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这两种在法律领域中常见的责任原则。过失相抵原则,又称为过失相杀原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过失时,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平衡双方的权益。而无过错责任原则,则是指无论当事人是否有过失,都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主要适用于特定类型的侵权行为。过失相抵原则体现了法律对公平的追求,强调当事人在行为中应当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一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证据收集、责任划分等。相比之下,无过错责任原则更加注重对受害者的保护,无论其是否有过失,都能得到一定的法律救济。本文将分别介绍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基本概念、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这两种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本文还将对这两种责任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以期对法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二、过失相抵原则的内涵与外延过失相抵原则,作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核心在于在多方当事人因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时,各侵权行为人之间可以相互比较过错程度,以减轻或免除某一方或某些方的责任。这一原则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是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重要补充。过错比较:过失相抵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首先要确定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过错程度的判定通常依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主观过错、因果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责任减轻:在确定了各方的过错程度后,法院可以根据过错比较的结果,相应减轻或免除某一方或某些方的责任。这种减轻或免除并非绝对,而是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公平正义:过失相抵原则体现了民法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它要求在多方侵权案件中,不仅要追究侵权方的责任,也要考虑到受害方的过错,以实现责任的公平分担。适用范围:过失相抵原则主要适用于多方共同侵权案件,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违约、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领域的案件。与其他原则的关系:过失相抵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等其他民法基本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具体案件中,法院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则,以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法律效力:过失相抵原则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判决中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来调整各方的责任承担。过失相抵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通过过错比较和责任减轻,实现了多方侵权案件中责任的公平分担,体现了民法中的公平正义精神。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过失相抵原则,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内涵与外延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为无过失责任原则或严格责任原则,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法律规定了其应当承担责任,行为人即应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一原则在民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处理某些高度危险活动、环境污染等复杂社会问题时,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内涵上,无过错责任原则强调的是责任承担与行为人的过错状态无关,而更多地关注于损害结果和法律规定。这意味着,即使行为人没有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该行为被法律明确规定为无过错责任范畴,那么行为人仍需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责任承担方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行为人的责任,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外延上,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活动或领域,如核能利用、航空运输、高速铁路运输等。在这些领域,由于活动本身的危险性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法律规定行为人承担无过错责任,旨在通过强化责任追究,促使行为人更加谨慎地从事活动,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无过错责任原则还适用于一些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特殊领域。在这些领域,由于损害后果往往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严重性,且因果关系难以证明,因此法律规定行为人承担无过错责任,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内涵与外延体现了民法对于特定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特别保护。通过强化行为人的责任承担,无过错责任原则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四、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的冲突与协调在撰写这一段落时,我们将详细分析过失相抵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它们的定义、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和条件。接着,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阐述这两种原则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冲突点,并深入探讨这些冲突对法律和伦理的影响。在分析冲突的基础上,我们将转向探讨协调机制,包括现有法律框架下的协调尝试、法院判决和司法解释的分析,以及国际经验的借鉴。我们将提出改进现有法律规定的建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司法实践提出建议。这个大纲是撰写这一段落的指导性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研究和分析来填充和调整。五、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对于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民事侵权案件中,过失相抵原则常被用于减轻侵权人的责任。例如,当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过错时,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适当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这既体现了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也体现了对侵权人合理利益的兼顾。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如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在这些案件中,即使加害人没有过错,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一方面,如何准确判断受害人的过错程度以及加害人的责任范围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这需要法官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加重加害人的责任负担,引发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需要充分考虑加害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确保判决的公平性和可行性。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则,可以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也需要注意到这些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以便不断完善和优化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六、结论在深入研究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责任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用场景。过失相抵原则强调的是责任主体在损害发生时的过错程度,要求责任主体对自身的过错负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公平。这一原则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处理合同违约、侵权责任等领域时,通过过失相抵,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秩序。而无过错责任原则则更多地体现了法律的补偿性和保护弱者的精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便责任主体没有过错,但因其行为或物品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此时,无过错责任原则便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例如,在高度危险作业、环境污染等领域,无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责任主体对损害进行赔偿,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无论是过失相抵还是无过错责任,都需要在司法实践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法律不是僵化的条文,而是活的规则。在处理具体案件时,法官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损害的程度、责任主体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适用何种责任原则,以实现法律的公正与公平。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作为两种重要的法律责任原则,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用场景。在未来的法律实践中,我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这两种原则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参考资料:侵权行为法上的过失相抵制度是指在侵权行为中,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则可以据此减少对方的损失。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并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在侵权行为法上,过失相抵制度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一方违反了交通规则或者有其他过错行为,导致事故发生,那么该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方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者存在其他免责事由,就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制度来减轻自己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在产品责任中,如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存在过错行为,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害,那么该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方能够证明自己已经采取了合理的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存在不可抗力等免责事由,就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制度来减轻自己的赔偿责任。其他侵权行为:在其他侵权行为中,如果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导致他人受到损害,也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制度来减轻自己的赔偿责任。过失相抵制度是侵权行为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旨在平衡双方的利益关系,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并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和谐。在传统的侵权法中,无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通常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涉及到无过错责任的适用。过错对无过错责任的赔偿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过错对无过错责任赔偿范围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无论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无过错责任的赔偿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在某些情况下,过错的减轻或免除也会影响到无过错责任的赔偿范围。例如,如果受害者自身存在过错,那么加害者的赔偿责任将会相应减少。如果加害者的过错程度较轻或者不存在过错,那么其赔偿责任也将得到减轻。我们来看看过错的概念及其对无过错责任赔偿范围的影响。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类型。对于有过错的行为人来说,其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对于无过错的行为人来说,其不应当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如果受害者的损失是由于加害者的故意造成的,那么加害者仍然需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这是因为法律认为加害者的故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我们需要总结全文的观点并进行讨论。过错对侵权法上无过错责任赔偿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过错的减轻或免除会影响到无过错责任的赔偿范围,并且过错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到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避免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侵权法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侵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突破了传统过错责任原则的束缚,为受害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法律救济。本文将对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侵权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参考。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严格责任原则,是指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这一原则的特点在于,它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归责前提,而是强调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危险责任理论和社会化救济理论。危险责任理论认为,某些特定行为由于其本身的危险性,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其没有过错。社会化救济理论则认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助于实现损害的社会化分担,减轻受害者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法中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产品责任、动物致人损害等特殊领域。在这些领域,由于行为人往往难以证明其没有过错,或者过错的证明成本过高,因此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虽然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可能导致行为人承担过重的责任,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同时,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设立专门的救济基金、强化责任保险等,来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有效实施。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法中的重要理论,它突破了传统过错责任原则的束缚,为受害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法律救济。该原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期待侵权法能够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发挥更大的作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亦称客观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它是民法归责原则中的一个特殊原则。主要含义是指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事实客观存在,以及行为人的活动和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损害后果是因果关系,而特别加重其责任,让行为人对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而提出的。最早在《法国民法典》中首先得到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责任保险等制度的发展,对损害赔偿由个人转向社会分担,无过错责任普遍采用,在有些领域有取代过错责任的趋势。中国民法也承认无过错责任原则,并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无过错责任可分两类,一类是指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第二类是对于产品责任,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致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饲养动物造成损害的责任等,致害人员无过错仍应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学术上也把无过错责任称之为“客观责任”或“危险责任”,英美法则称之为“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具体的适用范围是民法通则第122条、第123条、第124条、第125条、第127条、第133条所规定的侵权行为。本国单行法规对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作出了规定,比如卫生法第39条、第40条;药品管理法第56条;兽药管理法第47条;环境保护法第23条;水污染防治法第41条、第42条等。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依据上述规定以及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款之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损害的发生既不是加害人的故意也不是受害人的故意和第三人的故意造成的,但法律规定由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归责原则;它是一种基于法定特殊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其目的在于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有效弥补受害人因特殊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它与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共同构成现代司法制度中侵权民事责任的三大归责原则。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包括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和免责事由的法定性。没有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不能构成无过错责任;同时,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不能免责。行为人不必过错。是指责任的承担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认定责任时无需受害人对行为人具有过错提供证据,行为人也无需对自己没有过错提供证据,即使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法定的适用范围:无过错责任原则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其适用范围。民法通则规定的典型的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案件有: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等损害赔偿案件。法定的免责事由: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条件由法律规定,但各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免责事由并不是完全相同的。①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免责条件。但产品质量法第41条第2款规定了三种免责事由,一是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二是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是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但必须由生产者举证证明。②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按照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只有一个免责条件,即损害结果是受害人的故意造成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了四个因高压电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电力设施产权人的免责条件: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受害人以触电方式自杀、自伤;三是受害人盗窃电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电事故;四是受害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此规定与民法通则的规定并不相悖。农药管理条例第45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等事故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并未另行规定免责条件。其他如《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爆炸物品管理条例》、《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样未另行规定免责条件。③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法通则第124条未规定免责事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确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复函》十分明确地指出:“承担污染赔偿责任的法定条件,就是排污单位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并使其他单位或者个人遭受损失。现有法律法规并未将有无过错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标准,作为确定排污单位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④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的免责事由有二:一是受害人的过错。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减轻或者免除饲养人责任,受害人的一般过错,不减轻。《侵权责任法》第78条。二是第三人的过错。由第三人与饲养人承担不真正的连带责任。第三人承担最终责任。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侵权责任法》第83条。笔者以为,上述法定的免责事由虽不均衡,但受害人的故意和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的不可抗力应当作为所有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通用的必然免责事由。过错责任原则是行为人基于自身的过错而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它是现代侵权法之基本归责原则,可分为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前者要求受害人举证证明加害人有过错以及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后者要求加害人举证证明自身没有过错以及自身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推定加害人有过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有过错必须担责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侵权法理论上讲,过错是主观上的,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①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②行为的违法性;③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④行为人有过错。应当注意的是,民事责任上的故意和过失有别于刑事犯罪的故意和过失,它没有民事法律后果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民事侵权上的故意和过失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是一样的,没有孰重孰轻之别,而刑法意义上的故意和过失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区别很大,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且相应较轻。从构成要件可以看出,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有二:①前者的行为是法定的,它不必具有违法性特征,后者的行为具有违法性;②前者行为人不必过错,后者有过错。在司法实践中应加以区别。应将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加以区别。特殊侵权的种类很多,但并非所有的特殊侵权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宪法第41条第3款、民法通则第121条、国家赔偿法第2条均作了规定,虽然三者在用词造句上不完全相同,但相互是统一的,并不矛盾。在法条中,虽然只有国家赔偿法使用了“违法行使职权”一词,而宪法和民法通则没有使用,但三者都用了“侵犯”一词。“侵犯”的含义:①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②侵入别国领域。基于立法措词的严谨性,本人完全有理由认为“侵犯”一词在法条中的出现就是对行为合法性的否定评价,因此实施侵犯行为本身就是违法,依据现代侵权法中的“违法推定过失”规则,完全可以得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适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而非无过错责任原则。将无过错责任与混合过错责任加以区别。混合过错是指对于损害的发生,加害人与受害人均有过错。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此规定是对该法第106条第2款的补充,同样是一般过错责任条款,体现了过错必须担责的原则。而实践中,将无过错责任与混合过错责任相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某法院审理的一起因煤气泄漏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该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为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特殊侵权案件。煤气公司的煤气管网泄漏本身具有隐秘性和潜在性,受害人李某夫妇居所附近发生几起煤气泄漏中毒事件,事后煤气公司仍未查到泄漏点,很显然不能以未查到泄漏点而否认泄漏事实存在。何况煤气公司曾以切断气源、免费送罐赠气、私下赔偿等一系列做法默认了煤气泄漏这一事实。只是强调李家夫妇中毒当日煤气管网无泄漏。公安机关出具的李家‘炉灰燃烧完好,煤烟中毒的可能性极小’。事发当日煤气公司工作人员虽挖开一处管道,却仓促告停,不进行全面、彻底勘查,不能排除煤气泄漏致人死亡的最大可能性,联系、客观地审查案件的全部事实及证据,李某死亡、妻子一氧化碳中毒系煤气泄漏所致确存高度盖然性,煤气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且因煤气公司曾通知搬迁,李家未搬,有一定的过错,故法院判决煤气公司承担70%的责任,判处赔偿4196元。”笔者以为,此例就是典型的将无过错责任与混合过错责任相混淆的实例。依据民法通则第107条和第123条之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法定免责事由只能是不可抗力和受害人的故意。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此处的受害人故意应当是指:①受害人的自杀、自伤行为;②受害人盗窃煤气,盗窃、破坏煤气设施或者实施其他犯罪行为;③受害人在煤气设施保护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此例中既不存在不可抗力,受害人也未从事上述三种行为,只是煤气公司曾通知其搬迁而未搬。此未搬迁之行为只是一种过失而非故意,因此此案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不应适用混合过错责任原则。其结论很明显:受害者不应承担责任,煤气公司应承担全部责任。将无过错责任与推定过错责任加以区别。推定过错是指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下,如果加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过错,那就推定其有过错,并由此而承担过错责任。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一款(四)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依此规定,如果行为人不能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则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并由行为人承担过错责任。类似的还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等。而无过错责任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只要无法定的免责事由均由行为人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中的推定过错十分相近似,尤其是都是特殊侵权行为引起,当二者的法条混在一起时(都在民法通则121-127条之间)更容易混淆。在适用时必须对各法条规定之用词深入剖析推敲,方能正确理解立法意图,把二者区分开来。公平责任原则实质上是一种法官自由裁量原则。它是指法条中只有原则性规定,在实施中由法官根据立法精神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将民事责任分摊给各方当事人,作出符合立法目的的公正裁决的归责原则。如民法通则第109条、第132条以及意见(修改稿)177条、178条、179条规定的情形,都是对公平责任的原则性规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例如,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受益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就毫无因果关系。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是加害人的行为。从二者的构成要件足以看出,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归责原则。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且后者隐含着法官自由裁量原则。如果弄反了就将严重影响裁判结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结果是要么加害人承担全责,要么免责;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结果是加害人和受害人分担责任,分担多少由法官决定。实践中应当慎用公平责任原则,只有在既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下方可在法律有原则性规定的范围内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下面以一实例说明。某法院审结的一起司机好意搭乘他人,因高速行驶而爆胎造成他人损害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均无过错,依据民法通则的公平原则,虽然被告没有酿成事故的过错责任,但同样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严格地讲,此例只符合公平责任原则的第一个要件——双方当事人均没有过错,不符合另三个要件,因此不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根据合同法第288条对运输合同的规定,客运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仁怀四中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镇沅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二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岳阳临湘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海南省北师大万宁附中2025届高考数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山西省三县八校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 山东泰安市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解析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申克定量给料机教程要点
- 输灰双套管安装说明
- 温暖人心的父爱——群文阅读优秀教案
- 最新办公楼物业交接表格资料
- 《危险驾驶罪》PPT课件.ppt
- 2022年2022年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
- 钳工教学中钻孔方法的改进探究
- 水轮机结构介绍(经典)
-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高处不胜寒安全不能忘
- 管道支架载荷计算
- 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