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

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

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

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

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

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

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

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

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

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

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

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2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

18.25-8.26依马呀吉松1

28.29-9.2上去高山望平川四季调2

39.5-9.9三峡孩子爱三峡2

49.12-9.16北京喜讯到边塞2

59.19-9.23手拉手,地球村留给我2

69.26-9.30森林狂想曲2

710.3-10.7大河之舞大家一起来2

810.10-10.14小步舞曲2

910.17-10.21彼得与狼2

1010.24-10.28彼得与狼卢沟谣2

1110.31-11.4欣赏《威廉、退尔》序曲1

1211.7-11.11森林水车2

1311.14-11.18蓝色多瑙河圆舞曲2

1411.21-11.25真善美的小世界2

1511.28-12.2雷鸣电闪波尔卡2

1612.5-12.9平安夜祝愿歌2

1712.12-12.16拉德茨基进行曲新年音乐会2

1812.19-12.23复习

1912.26-12.30复习

201.2-1.6期末考试

3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西部风情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依马呀吉松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重点难点学习歌曲的曲调

教具准备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

程度)。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3)学习歌曲的曲调。

(4)学习歌曲的歌词。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

反思

4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上去高山望平川第1课时(总第2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1、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2、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3、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重点难点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

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学习新课:

(-)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

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

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

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

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

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

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教学

反思

5

6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演奏《四季调》第1课时(总第3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演奏《四季调》

1、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民歌演奏《四季调》

教学目标2、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了解乐曲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导入学生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奏《四季调》。

二、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结构、节拍。

1、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哪两部分是相似的?

2、节拍有什么特点?

3、边听乐曲边打节拍。

三、演唱曲谱。

1、学唱第一乐段。

2、学唱第二乐段

3、学唱第三乐段。

4,完整演唱全曲。

四、为乐曲加入吐音符号“T”以及换气记号“V”,并演唱。

五、口风琴演奏乐曲。

六、加入打击乐器合奏。七、教师指挥,集体展示。

教学

反思

7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三峡孩子爱三峡第1课时(总第4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

教学目标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

丽。

重点难点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雁琳更相龊一个历史缺、文(加烂、1融辽阔、民粼格画家里陷瞰隹崛魏咙?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四、学唱歌曲:

1、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

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

3、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8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三峡孩子爱三峡第2课时(总第5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介绍三峡

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

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

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

子》。

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二、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

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

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

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

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

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

峡》。

三、学生演唱。

9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第1课时(总第6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教具准备

10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

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

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第2课时(总第7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教学目标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重点难点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教具准备

11

一、为乐曲命名

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

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

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

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

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

四主题。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

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

之中。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一

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你们能听辨出来吗?

教师播放第一部分。

四、学生表达感想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绿色畅想第1课时(总第8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

教学目标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绿色畅想第2课时(总第9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唱歌:《留给我》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教学目标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

重点难点

13

教具准备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

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XXXXXX|x»xX-|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生2:有节奏地读。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

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

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

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

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

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

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

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

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森林狂想曲第1课时(总第10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教学目标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臧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

14

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

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

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森林狂想曲第2课时(总第11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复习唱好《手拉手地球村》;演绎《森林狂想曲》

15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2、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手拉手地球村》

三、复习歌曲《留给我》

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

五、教师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教学

反思

16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次

课题:欢快的舞步第1课时(总第12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大河之舞》,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教学目标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教学

反思

17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次

课题:欢快的舞步第2课时(总第13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大家一起来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

反思

18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次

课题:小步舞曲第1课时(总第14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1.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教学目标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重点难点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让我

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教师介绍作者。(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

子较小而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2.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宛

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

绪。

②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三)听赏第三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学生

活动)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5.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

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三、课堂小结

这首《小步镰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

琴独奏的形式。

教学

反思

19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次

课题:小步舞曲第2课时(总第15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学唱:《小步舞曲》

1、学会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表演歌曲;

教学目标

2、结合欣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难点学唱乐曲《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二个不同乐段主题表现的情绪

教具准备

1.导入

播放视频动画版的《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节奏的动感

图片展示

图片1口琴

图片2碰铃

图片3铃鼓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大家认识口琴碰铃铃鼓

2.学前热身练声:指导学生正确发声1=C3/4

533|544|522511|1-5|7-6|5-43--|

3.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发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节奏模拟

让同学们依次了解一下口琴、碰铃、铃鼓等乐器及它们的音色并进行模仿。

5.分组一起来体验一下碰铃和铃鼓和在一起的效果。

碰铃:X--|X--

铃鼓:XXX|XXX

带唱学习口琴一和口琴二的简谱,并分别用啦模唱。

加上歌词教唱口琴一、口琴二声部。

8.分组一起来体验四个声部和在一起的效果。

9.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个别演唱等。

10.跟着伴奏一起来演唱整首曲子,然后跟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合唱整曲歌曲结束本堂课

的内容。

二..小结本课

教学

反思

20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音乐中的故事第1课时(总第16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2、通过实践活动一一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重点难点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教具准备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8、智斗

9、放绳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一弦乐四重奏一一勇敢坚定

小鸟一一长笛一一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一一笨拙

猫一一单簧管一一狡猾的

狼一一、圆号一一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一一大管一一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教学

反思

21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音乐中的故事第2课时(总第17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1、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

教学目标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

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

重点难点

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复习

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

(1)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

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

2)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

(3)片段三:鸭子出场。

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

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

(4)片段四:猫出场。

这是谁?(猫)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

(5)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

(6)片段六:狼出场了?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

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7)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

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

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小鸟呢?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

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

(8)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音乐描述了什么?乐

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

片段九:放绳

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

(11)片段十一:猎人出场。

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

3、总结

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

反思

22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音乐中的故事第3课时(总第18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

教学目标

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具准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一一弦乐四重奏一一勇敢坚定

小鸟一一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一一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一一大管一一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教学

反思

23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次

课题:《卢沟谣》第1课时(总第19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学唱:《卢沟谣》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教学目标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

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重点难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

一、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

三、教学过程: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

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⑴音阶练习

123454321(用“啊”唱)

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

附点音符的掌握)

⑶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⑷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⑴歌词朗诵

⑵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

情怀)

教学

反思

24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欣赏《威廉、退尔》序曲第1课时(总第20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欣赏《威廉、退尔》序曲

1、感受乐曲的英雄气概以及瑞士人民英勇刚毅的性格。

教学目标

2、感受进行曲风格。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了解《威廉、退尔》的相关知识。

二、初听乐曲。

三、谈听后的感受。

四、欣赏引子部分。

1、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号角声让你想到了什么?2、再次听这段音乐,边听

边看歌谱。

五、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1、欣赏主题A(1)你感受到怎样的步伐与音调?力度是怎样的?(2)再听音乐,

并用0|xx|xxx|xx|xxx|(击掌)参与音乐表现。(3)唱A主题的旋律。2、欣

赏B主题(1)和A主题相比,这一主题的力度有何变化?(2)再听音乐,并用0|

xx|xxxIxxIxxx|(击掌)参与音乐表现。(3)唱B主题的旋律。3、欣赏C主

题。(1)听音乐,画旋律线(2)此段音乐力度是怎样的?(3)听音乐,,在桌子上

敲击节拍,表现出渐弱的力度变化。

六、欣赏中段音乐。

七、欣赏第三部分八

、欣赏尾声部分。1、这部分音乐能让你想到些什么?2、跟随录音,即兴表现感受到

的音乐情绪。

九、完整欣赏全曲。

十、介绍作曲家罗西尼。

十一、拓展:简介歌剧《威廉、退尔》的剧情。

教学

反思

25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八音盒第1课时(总第21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森林水车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目标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

重点难点

方式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

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

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教学

反思

26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森林水车第2课时(总第22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复习《森林水车》

1用视唱法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2、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重点难点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教具准备

一、导语:

1、出示水车的图片,让生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欣赏法)2、生介绍水车,引入本

课。(谈话法、提问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水车的歌曲,名字叫《森林水车》。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发声练习,音乐知识

K—F4/4

12345-|54321-||

师:春天来到了生:啦.................

教师用两种唱法示范,学生对比说出哪种好,更能表现出春来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

勃的景象,引出顿音记号,在歌谱上填上顿音记号,讲解顿音记号的唱法:要唱的短促

跳跃而有弹性。学生跟琴练唱,体会顿音的演唱技巧

三、新课

1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宁静的森林,

第二部分速度转快,并用了像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磨盘的转动,在欢

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1979年日本的黑鸭子四重唱团到我国访问后,这首歌

在我国传唱。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欢快、兴奋、高兴)

3复听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