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则1.0.1为加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安装、升降、检测、验收、使用、拆除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安装、升降、检测、验收、使用、拆除及安全管理。1.0.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安装、升降、检测、验收、使用、拆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attachedliftingscaffold架体构配件全部采用金属材料,由工厂加工制作,现场组装,搭设一定高度通过附着支承装置附着于建筑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机构,随建筑结构逐层升降,具有安全防护、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控制等功能的脚手架,由架体构架、升降机构、防倾覆装置、防坠落装置、停层卸荷装置及同步控制装置等组成。2.1.2导轨guiderail设置在附着支承装置上或竖向主框架上,引导架体上升和下降的轨道。2.1.3竖向主框架verticalmainframe垂直于建筑结构外立面,并与导轨和附着支承装置连接,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2.1.4水平支承结构horizontalsupportingstructure布置在架体底部内外立杆两侧,与竖向主框架相连,承受架体构架竖向荷载,并传递至竖向主框架。2.1.5架体构架structureofscaffoldbody位于相邻竖向主框架之间,由水平支承结构支承,为施工作业提供操作平台的架体。由架体立杆、脚手板和防护网组成。2.1.6附着支承装置attachedsupportingequipment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相连接的构件,承受并将架体荷载传递至建筑结构的装置。2.1.7防倾覆装置incliningpreventionequipment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制约装置。2.1.8防坠落装置fallingpreventionequipment防止架体在升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坠落的制动装置。2.1.9停层卸荷装置Parkingunloadingdevice设置在附着支承装置上,当架体停在某一楼层上时,将架体荷载传递至附着支承装置上的装置。2.1.10升降机构liftingmechanism控制架体升降运行的动力设备及其机构。由升降支座、上吊点和下吊点、导轨和升降动力设备组成。2.1.11升降支座liftingsupport直接附着在建筑结构上,并与升降动力设备连接,承受并传递架体升降荷载的支承结构。2.1.12同步控制装置synchronouscontrolequipment通过控制机位的荷载或位移值,使各机位处的架体竖向位移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的装置。2.1.13架体高度heightofscaffold架体最底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护栏)轴线间的距离。2.1.14架体宽度widthofscaffold架体竖向主框架内、外排立杆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2.1.15架体支承跨度supportedspanofscaffold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也是两个机位之间的距离。2.1.16悬臂高度cantileverheight架体的最上部具有防倾覆功能的有效附着支承装置以上的架体高度。2.1.17悬挑长度overhanglength架体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至架体端部立面之间的水平距离。2.1.18架体步距framestep沿架体高度竖向相邻脚手板间的距离。2.2符号2.2.1荷载和荷载效应Gk—永久荷载标准值;Qk—可变荷载标准值;w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值。2.2.2材料性能和抗力E——钢材弹性模量;σ——正应力;fc——提升时混凝土龄期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t——提升时混凝土龄期试块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螺栓的抗剪、抗拉强度设计值;M——弯矩设计值;Mk——扭矩设计值;、——单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设计值;、——单个螺栓抗剪、抗拉承载能力设计值。2.2.3计算系数βb——螺栓孔混凝土受荷计算系数;βl——混凝土局部承压提高系数;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1、γ4、γ5——附加安全系数;γ2——荷载不均匀系数;γ3——冲击系数;γ6——升降不均匀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吊具、钢丝绳索具安全系数。2.2.4几何参数——压杆的截面面积;An——拉杆或压杆的净截面面积;b——混凝土构件的厚度;d——螺栓的直径;de——螺栓螺纹处有效直径;h——导架搭设高度;h0——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l——计算跨度;Ix——毛截面惯性矩;W——受弯构件截面抵抗矩;Wn——构件的净截面抵抗矩;Wx——压杆的截面抗弯模量;v——构件的计算挠度;[v]——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λ——长细比;[]——容许长细比。
3基本规定3.0.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具备下列资料,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1产品制造商、出厂检验日期、产品编号等信息;2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3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4产品出厂合格证;5使用说明书,内容应包括产品型号、技术参数、架体构造、适用条件和范围、安装、升降、拆除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使用、检查、验收及维护保养等内容;6其他必要的技术证明文件。3.0.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控制装置的安全装置,并应齐全有效。3.0.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特点、施工环境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架体高超过评估报告或提升高度≧100m的施工方案需经过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1工程概况: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场地及周边环境情况、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等;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方案设计: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架体构架、防坠落和防倾覆装置、升降机构、同步控制装置、附着支承装置、架体典型结构和重要零部件等设计;5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使用与维护保养规定等;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架体安装、升降、检测、验收、使用、拆除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等;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8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9应急处置措施;10计算书、相关施工图纸及节点详图:计算书应包含架体特殊结构和重要零部件的计算、工程结构受力核算等内容。3.0.4应按单体建筑出具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架体主要构件、防倾覆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动力设备、同步控制装置等。3.0.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按本规程第9章规定检测合格,并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业承包单位、产权(或出租)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0.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协会进行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着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显著位置。3.0.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升降、使用应按本规程第8章规定进行检查与验收,并按单体建筑进行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构配件4.1构配件的材质4.1.1构配件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并符合产品设计规定。4.1.2构配件所用的钢管应采用《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Q355的规定,钢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圆管壁厚不得小于3.2mm;2矩形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3钢管应平直,其弯曲度不得大于管长的1/500;4钢管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0.25mm;5钢管在使用前应做防锈处理;6Q355钢管应有明显标识。4.1.3构配件所用型钢、钢板、圆钢的材质应符合GB/T700中Q235或GB/T1591中Q355的规定。架体结构承力的附着支承装置、导轨、立杆、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上、下吊点、防坠落装置等,不应采用强度低于Q235的钢材。4.1.4构配件采用铝合金型材,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6061-T6牌号力学性能,其材质应符合《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和《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的规定;铝合金板材可采用3003或3004牌号的系列产品,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的规定。4.1.5防坠落装置的制动构件不应采用铸铁制作,应采用碳素铸钢制作,其性能应符合GB/T11352的规定,材料性能不应低于Q235的要求。4.1.6构配件采用其他金属材料时,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及本规程的要求。4.1.7架体构架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构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规定,宜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的规定;手工焊接所采用的焊条,应符合GB/T5117或GB/T5118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结构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对于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的桁架结构宜采用低氢焊条;2铝合金材质焊接时宜采用手工焊接或自动焊接,所用焊条和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焊丝》GB/T10858的规定,应选用SAl5356或SAl4043、SAl5556焊丝;3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螺栓应采取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4锚栓和销轴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规定的Q235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规定的Q355钢制成。4.1.8脚手板应采用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脚手板的板面挠曲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有裂纹、开焊;使用前应做防锈处理;2防滑花纹钢板脚手板的面板厚度不宜小于2mm;3不得使用没有防滑功能的平钢板作为脚手板的面板。4.1.9钢丝绳、索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T201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T8918、《钢丝绳用普通套环》GB/T5974.1、《钢丝绳夹》GB/T5976的规定。4.1.10升降动力设备应有独立铭牌,标明产品型号、技术参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标定日期、制造单位等。4.2构配件制作要求4.2.1构配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完整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工艺文件、产品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规程,制作单位应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2对制作构配件的原材料和辅料的质量,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3加工构配件的工装、设备及工具应满足构配件制作精度的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检查,工装应有设计图纸;4制作的构配件应按工艺要求及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对附着支承装置、防倾覆装置、防坠落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加工件应进行100%检验。4.2.2构配件加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或型钢杆件应平直,两端端面应平整,不应有斜口。当杆件有裂纹、表面分层硬伤、压扁、硬弯、深划痕、结疤等缺陷时,不得使用;2所有零件应去毛刺、锐边等;3构配件、金属零部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转动部件应做润滑处理。钢管类有开口或打孔时,管内壁宜做防锈处理;4金属结构件焊缝应符合焊接质量要求;5油漆外观不应有皱皮、脱漆、漏漆、流痕、气泡及明显色差等缺陷。4.2.3在下列构配件上,应打上可追溯性的出厂编号:1竖向主框架;2附着支承装置;3防坠落装置;4生产厂家确认的其它重要构配件。4.2.4架体立面防护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体外立面防护网应采用金属钢板网,表面应作防锈处理;2防护钢板网厚度不得小于0.8mm,孔径不得大于6mm,应承受1.0kN偶然水平荷载的作用不破坏;3钢板网应与架体主要受力杆件可靠连接,钢板网应设有金属加强框;4架体立面防护网应有抵御台风的设计和措施;5架体外立面拼接缝隙不应使直径大于6mm的球体通过。4.2.5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控制装置应符合本规程相关内容的规定。
5荷载与设计计算5.1荷载5.1.1作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5.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竖向主框架自重;2水平支承结构自重3架体构架自重;4固定在架体上的导轨自重;5固定在架体上的升降机构自重。5.1.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1施工荷载:包括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手持小型工具、作业层上不大于1kN/m2的堆载;2风荷载。5.1.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和构配件按GB50009规定的自重值取为荷载标准值;2升降动力设备按通用理论重量或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取为荷载标准值;3脚手板按其实际自重值取为荷载标准值,当进行脚手架设计时暂不能确定具体的脚手板类型时,可按JGJ162的规定取为荷载标准值;4防护网按其实际自重值取为荷载标准值。5.1.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可变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根据施工工况和架体的用途分别确定,且不应低于表5.1.5-1的规定;表5.1.5-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工况类别用途同时作业层数每层施工荷载标准值备注使用主体结构施工32装饰施工32升降结构和装饰施工30.5施工人员、材料、机具全部撤离坠落工况结构施工23.0;0.5在使用工况下坠落时,其瞬间标准荷载为3.0kN/m2;升降工况下坠落时标准值为0.5kN/m2装修施工30.5在使用工况下坠落时,其瞬间标准荷载为2.0kN/m2;升降工况下坠落时标准值为0.5kN/m22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现行广东省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的规定,按下式进行计算:ωk=μz•μs•ω0(5.1.5)式中: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的最大高度,按广东省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的规定取值;μs——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5.1.5-2的规定取用,表中f为挡风系数;ω0——基本风压值(kN/m2),应按广东省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的规定,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压值;升降及坠落工况,可取0.25kN/m2计算。表5.1.5-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敞开、框架和开洞墙1.01.3注:为挡风系数,=1.2An/Aw。其中An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迎风面挡风面积(m2),Aw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迎风面面积(m2);且应不少于0.8,当μs≥1.0时,μs=1.0。5.1.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应根据正常安装、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5.1.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荷载的基本组合应按表5.1.7的规定采用。表5.1.7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度、稳定承载力度、稳定承载力连墙杆强度、稳定承载力注:1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表示代数相加;2强度计算项目包括连接强度计算;3倾覆计算时,抗倾覆荷载组合不计入可变荷载。5.1.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5.1.8的规定。表5.1.8荷载分项系数计算内容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γG)可变荷载(γQ)构件、结构强度、连接强度、稳定承载力1.21.4构件、结构变形1.01.0整体稳定有利0.90不利1.21.45.2基本计算规定5.2.1结构、构件和连接的承载力应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计算。5.2.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2水平支承结构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3架体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4导轨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5附着支承、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6附着螺栓以及螺栓孔处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7提升系统强度、稳定计算;8连接节点焊缝和螺栓计算。5.2.3计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5.1.8条执行。5.2.4验算挠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采用荷载标准值。5.2.5提升系统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当按容许应力法对索具、吊具进行设计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1索具、吊具计算;2升降动力设备选择计算。5.2.6设计计算及技术参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架体构架和构配件采用型钢、无缝钢管及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制作时,应按GB50017的规定进行设计;2当架体构架和构配件采用焊接钢管、厚度小于6mm的钢板制作时,应按GB50018的规定进行设计;3架体构架和构配件应在线弹性范围内进行设计,不应采用钢材的塑性强度值。5.2.7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2.7采用。表5.2.7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205Q235钢抗剪强度设计值v120Q35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300Q355钢抗剪强度设计值v170Q420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380Q420钢抗剪强度设计值v325弹性模量2.06×1055.2.8架体构件的容许长细比[λ]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受压杆件、其他受压杆件不应大于150;2架体构架立杆不应大于210;3斜撑杆不应大于250;4受拉杆件不应大于300。5.2.9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2.9中规定的容许值。表5.2.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构件的容许挠度构件类别容许挠度[υ]脚手板L/150与10mm水平支承结构L/250与10mm悬臂受弯构件L/400与10mm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距。当为悬臂受弯构件时,L取2倍悬臂高度值。5.2.1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等级均为I级,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γ0=1.1.在荷载计算时,均应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γ0。5.2.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系数符合下列规定:1在使用工况下,竖向主框架的竖向荷载设计值应乘以附加安全系数γ1=1.3;2在升降工况下,竖向主框架的竖向荷载设计值应乘以荷载不均匀系数γ2=2.0;3水平支承结构的竖向荷载设计值应乘以附加安全系数γ4=1.3;架体构架立杆竖向荷载设计值应乘以附加安全系数γ5=1.2;4在坠落工况下,附着支承装置的竖向荷载设计值应乘以冲击系数γ3=1.5;5升降动力设备、设施的荷载设计值应乘以升降不均匀系数γ6=2.0。5.2.12位于建筑特殊部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进行专项设计。5.3构件结构设计计算5.3.1应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对各类结构件进行设计,满足结构强度、连接强度、刚度、变形和稳定承载的要求。5.3.2受弯构件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5.3.2-1)式中:σ——正截面应力(N/mm2)Mmax——最大弯矩设计值(N·mm);——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Wn——构件的净截面抵抗矩(mm3)。2单跨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应按下式计算:(5.3.2-2)(5.3.2-3)或(5.3.2-4)式中:ν——受弯构件的计算挠度(mm);[ν]——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mm);qk——均布线荷载标准值(N/mm);Pk——跨中集中荷载标准值(N);E——钢材弹性模量(N/mm2);Ix——毛截面惯性矩(mm4);L——计算跨度(m)。5.3.3轴心受拉或轴心受压杆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QUOTEσ=NAn≤fσ=式中:N——拉杆或压杆最大轴力设计值(N);An——拉杆或压杆的净截面面积(mm2);——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5.3.4拉弯构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QUOTENAn+MWn≤f式中:M——构件所承受的弯矩设计(N·mm);——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5.3.5轴心受压杆件稳定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1无弯矩作用:QUOTENφA≤fNφA≤f(5.2有弯矩作用:QUOTENφA+MW≤fNφA式中:N——杆件轴向压力设计值(N);QUOTEφ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按本规程附录A取值;A——受压杆件毛截面面积(mm2);M——受压杆件所承受的弯矩设计值(N·mm);W——受压杆件毛截面抵抗矩。5.3.6构件的节点连接强度应根据节点受荷的性质和节点连接的方式按下式计算:Fjd≤NRjd(5.3.6)式中:Fjd——作用于构件连接节点的荷载设计值(N);NRjd——构件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N)5.3.7水平支承结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支承桁架应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稳定结构;2水平支承结构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应设计成铰接并应使水平支承结构按静定结构计算;3水平支承结构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节点荷载设计值;2)杆件内力设计值;3)杆件最不利组合内力设计值;4)最不利杆件强度和压杆稳定性、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5)节点板及节点焊缝或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5.3.8.竖向主框架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主框架应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稳定结构,且受力明确;2竖向主框架内外立杆的垂直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1)内外水平支承结构的传递荷载;2)操作层的脚手板传递荷载。3竖向主框架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节点荷载标准值的计算;2)分别计算风荷载与垂直荷载作用下,竖向主框架杆件的内力设计值;3)计算风荷载与垂直荷载组合最不利杆件的内力设计值;4)最不利杆件强度和压杆稳定性、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5)节点焊缝或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5.3.9竖向主框架处于升降状态时,应按提升吊点设置于竖向主框架的底部,升降工况的施工荷载布设在架体的顶部作业层上对竖向主框架进行受力计算(图5.3.9),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提升前位置b)提升后位置图5.3.9竖向主框架受力计算示意图(一)1A支座已拆除,D支座已安装,B支座为升降支座,C、D支座可视为滑动支座,提升吊点可根据架体实际结构构造选择;2竖向主框架所承受的水平风线荷载应按下式计算:qw=γ0γQωk1L(5.3.9-1)3作用于竖向主框架提升点的作用力,应按下式计算:NE=γ0γ2(γG∑NGik+γQ∑NQik)(5.3.9-2)式中:qw——升降工况时竖向主框架所承受的风线荷载设计值(kN/m);ωk1——升降工况时风荷载标准值(kN/m2),取ω0=0.25kN/m2,并根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的最大高度按式5.1.5计算;NE——升降工况下作用于竖向主框架提升点的作用力设计值(kN);γ2——竖向主框架荷载不均匀系数,应取2.0;∑NGik——竖向主框架负荷范围内(一个机位)的架体构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导轨及升降结构自重标准值总和(kN);∑NQik——竖向主框架负荷范围内(一个机位)各作业层上升降工况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kN),应按3层同时作业每层施工荷载为0.5kN/m2进行计算。5.3.1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施工使用时发生坠落状态的计算,应按正常使用工况下的施工荷载布设在架体顶部各作业层上,支座A处于锁住状态,其他支座均处于滑动状态进行受力计算(图5.3.1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座A为有效支座,B、C支座可视为滑动支座;2架体所承受的水平风荷载应取正常使用工况下的基本风压值,按式5.1.5计算;3附着支承装置作用在竖向主框架上的竖向反力应按下式计算:Nc=γ0γ3(γG∑NGik+γQ∑NQik)(5.3.10-1)4水平支承结构(水平支承桁架)对竖向主框架的下拉力应按下式计算:NL1=QUOTE1212γ0γ3(γG∑QUOTENGik'''NGik'''+γQ∑QUOTENQik'''NQik''')(5.3.10式中:Nc——坠落状况下支座C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γ3——冲击系数,应取1.5;∑NGik——坠落状况下竖向主框架负荷面积范围内(一个机位)的架体、脚手板、防护网、水平支承结构、竖向主框架自重标准值总和(kN);∑NQik——坠落状况下竖向主框架负荷面积范围内(一个机位)的各作业层上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kN),应按主体结构施工2层、装饰施工3层同时作业计算;NL1——坠落状况下水平支承结构对竖向主框架的下拉力设计值(kN);QUOTE∑NGik'''∑NGik'''——在使用工况下竖向主框架负荷面积(纵向La宽度)以外的架体、栏杆、安全网、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及计算跨距内(支座水平间距)∑QUOTENQik'''NQik'''——在使用工况下竖向主框架负荷面积(纵向La宽度)以外的作业层上施工荷载值总和(kN)图5.3.10竖向主框架受力计算示意图(二)5.3.11竖向主框架应按不同工况状态下所承受的荷载,分别进行计算。5.3.12在对竖向主框架受力计算的基础上,应根据竖向主框架杆件内力分析的计算结果,对杆件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规范进行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设计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竖向主框架内外立杆、水平杆、斜撑杆的最大轴向力设计值分别选择同一规格的杆件;2节点连接应选择杆件中心交汇的构造。5.3.13应对竖向主框架顶部处于最大悬臂高度的水平位移进行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主框架在最大悬臂高度的工作状态下,顶部位移值(去除防护栏杆高度)应符合下式规定:υz≤[υz](5.3.13)式中:υz——竖向主框架顶部最大位移(mm);[υz]——竖向主框架顶部容许位移值(mm),应取40mm2对竖向主框架顶部最大位移计算时,应根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后顶部附着支承装置暂不能安装(图5.3.10),竖向主框架在水平风线荷载qw和因施工原因所产生的水平荷载Ns共同作用下的工况条件进行计算。5.3.14竖向主框架兜底横梁和吊拉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荷载设计值应依据主框架传递的反力计算;2结构构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并对连接焊缝及螺栓进行强度计算。5.3.15导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荷载设计值应根据不同工况分别乘以相应的荷载不均匀系数;2应对导轨杆件、防坠横杆进行抗弯、抗压、抗剪、焊缝、平面内外稳定性、锚固螺栓计算和变形计算。5.4附着支承装置设计计算5.4.1附着支承装置设计应进行下列计算:1附着支承装置的结构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计算;2附着支承装置与建筑结构连接的附着螺栓强度计算;3防坠落装置结构承载力计算;4防倾覆装置抗倾覆承载力计算;5使用工况时,附着支承装置上停层装置承载力计算。5.4.2附着支承装置应根据其结构和构造对内部结构件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计算,并应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进行设计,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附着支承装置应能承受所在机位的全部竖向荷载设计值;2附着支承装置结构件的强度、稳定承载力及连接强度应按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弯矩进行计算。5.4.3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竖向荷载设计值应取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坠落时的荷载设计值,并应按下式计算:N1=γ0γ3(γG∑NGik+γQ∑NQik)(5.4.3)式中:N1——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最大竖向荷载设计值(kN);γ0——结构重要系数,取1.1;γ3——冲击系数,取1.5;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γQ——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NGik——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总和(kN),包括单个机位覆盖范围内的架体构架、升降机构、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导轨等自重值;∑NQik——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kN),取单个机位所覆盖范围的架体按主体结构阶段2层同时施工或装饰阶段3层同时施工的施工荷载值计算。5.4.4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水平荷载设计值,应取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后最上部支座未安装时为最不利设计工况,并应按下式计算:(5.4.4-1)(5.4.4-2)式中:——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水平荷载设计值(kN);——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6;L——附着支承装置水平间距,应取机位间距最大值(m);H1——附着支承装置竖向间距,取楼层高度(m);Lz——架体构架重心距附着支承装置支撑点的水平投影距离(m);——悬臂高度系数;H2——竖向主主框框架悬臂高度(m);当悬臂段为2个半楼层时,取2个楼层高度加防护栏杆高度;当悬臂段为一个半楼层时,取一个楼层高度加防护栏杆高度。5.4.5单个附着支承装置上所承受的弯矩应根据其所承受的竖向荷载N1、水平荷载Ns’及其构造形式进行计算。5.4.6附着支承装置与建筑结构连接的附着螺栓,应取单根螺栓按下式计算:QUOTENvNVb2+NtNtbQUOTENvb=πd24fvbNv (5.4.6-3)式中:——单根螺栓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N),应取=N1/2;——单根螺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N),=NS/2;,——单根螺栓抗剪、抗拉承载能力设计值(N);d——螺栓直径(mm);——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材质为Q235级钢(N/mm2),应取;de——螺栓螺纹处有效直径(mm);——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材质为Q235级钢,应取。5.4.7防坠落装置承载力应根据单个附着支承装置所承受的竖向荷载设计值N1,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规范的规定分别进行强度和变形计算。5.4.8防倾覆装置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水平荷载Ns’及防倾覆装置的结构和构造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规范的规定对其各受力构件及连接部位进行构件强度、连接件强度计算;2防倾导向滚轮轴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5.4.8-1)(5.4.8-2)(5.4.8-3)式中:n1——单个机位在每楼层处的附着支座数量;n2——单个附着支座内同时受力的防倾导向滚轮数量;bl——滚轮轴外伸至滚轮中心长度,单位为(mm);AL——滚轮轴截面积,单位为(mm2);WL——滚轮轴截面抵抗矩,单位为(mm3)。5.4.9停层卸荷装置的承载力应根据使用工况时单个机位所承受的竖向荷载设计值N2,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分别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单个机位处竖向荷载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2=γ0γ1(γG∑NGik+γQ∑NQik)(5.4.9)式中:N2——单个机位处竖向荷载设计值(kN);γ1——结构重要系数,取1.3。5.4.10附着支承装置、升降支座附着螺栓处混凝土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附着螺栓的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NV≤1.35βbβlfcbd(5.4.10-1)式中:NV——单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N);βb——螺栓孔混凝土受荷计算系数,取0.39;βl——混凝土局部承压提高系数,取1.73;fc——最上层附着支承装置和升降支座附着结构混凝土龄期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b——混凝土外墙厚度或梁宽度(mm);d——附着螺栓的直径(mm)。5.4.10-1附着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压状况图1附着螺栓;2附着支承装置;3混凝土墙或梁2附着螺栓的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冲切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QUOTENt≤0.7umh0ftN式中:QUOTENtNt——单个螺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N);QUOTEumum——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可取螺栓垫板周长+4h0;QUOTEh0h0——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mm);ft——提升时升降支座附着结构混凝土龄期试块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5.4.10-2附着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冲切状况图1附着螺栓;2附着支承装置;3混凝土墙或梁5.4.11焊缝和螺栓进行强度计算时,应根据设计工况参照《钢结构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抗剪、抗拉计算。5.5升降机构设计计算5.5.1架体升降机构应根据所选择的传力构造,对提升横梁(悬吊结构)、滑轮、滑轮座及销轴、吊钩等进行强度、连接强度设计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升降机构结构件强度、连接强度设计时,提升力应按式5.3.9-2计算;2吊具、索具设计时,提升力应按下式计算:NT=γ0(∑NGik+∑NQik)(5.5.1)式中:NT——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提升力标准值(kN);∑NGik——升降工况下,竖向主框架负荷范围内(一个机位)的架体构架、水平支承结构、竖向主框架、导轨、升降机构自重标准值总和(kN);∑NQik——升降工况下,竖向主框架负荷范围内(一个机位)的各作业层施工荷截标准值总和(kN),应按3层同时作业,每层施工荷载为0.5kN/m2计算。5.5.2用作升降的横梁(悬吊结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式5.3.9-2计算升降工况下横梁的荷载设计值,两种工况选取最不利的荷载进行计算,并应乘以冲击系数2,使用工况时应乘以荷载不均匀系数1.3;2应对横梁进行强度和变形计算;3悬挂动力设备、防坠落装置的升降支座和附着支承装置应分别计算。5.5.3升降动力设备应按升降工况提升力进行选择设计,升降动力设备能力应符合下式的要求:TE≤Tc(5.5.3-1)TE=γ0γ6(∑NGik+∑NQik)(5.5.3-2)式中:TE——架体升降时的提升荷载设计值(kN);Tc——提升设备额定提升力(kN);γ6——升降荷载不均匀系数,应取2.0。5.5.4当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架体提升设备时,液压千升顶油缸内的工作压力应按下式计算:Py≥1.2PⅠ(5.5.4-1)(5.5.4-2)(5.5.4-3)式中:Py——液压油缸内工作压力额定值(kN/cm3);PⅠ——活塞的工作阻力标准值(kN/m2);PⅡ——活塞杆设计推力额定值(kN);D——活塞直径,单位为厘米(cm);η——油缸的机械效率。5.5.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系统所用的索具、吊具承载力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索具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0;2吊具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0。
6构造要求6.1一般规定6.1.1附着式升降脚手主要有侧提升和中心提升两种形式。图6.1.1-1常见侧提升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示意图图6.1.1-2常见中心提升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示意图1-竖向主框架;2-外防护网;3-临时拉结;4-刚性支撑(三角撑或Z字撑);5-防倾覆、防坠落装置;6-附着螺栓;7-导轨;8-停层卸荷装置;9-升降支座;10-升降动力设备;11-附着支承装置;12-下吊点;13-底部水平支承桁架;14-封闭翻板;15-走道板;16-滑轮组;17-上吊点;18-兜底横梁6.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构造合理、传力明确、安拆方便,同步控制装置应能控制架体安全运行;防倾覆、防坠落装置应灵敏可靠,能有效防止架体发生坠落和倾覆。6.1.3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象特点,制定抵御台风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应设置架体抵抗风荷载上翻力的拉结措施。6.1.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型号、单元结构参数、主要产品材料和规格、防坠落装置等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一致。6.1.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附着支承装置和支承结构、防倾覆和防坠落装置的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6.1.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雷接地装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6.2架体构架6.2.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体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2架体脚手板净宽度不应小于0.60m,不应大于1.2m;3架体步距和立杆纵距均不应大于2m;4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6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竖向主框架支承点处的架体内、外侧距离不应大于5.4m;5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2m,且不应大于邻近跨度的1/2;6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00m²,且不应大于型式检验报告的乘积;7架体顶部防护高度应高出作业层不应小于1.5m;8使用工况下,架体悬臂高度不应大于2/5架体高度,且不应大于6m,当大于6m时,架体结构上必须采取相应的刚性连接措施。6.2.2竖向主框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主框架应与架体同高度,与墙面垂直,并与水平支承结构形成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空间几何不变体系的稳定结构;2竖向主框架应为桁架或刚架结构,各杆件轴线应汇交于节点处,如不能交汇于一点,应进行附加弯矩验算;3竖向主框架结构形式、杆件材料和规格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相同。4竖向主框架构件应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对接处的连接强度不得低于杆件强度;5竖向主框架内侧应设置导轨,并与导轨刚性连接。6.2.3水平支承结构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支承结构应为桁架结构或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各杆件的轴线应交汇于一点;2水平支承结构构件应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当采用节点板构造连接时,其节点板厚度不应小于6mm,且应满足设计要求;3水平支承结构结构形式、杆件材料和规格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相同;4采用桁架结构形式时,高度不应小于600mm;5水平支承结构应连续布置在架体底部的内外两侧,并应与竖向主框架可靠连接;6水平支承结构的接头应与走道板的接头错开设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连接处的强度、刚度不得低于水平支承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7水平支承结构遇塔式起重机附着、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不能连续设置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使其强度和刚度与水平支承结构相当。6.2.4脚手板、翻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业面应铺设金属脚手板;2脚手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防滑功能,不得有裂纹、开焊、硬弯等缺陷,板面挠曲不得大于10mm,任一角翘起不得大于5mm,厚度不应小于2mm;3架体底层、中间防护层应设置翻板,翻板一侧与架体金属脚手板可靠连接,另一侧应搭靠在建筑结构上;当无法搭靠时,应采取防下翻措施;底部翻板应铺设严密,防护层翻板除预留不影响架体正常升降的洞口外,其余部位应密封严密;4使用工况下架体与工程结构表面之间应采取可靠的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的防护措施;5脚手板与防护网之间应有可靠的封堵措施。6.2.5架体应在以下部位采取可靠的加强构造措施:1与附着支承装置的连接处;2架体上提升机构的设置处;3架体上防坠落、防倾覆的设置处;4架体吊拉点设置处;5架体平面的转角处;6因遇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设施需要断开或开洞处;7其它有加强要求的部位。6.2.6物料平台不得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部位和结构构件相连,其荷载应直接传递给建筑工程结构。6.2.7架体遇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设施需断开或开洞时,断开处应加设栏杆和封闭防护,开口处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及物料坠落的措施。6.2.8导轨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选用槽钢形式的导轨时,不得小于6.3#槽钢,宜选用8#槽钢;2当选用钢管形式的导轨时,圆管不得小于Φ48.3×3.2mm,方管壁厚不得小于3mm;3防坠横杆间距应与防坠落装置匹配,且不应大于150mm;4防坠横杆应采用圆钢,直径不得小于28mm;5导轨长度应覆盖至最顶层的脚手板;6导轨的材料和规格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相同。7导轨与竖向主框架连接,通过附着支承装置固定于建筑结构上,导轨接长应采用刚性接头,导轨在附着支承装置处应设导向装置,数量不应少于3处。6.2.9在台风季节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时,应设置架体抵抗风荷载上翻力的拉结措施。6.2.10架体应设置上下步梯,步梯应设置扶手栏杆。步梯若增加架体宽度,步梯两侧须增设竖向主框架。6.3安全装置6.3.1附着支承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已建楼层处均应设置一道附着支承装置,每个附着支承装置均应设置有防倾覆导向及防坠落装置,各装置应独立发挥作用,升降工况有效支座不应少于2个,使用工况有效支座不应少于3个;2附着支承装置与建筑结构附着螺栓不应少于2根,宜优先采用上下布置,附着螺栓的螺母应采用双螺母或单螺母加装弹簧垫片;如果采用支座转换件,其连接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3附着螺栓的选用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直径应≥30mm;垫板尺寸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附着螺栓的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应不少于3丝且不得小于10mm;4附着支承装置和升降支座应附着于结构梁或剪力墙上,附着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00mm,附着结构混凝土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15MPa,升降支座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20MPa;5严禁利用附着支承装置悬挂提升设备,升降支座必须独立设置,并附着在结构梁或剪力墙上;6附着支承装置应附着在结构梁或剪力墙上,对附着在特殊情况下的结构时,应经主体结构设计单位复核确认。7附着支承装置附着于阳台梁时,不得采用钢丝绳卸荷,梁的大小不应小于200mm×450mm,且应对结构承载力进行复核计算。8飘窗、悬挑板上不能直接安装附着支承装置时,应采取相应转换件加卸荷措施的附着,并应进行受力计算。9在PC构件上安装附着支座时,PC构件承载力应经结构原设计单位复核确认,宜加设拉杆、顶撑等卸荷措施。10当附着支承装置附着楼层结构内缩时,应通过设计计算增设相应构造柱的加强措施。6.3.2停层卸荷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停层卸荷装置应设置于附着支承装置上,必须是定型化装置,具有高低调节功能,且不能作为防坠落装置使用。当采用顶撑杆时,其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小于70°;2每个竖向主框架处停层卸荷装置不得少于2道,且应满足承载力要求;3严禁采用钢管脚手架扣件或钢丝绳作为停层卸荷装置使用;4停层卸荷装置可能产生水平分力时,应通过设计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5停层卸荷装置的材料和规格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一致。6.3.3防倾覆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体导轨应设置不少于2个的防倾覆装置,防倾覆装置每侧应有2个防倾导向轮;2在升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的防倾覆装置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一个标准层层高;在使用工况下,最上和最下的防倾覆装置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个标准层层高;3防倾导向轮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应小于5mm;4防倾导向轮应与附着支承装置可靠连接,导向滑轮应固定可靠、转动灵活。6.3.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采用卡阻式的防坠落装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个升降动力设备处不得少于2个防坠落装置,且在升降和使用工况下均必须起作用;2防坠落装置必须采用机械式的全自动复位装置,严禁使用手动复位装置;3防坠落装置的材料和规格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相同;4防坠落装置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运转自如;5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外,制动距离应≤80mm。6.4升降机构6.4.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选用电动升降设备或液压升降设备。6.4.2架体应在每个竖向主框架处设置升降机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吊点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上;且吊点位置与竖向主框架中心线水平距离不得大于500mm;2升降机构应与评估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相同;3升降支座与建筑结构附着螺栓不应少于2根,升降支座挂点板厚度不少于10mm;4升降动力设备宜选用低速环链电动提升机或电动液压升降设备,同一单体建筑应采用同厂家、同一规格型号设备,且运转应正常;5当升降机构采用钢丝绳、滑轮组传动方式,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匹配、钢丝绳的选用、端部固定和使用应符合《起重机械滑轮》GB/T2754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T5972等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6设置电动液压升降设备的架体部位应有加强措施;7液压升降设备应有防止失压的控制措施。6.4.3电动提升机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运行过程中,应具有制动和定位的功能,在额定载荷下,应满足制动下滑量S≤ν/100(ν为1min内载荷稳定提升的距离mm),且不应大于2mm的要求。6.4.4电动提升机所用电动机应选用S2或S1工作制,负载持续时间不宜小于30min~60min,或全时制。6.4.5起重链条的构造、质量及精度,应符合《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GB/T20946和《起重用短环链T级(T、DAT和DT型)高精度葫芦链》GB/T20947的有关规定。6.4.6环链机构中使用的上吊钩、下吊钩锻造尺寸公差应符合《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GB/T12362的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吊钩表面应光洁,不应有折迭、过烧及降低强度的局部缺陷;2吊钩不得有影响其使用安全的表面和内部裂纹;3吊钩上的缺陷不允许焊补;4吊钩应有闭锁装置。6.4.7低速环链电动提升机在上吊钩与横梁之间宜采用轴销传感器连接,轴销传感器的强度应大于等于上吊钩与横梁之间的连接轴的强度。6.4.8电动提升机在使用时,上、下吊点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水平投影偏差不应大于150mm,起重链条与铅垂线夹角不应大于10°,下降时双链的尾链应大于200mm。低速环链电动提升机运行时,上吊钩与下吊钩距离不应小于1m。6.4.9低速环链电动提升机悬挂后,应保证能360°自由旋转;上吊钩、下吊钩应与刚性吊环连接。6.4.10当采用液压升降设备做为升降动力时,液压油路应选用钢油管或高压软胶管,内部应设置2套机械锁紧机构,遇有油路破裂、停电等情况时,锁紧机构应能自动锁紧。6.5同步控制装置6.5.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必须配备同步控制装置,同步控制装置应具有超载声光报警功能,且在荷载或高差超过限值时自动停机。当只有2个机位同时升降时,可采用两机位间水平高差同步控制装置;当多机位同时升降时,应采用限制荷载控制系统,对架体运行的超载进行控制。6.5.2采用限制荷载控制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荷载自动监测和超载报警、自动停机的功能,并应具有储存和记忆显示功能;2架体升降过程中,当机位的荷载变化值超出15%时,应以声光形式自动报警和显示报警机位;变化值超出30%时,应自动停机;3应具有自身故障报警功能,并应能适应施工现场环境;4性能应可靠、稳定,控制精度应在5%内。6.5.3采用水平高差同步控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各提升点的实际提升高度自动监测功能,并应具有储存和记忆显示功能;2架体升降过程中,相邻机位高差超过30mm时,应以声光形式自动报警和显示报警机位进行预警提示,并自动停机。6.5.4同步控制装置应由荷载检测单元、总控箱、分控箱、通讯电缆、监控软件、动力电缆组成,并应有专业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6.5.5分控箱和荷载检测单元应能实时采集各机位的荷载数据,并应能通过通信电缆传送至上位机或总控制柜。上位机或总控制柜应能对各机位数据实时分析处理,发出控制指令,自动控制各机位的运行状态。6.5.6分控箱应能显示机位编号,并应设有能记录和显示机位信息的装置。6.5.7总控制箱应有急停、单机手动和多机手动控制功能;应能实时显示和记录各机位的荷载值、故障信息和运行状态,并应能自动下达指令。6.5.8当用分控功能调整环链松紧度时,应由专人负责操作,不应使用正、反机械开关。6.5.9同步控制装置应安装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年。6.5.10同步控制装置的遥控装置遥控距离不应低于80m。6.5.11同步控制装置电源、电缆及总控箱等布设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
7安装、升降、使用与拆除7.1一般规定7.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升降、使用与拆除作业应按国家及广东省相关管理规定及现行标准执行;7.1.2安装、升降和拆除作业前,架体下方应划定安全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警戒标识,并派专人值守,严禁无关人员入内。7.1.3安装、升降作业前,应确认附着支承装置处的结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作业。7.1.4架体螺栓穿入方向宜一致,按要求配齐垫片,使用专用工具紧固。7.1.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拆除和升降应在白天作业,当遇5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浓雾(水平能见度不足50m)和雷雨等恶劣天气和影响正常施工的恶劣条件时,不得进行作业。7.1.6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出现升降故障或严重安全隐患时应停止作业,故障或安全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作业。7.1.7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带病、疲劳作业。7.1.8安装、拆除及升降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时,必须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确保架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7.1.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临时用电设置和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7.1.1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装置应全部合格,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备,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7.1.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同步控制装置的安装和试运行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7.1.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动力设备、防坠落装置、同步控制装置应具有防雨、防砸、防尘、防混凝土污染的措施。7.2安装7.2.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作业前,应按第8章规定对架体主要构件进行检查验收,对主要受力结构件进行重点检查,核验其检验报告以及出厂合格证,敞口空心管材内部腐蚀、弯曲变形、开焊开裂等达到报废标准应立即更换,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7.2.2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做好规格和数量铭牌标识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无积水。7.2.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装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设置架体防倾覆和防风措施。7.2.4作业前应对使用的起重设备状况进行检查,起重量及作业范围应满足安装要求。7.2.5起重设备吊装时应严格执行起重吊装安全操作规程,设专人指挥,各部件应捆绑牢靠,零散部件应装入容器吊运。7.2.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前,应设置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的设计和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平台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进行专项设计;2安装平台基础满足承载力要求,按附录C表C.0.1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并应采取相关排水措施。3安装平台应有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防护设施,并应编制安装平台搭设专项施工方案;4安装平台的承载层水平误差小于15mm,承载力应满足方案和架体搭设要求;5安装平台的构造应满足架体搭设作业要求,承载层应设置有防滑、抗倾覆和临边防护等措施;6安装平台的连墙件、剪刀撑必须与架体同步搭设,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的有关规定。7安装平台搭设完毕后,应按附录C表C.0.2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7.2.7竖向主框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相邻竖向主框架的高差应不大于20mm;2竖向主框架垂直偏差应不大于5‰,且不得大于60mm;3刚性支架与立杆的连接点应靠近刚性支架上下两端端部,连接紧固;4导轨拼接应保持垂直对正、对接平直,相互错位形成的阶差不应大于1.5mm。7.2.8当水平支承结构采用水平支承桁架时,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片式水平支承桁架应在架体底部内外侧设置;2当桁架立杆与架体立杆不重合时,应进行附加弯矩验算。3水平支承桁架不能连续设置时,应采取不低于水平支承桁架强度和刚度的加强措施。7.2.9附着支承装置安装前,应对附着建筑结构部位及预埋件进行查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附着支承装置的预留附着螺栓孔中心误差应小于15mm,内外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0mm,距建筑结构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附着支承装置背板不得露出结构边缘;2附着支承装置应采用2根的附着螺栓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当采用加高件时,应采用双螺栓与加高件连接;3附着支承装置采用预埋件方式附着时,应对预埋件承载力进行验算,并记录预埋过程和进行隐蔽验收;4附着支承装置应安装在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已建楼层,当在建楼层无法安装附着支承装置时,应设置防止架体倾覆的刚性拉结措施;5附着螺栓孔、预埋件的设置应保证架体在使用和升降过程安全,同时不应损坏工程结构。7.2.10升降机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升降机构与升降支座、竖向主框架可靠连接;2升降支座应采用不少于2根螺栓附着在建筑结构上;3升降动力设备应运转正常;4升降动力设备应设置防止脱绳装置。7.2.11脚手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板、翻板应按牢固,且架体底部应封闭严密;2脚手板对接时,纵向边框应连接可靠;3操作层应设置固定牢靠的脚手板,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得大于150mm,与建筑结构的间隙不大于300mm,且应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要求;4层间作业面距结构楼面高度大于2.0米时,架体内侧应加设防护措施。7.2.12防护钢板网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张防护网的固定不得少于4个固定点,通过螺栓或销轴组件固定与边框上,严禁采用铁丝绑扎固定。2防护钢板网边框应设置剪刀撑,并应与架体主要受力杆件固定牢固。3防护钢板网安装立面平整,图案规则,缝隙对齐横平竖直;4架体断开或开洞时,开口处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的措施,断开处应沿架体全高设置防护钢板网封堵严密;5架体在开洞口时,洞口高度不得超过2个楼层高度。7.2.11架体安装过程中不得利用已安装部位的构件起吊其他重物,且安装过程中架体与建筑结构之间应采取可靠的临时固定措施。7.2.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必须对所有的连接螺栓进行检查、紧固,确保连接可靠。7.2.13架体安装完成应按本规程附录D表D.0.1对架体进行自检。7.3升降7.3.1架体安装完毕,首次提升前应按本规程第8章规定对架体进行检查验收,自检合格后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提升作业。7.3.2架体升(降)作业前应对架体进行全面检查、调整,按本规程第8章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升(降)作业。7.3.3架体升(降)前,升降支座附着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且不得小于20MPa。7.3.4升(降)状态下,防坠落、防倾覆装置应齐全有效,同步控制装置应灵敏有效。7.3.5架体提升钢丝绳绳端套环采用插编的,插编长度不小于20倍直径,且不小于300mm。7.3.6建筑结构施工无特殊工艺需求的情况下,架体整体升降的机位数量不应超过35个,如有特殊构造需单片升降时,架体应设置分组缝。7.3.7架体升降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升降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2任何人员不得停留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3升降过程中施工荷载不应超过0.5kN/m2;4所有妨碍升降的障碍物应已拆除;5所有影响升降作业的约束已解除;6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不应大于30mm,架体整体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80mm。7.3.8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令、统一指挥,升降指令应由指挥人员下达;作业人员服从指挥,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有关人员严密监控。7.3.9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和隐患后方可继续升降作业。7.3.10当采用环链葫芦作升降动力时,应严密监视其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翻链、绞链和其他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7.3.11当采用液压设备作升降动力时,应及时排除液压系统的泄漏、失压、颠动、油缸爬行和不同步等问题和故障,确保正常工作。7.3.12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工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固定工作前,升降操作人员不应擅自离岗或下班。7.3.13每次升(降)就位固定后,按本规程第8章的规定对架体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3.14架体升(降)时,同步控制装置应实时显示和储存监测数据,数据采样周期不宜超过0.02s,储存时长不宜少于12个月;宜具备远程监测功能。7.3.15动力设备不得在不同机位间反复移动、周转。7.4使用7.4.1竖向主框架处的有效停层卸荷装置不应少于2道。7.4.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不应超过其设计及使用说明书的性能指标,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超载,不得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7.4.3架体上的建筑垃圾和杂物应及时清理。7.4.4使用过程中,不得在其上进行下列作业:1利用架体吊运物料或堆放模板;2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或缆索;3在架体上推车;4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结件;
5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6利用架体设置塔吊通道;7其他影响架体安全的作业。7.4.5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使用。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不得作为垂直运输设备使用。7.4.6当架体未被其它防雷装置有效覆盖时,应将架体连接至结构避雷系统,并保持与结构防雷系统的良好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7.4.7防倾覆、防坠落装置应保持齐全有效;塔吊、施工升降机等临时拆搭部位防护应严密有效。7.4.8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7.4.9应及时清理导轨、附着支承装置、防坠落装置、电动葫芦链条、葫芦滑轮等的混凝土杂物,防止升降过程中卡阻。7.4.10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层应按规定配备消防灭火器材。7.4.11在PC构件上设置架体附着点,使用中应对PC构件处提升吊挂点和附着支承装置连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7.4.12当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和架体停用超过3个月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7.4.13当架体停用超过1个月或遇6级及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7.4.14架体构件出现损坏变形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架体主要受力构件出现明显变形损坏时,应根据损坏原因编制修复方案和人员高处作业安全措施,修复过程中应保持架体稳定。7.4.15电动葫芦在使用阶段应保持与架体连接状态,并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同步拆除。7.5拆除7.5.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拆除单元的分块尺寸和重量、拆除构件吊装设备,并应有构件吊装工况分析和索具、吊点的设计。7.5.2附着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原则是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7.5.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除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拆除区域地面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志,设专人看护;2拆除作业前,应对架体进行全面的检查,清除杂物;3在危险部位拆除作业时,应临时设置施工人员作业平台;4采用起重机械起吊架体单元作业时,钢丝绳索未捆绑牢固前,架体不得提前拆卸松动;起吊时必须保证架体平衡,必要时设置牵拉晃绳保护,严禁作业人员站在吊离的架体上;5架体单元断开操作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非断开架体一侧,并采取可靠安全措施,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拟吊离的架体上作业;6当架体和附着支承装置一同拆除时,附着支承装置应有防滑脱措施,应先确认起重吊绳受力后,方可拆除;7拆装作业中,不得抛扔材料、配件、设备等物品及杂物;且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8架体落地时应减速轻缓,平稳放置;架体地面解体时须做好临时支撑,防止构件倾倒引发事故;9拆除材料分类堆放整齐,高度不得超过2m。
8检查与验收8.1安装平台检查与验收8.1.1安装平台搭设前,对安装平台的地基与基础应进行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8.1.2安装平台搭设完毕后,应对平台架体进行一次整体检查及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8.1.3在安装平台搭设质量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1安装平台专项施工方案;2安装平台材料与构配件的质量检验记录;3安装平台搭设安全技术交底记录;4安装平台地基及基础验收记录;5平台架体每搭设完6∼8米的分段验收记录。8.1.4安装平台分项工程的验收,除应检查验收文件外,还应对搭设质量进行现场核验,在对搭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下列项目应进行重点检查与验收:1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应无松动、悬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2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钢管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的有关规定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3杆件的设置和连接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的有关规定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4连墙件设置应符合规范和方案要求,应与主体结构、架体可靠连接;5外侧安全立网、内侧层间水平网的张挂及防护栏杆的设置应齐全、牢固;6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应及时、齐全。8.1.5安装平台应按本规程附录C表C.0.1基础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搭设。8.1.6安装平台搭设完成后,应按本规程附录C表C.0.2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8.1.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平台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下列项目应进行检查:1立杆与水平杆、连墙件应无松动,架体应无明显变形;2地基应无积水,垫板及底座应无松动,立杆应无悬空;3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本规程要求;4应无超载使用。8.1.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按本规程附录C表C.0.2对安装平台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1遇有6级及以上强风或大雨后;2停止安装超过一个月;3架体遭受外力撞击等作用;4架体部分拆除;5其他特殊情况。8.1.9安装平台安装过程中,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进行现场监督,对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施工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8.1.10安装平台验收后应形成记录,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8.2构配件检查与验收8.2.1构配件出厂时应按照工艺要求及检验规程进行检验;附着支承装置、防坠落装置、防倾覆装置等关键部件应进行100%检验;构配件出厂时,应提供出厂合格证。8.2.2对进入现场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并按本规程附录B表B.0.1的规定进行进场检查与验收。1应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3钢构件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构件应有防锈措施;5附着螺栓应按照批次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6当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构配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8.2.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防坠落和附着支承装置应按本规程附录B表B.0.1的规定进行进场检查与验收。8.2.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动力设备进场应按本规程附录B表B.0.1的规定进行进场检查验收。8.2.5同步控制装置的有效性应经过测试完成后方可按本规程附录B表B.0.1进行验收。8.3架体构架检查与验收8.3.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具备下列资料:1相关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权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3产品进场前的检查记录;4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证书;5各种材料、工具的质量合格证、材料单、检测报告;6防坠落装置、防倾覆装置、升降机构、同步控制装置的重力传感器、附着螺栓和其它主要部件的合格证及检验报告。8.3.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首次安装完毕;2提升或下降前;3提升或下降到位,投入使用前;4停用超过1个月;5遇6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劳务安全生产专项合作合同版B版
- 2(2024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商业房产转让协议模板简化版版B版
- 2024年大数据分析:市场调查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合同
- 2024家装油漆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委托检验协议书
- 2024年工程合作三方保证金合同范本版B版
- 2024年定制规格片石订货协议版B版
- 2024年个人借款协议简化格式
- 2024年度9A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开发合同
- 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公开课)课件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2024年度仓储管理外包协议
- 售后服务人员培训资料课件
-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
- 2024年港股通知识测评试题
- 新疆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非遗漆扇扇子科普宣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