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实操文库幼师学前教育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文末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刚入职的幼儿园教师王某发现,班上有位幼儿非常乖,特别听话,但非常懦弱,遇事容易退缩、忧虑,缺乏安全感,且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该幼儿的这种性格极有可能是在(
)家庭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民主型B.专制型C.放纵型D.忽视型2.格塞尔认为,(
)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A.成熟B.遗传C.环境D.训练3.注意发生的标志是(
)。A.能抓住看到的东西B.主动招人C.视听觉集中D.开始认生4.幼儿学习书面语言,4~5岁属于(
)。A.关键期B.转折期C.敏感期D.最近发展区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时,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情绪体验属于(
)。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6.小班老师娇娇在带领幼儿进行“跨过小河”体育活动时,很多幼儿踏在了线上,这是因为(
)。A.幼儿视力发育尚不健全B.幼儿观察的持续性不够C.幼儿的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D.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7.一个孩子从远处看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后来看见洗澡时的水蒸气,又说“雾爸爸”,以后又说“云爸爸。”这体现了幼儿正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B.感知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教师拿来了很多的模型,有小汽车、飞机、轮船、小鸟、小松鼠、小鱼。莉莉将模型分为了三类,小汽车和小松鼠是地上跑的,飞机和小鸟是天上飞的,轮船和小鱼是水里游的。而佩佩把模型小汽车、小飞机、轮船都挑了出来,老师问佩佩为什么要将这三个模型挑出来,佩佩说:“以为它们都是交通工具,能载人的。”两名小朋友分别依赖(
)进行了分类。A.生活情境和感知特点B.感知特点和功用C.生活情境和概念D.概念和功能9.早期隔离(剥夺)实验证实了(
)对于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A.遗传B.生活条件C.教育D.环境10.下列关于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教师鼓励孩子多看,多尝试,进而发展儿童感官,丰富儿童生活,增长知识B.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游戏C.有目的地在幼儿绘画时展示教师完成的作品,提高幼儿对绘画的感知D.提供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材料11.幼儿教概念形成的经历分为以下哪四个阶段?(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B.给数说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按数取物C.按数取物——给数说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D.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数说物——按物取数12.初生婴儿已会用手紧握小棍,这是无意的、本能的动作,几个月以后,婴儿才逐渐能够有意地、有目的地去抓物体。这体现儿童动作的(
)。A.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B.近远规律C.首尾规律D.大小规律13.琪琪在母亲离开时没有什么表情,母亲回来时有时会抱紧母亲,但往往是暂时的,很快又会将母亲推开。琪琪属于(
)依恋。A.焦虑—回避型B.安全型C.焦虑—反抗型D.矛盾型14.在幼儿园里有不同种类的树,孩子经常在园内活动,却不知有几种树。老师组织幼儿开展“找春天”活动,并要比谁找到的“春天”多,孩子自然而然记住了幼儿园中各种树,各种树的树干、树叶特点。属于影响幼儿记忆的(
)因素。A.活动材料的性质B.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C.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D.活动中感官可参加的数量15.一个孩子坐在地上,另一个孩子转过来看他,并挥挥手说了声“哒”,并继续看那个孩子。这样重复了三次,直到那个孩子笑了。以后,每说一声“哒”,那个婴儿就笑一次,一直重复了12次。这表明儿童处于同伴交往发展的(
)阶段。A.物体中心阶段B.简单相互作用阶段C.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16.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的自然物质基础是(
)。A.脑的成熟B.身体发育C.遗传素质D.生活条件17.自然课上,突然有另一位老师拿着标本走进来,小朋友们都纷纷朝那位老师看过去,这属于(
)。A.随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18.儿童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之间的关系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性别稳定性的产生早于性别认同B.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晚C.大约在9岁,儿童开始能够用语言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D.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恒常性19.在故事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创编不一样的故事内容,教师运用(
)培养幼儿倾听能力。A.游戏法B.求异法C.评议法D.讨论法20.儿童的直觉行动思维与他的(
)是密不可分的。A.形象与动作B.形象与记忆C.感知与动作D.想象和能力21.幼儿虽然不理解《绝句》中诗人杜甫对于奔波流离后安居草堂的安逸心情,但依然能够流利的背出诗句,这是(
)。A.意义记忆B.逻辑记忆C.机械记忆D.理解记忆22.华生是(
)的代表人物。A.相互作用论B.二因素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23.绘画活动中亮亮告诉老师说:“我想好了,我要画干活的大机器。”他动笔后,刚刚画了一条横线,看见老师坐在椅子上就说:“椅子,我要画椅子。”画完后,他又说那是“方块”。他边说边画,在那个“椅子”或“方块”上方画了一个大框框,说:“电视,电视。”这是哪个年龄段幼儿的表现?(
)A.小班B.中班C.大班D.托班24.小班的洋洋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和小朋友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一定要抢过来,打人或是咬人。当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会放声大哭。这表明洋洋的行为属于(
)。①反应型攻击性行为②工具性攻击③主动型攻击行为④敌意性攻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5.下列选项中关于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正确的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初步发展C.有意注意发展快于无意注意发展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26.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27.小丽能够一边唱歌一边画画,这表现出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选择28.某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活跃、主动,但经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抢玩具、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推打小朋友等。根据庞丽娟的“同伴提名法”,该幼儿最有可能的在同伴交往中社会地位的类型是(
)。A.受欢迎型B.被拒绝型C.被忽视型D.一般型29.西西背古诗的速度很快,这里的速度指的是记忆品质中的(
)。A.记忆的准备性B.记忆的准确性C.记忆的持久性D.记忆的敏捷性30.万圣节已经过去两天了,可是幼儿园的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兴高采烈的谈论着万圣节的讨糖和走红毯的环节,这是幼儿(
)的表现。A.想象B.表象C.记忆D.思维31.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32.幼儿高兴就笑、伤心就哭,这说明其情绪具有(
)特点。A.外显性B.丰富性C.稳定性D.随意性33.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
)出现。A.自发性的笑B.诱发性的笑C.无差别的笑D.有差别的笑34.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幼儿好模仿C.幼儿分不清左右D.幼儿看得更清35.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A.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B.存在某些心理发展的差异C.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D.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36.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整体性37.生病的幼儿先吃药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特别甜,这一现象称为(
)。A.感觉融合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联觉38.当收音机里播出《同一首歌》时,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是男声唱还是女声唱,亦或只是听到片段旋律,你都能辨认出它是哪首歌,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39.儿童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颜色的年龄是(
)。A.3个月B.6个月C.1岁D.3岁40.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是(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就声音音调而言,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A.爱玩、会玩B.思维具体形象C.爱模仿D.开始接受任务2.幼儿的自我意识包括(
)。A.自我体验B.自我认知C.自我评价D.自我控制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从简单到复杂B.从具体到抽象C.从被动到主动D.从零乱到成体系4.四岁的芳芳很喜欢玩游戏,玩游戏中的芳芳主要的心理成分有(
)。A.想象B.回忆C.动作和言语D.直接兴趣与情绪5.果果3岁了,晚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向它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果果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果果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还在床上打起滚来,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儿童控制情绪?(
)A.训斥法B.冷却法C.消退法D.转移法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专制型: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放任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但也可能使孩子发展自主、少依赖、创造性强等性格特点。题干中主要描述的是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故选择B。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格塞尔的心理发展观——成熟势力说。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因而,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A。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发生的标志。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因而,A、B、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C。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C选项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A选项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其中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符合题干描述,故此题选择A。5.【答案】C。解析:A项热情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B项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C项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D项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由题干可知,司机在遇到意外紧急刹车时的情绪体验应属应激。故此题选C。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小班幼儿处于3~4岁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无法正确判断距离,从而在“跨过小河”体育活动中踏在了线上而没有顺利“过河”。A选项,幼儿在3~5岁视力已经接近成人,视力发育不完善不是踏在线上的主要原因,B选项,本活动与观察的持续性关系不大,D选项与形状知觉没有关系。故此题选择C。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包括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中提出来幼儿在此阶段具有“泛灵论”。泛灵论就是指儿童可以用一物代表另一物,而后者是与之有意义联系之物,这个阶段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的思想。题干中,幼儿将烟雾比作“雾爸爸”,进行了拟人化。选项A、B、D的发展阶段中没有体现题干中的“拟人化”,故此题选择C。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幼儿的分类一共有五种:不能分类;依感知特点分类;依生活情境分类;依功用分类;依概念分类。依生活情景分类是把日常生活情景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依感知特点分类是指依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依功用分类是指,如桌、椅是写字用的,碗筷是吃饭用的,车船是运人用的等。依概念分类是指,如按桌、椅、纸、笔以及交通工具玩具、家具等分类。题干莉莉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模型分为三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因此莉莉是依赖于生活情境将模型进行了分类。佩佩将交通工具的模型挑了出来,并说出来这些都是交通工具能载人行驶。故此题选择C。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所谓早期隔离(剥夺)实验,是使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对正常与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行为的差异作比较,从而发现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因而,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D。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想象力的策略包括(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A、B、D选项的做法是正确的。运用幼儿绘画活动发展想象力是正确的,比如美术活动中的主题画,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想象。而意愿画能活跃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无拘无束的构思、创造出各种新形象。这都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向幼儿提供教师的绘画作品,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会抑制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是不恰当的,故此题选择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基本形式的发展。幼儿数概念的形成经历顺序为: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用感知和动作开始的。当幼儿学会口头数数以后,逐渐学会手口一致地数物体,即按物点数,然后学会说出物体的总数,这时可以说是掌握了数的实际意义。根据形成经历可将B、C、D排除,故此题选择A。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学前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B选项是指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C选项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D选项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婴儿最初握住小木棍属于无意动作,逐渐变成有意动作,故此题选择A。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婴儿依恋的类型。回避型也叫焦虑—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琪琪的表现对母亲的离开与回来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故此题选择A。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幼儿记忆的因素。A选项指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以及突出的特点,易引起幼儿集中注意,也容易被幼儿在无意中记住。B选项指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活动。C选项指如果使记忆材料成为幼儿活动中的主要对象,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不能离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记忆效果会更好。D选项多种感官参加的记忆效果较好。根据题干内容符合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故此题选择C。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对2岁以内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并分成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在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材料中这个孩子的重复动作就是一种指向其他儿童的社会性交往行为,处于简单相互作用阶段。故此题选择B。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理成熟因素。生理成熟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如果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其中,脑的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的自然物质基础。因而,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A。17.【答案】C。解析:人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小朋友们被老师的标本吸引,是受到了刺激物的物理特性的吸引,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故答案应选C。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儿童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之间的关系。儿童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2)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3)大约在9岁,儿童开始能够用语言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故此题选择C。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倾听能力培养方法。A选项游戏法是在愉快的情景中,幼儿逐渐学会安静,注意倾听。C选项评议法是当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评价小朋友的回答,这要求幼儿必须注意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D选项讨论法是教师鼓励幼儿在注意听的基础上,参与对倾听内容的讨论,作评价性的思考。B选项求异法是在续编故事、仿编诗歌或回答问题时,要求幼儿说的与别人不一样,首先要认真听别人说,别人说过的就不能再说了。题目中教师鼓励幼儿创编不一样的故事内容,是运用求异法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故此题选择B。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选项A、B、D不符合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故此题选择C。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前心理学记忆的发展。C选项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A、B、D选项意义记忆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幼儿不理解诗句的内容却能背诵,因此该幼儿是机械记忆。故此题选择C。2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A选项相互作用论与二因素论统称作“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D选项代表人物有:高尔顿、霍尔、格塞尔。C选项环境决定论认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符合题干描述。故此题选择C。2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各年龄段想象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2)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3)想象受感知形象的直接影响。(4)不追求想象成果。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1)4~5岁的儿童在想象过程常常随着感知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的情绪而变化。(2)想象出现了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想。(3)想象的目的和计划非常简单。(4)想象内容更丰富,但仍然零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2)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3)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增加。(4)想象的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在成人的提示下,3~4岁儿童有时也能在活动之前说出主题,但是后来的行动并不实现他自己所说的主题。他的绘画主题多变化。题干中所表达的是该幼儿可以在活动之前说出明确的主题,也就是说开始是有意识的想象,但是在后来的行动中并没有实现他自己所说的主题,而是更换了其他主题,属于说明孩子的目的性还不够稳定,属于亮亮应该为小班。故此题选择A。2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攻击性行为的种类。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题干中洋洋为了抢夺玩具而产生攻击性行为,属于工具性攻击,②正确。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④不符合题意。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材料中洋洋为获得玩具打人、咬人属于主动型攻击行为,③正确。故此题选择D。2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发展的特点。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初步发展。B选项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C选项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D选项无意注意先发展。故此题选择A。2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言语是交流活动,是双向的活动过程。言语活动包括:对语言的接受,即感知(口头语言的听、书面语言的看)和理解(听懂、看懂)过程;发出语言,即说或写。A听故事属于理解过程,BCD属于练习,不是言语过程,故此题选择A。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选项A中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B选项中注意的分配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C选项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的数量。D选项中注意的选择表现为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的多,而另一类刺激注意的少。题目中小丽能够一边唱歌一边画画,说明她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注意能同时指向唱歌和画画两种活动,符合注意的分配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2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材料中幼儿活跃、主动,喜欢交往,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攻击性行为较多,属于被拒绝型幼儿的交往方式。选项A受欢迎型交往方式友好,C被忽视型不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活跃、主动,D一般型交往方式一般,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B。2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品质相关内容。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A选项中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应出来的特征。B选项中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是否精确的特征。C选项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D选项记忆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题目中西西背古诗的速度很快指的就是西西记忆的敏捷性良好,而A选项强调的是提取时间的特征,B选项强调的是提取是否精准的特征,C选项强调的是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都与题目不符。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3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概念。A选项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B选项表象是指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C选项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D选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联系。根据题干含义过去两天仍谈论节日情景,这是记忆。故此题选择C。31.【答案】A。解析: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新生儿哭、安静、四肢划动等,可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所以答案选A。32.【答案】A。解析:我们经常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这就是在描述孩子的情绪变化比较快,说明情绪具有外显性。33.【答案】D。解析:出生五周后,婴儿受到视觉刺激,看到成人面孔,就会发生微笑反应,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34.【答案】A。解析: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幼儿园老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35.【答案】D。解析:幼儿方位知觉早于方位词的掌握,有研究表明,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等,并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6.【答案】A。解析:A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但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不变;B项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此来把它标志出来;C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的现象;D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该题选A。37.【答案】C。解析: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现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一般把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本题中的案例属于继时对比,故此题选C。38.【答案】B。解析: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属性、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39.【答案】D。解析: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紫色等混合色和蓝与天蓝等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40.【答案】D。解析:以人声和物体的声响比较,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新生儿最爱听母亲的声音、柔和的声音、高音调的声音。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D。解析: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1)活泼好动;(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2.【答案】ACD。解析: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发展等三方面。3.【答案】ABCD。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凌乱到成体系,所以答案选ABCD。4.【答案】ABCD。解析: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贯穿于整个幼儿期。想象是进行游戏的心理基础,如果没有想象,游戏就无法进行了。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想象,赋予活动对象各种功能和意义,从而保证这些对象满足自己在游戏中的需要。想象在游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想象与原有表象、记忆、思维密切联系;四岁的芳芳很喜欢玩游戏表示游戏也与兴趣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故答案选ABCD。5.【答案】BCD。解析: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三、判断题1.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幼儿心理变化的方法叫做观察法。(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伴有“危机”同时出现。(
)3.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4.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体心理特征。(
)5.儿童的想象贯穿于各种学习活动中。(
)四、填空题1.丁丁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待人热情,遇到生人也能主动打招呼,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兴趣爱好广泛,但兴趣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2.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友善、合作、分享等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3.幼儿初期的孩子还未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她们常依赖成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_____。4.空间知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五、名词解释注意的稳定性六、简答题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七、论述题1.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2.试述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八、案例分析题材料:幼儿轩轩是谢老师所负责的中班里一名活泼阳光的男孩子,轩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日常活动中也十分乐意帮助班上其他小朋友,经常被老师夸奖乖巧懂事,但近一段时间以来,谢老师却经常收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投诉”,经过了解后,谢老师发现轩轩最近总喜欢做一些恶作剧,比如趁着美术游戏时往邻近小朋友脸上涂彩笔水;上课时拽坐在前面的女孩子的长辫子;下雨天把从路边捉来的小蜗牛偷偷放进其他小朋友的文具盒里等,同时谢老师了解到轩轩家长也逐渐意识到轩轩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这一问题,多次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但是收效甚微,轩轩虽然表面上答应了父母不再“欺负”其他小朋友,但只要一到幼儿园,仍然乐此不疲地找时机做一些恶作剧,而且每次都会因为其他小朋友的反应而变得异常兴奋。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案列中轩轩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属于哪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请再举两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2)如果你是谢老师,请为改善轩轩的不良行为提出相应对策。三、判断题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自然实验法,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幼儿心理变化的方法。故此题错误。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故此题错误。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题错误。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故此题错误。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地位。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题正确。四、填空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装箱交易合同案例
-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教案2 新人教版
-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 202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2.2 细胞中的脂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 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 汽车试验技术 课件 项目1 汽车试验概述
- 综合能源托管合同(2篇)
- 2024年中国石化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
- 灯泡和电路的亮度和能量消耗
- 标书密封条模板大收集
- 小米宏观产业环境分析报告
- DB3301-T 65.28-2018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反恐怖防范目标硬质隔离设施建设规范
- 2024虚拟电厂管理规范
- 医疗器械安全生产培训
- 标本溢洒应急预案演练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