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版)2010年《高考风向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专题九文化与生活第1讲文化与社会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社会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了解文化的表现形式;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学会区分文化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的内涵:结合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内涵和外延上区分把握文化现象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2.文化社会作用:结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特别是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和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结合日本动画片、韩剧、美国大片等大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4.文化与综合国力:结合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文化软实力”说明我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原因5.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各地的风俗礼仪或校园文化的建设为背景材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我国每年举力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以及优秀影视作品、优秀图书、优秀歌曲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丰富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结合当前网络文化的发展,说明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又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懂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理解文化对人生的意义知识清单一、体味文化(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属于精神范畴。②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重要提示】文化≠文明,但近似文明,我们所讲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重要提示】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献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1)从文化竞争力的主要表现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从参与文化竞争的紧迫要求看,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1)从国际社会的总体格局上看,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2)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共同发展。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历史证明,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水平,科技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总是相应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出现经济建设的高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文化这一伴随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现象,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制约力。(2)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即有同步性的一面,也在不同步的情况。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表现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学和中学的入学率较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情况: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看到,先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然后有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和封建统治的建立;先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然后有气势恢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欧洲来看,先有文化复兴运动的蓬勃兴起,然后有排山倒海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特点。(2)从个人来说,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水平特别是政治意识的提高,对于增强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和责任意识,增强报效祖国和人民,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的意识,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自觉地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3)从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来说,文化中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直接指导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典例1】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项与材料无关。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B项错误。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D项错误。难点2正确理解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1.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化生活的文化含量,应当说是人们生活质量很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发展文化产业最终目的和最大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有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文化娱乐、文物保护等。2.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都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与共他产品的生产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就是西方国家以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最终达到政治的图谋,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化面临被吞噬的危险。【典例2】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2008年好莱坞又推出了中国功夫与中国国宝相结合的电影《功夫熊猫》等。这启示我们()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解析】B。本题属于启示题。题干强调我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果我们不加以挖掘我国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资源有可能全部被外国开发了,可见只有B项符合题意。高考考向探析考向1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命题角度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例题1】(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剖析】:本题考查文化与人们的实践之间的关系。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据此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命题角度二:文化的社会作用【例题2】(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2007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中国发达国家中国发达国家4870——801、740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解析】本题为图表材料和文字材料混合型的题目。本题的设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设问的内容归结到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中的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并展开论述即可。【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名师指引】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对经济反作用。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牢固掌握本考点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掌握本专题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结合我国的航天精神或有关本专点的时政材料来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以及文化的作用。【新题导练】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关于我国的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②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③受书写工具的影响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剖析】C。我国的书法、篆刻艺术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可见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书法、篆刻艺术的物质载体是书写工具,可见③也符合题意。考向2文化与经济、政治命题角度一: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联系【例题3】(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剖析】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故C项正确,排除B、D两项;文化有先进和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排除A项。命题角度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例题4】(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剖析】选B。原生态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不一定都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可见①说法错误;原生态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价值,也在于保持文化精神的价值,所以④说法也错误;原生态文化也需要发展,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传播和交流,故②正确;文化能推动经济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故③也正确。命题角度三:文化与综合国力【例题5】(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剖析】A。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可以从党为什么提出这一重大任务和文化的重要性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据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能履行政府职能,所以③说法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可见④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错误的。【名师指引】本考点是高考常考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但并不说明该考点不会用来命主观题,因为其内容是命综合题的很好内容,我们要在这方面有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结合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会,如2009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活动来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以及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新题导练】2.围绕教育公平的话题,有关专家指出,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但教育公平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剖析】C。教育属于文化范畴。题意强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正反两方面。故选C。限时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在态度上往往是()A.消极被动B.主动感悟C.深远持久D.潜移默化【解析】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在态度上是积极主动的,不是消极被动的,CD体现的是文化影响人的特点,不是人们接受文化的态度,故选B。2.潮汕人有“放生积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区长期盛传养成了潮汕人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抻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解析】D.选项A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和C是文化影响人的表现,而题干要求的是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故选D。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解析】D。A项体现了合理想象的寓意;B项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项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和文化有认同感;由此可见,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4.在异国他乡,一声平常的问候,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一幅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的文化程度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D.文化影响都是消极被动【解析】C。从题干中的“一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可以看出只有C项符合题意。5.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更加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上述材料表明()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C.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D.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解析】D。抓住题干“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可知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本身说法错误。二、多项选择题6.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B.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解析】AD。题干中提到“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文化活动形式,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可见D项也符合题意。B项本身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7.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就是越注重文化建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越高,当地经济发展得越好,社会治安环境也越佳。反之,不重视文化建没的地方,不仅经济建设的成果大打折扣,治安问题也比较突出,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堪忧。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解析】ABC。题干从正反两方面揭示文化发展与人、社会经济的关系,没有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故选ABC。三、简答题8、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和结合生活化事例分析的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这些信息分别对应教材中的“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和表现”等知识,同时也要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交友事例来谈交友的办法。【答案】(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的俗语,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氛围、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参加健康在益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要多交益友,少交损友;对朋友的优点要学习,对朋友的缺点要指出并帮其改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抢分频道基础提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的航天精神是()①文化②自发形成的③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文化的概念及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而非自发形成。故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2.2008年6月国内唯一专题性收藏、研究、展示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向观众开放,为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重要基地。这表明()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解析】A由题干“收藏、研究、展示蒙古族历史与文化”是通过博物馆来展现的,选A;D项本身错误,BC不符合题意。3.(2008·广东汕头一模)恩格斯说:“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的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这说明()A.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C.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D.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解析】C。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A、B、D三项都不符题意。二、多项选择题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品D.文化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解析】C。本题重在读懂材料的含义。“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享用文化,可见A、B两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包含人类的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C项把文化简单地理解为精神产品的说法不准确;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项说法不正确。7.当代国画家刘海粟画集《黄山》,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黄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画集《黄山》的创作属于一种文化现象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黄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D.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解析】ABD。本题考查对文化的内涵和形式的理解。A、B、D三项都正确;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故C项说法错误。三、简答题6.有专家认为,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依赖“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使广东的某些文化产业难以走出岭南。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广东,使文化创意成为广东人的生活态度,让文化创意变为财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要“让文化创意变为财富”?【解析】本题以广东文化为例,综合考查文化的作用。解答本题可结合教材从文化对人和社会这两方面的作用进行思考,对人而言文化会在精神层面产生影响,对社会而言会在经济政治方面产生影响。【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让文化创意变为财富,才能物质和精神文化都丰富,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文化和经济是密切相联的。文化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只有进行文化创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让文化创意变为财富,才能增强综合国力。能力提高训练一、多项选择题1.曲阜提出了“打造国际文化名城”的口号,充分利用“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影响政治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D.“国际孔子文化节”提升了曲阜市的文化品味,决定了当地经济发展【解析】BC。题干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可见B、C两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2.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C.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解析】BCD。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主要因为文化的所具有的作用,可见B、C、D三项都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二、辨析题3.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以古代名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表达的能力。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不一定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不一定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题中观点没有看到文化和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x气动放大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计划)
- 年产xx硅酸盐水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说明)
- 小学英语素养展示活动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3-3 气象灾害(第一、二课时)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2天气与气候
- 常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人教新课标
-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九年级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复习学案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4答案
- 《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精编版)
- 汽车类西班牙语词汇
- 一年级综合实践
- 氢气纯化装置讲义课件
- 海拉EPS角度传感器ppt课件
- 中药饮片(预包定装)进、存、销管理制度
- 正统道藏目录[共3页]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8个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和重点标注)
- (医学PPT课件)乳糖不耐受新认识
-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