图像,溶液的酸碱性也发生改变,最终都无限接近某一个值。如图T1-20:

PH7

图T1-20

图I:碱入酸,开始反应时,溶液显,PH7;随着碱的加入,pH逐渐,当酸和碱恰好

完全反应时,溶液呈,pH7;随着碱的持续加入,溶液呈,pH7„

图II:酸入碱,开始反应时,溶液显,pH7;随着酸的加入,pH逐渐,当酸和碱恰

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pH7;随着酸的持续加入,溶液呈,pH7„

针对训练

10.向滴有酚献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T-2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2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11.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T1-22所示,

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0

B.H2sO4

C.NaOH

D.CaCOs

12.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

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0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13.根据图T1-24所示函数图像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T1-24

①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稀硫酸的过程

②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

③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食盐的过程

④z可以表示向盐酸中加入水的过程

⑤z可以表示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②③⑤D.②③④⑤

类型四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曲线

1.一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图像

以Fe+CuSOa-Cu+FeSOa为例,分析过程如下:

Fe+CuSOdCu+FeS04

5616064152

固体质量(56—64)增加,溶质质量(160—152)减少。

t固体质量

0'--------------------------r

向Fe中加入C11SO4溶液

图T1-25

t溶质质量

01---------------------------7

向CuSO“溶液中加入Fe

图T1-26

⑴固体:如图T1-25,随着CuSO”溶液的加入,固体质量是(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下

同)的(56-64),铁粉消耗完后,继续加入CuSO,溶液,剩余固体质量____________。

(2)溶质:如图T1-26,随着铁粉的加入,溶质质量是逐渐的(160-152),由于溶剂(水)不参与反应,

所以溶液的质量也是逐渐的,硫酸铜消耗完后,继续加入铁粉,但溶液的质量将。

2.向两种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某种金属,或向两种金属中加入某种金属盐溶液反应图像

如:将Zn粉放入Fe(N03)2和AgNOs的混合溶液中,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分析过程:

Zn+2AgN0s2Ag+Zn(NO3)2

65340216189

溶质质量(340-189)减小

Zn+Fe(NO3)2Fe+Zn(NO3)2

6518056189

溶质质量(180—189)增大

Zn的质量/&

图Tl-27

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T1-27所示:

技巧:“距离远的先反应”。

分析:金属活动性Zn>Cu>Ago将锌粒放入含AgNOs和Cu(N03)2的混合溶液里,Zn先置换出,再置换

出。

拓展:同理,若将锌粒和铜粉放入过量AgNO,溶液里,先置换出Ag,耗尽后,再置换出

Ago

针对训练

14.往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T1-28是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

化关系,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f物质的质量

锌粒的质量

图T1-28

A.溶液中的水B.生成的铜

C.生成的氯化锌D.参加反应的氯化铜

15.向盛有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逐渐加入铁粉,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根

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图Tl-29

A.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总质量

B.小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

C.小烧杯中离子的总数目

D.小烧杯中固体的总质量

16.分别向50gFeSO,和CuS0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

CuSO,的质量变化如图T1-30所示。请读取图像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

图T1-30

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KCuSO”

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

D.反应后,若FeSOa和CuSO,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

17.向一定量AgNOs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T1-31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0

Zn的质量/g

图Tl-31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6点溶液中CU(N03)2的质量分数最低

C.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03)2

D.取,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类型五酸碱盐反应先后顺序曲线

向两种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

/g/g

°加入某物质°加入某物质

的质量/g的质量/g

IH

图T1-32

(1)碱和盐混合加入酸,先发生反应,再发生o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稀盐酸直至过量,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生成二氧化

碳图像为o

(2)酸与盐混合加入碱,先发生,再发生0如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依次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图

像为o

⑶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

为、,生成二氧化碳图像为,生成碳酸钙沉淀

的图像为。

针对训练

18.已知反应CaCb+Na2c~CaCO3I+2NaClo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

液。图T1-33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气气

体体

质质

量量

/g

/g

/g

液质量

酸钠溶

0碳

质量/g

钠溶液

°碳酸

沉沉

淀淀

质质

量量

/g

/g

质量/g

钠溶液

。碳酸

质量/g

钠溶液

。碳酸

n

C.

-33

图T1

的是

线正确

所示曲

1-34

,图T

至过量

H溶液

NaO

加入

,逐滴

溶液中

的混合

FeCL

HC1和

19.向

导t

7

质量/g

溶液的

aOH

°N

质量/g

溶液的

aOH

°N

B

水A沉

的淀

质的

量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