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知识_第1页
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知识_第2页
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知识_第3页
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知识_第4页
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通常有:铝、钙、锰、硅、钛、稀土等。铝(Al)终脱氧剂,脱氧产物Al2O3,熔点2050℃,硬度HV3000。1.优点A.脱氧力强;B.价格便宜;C.作业方便;D.烟灰少,可残留而预防二次氧化。2.缺点A.和N形成晶界AlN,造成铸件脆化(析出温度1150℃以下),铸件愈厚愈易产生;B.脱氧产物,熔点高,硬度高,影响钢水流动性和铸件加工性,且细小而不易浮起;C.一般加入量(0.1%左右)易形成II型硫化物,而对铸件机械性质不利(尤其是韧性)。3.缺点之改善1.控制残留铝量在0.03%~0.07%之间(铝之氧化损失约50%,故铝加入量约0.1%),厚铸件应酌量减少。2.可先用Zr或Ti除N后,再加入Al(ZrN或TiN之危害性较低)。3.在Al之后,加入Ca,使形成低熔点(1400℃)之钙铝酸(CaO·Al2O3·SiO2)。以改善流动性和加工性(硬度HV1200),同时,可形成I型之氧硫化物而提升机械性能(尤其是韧性)。钙(Ca)终脱氧剂,脱氧产物CaO,熔点2600℃。1.优点A.氧化性强,故可形成稳定之氧化物;B.在Al加入后添加,可改善Al2O3之缺失;C.脱氧反应快速;D.促进I型硫化物,而提升机械性能(尤其是冲击值);E.不仅有脱氧作用,还有脱硫作用;F.和密铈合金并用,可降低铸件热裂倾向。2.缺点A.沸点低(1492℃),故易挥发,有效作用时间短(60~90s),不易残留而无法预防浇注期间之二次氧化;B.纯金属不易贮存(易氧化),一般以合金为之,最常见为Ca-Si;C.在钢水中溶解度低,故无法仅以其脱氧。3.缺点之改善1.使成合金减少挥发,例如CaSiBa、CaSiBaAl;2.奥氏体系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有高含量之:Ni、Mn,可增加其溶解度,而可单独使用钙脱氧(即不并同铝)。锰(Mn)一般作为熔解过程中间或末期之脱氧剂。1.优点A.是脱氧剂,也是很好的脱硫剂,可使低熔点之FeS(1200℃)变成高熔点之MnS(1600℃)而减少热脆性;B.可增加钢材之韧性(晶粒细化作用),Si亦可类似效果;C.脱氧产物MnO,对加工性无害;D.有利于抑制针孔之形成。2.缺点A.脱氧力不足,故常须另外加入其它强脱氧剂,例如:Al、Ca、Ti等;B.锰含量过高时,钢水易侵蚀砂模,而产生夹杂物2Mn+SiO→2MnO+Si硅(Si)同Mn一样,一般作为熔解过程中间或末期之脱氧剂。1.优点A.脱氧力比Mn强;B.增加钢水流动性;C.提升钢材耐蚀性和高温强度。2.缺点A.高含量有害焊接性能(易裂,不管是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皆然);B.脱氧产物SiO2,对加工性不利。钛(Ti)终脱氧剂,脱氧力不如Al、Zr,但比Si、Mn强,通常作为管制Al和N量时之附加脱氧剂。1.优点A.可形成稳定的碳化物和氮化物,故可减少不锈钢之晶界(和Nb作用类似)腐蚀,和一般钢材之晶界糖晶破断(AlN)(和Zr作用类似);B.控制氮气孔,效果良好,亦有晶粒细化作用;C.脱氧产物为TiO2,熔点为1855℃,对钢水流动性之影响较Al2O3低。2.缺点A.作用时间短(约30s),残留量在0.05%以上时易发生TiC之脆性;B.以湿砂模制作高钛钢时,会促使针孔之发生。稀土元素作用类似于硅钙合金(即密铈合金,铈镧等)。1.优点A.这些元素有复合效应,可形成稳定的氧化物和氮化物,硫化物,和某种程度之氢化物;B.可改善高合金钢之红热脆性,亦有晶粒细化,夹杂物球化之作用;C.高合金钢或不锈钢中,可改善延伸率并提升强度(高温强度亦有帮助),对腐蚀性亦有帮助;D.降低液相线,使用得当,有助于流动性;E.减少晶界磷之偏析;F.增加树枝状晶之数目并缩短长度,而使晶粒细化;G.抑制回火脆性;H.减少“HIC(氢感应裂纹)”之敏感性(焊接裂纹之成因之一),对“硫化氢应力敏蚀裂纹”之抵抗亦有效果(石化工业,不锈钢,耐热钢铸件常见之问题)。2.缺点A.加入过量时,会形成粗大之夹杂物影响钢水流动性和铸件机械性质(La2O3熔点2327℃);B.作用时间短(约30秒);C.加入量过高时会和炉衬反应,产生大量夹杂物。通常在钢包中加入,加入量约为0.02%,大都和其它脱氧剂合并使用,很少单独使用。最适当之量为三倍之硫含量,以使夹杂物球化。硒(Se)一般作为预防气孔生成之添加剂。1.优点A.在钢中不会导致红热脆性;B.可因减少钢液表面张力而抑制气孔生成和增加钢水流动性;C.有脱氧作用,并可增加钢材韧性;D.高铬钢铸件,可添加0.01~0.02%硒来预防气孔;E.奥氏体体系铬镍不锈钢中,添加可控制在0.0125~0.1%之间。2.加入时机1.以硒铁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